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天线与共面波导天线概述与分析作者:张秋红来源:《科学家》2015年第12期 摘要:随着航空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天线的发展在无线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微带天线与共面波导天线的技术方法,介绍了微带天线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共面波导天线特性阻抗的约束条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最后讨论了两种天线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带天线;共面波导天线;带宽
中图分类号TN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5)12-0041-01
近年来,天线的应用越来越多。对天线的发展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一些小型化、体积小、集成度高的天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工程实践中,上世纪七十年代,Howell和Munsonz成功制作出最早的微带天线。在国内外,大量有关微带天线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不断被发表,微带天线建立了独立的课题。由于微带传输线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共面波导线也逐渐发展起来,1969年C.P.Wen教授首先提出了共面波导结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微带线和共面波导线相同与不同点。
1.微带天线和共面波导天线的技术概括
1.1微带天线的介绍
微带天线是由一种可以粘贴在介质基片上的金属辐射贴片所构成的天线。铜和金是组成金属贴片常用的金属,金属贴片形状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通常选择常规的形状作为金属贴片,用以简化分析和预测其性能。微带天线基片的介电常数比较低,是为了增强边缘辐射场的场强。但是,基片的介电常数需要大于5才能够满足微带天线其他性能的需要,这样就会使得辐射边缘效应未能够得到增强,从而产生较大的矛盾。所以,微带天线参数的优化要从选择合适的介质基片的介电常数开始考虑。 微带天线种类繁多,最普遍的是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微带贴片天线是在介质基片上附加金属贴片,金属贴片可以是任意形状。同轴线和微带线主要用于贴片天线馈电。微带缝隙天线是一种口径类的天线,介质基片上另一侧的微带线激励的接地板上的缝隙是构成微带缝隙天线的缝隙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