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项目环评要点分析

阅读: 评论:0

印刷电路板项目环评要点分析
作者:***
来源:《机电信息》2020年第18期
        摘要:通过对印刷电路板工艺流程的分析,梳理了典型的印刷电路板企业产排污节点、污染因子、污染源强以及三废的环保对策措施,并对传统企业提出酸性蚀刻液再生的优化建议,对类似项目的环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印刷电路板;产污环节;对策措施;优化建议
        0 引言
        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印制电路板已从
单层发展到双面板、多层板和挠性板,并正不断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印制电路板在未来电子产品的发展过程中仍将保持强大的生命力。
        印制电路板生产工艺复杂、污染相对较大,本文就印刷电路板环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1 工艺流程及产排污节点
        本文主要讨论多层板(图1)及双面板(图2)生产工艺。
        (1)开料:使用裁板机将铜箔基板裁剪成设计规格,然后使用打磨机将开好尺寸的料板边部打磨平滑,裁板机、打磨机一般均为密闭设备,自带抽风装置,该过程产生粉尘、废边角料以及噪声。
        (2)电路形成:包含磨板、贴膜、定位曝光、显影、蚀刻、剥离、烘干等工序。
        1)磨板:使用火山灰研磨线对基板表面进行研磨,去除表面油污,产生废渣、含铜废水。
        2)贴膜:使用贴膜机将干膜压至基板上,干膜是一种光致成像型感光油墨,可保护膜内的铜不被蚀刻。贴膜过程产生少量有机废气、废干膜。
        3)定位曝光:将底片粘贴在压好干膜的基板上,放入曝光机曝光,使被曝光部分的干膜固化,该过程产生废胶片。
        4)显影:使用显影液将未曝光部分的干膜溶解去除,产生废显影液、显影废水。
        5)蚀刻:采用酸性蚀刻液,去掉基板表面未被干膜保护的铜箔,蚀刻液为盐酸溶液,蚀刻过程产生氯化氢、废槽渣、废蚀刻液、含铜废水。
        6)剝离:利用退膜剂将蚀刻后仍然留在线路铜上的曝光干膜去掉,剥离采用NaOH溶液,产生废剥离液、有机废水。
        (3)棕化:针对基板进行表面处理,在内层铜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层,以提升多层线路板在压合时铜箔和环氧树脂之间的接合力。棕化剂主要成分为硫酸,棕化过程产生硫酸雾、棕化废液、含络合铜废水。
        (4)压制、后处理:利用半固化片在高温高压后受热固化,将一块或多块内层电板以及铜箔粘合成一块多层板。之后将内层定位孔图形以光学校位方式钻出。该过程产生有机废气、粉尘、废边角料。
        (5)钻孔:以内层定位孔为基准,钻出外层相对位置的各种孔径,为不同板上需要连接的线路提供连接通道,并给后续生产提供定位、安装孔,产生粉尘、废边角料。
        (6)去钻污:包括膨松/水洗、除钻污/水洗、中和/水洗。
        1)膨松:使用膨化剂使基板表面膨松,可快速有效地使钻孔后胶渣及杂物膨松,以增进后续除胶的效果,产生膨松废液、有机废水。
        2)除钻污:用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溶液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将基板表面钻孔后胶渣及杂物清除,产生除钻污废液。
        3)中和:使用中和剂中和基板表面碱度,产生硫酸雾、中和废液、有机废水。
        (7)化学镀铜:包括除油/水洗、微蚀/水洗、酸洗/水洗、预浸活化、加速/水洗、化学镀铜/水洗。
        1)除油:用5%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基板表面油脂,产生除油废液、有机性废水。
        2)微蚀:用过硫酸钠和硫酸使基板表面达到微观粗糙,以提高其表面与镀层间结合力,产生硫酸雾、微蚀废液、含络合铜废水。
        3)酸洗:用硫酸去除基板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硫酸雾、酸洗废液、含铜废水。
        4)预浸活化:将基板在SnCl2、NaCl混合液中预浸一段时间,再进入另一个的SnCl2、PdCl2、HCl混合液槽活化基板表面,产生预浸废液、活化废液、氯化氢废气、含锡废水。
        5)加速:用3%氟硼酸对基板表面进行进一步清洁和腐蚀,产生加速废液、含铜废水。
        6)化学镀铜:用氢氧化钠溶液、EDTA-Cu溶液、甲醛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进行化学镀铜,槽液呈强碱性,产生甲醛废气、化学镀铜废液、含络合铜废水。
        (8)电镀铜:包含脱脂/水洗、酸浸、电镀铜/水洗、剥挂具。
        1)脱脂:用硫酸、表面活性剂除去基板表面油脂,产生硫酸雾、脱脂废液、有机废水。
        2)酸浸:用硫酸去除基板表面的锈垢及氧化皮膜,产生硫酸雾、酸浸废液。
        3)电镀铜:用CuSO4、H2SO4、HCl、表面活性剂进行电镀铜,产生硫酸雾、氯化氢、废滤渣、含铜废水。
        4)剥挂具:挂具使用多次后,用硫酸、双氧水混合溶液将镀在挂具上的铜溶解,产生硫酸雾、剥挂具废液、含铜废水。
        (9)阻焊:在线路板外表面涂上阻焊剂(阻焊剂又称“阻焊油墨”,其成分为环氧树脂和环氧丙烯酸)保护线路板。阻焊前处理包含研磨、粗化工艺,喷阻焊剂后需要干燥、曝光、显影。整个过程产生硫酸雾、有机废气、废渣、粗化废液、废阻焊油墨、废胶片、废显影液、显影废水、含铜废水。
        (10)印刷: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UV油墨按设计要求印在印制电路板相关位置上,印刷过程产生有机废气、废油墨。
        (11)外形加工:使用铣床、冲床或V切割机将电路板切割成设计外型尺寸,产生废边角料、废包装。
        (12)防氧化:又称OSP,在电路板完成阻焊层和字符后,将电路板浸入防氧化槽,得到致密、均匀而厚度适中的抗氧化络合物膜,以保护外露的线路。一般包含粗化、防氧化两个工序,产生硫酸雾、甲酸、粗化废液、防氧化废液、含铜废水。
        (13)化学镀镍、金:包含除油、粗化、活化、化学镀镍、化学镀金。
        1)除油产生脱脂废液、有机废水。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4:1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7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生   表面   基板   废液   硫酸   电路板   过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