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供电环境:单相220V-240V、 50HZ,三相(五线)380V/50HZ
1.2.设备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环境温度0-40度 环境湿度 <=90
1.3.气压:最小工作气压0.4Mpa 最大工作气压.0.7Mpa
2.1.所有机械部件要做防锈处理
2.2.设备工装具备防呆功能
2.3关键部件淬火处理
2.4.工装具能实现快速换模
2.5.需要调整位置的加刻度尺来调整
2.6.机械、电气部件设计要有放错装置,以便符合产品装配及
测量需要,防止出错。
2.7按照购买方要求选购指定品牌、选择其它品牌需有甲方认可,并列出设备配置清单。
2.8设备外观以及颜需按照甲方要求规定制作。
2.9设备所有运动部件要有防护措施。
2.10与产品和操作人员接触到的零部件必须去毛刺或有相应的防护、防止伤害操作员或产品。
3:电气系统要求
3.1.设备电源电压要求如下;
单相、220V-240V/50HZ
三相、380V-400V/50HZ
3.2设备必须有安全保护装置、断路器手动操作手柄要在控制柜外,安装在容易操作的位置 关闭电源时电源开关关至隔离位置并可用锁锁住。
3.3设备断路器未断开的情况下控制柜门无法打开,只有在断路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才能打开。
3.4设备必须可靠接地,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设备应安装安全继电器,且输入输出回路直接与各执行机构相连。应为双通道形式。设备进线端电箱内断路器必须有漏电保护功能。
3.5电机必须有过载保护。
3.6设备运行应充分考虑节能,尽可能选用推广的节能设备。
3.7设备高度不超过2200MM(根据设备类型和安装场地由购买方规定设备高度)
3.8控制柜要有防水、防尘、防小动物结构,符号IP54防护标。
3.9控制柜内元器件安装应方便清洁、维护、维修。
3.10保证控制柜内的正常温度和湿度(如有必要需增加对流风扇)
3.11电气柜内张贴电气控制对象示意图。
3.12每根电线两端应标注对应的编码号,编码号应和电气原理图上的号码标注一致。
3.13PLC输入输出接口应有20%的余量。
3.14电控箱布线要求合理、美观。
3.15工控机和电气控制元件要求安装牢靠、避免跌落。
3.16所有电箱要求加锁、避免非授权人员操作。
3.17在PLC和人机界面设计中,要求设计三个不同级别的权限:操作员、技术员、工程师。针对作业员只能够启停设备更换程序,技术员只能够根据规格更改参数和操作员权限,针对工程师应开放所有权限,可以更改设定规格,并能适当增加相应参数。
4:气动系统要求
4.1进气端使用三联件(空气过滤、减压阀、油雾分离器)
4.2急停开关按下总气源应该关闭。
4.3电磁阀组留有20%的余量。
4.4提供压力装置需满足最大气压8bar、最小气压4bar及正常工作压力为6bar的工作环境及功能要求。
5:线缆使用要求
5.1动力设备单相电源线:红或棕为相线、蓝为零线、黄绿为PE地线。
三相电源线:A(U)相为黄、B(V)相为绿、C(W)相为红、零线为浅蓝(或蓝)、地线为黄绿。
5.2 DC24V直流电源:红(棕)为正极、黑(蓝)为负极
5.3 移动模块的电缆需使用高灵活性、使用寿命长的电缆。
5.4线缆的导架或线槽应易操作方便打开。
5.5冗余的多芯电缆应包扎后放入线槽内。
5.6设备线缆布线要求布局合理、美观、不易损坏、无安全隐患。高低压线路需分开走线。高压需有保护措施。
5.7线缆使用规范化,参照国标GB/T6995.1-5-2008执行。
6:铭牌和标识要求
6.1 铭牌上需有 设备名称、设备总功率、电压、电流、设备重量、设备型号、供应商信息(名称、号码、网址)、设备出厂编号日期序列号等
7:系统要求
7.1三灯功能定义如下
7.1.1绿灯常亮(设备正常运行)
7.1.2黄灯常亮(待机或非停机故障)
7.1.3红灯常亮(设备故障、停机)
7.1.4黄灯闪烁(待料)
7.2设备故障用蜂鸣器报警(红灯亮)
8:文件要求
8.1设备厂商在设备交付前需提供水、电、气等动力节点(供排点)位置,接口尺寸、能源耗量及技术参数。
8.2设备厂商必须向买方提供设备操作手册、维护手册、PLC程序、触摸屏程序、PC源代码程序和相关硬件配配置及参数配置(变频器、伺服驱动、步进驱动等)并包涵程序解释说明部分。
8.3设备的总装配图全套部件装配图及零部件装配图。(如不能提供需买方同意)
8.4气动系统原理图,安装图。
8.5电气系统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接线图。
8.6控制系统的故障代码及其解释。
8.7PLC的梯形图(有详细注释)、详细的I/O表、中间变量地址分配表、设定的PLC参数表。
8.8电气部分提供的所有技术参数应符合国际电工标准(IEC).
9:备件要求
9.1设备厂商应随机配送一定数量的耗件供设备前期的保养维护。
9.2设备厂商需提供设备的备品、备件的品牌、型号、使用寿命等信息个买方。
9.3设备厂商需提供设备易损机加工件的详细设计图纸、并提供更换及维护、维修方法。
10:安全规范
10.1设备的轴、皮带、链条、齿轮等移动传动部件应加装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有效防止工伤。
10.2设备要求安装安全光栅等防护装置以防止工伤。
10.3急停按钮要求很容易就可接触到、可以定期检查其功能。急停按钮开关必须为红蘑菇头形,并且有详细的标识。当急停开关触发时或设备掉电时,设备上的运动部件、如马达、机械手、模具等必须停留在当前位置,防止重力作用模具掉落。
10.4除非设备功能的需要,设备不许有披峰、等尖锐的棱角。
10.5防护门必须装有互锁开关,当门被打开时设备无法进入自动运行状态。
10.6设备参数设置密码保护,操作人员无权更改设备参数。
10.7静电防护,符合ESD协会标准及国家电子设备制造防静电技术要求。特别要求如下:
防静电工作区域的各种设备都需静电防护措施,例如:接触或靠近静电敏感部分应使用防静电材料,对特殊情况下不可避免须使用费防静电材料(表电阻RS>=1.0x10Ω)时应采用静电中和或定期涂抹抗静电剂,涂层等或其它措施有效的消除静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