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体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整个社会对新能源的关注力度也明显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满足了环保与节能的基本需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也明显增大,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制造、产业链配套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本文就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智能制造开展具体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产品;制造;使用
1、前言
汽车工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当前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条件下,汽车工业逐渐向低碳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其信息化与智能化主要体现于产品本身、制造过程以及使用过程中,以下开展具体分析,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规范制造和科学化应用,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推进社会不断进步。 2、新能源汽车产品自身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种类丰富,常见的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太阳能汽车等,当前我国常提到的新能源汽车大多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能量以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作为能量存储装置,通过电动机进行驱动,从而保证纯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从非车载装置中获取电能,以满足一定的纯电续驶里程。
通过研究可知,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一种,其最能够实现汽车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在电力的基础上促进了纯电动汽车动力的形成,车上制动装置、助力转向以及空调装置的驱动也需要以电力提供支持,传感器以及信息传输与电信号也存在密切联系。通过环境感知、规划决策以及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的有机融合,促进一体化的综合系统的形成,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现代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合理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并通过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的形成,促进汽车产品智能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也包含另一要素,就是充分考虑汽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的本质属性,从而驾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以及驾驶方便性等方面人手,将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
展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促进智能化交通网络的形成,促使驾驶者以及乘坐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导航、车辆维护、故障诊断以及移动信息获取等方面获得全新的体验,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
3、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智能化
就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制造逐渐成为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推进汽车工业的高端化发展,从整体上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新能源汽车制造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为汽车制造的智能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车间与生产线的资金投入力度,将智能化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制造的顺利实现。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新能源汽车制造系统应当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以更好的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性能也日趋完善,功能多样,其中所包含的设计信息以及工艺信息明显增加,生产线和生产设备内部信息流量较大,汽车制造
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涉及较多的信息,此种情况下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系统具有一定复杂性,对于柔性制造能力的提高以及多样化制造信息的处理也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汽车在制造工艺以及装备上具有一定特殊性,与传统汽车制造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传承关系,尤其是在整车制造上都需要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配等工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控制系统是基于动力来源、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实现的,其与传统汽车制造也存在一定不同,最鲜明的体现便是在汽车动力总成的制造方面,以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为例,其电池系统、电动机驱动系统以及电控系统的制造及工艺具有一定特殊性。
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等技术合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中,能够保证工程设计、生产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规范开展,保证新能源汽车制造过程中工厂设施以及工艺装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提高故障诊断的有效性,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制造的顺利实现。智能制造系统将需要应用新型传感技术、识别技术、系统协同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与优化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制造将是对整个制造过程的优化,而不是单一地解决某个生产瓶颈;是根据实时采集的制造过程中的状态数据进行的分析,基于数据库和知识库所做出的相应的智能化处理,并能与计划层、控制层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实现
新能源汽车整个制造过程的优化。
4、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可以实现使用过程中的多方面信息化和智能化,如汽车的充电可通过汽车上的智能终端获取充电设施的分布信息,得到就近的充电站位置信息和路径,还可获得根据车况所得出的最佳充电时机和充电方法的建议。新能源汽车具备进一步智能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具备主动的环境感知能力,通过车载信息终端实现人、车、路和互联网之间的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模式识别、通信及自动控制等技术,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及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因而在使用中可极大地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驾驶的简易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将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会成为车联网体系的一个结点。现在制造业正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同时现代服务业也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很多的机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和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还涉及充电设施等的完善和服务,充电桩的安装、维护、管理,充电设施的网络信息提供,电池的更换,电池的回收与处理,新能源汽车的租赁使用服务等,都需要智能化的管理和操作,这些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结论
加强环境保护和降低能源消耗是迫切而长期的任务,是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在不断的研究开发和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制造还会出现很多变化和新的需求,这必将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智能化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