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第11课飞天畅想(活动二) | 课时 | 2 | |||
备课教师 | 王 波 | 单位 | 范镇中心小学 | |||
教学目标 | ||||||
教学重点 | 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 |||||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 |||||
教学准备 | 课件、人造卫星模型,各种易拉罐若干。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 |||||
教 学 过 程 | 复 备 | |||||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 (课件展示太空与卫星背景,一颗卫星由远处运行而来。) 【揭示课题:飞天畅想二】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 (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太空动画,点击星星可以出现各种不同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卫星介绍。 画面展示卫星的主要部分及各部分的不同形态变化。)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模型。 (实物展示欣赏易拉罐制作的卫星模型) 【通过实地观察,使学生与卫星减少距离感,更能够进行直观的观察与分析其构造】 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展开等) (2)易拉罐的处理方法。(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 插等 ) (3)用易拉罐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4)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 (5)注意:工作时戴上手套,以免易拉罐划伤手。 (6)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7)教师总结说明。 (课件展示) 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在交流讨论中总结更多的方法】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 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拓展升华 1.视频欣赏:卫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通讯…… 2.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六、课堂小结 看到同学们一件件精美的易拉罐的卫星制作,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太空中,看到了一个个的人造地球卫星一样。相信将来同学们一定会制造出更多的、更先进的地球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老师等你们的喜讯。 下课。 | ||||||
板 书 设 计 | 飞 天 畅 想 易拉罐的处理方法: 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 插等 | |||||
教 学 反 思 | ||||||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1:2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8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