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元素在6063合金中起什么作用?
铁是主要什质元素,是对氧化着质量影响最大的元素,随着铁元素的升高,阳极氧化膜的光泽度暗,透明度减弱,铝型材表面的光亮度显著降低,影响美观,含铁高的型材是不宜氧化着的。 另外,由于铁、硅形成的化合物有较强的热缩性,容易使铸锭产生裂纹,特别是Fe<Si时,容易在晶界上形成低溶点的三元共晶体,热脆性更大。而当Fe>Si时,则产生熔点较高的包晶反应,提高了脆性区的温度下限,能降低热裂倾向。
因此,应首先控制好镁、硅、铁三元素的含量及相互关系,既保证合金中能够形成足够的Mg2Si强化相,又保证有一定量的硅过剩,且过剩量小于合金中铁含量,合金中的铁含量还不能影响到氧化着的质量。这样,使得合金既有一定强度,又降低了产生裂纹的倾向,同时,氧化着的质量也不会降低。
其他什质元素虽然对铝型材性能的影响相对小一些,但也不可忽视。除铜以外的其他什质元素含量超过规定值时,都对铝型材的表面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铜、锰、铬、钛元素在6063合金中起什么作用?
铜、锰、铬、钛元素虽然对铝型材性能的影响相对小一些,但也不可忽视。除铜以外的其他什质元素含量超过规定值时,都对铝型材的表面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铝合金加工硬化H2状态是加工硬化及不完全退火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程度超过成品规定要求后,经不完全退火,使强度降低到规定指标的产品。对于室温下自然时效软化的合金,H2与对应的H3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对于其它合金,H2与对应的H1具有相同的最小极限抗拉强度值,但延伸率比H1稍高。
铝合金加工硬化H3状态
铝合金加工硬化H3状态是加工硬化及稳定化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低温热处理或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受热作用致使其化学性能达到稳定状态的产品。H3状态仅适用于在室温下逐渐时效软化(除非经稳定化处理)的合金。
铝合金加工硬化H4状态
铝合金加工硬化H4状态加工硬化及涂漆处理的状态。适用于加工硬化后,经涂漆处理导致了不完全退火的产品。
铝合金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怎样表示?
铝合金产品以H后面的第2位数字表示产品的加工硬化程度。数字8表示硬状态。通常采用O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与下表规定的强度差值之和,来规定H×8状态的最小抗拉强度值。对于O(退火)和H×8状态之间的状态,应在H×代号后分别添加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