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除尘器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该刷袋机在清灰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动抬升机构来避让滤袋袋头和袋底不可压扁部分,从而保证袋身的清灰质量。


背景技术:



2.布袋除尘器(亦称袋式除尘器)是一种把粉尘和灰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高效除尘设备。其中,除尘滤袋是一种高效的除尘滤料,其因具有通气性能好,除尘效率高,并且有一定的耐酸,耐碱及耐热能力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钢铁、铸造、垃圾焚烧、水泥、采矿、化工等行业的气体除尘。
3.除尘滤袋是布袋除尘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在工作状态下除尘滤袋呈圆筒形并垂直悬挂在布袋除尘器花板上,且由笼骨进行支撑(见附图1所示)。含有粉尘和灰尘的烟气从烟气入口18 进入除尘器内,除尘器内设有一道防止烟气泄露的花板21,花板21 上悬挂有多个滤袋20,其材质为天然纤维、化学合成纤维、玻璃纤维或金属纤维等,滤袋20 内还设有支撑滤袋的笼骨22,除尘器内的烟气经过滤袋20 过滤后从烟气出口19排出,烟气中的粉尘和灰尘则被阻挡在滤袋20的外侧。然而,在长时间使用中,当除尘滤袋上吸附的灰尘、粉尘越积越多,就会出现滤袋吸附饱和导致除尘能力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经常性地对除尘滤袋进行更换、拆卸以及清灰。
4.中国专利cn206355743u于2017年7月28日公告授权了一件专利号为201621412470.x,名称为《一种滤袋清灰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包括一个滤袋输送机,一个与滤袋输送机平行设置的清灰机构,清灰机构包括一个箱型支架,多组设置在支架内的辊轴对以及使辊轴对旋转的驱动机构,辊轴对包括上辊轴和下辊轴,上辊轴和下辊轴反向转动,多组辊轴对之间水平设置,辊轴外圆周面上均匀设有垂直于外圆周面的毛刷。该专利尽管结构简单,实现了滤袋机器清灰,但存在的明显不足是:由于没有考虑到滤袋袋头和袋底的压扁性与袋身的压扁性不一致,因此在滤袋清灰过程中,当上下辊轴间隙调整的较小时,尽管能够确保清灰效果,但袋头和袋底的通过性很差,当上下辊轴间隙调整的较大时,确保了袋头和袋底的通过性,但清灰质量较差。
5.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又能够适应袋头、袋身和袋底压扁性不一致的清灰设备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滤袋清灰装置不适应滤袋袋头、袋身和袋底压扁性不一致(指压扁后的尺寸不一致)的问题。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至少两对刷辊以及驱动连接各对刷辊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为支架或支座结构,所述刷辊由外圆周面上设置毛刷的辊体和转轴连接构成,其创新在于:
8.每对刷辊由一个上部刷辊和一个下部刷辊以上下成对方式布置形成。
9.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个供除尘滤袋穿行的清灰通道,该清灰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
10.所有下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下方,所有上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上方。
11.所述驱动机构由上部驱动机构和下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驱动机构由上部电机和上部传动机构组成,下部驱动机构由下部电机和下部传动机构组成。
12.所有下部刷辊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机架转动支承,所述下部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下部电机通过下部传动机构与所有下部刷辊传动连接。
13.针对上部电机、上部传动机构和所有上部刷辊,在机架上设有提升架和提升机构,提升架为支架或支座结构,提升架位于清灰通道上方,并相对于机架在垂直于清灰通道的方向上滑动配合,所有上部刷辊相对于提升架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提升架转动支承,所述上部电机相对于提升架定位安装,上部电机通过上部传动机构与所有上部刷辊传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提升机构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与提升架连接并驱动提升架相对于机架在清灰通道上方上下滑动。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5.1.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针对提升架设有可调定位面,该可调定位面面朝提升架并位于提升架的升降路径上,对应该可调定位面在提升架设有限位面,限位面与可调定位面接触配合限制提升架的下降位置。
16.2.上述方案中,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提升架设有定位螺栓,该定位螺栓通过螺母与机架定位连接,所述可调定位面为定位螺栓栓头顶面。
17.3.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架与机架之间在上下滑动方向上设有轨道,提升架通过轨道与机架配合。
18.4.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提升气缸构成,提升气缸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提升气缸的活塞杆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19.5.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直线电机构成,直线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直线电机的动子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20.6.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丝杆螺母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21.7.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绳索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绳索的作用端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22.8.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传送链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传送链的作用端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23.9.上述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滑轮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定位安装,滑轮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的升降方向上。
2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和效果:为了解决现有滤袋清灰装置不适应滤袋袋头、袋身和袋底压扁性不一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所有上部刷辊设计成可以升降的活动形式,并通过提升机构来控制清灰通道中的上下清洗间隙,在清灰过程中当刷辊清洗袋身时以最小间隙进行工作以获得最佳清洗效果,当刷辊遇到袋头和袋底时以较大间隙给予清洗并通
过。本案依据滤袋袋头、袋身和袋底压扁尺寸不一致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清洗间隙可以随压扁尺寸变化的清灰通道,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一方面可以保证滤袋的清灰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刷辊和滤袋不会因清洗间隙过小而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刷辊和滤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附图1为布袋除尘器原理示意图;
2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抬升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抬升状态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下落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视图;
29.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下落状态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0.以上附图中:1.机架;2.提升架;3.提升气缸;4.气动开关;5.压缩空气管;6.定位螺栓;7.下部电机;8.下部传动链条;9.下部第一刷辊;10.下部第二刷辊;11.上部电机;12.上部传动链条;13.上部第一刷辊;14.上部第二刷辊;15.电控箱;16.可调定位面;17.限位面;18.烟气入口;19.烟气出口;20.滤袋;21.花板;22.笼骨;23.花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2.实施例: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
33.如图2-5所示,该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主要由机架1、提升架2、提升机构、两对刷辊以及驱动连接各对刷辊的驱动机构组成(见图3)。
34.所述机架1和提升架2均为支架或支座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和提升架2均为支架(见图2和图3),但本方案不局限于此,可以是支座的结构形式。
35.所述两对刷辊中,每对刷辊由一个上部刷辊和一个下部刷辊以上下成对方式布置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两对刷辊具体是上部第一刷辊13、下部第一刷辊9、上部第二刷辊14和下部第二刷辊10(见图3)。其中,每个刷辊由外圆周面上设置毛刷的辊体和转轴连接构成(毛刷在图中没有示出)。
36.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一个供除尘滤袋穿行的清灰通道,该清灰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参见图3,清灰通道虽然在图3中没有标记,但具体指的是:上部第一刷辊13和上部第二刷辊14与下部第一刷辊9和下部第二刷辊10之间的水平方向。所有下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下方,所有上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上方。
37.所述驱动机构由上部驱动机构和下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驱动机构由上部电机11(见图3)和上部传动机构组成,下部驱动机构由下部电机7(见图3)和下部传动机构组成。在本实施例中,上部传动机构采用上部传动链条12和链轮,下部传动机构采用下部传动链条8和链轮(见图3)。
38.所述下部第一刷辊9和下部第二刷辊10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机架1转动支承(见图3)。所述下部电机7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下部电机7通过下部传动链条8和链轮与所有下部刷辊传动连接(见图3)。
39.所述提升架2位于清灰通道上方,并相对于机架1在垂直于清灰通道的方向上滑动配合(见图3与图5以比)。上部第一刷辊13和上部第二刷辊14相对于提升架2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提升架2转动支承(见图3)。所述上部电机11相对于提升架2定位安装,上部电机11通过上部传动链条12和链轮与所有上部刷辊传动连接(见图3)。
40.所述提升机构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提升机构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与提升架2连接并驱动提升架2相对于机架1在清灰通道上方上下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由两个提升气缸3构成(见图2和图3),两个提升气缸3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提升气缸3的活塞杆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为了配合提升气缸3工作还设置了压缩空气管5和气动开关4(见图2和图3)。为了调控上部电机11和下部电机7的转动方向和速度还设置有电控箱15(见图2)。
4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控制清灰通道中的上下清洗间隙,在机架1上针对提升架2设有可调定位面16(见图3),该可调定位面16面朝提升架2并位于提升架2的升降路径上,对应该可调定位面16在提升架2设有限位面17,限位面17与可调定位面16接触配合限制提升架2的下降位置。为了使可调定位面16上下可调,所述机架1上对应于提升架2设有四个定位螺栓6,该定位螺栓6通过螺母与机架1定位连接,所述可调定位面16为定位螺栓6栓头顶面。
4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提升架2相对于机架1上下升降的平稳性,可以在提升架2与机架1之间在上下滑动方向上设有轨道,提升架2通过轨道与机架1配合。轨道可以是滑动轨道,也可以是滚动轨道(本案附图中未表示)。
43.总之,本实施例自动提升刷袋机由上部电机11通过链轮与链条带动两个上部刷辊(上部第一刷辊13和上部第二刷辊14)。下部电机7通过链轮与链条带动两个下部刷辊(下部第一刷辊9和下部第二刷辊10),两个电机分别有电控箱15上的两个电路分别控制,上部刷辊和下部刷辊的转动速度、转动方向等都可以各自调节。这样上下部的刷扫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刷扫速度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44.下部刷扫机构固定,上部刷扫机构由两个提升气缸3承重。当需要提升时,上部气动开关4打开,提升气缸3接通压缩空气源,上部刷扫机构就整体抬升。再次按动气动开关4,上部刷扫机构下落到原来位置,就可继续刷扫。这样设计是解决滤袋的袋口与袋底进入设备或离开设备时设备抬升的需要。因为袋身一般可以压扁平,但袋头和袋底则不能压扁平,如不抬升,滤袋就无法进入或离开设备。
45.另外,刷袋时上下部的刷辊之间清洗间隙控制非常重要,本设备布置了四个定位螺栓6分别位于设备的四个角,用以在上部刷扫机构放下时承重,同时控制上下辊间清洗间隙。每个定位螺栓6可上下转动调节高度。
46.正常使用时,先接通电、气。先按上部气动开关4,提起上部刷扫机构,将滤袋袋头穿过辊间,然后再按下气动开关4放下上部刷辊,打开电源开始刷袋,当整条滤袋刷扫完成并接近袋底部分时,再次抬升上部刷扫机构,使滤袋底部通过设备,从而使滤袋整体脱离设备。同时将下一条滤袋头部穿过刷辊,重复以上动作。
47.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情况以及结构变化作如下说明:
48.1.以上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设有两对刷辊。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为三对刷辊,四对刷辊,甚至更多对,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49.2.以上实施例中,上部传动机构采用上部传动链条12,下部传动机构采用下部传动链条8(见图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
50.3.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由两个提升气缸3构成(见图2和图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是一个提升气缸3,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提升气缸3,甚至更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51.4.以上实施例中,采用定位螺栓6栓头顶面作为可调定位面16为。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可以设计其他可以调节的定位面,比如在滑轨上安装一个滑块,通过螺钉定位来调节滑块上的定位面。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52.5.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机构由提升气缸3构成(见图2和图3)。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提升机构还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案中的一种:
53.(1)提升机构由直线电机构成,直线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直线电机的动子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54.(2)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丝杆螺母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55.(3)提升机构由电机和绳索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绳索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56.(4)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传送链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传送链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57.(5)提升机构由电机和滑轮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滑轮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58.以上变化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接受的。
5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至少两对刷辊以及驱动连接各对刷辊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1)为支架或支座结构,所述刷辊由外圆周面上设置毛刷的辊体和转轴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每对刷辊由一个上部刷辊和一个下部刷辊以上下成对方式布置形成;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一个供除尘滤袋穿行的清灰通道,该清灰通道沿水平方向布置;所有下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下方,所有上部刷辊沿清灰通道路径间隔平行布置并且位于清灰通道上方;所述驱动机构由上部驱动机构和下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其中,上部驱动机构由上部电机(11)和上部传动机构组成,下部驱动机构由下部电机(7)和下部传动机构组成;所有下部刷辊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机架(1)转动支承,所述下部电机(7)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下部电机(7)通过下部传动机构与所有下部刷辊传动连接;针对上部电机(11)、上部传动机构和所有上部刷辊,在机架(1)上设有提升架(2)和提升机构,提升架(2)为支架或支座结构,提升架(2)位于清灰通道上方,并相对于机架(1)在垂直于清灰通道的方向上滑动配合,所有上部刷辊相对于提升架(2)定位安装,并且通过转轴相对于提升架(2)转动支承,所述上部电机(11)相对于提升架(2)定位安装,上部电机(11)通过上部传动机构与所有上部刷辊传动连接;所述提升机构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提升机构具有驱动端,该驱动端与提升架(2)连接并驱动提升架(2)相对于机架(1)在清灰通道上方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针对提升架(2)设有可调定位面(16),该可调定位面(16)面朝提升架(2)并位于提升架(2)的升降路径上,对应该可调定位面(16)在提升架(2)设有限位面(17),限位面(17)与可调定位面(16)接触配合限制提升架(2)的下降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对应于提升架(2)设有定位螺栓(6),该定位螺栓(6)通过螺母与机架(1)定位连接,所述可调定位面(16)为定位螺栓(6)栓头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架(2)与机架(1)之间在上下滑动方向上设有轨道,提升架(2)通过轨道与机架(1)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提升气缸(3)构成,提升气缸(3)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提升气缸(3)的活塞杆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直线电机构成,直线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直线电机的动子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丝杆螺母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丝杆螺母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绳索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绳索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
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传送链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传送链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由电机和滑轮机构连接构成,电机相对于机架(1)定位安装,滑轮机构的作用端与提升架(2)定位连接,并作用在提升架(2)的升降方向上。

技术总结


一种除尘滤袋自动抬升刷袋机,包括机架、至少两对刷辊以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对刷辊由一个上部刷辊和一个下部刷辊以上下成对方式布置形成。所有下部刷辊布置在清灰通道下方,所有上部刷辊设计成可以升降的活动形式,并通过提升机构来控制清灰通道中的上下清洗间隙,当刷辊清洗袋身时以最小间隙进行工作以获得最佳清洗效果,当刷辊遇到袋头和袋底时以较大间隙给予清洗并通过。本方案根据滤袋袋头、袋身和袋底压扁尺寸不一致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清洗间隙可以随压扁尺寸变化的清灰通道,一方面可以保证滤袋的清灰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刷辊和滤袋不会因清洗间隙过小而损坏,进一步提高了刷辊和滤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刷辊和滤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刷辊和滤袋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吴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菲泰科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3:4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架   机构   所述   相对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