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下学期选择与判断(带答案)

阅读: 评论:0

第七章  三元相图
一、判断题
1. 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三元系统最多4相平衡共存。
2.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的两相区内杠杆定律不适用。
3.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可确定合金相成分和量的变化。×
4. 在三元相图的三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0×
5. 在三元相图的四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0
6. 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可应用杠杆定律确定平衡相的成分和相对量。×
7. 三元相图的水平截面虽然可以确定合金的相组成,但不能确定平衡相的成分和相对量。×
8. 三元相图的投影图可分析合金的结晶过程,并确定合金相与组织的相对量。
二、选择题
1.在三元系相图中,三相区的等温截面都是一个连接的三角形,其顶点触及 _A__
A 单相区  B两相区  C三相区    D四相区
2.根据三元相图的垂直截面图。可以 _B_ __
A分析相成分的变化规律      B分析合金的凝固过程
C用杠杆法则计算各相的相对量 D用重心法则计算各相的相对量。
3.在三元相图的两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_B_
A  1    B  2      C  0    D  3
4在三元相图的三相共存区,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A_
A  1    B  2      C  0    D  3
5.三元系最多存在___C___相平衡。
A. 2
B. 3
C. 4
D. 5
第八章 铁碳合金与铁碳合金相图
一、判断题
1. Fe-Fe3C系合金中,只有过共析钢的平衡结晶组织中才有二次渗碳体存在。×
2. 凡是碳钢的平衡结晶过程都具有共析转变,而没有共晶转变;相反,对于铸铁则只有共晶转变而没有共析转变。×                                                   
3. 无论何种成分的碳钢,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组织中铁素体相对量减少,而珠光体相对量增加。×
4. 在退火状态下,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总是提高的。×
5. 在退火状态下,随含碳量增加,钢的硬度总是提高的。√
6. 在优质钢中,SP元素总是有害元素。(
7.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室温相组成物都是αFe3C。√
8. P元素将造成材料冷脆,S元素将导致热脆。√
9. 在铁碳合金中,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都是在一定成分和一定温度下进行的。√
10. 莱氏体是铁素体与奥氏体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11. 珠光体是奥氏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12. 任何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组织都由αFe3C两相组成。×
13. Fe-Fe3C相图中凡含碳量在0.09%~0.6%之间的铁碳合金在缓冷时都会发生包晶反应。×
14. Fe-Fe3C相图中凡含碳量在2.11%~6.69%之间的铁碳合金在缓冷时都会发生共晶反应。 
15. 过共析钢自高温缓慢冷却至室温,其相组成物P+Fe3CII (× )
                                                                   
二、选择题:
1. ( A  )属于固溶体。
A. 铁素体
B. 渗碳体
C. TiC
D. Cr23C6
2.Fe-Fe3C合金在室温可能存在的相是()。
aPAα、Fe3bPFe3cα、Fe3dLdAα、Fe3C
3.Fe-Fe3C相图上有( c )恒温转变。
abcd4
4.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发生如下反应:LγγFe3Cγα+Fe3C,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b )。
a<0.77%  b>0.77%<2.11%  c>0.77%  d>2.1%
5.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组织中有莱氏体,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a>0.77%  b<2.11%  c>2.11%<6.69%  d>4.3%
6.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F+P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a>0.77%  b<2.11%  c>0.02%<0.77%  d>2.1%
7.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P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c)。
a>0.77%  b>0.77%<2.11%  c0.77%  d>2.1%
8.Fe-C合金由液态极其缓慢的冷到室温,其组织为P+Fe3C该合金的含碳量范围是( b )。
a<0.77%  b>0.77%<2.11%  c0.77%  d>2.1%
9.Fe-C合金在平衡冷却条件下,在800℃开始发生AF转变,727℃发生AP转变,可以知道( a )。
a)该合金的含碳量 b)该合金属于过共析合金  c)该合金含碳量大于0.77% d)其耐磨性比工业纯铁的低
10.Fe-C合金在平衡冷却条件下,在800℃开始发生AFe3C转变,727℃发生AP转变,可以知道( b )。
a)该合金属于亚共析合金  b)该合金属于过共析合金 
c)该合金含碳量小于0.02% d)其耐磨性比工业纯铁的低
11.已知某优质碳素钢经完全退火后铁素体的体积分数为52%,其钢号是( b )。
a30  b40  c45  d50
12.已知某优质碳素钢经完全退火后Fe3C的体积分数为4.8%,其钢号是( d )。
a30  b50  cT7  dT10
13.二次渗碳体来源于( C   
A. 液相
B. 莱氏体
C. 奥氏体
D. 铁素体
14.碳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  B 
A. 0.77
B. 0.0218
C. 6.69
D. 2.11
15.珠光体中碳的含量为(  A  )%
A. 0.77
B. 4.3
C. 0.0218
D. 2.11
16.  B    )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会产生热脆。
A.
B.
C.
D.
17.莱氏体的含碳量为(    B    ) %。
A. 0.77
B. 4.3
C. 0.0218
D. 2.11
18. 铁素体属于下面哪一种( a  )
(a) 间隙固溶体 (b) 置换固溶体 (c) 化合物 (d) 中间相
19.铁碳相图中的转变下面哪个是非恒温转变(  b  )
(a) 共晶转变 (b) 匀晶转变 (c) 共析转变 (d) 包晶转变
20. 莱氏体是以下哪两个相组成的混合物( b )
(a) 铁素体和奥氏体 (b) 奥氏体和渗碳体 (c) 铁素体和渗碳体 (d) 珠光体和渗碳体
21. 45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为(b)。
(a) F    (b) FFe3 (c) PFe3C    (d) PF
22.在下图中,( C )WC=1.2%的铁碳合金退火态的室温平衡组织(4%硝酸酒精腐蚀)
A. a
B. b
C. c
D. d
图a          图b          图c          图d
第九章
一、判断题
1. 淬透性高的钢,其淬硬层一定比淬透性低的钢更深。×
2. 碳钢淬火时,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越大,工件变形和开裂的倾向越大。√
3. 对所有使钢"C"曲线的孕育期变长的合金元素都可提高淬透性。
4. 钢淬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的合金元素。×
5. 正火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都由αFe3C两相组成。√
6. 同一种钢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7. 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淬火介质的冷却能力。×
8. 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两者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9. 第一类回火脆性是可避免的,第二类回火脆性是不可避免的。×
10.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11. 本质细晶粒钢的奥氏体晶粒要比本质粗晶粒钢的细小。×
12. 钢淬火后的硬度主要取决于钢的碳含量。
13. 在碳钢中具有共析成分的钢,较之于亚共析钢有更好的淬透性。
14. 所有的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
15. T820MnVB相比,淬硬性和淬透性都较低。 ×
16. 对于受弯曲或扭转变形的轴类调质零件,也必须淬透。 ×
17. 本质细晶粒钢加热后的实际晶粒一定比本质粗晶粒钢细。×
18. 下贝氏体比上贝氏体的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好。(  )
19. 马氏体相变的最大阻力是表面能的增加。(×  )
20. 钢的淬透性与工件大小、淬火介质冷却能力无关。(  )
21. 9SiCr钢和T9钢的淬硬性相同。(  )
22. 珠光体的片间距越小,强度、硬度越高,但塑性越差。(×  )
23. 上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外部,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分布在铁素体内部。(√  )
24. 高碳马氏体和下贝氏体的相组成不同,但组织形态均为针叶状,亚结构都是孪晶。(×  )
25. 对同一种钢来说,奥氏体晶粒越粗大,淬透性越好。(
26. 在相同强度情况下,位错马氏体的韧性比孪晶马氏体的韧性好。(√ 
27. 高温回火可能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而降低韧性,因而对韧性要求高的零件不宜采用高温回火。( ×
二、选择题
1. 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如炉冷、坑冷、灰冷)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b )。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回火
2. 将钢加热到Ac3Accm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完全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大件也可采用鼓风或喷雾),得到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 a )。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回火
3. 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1Ac3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
a)正火  b)退火  c)淬火  d)回火
4. 45钢常用的淬火加热温度是( b )。
a727  b840 c880  d912
5. T10钢常用的淬火加热温度是( b )。
a727  b780 c850  d912
6. 45钢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是( c )。
a)空气  b)油  c)水  d)油+
7. 40Cr钢常用的淬火冷却介质是()。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0:1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7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金   组织   淬火   冷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