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聪明、增强记忆力的13张“传世名方”
为了增强记忆力、变得更聪明,古人在创制方药上也是非常下功夫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下另外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哦。
作者/党伟龙先生
读书人(或称文人、书生、士子等)是中国古代社会十分重要的一个体,无论为了举子业寒窗苦读或日常爱好,读书写作都是他们的重要生活内容,劳心而不劳力、多思而少动等共同生活方式,造成其健康问题有别于一般人。 那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方药之中,有没有一类比较适用于这个体服用的方剂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孔圣枕中丹”、“天王补心丹”等传世名方,以及命名独特的“读书丸”“状元丸”等,就似乎专为他们而设。
此类成方多具益智强记、养心安神之功,常见于医籍中的“健忘门”或“补益门”,比较适合读书人苦读劳心所致诸般疾病,或对其日常读书写作生活有所裨益,故称之为“读书人适用方”。
它们实用价值虽大,但研究者关注程度还不够,笔者将对其作一番梳理。
—1—
“孔圣枕中丹”及类方比较
孔子大圣智枕中方:龟甲、龙骨、远志、菖蒲,上四味,等分,治(冶)下筛,酒服方寸匕,曰三,常服令人大聪。——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好忘》 此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又名“孔子大圣智补心虚健忘助神枕中方”,一般简称孔圣枕中丹,托名儒家圣人孔子枕中秘藏,一言其宝贵,二暗示其助读助学之功。
《千金方》原文只云“常服令人大聪”,明代吴昆《医方考·孔子大圣枕中方》则特地指出宜读书人服用:“学问易忘,此方与之,令人聪明。”
龟甲(即龟板)功能滋阴潜阳、补心养血;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
二者一阴一阳,均属动物药,古人认为动物药是“血肉有情之品”,与草木无情之品不同,对人体阴阳气血的改善作用比较特殊。
菖蒲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远志功似菖蒲,两药常配伍使用。自《千金方》开始,菖蒲佐远志、龟板佐龙骨的经典配伍被一直沿用,孔圣枕中丹则堪称益智方剂的祖方之一。
又,日本医学名著《医心方》卷二十六曾引《金匮录》(约成书于隋代之前)两则益智方,即“真人开心聪明不忘方”(菖蒲、远志、茯苓)、“孔子练精神聪明不忘开心方”(远志、菖蒲、人参、茯苓、龙骨、蒲黄)。
两方无论在命名、药物、功效上,均和《千金方》枕中丹相仿佛,可能二方属同一来源。
其中,昌蒲、远志必用,龟板、龙骨或用或不用,而代以人参、茯苓等。
菖蒲、远志、人参、茯苓四味,实即《千金方》定志小丸(又称定志丸),原治心虚惊悸,后来亦被作为益智方剂的基础方使用。
人参补脾益肺、安神益智,茯苓健脾宁心,此二味与菖蒲、远志相配,代表了《千金方》枕中丹之外另一种益智方药思路,即后世读书丸、状元丸之前身。
—2—
读书丸、读书方、状元丸
两方在不同医书中药物组成各有差异,但也属大同小异,故一起讨论。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健忘门》收录了与读书有关的三个成方:
①读书丸:健忘服之,日记千万言。(石菖蒲、菟丝子、远志、地骨皮、生地黄、五味子、川芎)
②读书方:菖蒲、远志、桂、甘草、地骨、人参、巴戟天,倍煮茯苓糊丸服,读书日记万千言。
③状元丸:教子弟第一方。(菖蒲、远志、白茯神、巴戟天、人参、地骨皮、白茯苓、糯米)
古人十分推崇背书能力,“过目不忘”、“日记万言”是理想状态,却不太强调理解和运用,因此读书丸、读书方之类,药效主要在增强记忆力而已。
称状元丸为“教子弟第一方”,颇堪玩味,表达了古时长辈教育后辈的一片苦心,既蕴涵精神上的激励作用(以高中状元为寒窗苦读目标),也期望通过药效的发挥,实际促进读书效果,这与现在学生家长为子女购置保健品的做法何其相似。
—3—
朱子读书丸
此外,还有“朱子读书丸”。朱子,指宋代大儒朱熹,以之命名方药,与孔圣枕中丹意义相同。
此方见于明代陈文治《诸证提纲》和李梃《医学入门》,组成相同:茯神、远志各一两,人参、陈皮各七钱,石菖蒲、当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
《医学入门》治“心虚”证,《诸证提纲》治“心虚动悸,忧烦少,舌强”,应是针对读书劳心所致惊悸、虚火等系列症状。
—4—
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出处说法不一,组成亦有所差异,多以为出自《道藏》(历代曾多次编纂《道藏》,不知指哪一种)或明末洪基所撰《摄生秘剖》。
其实在比较早的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中已载此方,而据学者研究,唐代敦煌佛书中“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即其袓方。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在《古方八阵·补阵》中,曾对天王补心丹做过一番考辨,认为当时通用的乃《道藏》方,共十三味药:
生地黄、人参、玄参、丹参、远志、桔梗、白茯苓、五味子、当归、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
《摄生秘剖》方、《方剂学》教材方、中成药“天王补心丸”方,组成与此基本相同。
其他或加黄连,或加百部、菖蒲、杜仲,或以熟地黄代生地黄等,“各有不同,亦惟随宜择
用可也”。
并述其来源云:
“《道藏》偈云:昔志公和尚日夜讲经,邓天王悯其劳者也,赐之此方,因以名焉。”
可见天王补心丹本为劳心思虑者所设。
《寿世保元·健忘》认为此方“读书劳神,勤政劳心,并宜服之”,《医学入门·杂病用药赋》亦云此方“专治玩读著作,劳神过度”,均明确将天王补心丹视作读书人适用方。
—5—
其他
前面列举了几个传世名方,在内容繁复的古代医籍中还有许多读书人适用方,但相当零散,仅举几例略加分析。
①养神汤(明代武之望《济阳纲目·健忘》)
“勤读苦辛之士服此。”
组成包括:麦门冬、天门冬、石菖蒲、当归、贝母、白术、甘草、知母、陈皮、丹参、黄连、五味子。
此方似针对读书人心肺阴虚证,可能见烦热、失眠、咳嗽等表现。
原文注曰:“上作一服,加生姜水煎不拘时,当茶,以爽神气,通窍孔也。”可见本为药茶方,更便于随时饮服。
②补益四物汤(《济阳纲目·健忘》)
“辛苦读书而有房劳服此。”
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白术、元参、白芍药、川芎、黄柏、知母、白茯苓、麦门冬、陈皮、山栀仁、甘草。
此方主要由四物汤(当归、生地黄、白芍药、川芎,以生地黄代原方熟地黄)合增液汤(生地黄、玄参、麦门冬)滋阴养血,再佐知母、黄柏泻相火,山栀清心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