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本发明涉及
防晒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驾驶汽车用的防晒护身罩。
背景技术:
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已经进人家家户户,会开车的人越来越多,由于业务及生活需要,有更多的人需要长时间在外开车,特别是夏天,他们的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裸露部位会被太阳晒黑。同时由于天气太热,手出汗,手套不好戴,戴上会更热;如果是戴布的口罩,或脖套,脖子上也会出汗,把脸上的化妆品弄乱;如果穿防晒衣,夏天会更热,而且上车下车穿脱不方便;如果开空调乘凉,会增加油耗;如果在车上贴膜,太深会妨碍视线,太浅会晒到
驾驶人;在开车迎着太阳行驶时,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裸露部位会被太阳晒黑。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以达到驾车时遮蔽阳光,保护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裸露部位不被阳光晒黑的目的。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月形不锈钢支架,支架的上端窄下端宽,在月形不锈钢支架的下方两个末端各安装一个卡扣,再准备一个
长方形铁丝网,把长方形铁丝网同不锈钢支架中上部位连接,把不锈钢支架末端用卡扣卡在驾驶人座椅上方头枕下面的两根钢筋上面,铁丝网的两侧设置三排直钩,左边每排三个右边每排三个;仪表台的前方挡风玻璃内侧最低端固定四个吸嘴,四个吸嘴依次从左到右排成一排,长度比方向盘的直径每一侧大出四公分左右,吸嘴上安装直钩;在仪表台上方放一块防晒
布料,然后把防晒布料的中间部分向后剪出一块空间成为一个u形,在u形防晒布料的最前端缝上四根比较长的绳扣,防晒布料的两端向后延长至头枕两边的铁丝网位置,然后在u形防晒布料的末端两侧与长方形铁丝网相接的地方分别用针缝上三个小布扣;在u形防晒布料的两侧各缝上一块下垂的长方形软布料1。在靠近驾驶人脖子前方的u形防晒布料的内侧两边各缝上六个扣子,然后再准备一块长方形防晒布料2,在长方形防晒布料2的四个角分别剪出一个扣眼;把长方形防晒布料2扣在u形防晒布料的内侧两边的任意四个扣子上,根据需要向上或向下扣在不同的位置上。再缝制两个长方体的布袋,袋内填充一些软硬适中的棉性材料,放在仪表盘正上方,方向盘前方,与仪表盘上表面的台面粘在一起。在铁丝网的后面再挂上一块长方形的防晒布3,在防晒布上方剪出一排扣眼,用来挂在铁丝网的直钩上,用来遮挡驾驶人身后从玻璃照射过来的阳光。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不锈钢支架用卡扣与钢筋固定,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固定:先准备一个长方形支架,再准备两个长方体铁块,在每一块长方体铁块上打两个孔,把头枕从座椅上拔下来,把头枕的左边一根钢筋穿在第一个长方体铁块的其中一个孔上,再把头枕的
右边一根钢筋穿在第二个长方体铁块的一个孔上,然后把头枕再安装到座椅上,头枕的两边用同样的方式固定,这样就把长方形不锈钢支架固定在头枕后方了。
9.进一步的,所述的铁丝网上的直钩必须是直的,向上弯折,用来防止方向盘内部安全气囊弹出时,布套能及时从直钩上脱离,不妨碍安全气囊弹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四个吸嘴大小以能吸在挡风玻璃上不会掉下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吸嘴上的直钩必须是直的,向上弯折,用来防止方向盘内部安全气囊弹出时,布套能及时从直钩上脱离,不妨碍安全气囊弹出。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月形不锈钢支架上端窄下端宽,与卡扣一起能紧紧地卡在驾驶人座椅上方头枕下方的两根钢筋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不锈钢支架也可以是铁的材料或其它硬的材料
14.进一步的,所述的长方形铁丝网与不锈钢支架连接时可以根据需要把长方形铁丝网偏上或偏下调整位置。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布扣也可以用铁钩或硬的塑料钧或其它方式与铁丝网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晒布料也可以是一块软的其他各种材料,可以优先选择遮蔽阳光的各种颜的软材料。
17.进一步的,所述的u形防晒布料剪出的空间是宽15公分,长25公分的长方形。
18.进一步的,所述的比较长的绳扣长度以能挂在吸嘴的直钩上并且余出5公分。在这5公分里面再增加三个扣眼,用来调节护身罩前后的长短,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绳扣上面的四个孔可以灵活选择任意一个孔,用来调节布套的松紧,同挂在铁丝网上面的直钩上的小布扣一起调节布套的松紧,把布套撑紧。
19.进一步的,所述的铁丝网有三排网格,网格上有三排直钩,可以把小布扣挂在任意一排的直钩上,用来调节布套的倾斜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人,以及布套与方向盘保持适当距离,不妨碍驾驶人转动方向盘,还不妨碍驾驶人观察前面的视野。
20.进一步的,所述的长方形布袋左右的长度是方向盘的周长的一半,高度能撑起u形防晒布料,不妨碍驾驶人转动方向盘,又不妨碍驾驶人观察前面的视野。如果有的车辆方向盘比仪表盘高出很多,可以再垫上第二个长方形布袋,同第一个长方形布袋连接在一起。
21.进一步的,所述的铁丝网后面的防晒布尺寸根据车的大小制定,能挡住从后面玻璃照射进来的阳光。
22.进一步的,所述的u形防晒布料靠近驾驶人胸前部分内侧两边缝上十二个扣子,每侧六个,可供驾驶人随意选择,可以扣在前面或后面不同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人,用来挡住脖子部分不被晒黑。
23.进一步的,所述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能够遮挡住阳光,防止驾驶人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被晒黑;减少了空调开启时间,降低了油耗,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铁丝网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月形不锈钢支架末端的卡扣的示意图;
28.图3是本发明月形不锈钢支架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月形不锈钢支架和铁丝网以及卡扣连接的示意图;
30.图5是本发明长方形不锈钢支架的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长方体铁块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长方形不锈钢支架和长方体铁块连接的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吸嘴和吸嘴上的直钩的示意图。
34.图9是本发明u形防晒布料的示意图。
35.图10是本发明长方形软布料1的示意图。
36.图11是本发明u形防晒布料和长方形软布料1连接的示意图
37.图12是本发明比较长的绳扣的示意图。
38.图13是本发明比较长的绳扣和u形防晒布料连接的示意图。
39.图14是本发明u形防晒布料内侧缝上的扣子的示意图。
40.图15是本发明小布扣的示意图。
41.图16是本发明长方形防晒布料2的示意图。
42.图17是本发明长方形防晒布料3的示意图。
43.图18是本发明长方体布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如图所示的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在月形不锈钢支架
③
的两个末端分别安装一个卡扣
②
,把铁丝网
①
与月形不锈钢支架连接在一起,然后把卡扣卡在驾驶人座椅上方头枕下面的两根钢筋上;再把四个带直钩的吸嘴
④
吸附在驾驶人前方挡风玻璃最下端;把长方形软布料1与 u形防晒布料
⑥
连接,再把四根比较长的绳扣
⑤
与u形防晒布料
⑥
连接,再把u形防晒布料后端的小布扣
⑦
挂在铁丝网的直钩上,选择比较长的绳扣
⑤
上的扣眼,把扣眼挂在吸嘴
④
上的直钩上,把u形防晒布料
⑥
撑起,再把长方形防晒布料2
⑧
扣在驾驶人前方两边的扣子上,可以选择上侧的扣子或下侧的扣子,调整长方形防晒布料2的高低,再把长方形防晒布料3
⑨
挂在铁丝网后面,再把长方体布袋
⑩
粘在仪表台上.如果是用长方形不锈钢支架与座椅固定,先把长方形不锈钢支架的底端左侧套设在第一个长方体铁块的一个眼上,把驾驶人头枕与头枕下面的两根钢筋从座椅上拔下来,把头枕上下面的左侧一根钢筋套设在长方体铁块的一个跟上,另一侧同样:再把长方形不锈钢支架的底端右侧套设在第二个长方体铁块的一个眼上,然后把铁丝网
①
与长方形不锈钢支架连接,这时再把头枕下面的两根钢筋安装在座椅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座椅后方的月形不锈钢支架
③
,带直钩的铁丝网
①
与月形不锈钢支架连接,再把月形不锈钢支架与汽车座椅上方的两根钢筋用卡扣卡住;带直钩的四个吸嘴
④
吸附在汽车前方玻璃的最底端;仪表盘上方的仪表台上设置u形防晒布料
⑥
,防晒布料的前端连接四根比较长的绳扣
⑤
,绳扣上有四个扣眼,可以把其中一个扣眼挂在吸嘴的直钩上,u形防晒布料的后端向后延长,在延长部分的末端缝上三个小布扣,把小布扣挂在铁丝网的直钩上,u形防晒布料两边缝上两块软布料能够遮挡住阳光,防止驾驶人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被晒黑;减少了空调开启时间,降低了油耗,保护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防晒布料是防晒布或其他软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吸嘴吸附在汽车前方玻璃的最底端,吸嘴上设置直钩,能承受一定的拉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根比较长的绳扣,绳扣上有四个扣眼,可以把其中一个扣眼挂在吸嘴的直钩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防晒布料两边缝上的两块软布料,可以遮蔽阳光的照射。
技术总结
一种吊挂式驾车用防晒护身罩,涉及防晒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驾驶汽车用的防晒护身罩。其包括固定在座椅后方的月形不锈钢支架,不锈钢支架的上方连接铁丝网,铁丝网上连接直的铁钩;带直钩的四个吸嘴吸附在汽车驾驶人前方玻璃的最底端;仪表盘上方的仪表台上设置防晒布料,在防晒布料中间靠近驾驶人部分削去一块长方形布料使其成为一块U形布料,U形防晒布料的前端连接四根比较长的绳扣,绳扣上有四个扣眼可以把其中一个扣眼挂在吸嘴的直钩上;U形防晒布料的后端向后延长,在延长部分的末端缝上三个小布扣,把小布扣挂在铁丝网的直钩上,U形防晒布料两边缝上两块软布料。能够遮挡住阳光,防止驾驶人手部、胳膊、脖子、胸部等被晒黑;减少了空调开启时间,降低了油耗,保护环境。境。境。
技术研发人员:
刘树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刘树萍
技术研发日:
2022.04.13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