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F7/08
1.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
B、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公交系统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
C、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在公交刷卡终端刷卡消费,或利用所述电子钱包向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充值;
D、根据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支付和/或充入的金额,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和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挂失,挂失步骤如下: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网络向所述公交系统发送挂失请求;
所述公交系统对申请挂失的挂失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冻结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
采集、核算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消费信息,完成挂失申请;
挂失用户提出补卡申请,所述公交系统对个人信息验证后解冻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所述挂失用户获得挂失余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的电子钱包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至少一银行账户相关联,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对电子钱包的充值步骤包括:
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无线发送充值指令;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该充值指令转发至结算中心;
所述结算中心通知商业银行系统,将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关联的银行账户进行金额扣减,并将该金额扣减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无线方式更新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电子钱包的余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C还包括通过公交网点向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充值,或通过另一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电子钱包对本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公交专用账户进行转账充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公交系统的特约商户网络内刷卡消费,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进行刷卡消费时包括以下步骤:
将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非接触连接公交集团自有特约商户的刷卡终端;所述刷卡终端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后发出扣费指令并修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中的余额;扣费成功后,所述刷卡终端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显示扣费结果及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非公交系统的商户终端消费,包括: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商户端通过所述电子钱包进行支付;根据所述非接触式手持 支付终端在所述商户端支付的金额,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时更新所述电子钱包的余额以及商户端账户余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并提交至结算中心,所述结算中心对所述商户端进行资金结算;
所述结算中心根据结算结果并通过资金清算系统将款项汇入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商业银行系统增加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为NFC手机,所述NFC手机包括手机功能芯片、SIM/UIM卡和NFC芯片,
所述手机功能芯片,用于控制NFC芯片和SIM/UIM芯片,负责存储管理NFC业务的相关应用程序;
所述SIM/UIM卡,用于管理所述NFC手机与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远程无线通信;
所述NFC芯片进一步包括:
NFC控制芯片,用于与所述手机功能芯片的交互,同时保证NFC安全芯片和所述手机功能芯片通过RF射频天线与外界的数据通讯;
NFC安全芯片,用于存储NFC业务应用中的安全认证和安全数据;
RF射频天线,用于管理所述NFC手机与外部NFC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通信。
9.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方法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于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并向公交系统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
公交系统,用于支持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公交专用账户进行支付消费和充值,并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进行结算;
公交刷卡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于所述公交系统,用于实现所述公交系统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交互;
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于提供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与公交系统的交易平台,实现所述电子钱包向公交专用账户转账,并根据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和充入的金额对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结算中心,根据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对所述商户端进行资金结算;
商业银行系统,根据所述结算中心向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汇入的金额,增加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及公共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十分发达,从公共汽车、渡轮到公交,在方便市民的同时,票检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从最初的掏钱买票,慢慢发展到使用IC卡作为电子票,虽然IC卡给票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日常生活中,人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IC卡,公交卡、银行卡、校园卡、集团内部禁卡、消费卡等,用户往往需要随身携带很多IC卡,不但不容易识别,而且容易丢失,开卡、充值等过程比较冗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这些IC卡中使用最频繁的是公交卡,交通一卡通的使用虽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其充值繁琐,无身份确认,丢失后无法记名止损。
综上可知,所述现有公交费用的消费和支付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及方法,可以使公交刷卡消费更加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
B、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公交系统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
C、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在公交刷卡终端刷卡消费,或利用所述电子钱包向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充值;
D、根据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支付和/或充入的金额,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和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挂失,挂失步骤如下: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网络向所述公交系统发送挂失请求;
所述公交系统对申请挂失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冻结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
采集、核算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消费信息,完成挂失申请;
挂失用户提出补卡申请,所述公交系统对个人信息验证后解冻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所述挂失用户获得挂失余额。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的电子钱包与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至少一银行账户相关联,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对电子钱包的充值步骤包括:
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无线发送充值指令;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该充值指令转发至结算中心;
所述结算中心通知商业银行系统,将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关联的银行账户进行金额扣减,并将该金额扣减结果反馈给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无线方式更新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电子钱包的余额。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C还包括通过公交网点向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充值,或通过另一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电子钱包对本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公交专用账户进行转账充值。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公交系统的特约商户网络内刷卡消费,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进行刷卡消费时包括以下步骤:
将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非接触连接公交集团自有特约商户的刷卡终端;所述刷卡终端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后发出扣费指令并修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中的余额;扣费成功后,所述刷卡终端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显示扣费结果及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非公交系统的商户终端消费,包括: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商户端通过所述电子钱包进行支付;根据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在所述商户端支付的金额,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实时更新所述电子钱包的余额以及商户端账户余额。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根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并提交至结算中心,所述结算中心对所述商户端进行资金结算;
所述结算中心根据结算结果并通过资金清算系统将款项汇入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商业银行系统增加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为NFC手机,所述NFC手机包括手机功能芯片、SIM/UIM卡和NFC芯片,
所述手机功能芯片,用于控制NFC芯片和SIM/UIM芯片,负责存储管理NFC业务的相关应用程序;
所述SIM/UIM卡,用于管理所述NFC手机与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远程无线通信;
所述NFC芯片进一步包括:
NFC控制芯片,用于与所述手机功能芯片的交互,同时保证NFC安全芯片和所述手机功能芯片通过RF射频天线与外界的数据通讯;
NFC安全芯片,用于存储NFC业务应用中的安全认证和安全数据;
RF射频天线,用于管理所述NFC手机与外部NFC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通信。
本发明相应的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于向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并向公交系统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
公交系统,用于支持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通过公交专用账户进行支付消费和充值,并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进行结算;
公交刷卡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于所述公交系统,用于实现所述公交系统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交互;
第三方支付平台,用于提供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与公交系统的交易平台,实现所述电子钱包向公交专用账户转账,并根据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和充入的金额对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结算中心,根据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对所述商户端进行资金结算;
商业银行系统,根据所述结算中心向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汇入的金额,增加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第三方运营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并通过公交系统在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设一可以与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使其可以在公交刷卡终端进行刷卡消费。更好的是,该公交专用账户即可以从公交网点进行充值,也可以从电子钱包中进行转账,借此节约了公交系统中一卡通的机具成本,而且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的公交刷卡消费更加方便。并且本发明可以将公交帐户与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公交帐户记名止损,从而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防止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被盗或丢失所导致的资金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账号的挂失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的电子钱包进行充值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的结构,该系统100包括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公交系统11、第三方支付平台12及公交刷卡终端15,其中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用于向第三方支付平台12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并向公交系统11申请开通一可以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本发明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包括手机、PDA等移动通讯终端。
电子钱包和公交专用账户均支持记名或不记名两种业务模式,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防止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被盗或丢失所导致的资金风险,本发明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设立的电子钱包和公交专用账户均采用记名方式,要求客户在申请开设电子钱包和公交专用账户时,向第三方支付平台12和公交系统11的运营商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并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SIM/UIM卡102关联,客户在手机丢失后也可向第三方支付平台12的运营商和/或公交系统11申请办理挂失。
公交系统11,用于支持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通过公交专用账户进行支付消费和充值,并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进行结算。
公交刷卡终端15,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于公交系统11,用于实现公交系统11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交互,进而实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刷卡消费。
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通过公交专用账户不仅可以在公交系统的刷卡终端进行刷卡消费,还可以在公交集团自有特约商户网络内进行刷卡消费,借此为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客户提供刷卡消费便利。
公交专用账户可以在公交网点的终端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充值,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直接将资金转入公交专用账户,借此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账户充值渠道。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在公交系统11进行刷卡消费后,公交系统11会实时的对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进行结算,并在公交刷卡终端15上显示消费金额及账户所剩余额。
第三方支付平台12,用于提供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与公交系统11的交易平台,并根据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支付和充入的金额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中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在公交系统11的应用中,其电子钱包相当于是一与公交专用帐户相关联的虚拟银行,用户可通过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操作将资金转入公交专用账户,交易完成后由第三方支付平台12对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用户也可实时查看电子钱包及公交专用账户内的余额。公交专用账户还可以通过公交网点进行充值,或另一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电子钱包对本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的公交专用账户进行转账充值。
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优选的采用NFC手机,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NFC手机内置有NFC芯片101、SIM/UIM卡102以及手机功能芯片103。
NFC芯片101由NFC控制芯片104、NFC安全芯片105和RF射频天线106三部分组成。NFC控制芯片104是处理NFC通讯和应用模式的核心芯片,负责与手机功能芯片103的交互,同时保证NFC安全芯片105和手机功能芯片103通过RF射频天线106与外界的数据通讯。NFC安全芯片105是负责安全存储应用和机密数据的智能卡芯片,负责非接触式支付应用中的安全认证和安全数据存储。RF射频天线106是负责NFC手机与其他NFC设备 (例如刷卡设备)之间的短距离数据通信。
SIM/UIM卡102负责管理NFC手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12间的远程无线通信。
手机功能芯片103负责控制NFC芯片101和SIM/UIM卡102,负责存储管理NFC业务的相关应用程序,例如JAVA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系统100还包括结算中心13和商业银行系统14。
结算中心13,连接第三方支付平台12与商业银行系统14,其根据第三方支付平台12依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对商户端进行资金结算。优选的,结算中心13可以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12与商业银行系统14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服务、根据客户指令从其开户银行账户扣款以及实现充值资金从商业银行系统14向电子钱包托管账户的划转。
商业银行系统14,用于根据结算中心13向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汇入的金额,增加所述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商业银行系统14为客户及商户提供银行账户服务,根据结算中心13的指令完成客户充值及公交系统11的结算业务处理,同时可直接面向客户提供自助服务终端和电话银行等充值服务渠道。
NFC技术支持多种商业应用的OTA(空中下载服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用户持有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可以直接使用手机无线申请公交专用账户(深圳通卡)的空中下载,并进一步通过无线注册和身份验证在用户手机上直接开通深圳通功能。大大节省深圳通销售网点的网络建设成本、机具布设成本,实现无网点远程发卡,推动深圳通发卡量的快速成长。
本发明相应的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如图3所示,其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系统100实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向第三方支付平台12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
步骤S302,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向公交系统11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并取得一与所述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
步骤S303,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通过公交专用账户在公交刷卡终端15刷卡消费,或利用电子钱包向公交专用账户充值。
步骤S304,根据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支付和/或充入的金额,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和电子钱包的余额进行结算。
其中,步骤S301和步骤S302均由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实现,步骤S303和步骤S304均由公交系统11和第三方支付平台12实现。优选的,步骤S303进一步包括,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在公交集团自有特约商户网络内刷卡消费。
由于本发明基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支付公交费用的方法对公交专用账户及电子钱包采用记名的管理模式,借此,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可以对公交专用账户和电子钱包进行挂失。公交专用账户的挂失由公交系统11管理,电子钱包的挂失由第三方支付平台12管理,二者流程相似。下面就以公交专用账户的挂失为例说明具体的挂失步骤。如图4所示,公交专用账户的挂失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通过网络或电话向公交系统11发送挂失请 求。
步骤S402,所述公交系统11对申请挂失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冻结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
步骤S403,采集、核算所述公交专用账户的消费信息,完成挂失申请。
步骤S404,挂失用户提出补卡申请,公交系统11对个人信息验证后解冻所述公交专用账户内的资金,所述挂失用户获得挂失余额。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中的电子钱包与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的银行账户相关联,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可通过其银行账户向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中的电子钱包中充值,借此为电子钱包向公交专用账户内转账提供了保证,优选的,也可以通过终端充值的方式向公交专用账户内充值。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对电子钱包的充值的步骤如图5所示,该步骤包括:
步骤S501,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向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12无线发送充值指令。
步骤S502,第三方支付平台12将该充值指令转发至结算中心13。
步骤S503,结算中心13通知商业银行系统14,将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关联的银行账户进行金额扣减,并将该金额扣减结果反馈给第三方支付平台12。
步骤S504,第三方支付平台12无线方式更新所述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中电子钱包的余额。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可通过本行或他行的电子银行服务渠道,包括ATM、自助缴费终端、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向电子钱包办理充值,银行扣除客户充值款项成功后,实时通知结算中心13并转发至第三方支付平台12。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进行公交刷卡消费的过程如下:
将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非接触连接公交刷卡终端15和/或公交集团自有特约商户的刷卡终端;所述刷卡终端对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进行身份识别后发出扣费指令并修改所述公交专用账户中的余额;扣费成功后,所述刷卡终端和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显示扣费结果及公交专用账户的余额。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显示扣费情况及余额,可方便用户更直观得了解公交消费和账户金额情况。
优选的,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可通过电子钱包在非公交系统11的商户终端进行消费,其消费支付过程如下: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在商户端通过所述电子钱包进行支付;根据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10在商户端支付的金额,第三方支付平台12实时更新所述电子钱包的余额以及商户端账户余额。
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消费支付后,第三方支付平台12根据商户端账户更新信息生成商户端资金结算指令并提交至结算中心13,结算中心13根据结算结果并通过资金清算系统将款项汇入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商业银行系统14增加商户端指定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向第三方运营支付平台申请开通非接触式支付业务,取得一嵌入式电子钱包,并通过公交系统在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中设一可以与电子钱包关联的公交专用账户,使其可以在公交系统的刷卡终端进行刷卡消费。更好的是,该公交专用账户即可以从公交网点进行充值,也可以从电子钱包中进行转账,借 此节约了公交系统中一卡通的机具成本,而且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用户的公交刷卡消费更加方便。并且本发明可以将公交帐户与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实现公交帐户记名止损,从而保障了客户资金安全,防止非接触式手持支付终端被盗或丢失所导致的资金风险。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0:53: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68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