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精品
篇一:农机局XX年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总结
XX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进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的关键之年,***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农机化发展新常态要求,以农机惠农政策为指引、农机技术推广为先导、农机安全监理为保障、农机技术培训为基础、农机管理服务为手段,打造农机服务新产业,提升农机服务现代农业水平。 截至目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达29914台,农机总动力74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9940台,大中型联合收割机26台、小型拖拉机9948台;农、林、牧各型农机具33051架,拖拉机与农机具配套比1:;在册挖掘机、装载机245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7%。
一、农机化推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圆满完成酸枣机改制工作。组织技术骨干在农机局利用玉米铺膜播种机和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2种机
械合二为一进行酸枣播种机改制,共改制酸枣机200台,改制后的机具播种下种量3至6粒,播种深度,符合播种质量要求。 二是全面做好春耕农机具检修保养检查验收。成立了由农机综合执法大队和农机推广站为主要成员的农机检修工作小组,春耕期间共完成检修农机具3877台,其中大中型犁1235台、联合整地机821台、棉花铺膜播种机1702台、油菜播种机22台、起垄铺膜机97台,综合检修率达%,对验收合格的机具发放XX春耕检修合格证。
三是全力做好春季农业现场会的准备。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分别在依什库力乡17村、22村筹备并展示了棉花机械铺滴灌带与铺膜播种现场和酸枣机机械播种现场,同时在“三夏”生产推进会上推广、演示了深松作业、残膜回收、大中小型小麦联合收割与秸秆机械打捆流水作业、种子精选、滴管玉米铺膜播种、棉花中耕管理等7项农机化新技术和14台实用新型农机具。 四是认真做好“三夏”农具检修工作。共检修完成夏季农机具1435台,其中玉米铺膜播种机780台、小麦种子清选机49台、青贮圆捆机90台、圆捆包膜机101台、中型铡草机349台,截止目前,全县种植机械综合检修合格率92%,小麦种子清选机检修合格率为95%,畜牧业机械综合检修合格率为%,并对验收合格的机具发放XX“三夏”检修合格证。
二、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
一是结合我县重点民生改善项目,完成了农机驾驶员培训两期,培训农机驾驶员1130人,农机维修工培训2033人,培训合格率达98.6%。圆满完成上半年培训工作计划指标。
二是利用各种现场会、季度性培训、专职举办培训班、巴扎天、已培训管理人员人数235人、技术人员人数259人、操作人员30261人、复训人数18560人、培训新购机人员2350人、培训统计人员157人。
三、狠抓农机安全生产落实
一是抓农机安全宣传。上半年累计出动宣传车辆30台(次),散发宣传单32500份,平安知识读本2550册、农机事故图片展55次,解答机手提出的问题65个,广播宣传35次。参加安全日活动人数165510人次。
二是抓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上半年我县开展5次农机驾驶员考试工作,参加驾驶员2245人,考试合格人员2210人,考试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三是抓防范预警。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完善各级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上半年注册登记拖拉机、收割机、装载机、挖掘机、铲运机等特种农业机械468台,上牌率达到99%以上。上半年我县发生一起一般农机事故,一个人受伤,未发生重特大农机事故。
四是抓检查督办。上半年共检查拖拉机14850台,其中无证驾驶285人,没办牌照拖拉机152台、违章载人拖拉机15台,超载85台、安全设施不全245台、未按规定贴反光标志或者反光标志失效的拖拉机315台、牵引拖车超宽超长12台。对1850台危及人身安全的其他农业机械办理了牌照,对符合条件的2245名驾驶员的驾驶证及时换证、及时把换证档案送到地区监理所归档。
四、农机综合执法工作扎实推进
扎实开展农民惠民打假护农活动,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发放资料500份,现场受教育人员达600多人次。并于3月20日和4月15日,大利市
场农机销售场所农机产品安全质量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拖拉机销售点18家,截至目前为止,调查备案的农机营销点18家,制造企业3家,维修点93家。上半年新办和有效期到期(过期)换证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的维修点52家,处理农机投诉2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200元。圆满完成上半年农机产品安全质量专项检查活动。
五、严格按要求执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XX年我县申请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2619万元。我局按照自治区农机局、自治区财政厅、地区农机局、财政局、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细则要求,购置补贴资金分配到各乡镇,到现在为止在
全县范围内进行宣传摸底,上报、公示等环节,截止目前共计接受申报556份,受益户数:549户,机具数量:556台,总补贴: .038万元(其中:拖拉机463台,使用国家补贴资金万元。补贴各型农机具93台,使用国家补贴资金万元。)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认真做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知识进万家”、“农机安全月”主题宣传活动。全部监理人员下乡,深入基层,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三夏”生产的安全。二是深入开展全县范围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认真做好“防洪安全”工作。三是组织农机驾驶人员考试;安排“三秋”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全县范围农机安全生产大
检查活动;安排“国庆节”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四是认真总结XX度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准备年度考核和安排XX年度检审验工作。
2、认真开展农机综合执法。一是大力开展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实现重点目标体人人执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目标。二是开展农机打假和专项整治等农机执法管理,清理、整顿和规范农机三大市场,实现农机经营者懂法、守法经营、农机市场无违规违法经营、
农机产品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的目标。三是摸底调查,加强证照的年审和复审。农机维修点和经营点进行摸底调查,加强许可证的年审和复查,对不具备维修和经营资格的,不得再颁发许可证。
3、做好农机购置补贴下半年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快第一批购机补贴资金的实施进度,做好第二批购机补贴资金的实施工作。三是做好补贴资金的结算工作。四是做好补贴机具的监管落实工作。五是做好购机补贴信息档案的录入工作。六是做好购机补贴档案的整理工作
4、抓好农机培训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农机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培训的规范化、程序化。二是注重教师业务技能的提高,积极组织农机教师进行业务知识的更新,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三是严格按有关规定对教学信息和学员培训信息进行及时整理归档,民生项目学员档案应注重学员信息的核实,严把“报名关”,确保不漏、不重、不错。
篇二:农业机械在冬季的使用及保养详解
农业机械在冬季的使用及保养详解
冬季农业机械操作注意事项
1、先启动发动机,再加冷却水。发动
机在严冬季节启动比较困难,有时加完冷却水(最好用热水)后,发动机若不能很快启动起来,冷却水会出现结冰现象。所以,应当先启动发动机并预热至40℃~50℃时,再熄火加水,并且要一次加满。
2、水温升高后再起步行驶。冷却水加
满后应立即启动发动机低速升温,但不可马上行驶,以避免寒冷气流使散热器进一步降温,导致冷却水结冰。一般来说,温度低于50℃时不要起步行驶,达到50℃以后也应低速行驶,待发动机温度升至正常温度后再转入正常行驶。严寒季节则应等发动机升至正常温度后方可起步。
拖拉机停放时应立即放净冷却水。一天
作业结束后,应小油门运转3~5分钟,待机温有所降低后再熄火和放净冷却水。注意不能满负荷大油门作业,不能突然熄火和立即放水,防止机体因骤冷而开裂。放水时要打开水箱盖和所有的放水开关,务必放净。
采取防冻措施。在严寒的冬季,应在发
动机上盖保温帘、保温套,必要时在拖拉机散热器前用硬纸板挡风,以减少冷空气的进入。有的发动机上装有机油散热器,应扳动开关到"冬"字位置,使机油不流经机油散热器。严寒地区应换用低凝点的冬季用油。
3、拖拉机在使用时,一旦出现因散热
器冰阻而导致发动机过热时,应立即停车,并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根据当时的条件采取化冰措施:一是热水化冰。如有开水,可缓慢浇在容易结冰的散热器下水管上,冰阻就会逐渐解除。二是冷水化冰。若停车地点有自来水,可用管子将水引来冲洗散热器外表和结冰部位,直到冰阻消除。
另外,中途停车时,应选择好停车地点,宜选择在平坦、干燥、朝阳之处停车,避免
拖拉机溜滑或车胎冻结于地面。若预计停车时间较长时,亦应放净冷却水,以免水在机内结冰而损坏机件。
冬季农业机械应把好三关
冬季是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季节,严寒
的天气给农业机械的使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诸多困难。冬季也是发生农机事故的高发季节,因此,操作、驾驶员在使用农业机械的时候就要尤为小心和谨慎,以避免农机事故的发生。
1、用油关柴油分为10、0、-10、-20、-35五个牌号。号数是表示凝固点的温度,如10号凝固点是10℃;-10号的凝固点是- 10℃。选用柴油时,应使其凝固点低于当地最低温5℃左右。如当地气温-5℃,可选用-10号柴油。冬季柴油机机油粘度大,给起动和润滑带来困难,所以要把夏用的11号机油改为冬用的8号机油。变速箱和后桥内的润滑油,规定使用柴油机油的换成11号机油;规定使用齿
轮油的要由30号换成20号。
2、起动关起动前要充分预热机体,
首先用90℃以下的水注入水箱,稍等放出,再重加热水又放出,经过几次,直到放出的水达到30℃时,再加入90℃以上的水,才可起动。第一次不能加开水,以免因机体正冷骤然遇高温而被激裂。在预热的同时,还
应将停车后放出的油底壳内的机油用炭火加温,稀释后再注入油底壳。摇曲轴或干圈,使机油泵工作,然后方可起动。不加热水预温而强行起动,起动再加水,可能使活塞、气缸套温度骤增而造成拉伤缸套,也可能加入冷水后激裂气缸盖。用拖拉机牵引或溜坡起动,可能使离合器及变速箱齿轮受冲击而损坏。机油不加温会使摩擦部位润滑不良而增加磨损,同时曲轴转动也困难,不好启动。
3、安全关起动后应空转几分钟,遮
上水箱保温帘,使水温高于40℃,机油压力正常后才可起步。起步后要低速行驶,以预热变速箱和后桥壳内机油,然后才可负荷工作。
冬季农业机械要双防
入冬以来,许多农机进入闲置修整
期,农机的保养成为重点,在检修保养农机具的基础上,要积极防火防冻,确保农机具在寒冷的冬天不受到损害。
一、防火
冬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火灾事故,机
库、油库是防火重点,要做好农机防火工作。同时,由于天气寒冷,燃油和机油极易粘稠,机器难以启动,有的机手为了图省事,采用明火直接烘烤油箱,这样极易引起油箱爆炸。要用热水预热发动机,把油管、油箱和油底壳的机油全部花开后再启动发动机。对于盛油的大油桶,在冬季倒油时,也千万不可用柴草生火烘烤,用炭火慢慢加温,坚决禁止使用明火,以免造成火灾和爆炸。
二、防冻
进入冬季后,气温降到0℃以下时,水箱内的积水在无防冻液的情况下冷却,会冻裂水箱,如果机车经过较长时间的停歇也会冻结,甚至冻坏机车。因此,在作业结束后,要注意
放水。为不使机体突然降温,要待到水箱内的沸水降到40-50℃时再放水,同时摇转曲轴数圈,将水泵内的残水全部放掉。机棚、机房内长期保管的拖拉机、柴油机、联合收割机等在入冬前也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保证水箱内没有积水。
冬季农业机械如何防冻
篇三:农机工作总结
77团XX年农机工作总结
77团XX年的农机工作在师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农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农机为农艺服务,以实现“农业增产、团场增盈、职工增收”为目的,加强管理,增加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以推动团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就一年来的农机工作总结如下。
一、农机基本概况
团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191台,其中链式2台。有联合收割机15台。小型拖拉机81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82台架,畜牧机械93台,农机从业人员402人,年末实有农机固定资产万元,农机新度系数93%。全年完成农机总工作量万标准亩,其中跨区作业增收万标准亩。
二、加强农机管理、提高农机田间作业质量
1、年初为规范作业市场和作业行为,修改完善了《农机管理办法》、《三秋管理办法》及制定下发《农机田间作业质量系列标准》、《秸秆还田作业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
2、继续深入开展以“田间作业质量”为中心的农机管理标准化活动,团对农机行业实行“五统一、五规范”的管理模式,并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田间作业质量。
(1)加强广大农机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农机人员为农艺服务的本领。充公利用冬闲“科技之冬”活动和每个农忙季节前,
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农田作业的驾驶、操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团今年举办各类培训班三期,培训农机人员480人次。
(2)在作业质量验收上,团场、连队、职工三级均成立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同时要求承包职工在作业前期、中期、作业完成后实行全程监督,以减少因作业质量问题而影响作物产量、导致事后纠纷的发生。团主管领导和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春播、田管、三秋期间,坚持天天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实行“作业质量验收单”制度,机车严格按“标准”作业。在检查中,对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团场运用行政与经济手段进行处罚。
(4)为保证作业质量,在农机管理上,为规范机车作业,团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只允许160马力以上拖拉机参加秋翻和春耙作业,其它机车只参加播种、秸秆、化除等轻负荷作业。在机具编组、划定作业区域、作业任务定额上狠抓了机具使用合理化,提高了机车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5)认真抓好农机具的检修工作,保证农机作业符合农艺要求。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团对联合整地机、播种机进行了改装,提高了整地质量、播种精度。
(6)与工会积极开展作业质量劳动竞赛活动,对各生产作业环节的质量进行检查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