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阅读: 评论:0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一、 钢筋工艺
钢筋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①钢筋的进料材质检验;②钢筋的加工成型;③钢筋的绑扎与焊接;④钢筋的堆放;⑤钢筋的运输;⑥钢筋骨架的安装;⑦钢筋保护层控制等七大方面内容,在本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后张法大空板梁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工艺。
1 钢筋的进料材质检验
进场钢筋应具有工厂试验报告单,我材料工程师将试验报告单复印件三份交监理工程师。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批号及规格分批验收,验收内容主要是查规格标识牌和对外观检查。所有进场钢筋必须符合中国冶金工业部颁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热轧钢筋》(GB1499-19)的规定。对公称直径超过12mm的钢筋应进行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机械性能及可焊性进行抽验,抽检合格的钢筋应标以易识别的标签,此签应保留至钢筋放入模板内。对抽验不合格钢筋24h内运离现场。
2 钢筋的加工成型
钢筋的调直:对Ф10mm以下的盘条采用卷扬机拉伸调直,Ф10mm以上粗钢筋采用横口板手调直。调直后的钢筋其受损表面不能超过截面的5%,钢筋的中心线对直线的偏差不得超过其全长的1/10
钢筋的切断:对Ф10mm以下钢筋采用剪丝钳切断,Ф10mm以上钢筋采用电动切筋机切断,现场施工调整时采用氧炔焰切割。钢筋的断口不得出现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绞线的切断采用砂轮磨断。
钢筋的弯曲成型:按图纸设计形状将钢筋在钢筋弯曲机上加工成型,小直径的螺旋筋采用机动滚筒旋转成型。所有钢筋的弯折必须在温度为+5℃以上时进行,且必须冷弯。
3 钢筋的绑扎与焊接
按照施工图纸确定出钢筋绑扎顺序,将各类钢筋进行绑扎,同时考虑预埋件的准确安放与位置固定,钢筋的绑扎与焊接可分为在现场和加工场地两大部分,现场施工主要采用冷驳绑扎,加工场地制作钢筋骨架主要采用焊接。对绑扎和焊接的接头,位置应在结构受力较
小处,且应尽量相互错开,搭接长度和截面接头数量应符合有关规定。所有构件的钢筋安装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才能浇注混凝土。
4 钢筋的堆放
钢筋堆放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场地铺设以10cm厚石屑洒水压实整平,其上铺设垫木,垫木上即可堆放钢筋。堆放钢筋上遮盖以一层帆布遮挡日晒雨淋。分类堆放钢筋按ISO9002体系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标识,成型钢筋骨架应标识以所用桩号、结构部位和方向。钢筋的临时堆放位置以利于运走使用为原则。
5 钢筋的运输
将加工成型的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安装施工,在装车过程应合理布置每类型钢筋所放位置和数量,不得人为弄弯成型钢筋或因位置布置不合理相互挤压使成型钢筋扭曲变形。制作成型的钢筋骨架起吊上车合理确定起吊点,平稳装车,装车后应有有效的稳固措施。装车后应将堆放钢筋绑扎稳固,确保钢筋整个运输过程不会倾落,钢筋装车时应同时考虑钢筋的方便下车。
6 钢筋骨架的安放
在加工场地制作成型的钢筋骨架主要是桩基钢筋笼、园柱墩钢筋笼和盖梁钢筋骨架。钢筋骨架通过平板车运至施工地点后,采用吊机卸车,吊起至施工部位安装。钢筋骨架吊放时吊点位置的选定非常重要,桩基钢筋笼为垂直下放,骨架钢筋从平地至竖起到竖直下落,整个安装过程要求连贯、平稳、慢速;园柱墩钢筋笼因为地面安装,整个安装过程相较桩基简单、快速,但定位精度、垂直度要求要高;盖梁骨架钢筋为平地水平起吊,不存在钢筋骨架整体竖直旋转问题,但整个安放过程要求平稳,起吊前确认钢筋骨架方向正确。
7 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在现场就位绑扎(包括预制梁施工)、钢筋骨架安放就位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应确保安装钢筋的设计要求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底、侧面)控制一般采用内嵌有铁丝的小砼垫块,厚度同设计保护层厚度,支垫于底部钢筋下面或绑扎在外缘钢筋外侧。
二、 模板工艺
所有模板要妥善设计,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工艺的控制主要表现在①合
理选材;②材质检验;③模板设计与定做成型;④临时堆放;⑤模板的运输;⑥模板的安装;⑦拆模、回收七大方面。
1 合理选材
在本工程中,模板主要采用定型钢模板,对重要工序如防撞栏的内模板,还应做特别工艺处理。
2 材质检验
制作模板的钢材采用优质A3钢,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单,经外观质量、强度、刚度检验合格后方允投入模板的制作。
3 模板设计与定做成型
根据结构的不同部位特点,设计出不同分块和形状的模板,设计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送与定做加工成型。模板的设计应做到不漏浆并在拆卸时不致损坏混凝土,同时还应考虑浇注混凝土时震动影响。对于防撞栏的内模板下线锲角,还需采用特殊方式处理,以确保
今后施工出防撞栏杆的外观质量。防撞栏模板需经总公司四级验收,其他模板需经公司三级验收。
4 临时堆放
模板堆放应整齐,并标明以使用结构部位和本身尺寸。堆放位置以方便取出,模板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下垫以一层10cm×10cm木枋,上遮以一层帆布防晒遮雨。
5 模板的运输
模板应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分批进场,模板装车和卸车过程应小心轻放,运输过程应行车平稳。
6 模板的安装
根据模板施工图将定型模板拼装固定,相接紧密,不得出现有缝隙。模板安装过程应多次严格检查,直至调整至设计要求的平整度、顺直度和垂直度后,方允许进入下一工序。模板安装顺序一般底模板在先,侧模板在后。底模板安装好并位置固定后,涂以一层脱模剂,
不得在同一结构的模板中使用不同的脱模剂;遇结构有钢筋时,侧模板在安放前,应涂以一层脱模剂。钢筋工程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底模板,钢筋不得在底模上拖动,以免刮坏模板表面。
所有模板安装好后均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批准后,才可放置钢筋、预埋件或浇注混凝土。
7 拆模、回收
不承重的垂直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超过2.5Mpa后方可拆除;栏杆柱等模板至少须在混凝土浇注后3天方可拆除;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的强度能承受自重时方可拆除。
将拆卸出的模板清理干净,如有碰撞的应经修复好后,用于下一段的施工。对拆卸出的模板在本工程中已不再需使用时,应经清理干净修复好后,涂扫防锈剂,运出施工现场。
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强度、刚度和使用面平滑度,对已受损变形,经修复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应清出施工场地,不予再次利用。对不能立即再次投入使用的模板,应分类集中存放在指定临时堆放场。
三、 混凝土工艺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始终将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放在重要的位置,决定除预制厂外所有现场结构混凝土的供应均采用商品混凝土,预制厂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采用厂内自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①砼的浇筑;②砼的养护两大方面。
预制厂自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①砼配合比设计;②原材料的检验;③拌合机械;④砼的拌制;⑤砼的运输;⑥砼的浇筑;⑦砼的养护七大方面内容。
1 砼配合比设计
有关砼试验以我公司试验室(一级)进行各项砼的试验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混凝土浇注前35天内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砼配合比设计应根据设计砼不同强度等级、施工结构不同部位的坍落度要求以及需要掺入外加剂的不同要求等来具体确定,普通砼的配合比,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81)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
2 原材料的检验
水泥:所用水泥必须是符合GB175-85(425号以上)的普通水泥。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出厂编号、日期等检查验收。按照ISO9002标准复查验收,并按试验结果选材。
砂:首先按ISO9002体系规定对供料方进行等级评审。采用含泥量低、级配符合设计规定、细度模数在2.53.5之间的粗中砂。细度模数在2.3以下的细砂不宜使用,粉砂及含泥量较多的土砂不得使用。选用砂质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碎石:首先按ISO9002体系规定对供料方进行等级评审。选用石质坚硬、清洁符合技术要求的碎石,碎石如含较多泥砂杂物,应经筛洗处理。碎石粒径选用应根据所用工程结构和性质分别采用,若是泵送砼,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输送管道内径的1/3。拌制砼的碎石不宜只用单一规格,碎石粒径之间宜具有良好的连续级配,这样既可以降低空隙率,节约水泥,又可以增加可泵性和抗折强度。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
外加剂:除图纸标明的外,混凝土采用外加剂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所采用的外加剂必
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在使用前应复验其性能及效果。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有关外加剂标准的规定,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砼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砼所采用的原材料等因素经试验确定。
水:施工用水主要采用自来水。
3 拌合机械
预制厂砼的拌制采用三台强制式砼搅拌机,每台搅拌机生产能力为20m3/h
拌合机械自带自动计量系统,使用前,应经全面检测设备各功能正常,并经调试合格后,方允投入使用。使用期间应使计量系统维持在良好状态,每周校核两次。
4 砼的拌制
砼拌制时应按确定的配合比由专人负责进行配料,未经试验人员正式书面通知,不得随意更改配比。砼配料时,应经常检查各种秤器,使其保持准确无误。对砂、石骨料的含水率经常进行检测,以及时调整拌合水的用量。砼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不得超过下表中允许偏差的规定。
混凝土原材料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品种
允许偏差
水泥、混合料
±2
砂、石
±3
水、外加剂
±2
拌制时先将砂、石、水泥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后加入水和外加剂进行强制式拌合,直至拌合料组成完全均匀、泽一致为止。砼搅拌的最短时间可按下表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混凝土坍落度
mm
间(s
500
30
120
30
90
注:① 砼搅拌的最短时间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至开始卸料的时间。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根据掺入的外加剂性能适当延长或缩短。
    拌合机械搅拌砼时,应有质检人员在场监督,严格控制原材料用量,对拌制出的砼,应抽检其和易性(坍落度)、流动性和离析性能,以及砼的外观泽,发现问题因立即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搅拌负责人员应随时了解砼的浇筑情况,准确掌握砼需用量,下班前填好施工记录,内容包括砼配合比、水泥品种、砂石规格、拌制数量、气温以及供应部位等。搅拌机应做好定期保养工作,以确保各部件的运转正常。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9:3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9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放样术语
标签:钢筋   模板   采用   混凝土   施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