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510399758.1
  • 20150709
  • CN104915576A
  • 20150916
  • 北京慧摩尔科技有限公司;谢将相
  • 贾智超;谢将相;刘玄
  • G06F19/00
  • G06F19/00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8号楼CG05-203
  • 北京(11)
摘要
一种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包括急救车端、专家端、后台端和导管室端,它们之间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急救车端绑定移动设备,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可通过专用接口从检测仪器上获取患者数据,做出智能诊断,通过申请会诊发送到后台端,由后台端保存并发送到专家端;专家根据急救车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指导随车医生进行救治,并作出判断,如果要绕行急诊直接进入导管室,则将判断发回后台端,后台端保存并发给急救车端,同时通知导管室端准备介入开通手术。为患者赢得时间,从而延长患者生命。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急救车端、专家端、后台端和导管室端,它们之间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急救车端绑定移动设备,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程序可通过专用接口从检测仪器上获取患者数据,做出智能诊断,通过申请会诊发送到后台端,由后台端保存并发送到专家端;专家根据急救车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指导随车医生进行救治,并作出判断,如果要绕行急诊直接进入导管室,则将判断发回后台端,后台端保存并发给急救车端,同时通知导管室端准备介入开通手术;

急救车端包括远程会诊模块和即时通讯模块,用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2G、3G或4G无线方式实时发送至会诊中心,并与接收会诊申请的专家进行即时通讯,沟通患者情况;急救人员接收到专家会诊意见后,根据确诊建议,急救人员采取基本急诊科室方式或者绕行急诊科转至介入导管室;

专家端提供智能手机和PC两种接入方式,包括消息提醒模块和超时管理功能,专家端根据预定情况自动判断当前值班医生,并通过闪烁、响铃或震动多种方式,提醒值班医生接收会诊申请,针对超时的会诊申请,系统将自动通知二线值班医生,确保会诊申请及时被处理;

导管室端包括既往病例查询模块和手术进程记录模块,通过查询模块值班医生可以查阅该患者本次就诊的详情信息;通过记录模块中的时间轴登记功能,值班医生可对关键时间点进行记录,并最终完成救治任务; 

后台端用作管理后台数据库,包块用户登录模块,用于识别用户登陆的不同帐号权限;设备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科室列表界面、急救车列表界面、患者列表界面和排班列表界面;存储模块;模板库模块,包括药品管理模板、模板、时间轴管理模板;

其中,所述客户端程序底层基础模块由数据加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组成,以保证移动终端与后台端的信息交互和安全通讯;后台端的服务器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处理移动终端与后台端的消息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急救车端还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设备注册模块、患者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既往病例查询模块、时间轴模块、患者主诉勾选模块、主诉录音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血液指标模块、血氧采集模块、智能诊断、用药模块以及生成病例模块;

所述专家端还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身份信息接收模块、既往病例查询模块、患者病程查询模块、、病例接收模块、STEMI确认模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心肌梗死检测技术,具体涉及心肌梗死病发后早期的医疗诊断技术。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200万。心肌梗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当病发后再去医院救治是花费很长时间,患者很有可能在去医院的路上就会失去生命,所以治病救人的关键时间点就是在救护车上的时间,目前救护车上使用的检查、检测设备没办法做到数据实时传输,随车医生的主诉也是传统的,医生询问,病人作答,然后勾选,一旦造成医患纠纷无证可查,救护车上所有设备不具备联网能力,救护车跟医院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只能有护士通过电话沟通,只有到达医院才跟急诊医生进行传统的交接,然后在急诊再做一系列检查,然后到导管室,在此期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对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

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为救护车与医院之间建立了检查、检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为随车医生提供了针对主诉内容的勾选及录音功能,可根据主诉内容做智能判断为随车医生提供参考,建立了专家与随车医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提前为患者做早期,专家端通过传输过来的数据,一旦确认为STEMI可绕行急诊室,直接到达导管室,导管室可提前准备介入开通手术,为患者赢得时间,从而延长患者生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前针对心肌梗死病症的救治系统,解决患者在病发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时间浪费在去医院的路途中,不利于对病情的早,患者绝大多数是没有及时的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措施而失去生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了患者在上救护车去医院的时间、到了医院安排的时间,第一时间为患者提前做好病前诊断,采集患者身份信息,生成患者和采集信息,采集生命体征并产生心电图结果,血氧、血压等结果提前反馈到专家医师,并做出早期措施。

本发明运用移动互联网,救护车上检查设备,救治中心通讯,结合软件APP将其连接在一起。在救护车上的时候就提前为患者做检测,发送患者数据到专家手中,提前做出应急处理,早救治,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急救现场是救护车或社区医院,医护人员通过智能手机以2G、3G或4G方式接入移动无线网络,移动无线网络再接入互联网,互联网经由防火墙接入医院局域网,在局域网内设置系统服务中心,医院内的值班医生持智能手机通过WIFI接入局域网,外出医生持智能手机可由2G、3G或4G方式接入移动无线网络、互联网络,最后接入医院局域网络。通过网络,救护现场医护人员与值班医生都可与服务中心网络互联,达到信息即时通讯、数据共享目的。

图1所示为本发明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所示为救护车Pad端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图3所示为专家端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服务器端的功能构成示意图。

图5时间轴示意图。

图1中数字化心血管风险评估系统11由:急救车pad端12、专家端(手机)13、服务端(pc)14构成。其中服务端包括后台端和导管室端。

急救车端把患者身份信息、主诉内容及其录音、用药的时间、方式、方法、血液指标和血氧、血压、十二导心电设备采集来的数据在pad端读取并绘制成波形图跟“十二导心电图”,做智能诊断,通过申请会诊发送到后台,由后台保存并发送到专家端,如图3所示,专家根据急救车端发送过来的数据,指导随车医生进行救治,并作出判断是否绕行急诊,发回后台,后台保存并发给急救车端,通知导管室准备介入开通手术。

每辆急救车绑定一台移动设备,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通过专用接口从检测仪器上获取数据,并发送到服务端系统。移动终端上的客户端程序底层基础模块由数据加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组成,以保证移动终端与服务端的信息交互和安全通讯。

服务器中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处理移动端与服务器端的消息传输。

图2所示的急救车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设备注册模块、患者身份信息采集模块、既往病例查询模块、时间轴模块、患者主诉勾选模块、主诉录音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血液指标模块、血氧采集模块、智能诊断、远程会诊模块、即时通讯模块、用药模块以及生成病例模块。其中:患者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患者信息采集、血压采集模块、血液指标模块、血氧采集模块,可手动输入可用设备采集,其中还包括创建病例以及既往病例列表以及详情。患者主诉勾选模块包括:症状勾选以及主述录音。用药模块包括:药品选择和处理方式选择,选择完成之后,可手动输入,也可手动修改剂量以及服用方式。远程会诊界面包括:发送病例。和专家端进行交互,包括(语音,图片,文字),接收专家端发送的医嘱。病例生成界面包括:之前所有做的一切的所有操作。包括信息采集,症状勾选,肌酐清除率,用药,心电,血压,血氧,医嘱等,还包括:医生签名,医院签名,交接单拍照,数据上传。

图3所示专家端的值班系统提供智能手机和PC两种接入方式,方便的完成患者数据显示,历史病历查看和远程诊断。管理员系统通过PC接入,主要用于数据的维护、权限的控制以及统计分析。管理员通过浏览器方式访问管理门户,可以十分便捷的管理整个系统。专家端包括:用户登录模块、身份信息接收模块、既往病例查询模块、患者病程查询模块、及时通讯模块、病例接收模块、STEMI确认模块、医嘱模块、消息提醒模块。

服务端包块:用户登录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模板库模块(模板库包块:药品管理模板、模板、时间轴管理模板)。

救护车配置有心电图仪、血压计、身份证读卡器等数据采信设备,和医护人员手持智能机构成前端系统。通过蓝牙网络,前端设备与智能手机构成小的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智能手机通过3G或4G网络接入互联网。

前端各种数据采信设备配置有蓝牙通信接口,将采集的病患者生命体征数据传送给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软件将不同数据以专有的表现形式显示。现场医护人员选择有价值的采集数据,通过互联网络发送给医院值班医生,同时也能接收到值班医生下达的医嘱。

前端系统采用4.0版本蓝牙技术,蓝牙4.0最重要的特性是省电,极低的运行和待机功耗可以使一粒纽扣电池持续工作数年之久。此外还具有低成本、低延迟、跨厂商互操作性等诸多特,使其可以用于计步器、心率监视器、只能仪表、传感器物联网等众多领域。

如果值班医生在医院内,可以通过园内WIFI网络接入医院内局域网,若值班医生在医院外,可以通过3G或4G移动网络接入医院局域网,最终联系服务中心系统。

服务中心系统接收到救护车端发送来的数据时,即时推送给值班医生,值班医生下达医嘱后,提交给服务中心系统,然后服务中心系统即时再把医嘱数据推送给救护车端。

服务中心系统接收到各种数据后,除进行网络推送外,还要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存储等操作。

在急救车端:

如图2所示,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随车医生携带移动设备上车,登录系统,到达现车,患者上车,随车医生用身份证采集设备扫描患者身份证,通过蓝牙4.0接口传到系统,系统记录患者信息,如遇无法识别身份证件可选择手动输入。

读取患者信息后,从后台端数据库调取此病人既往病例查看并创建随访病例。

创建病例完成,进入主诉勾选模块并开启录音系统进行记录,并在如图5所示的时间轴自动记录时间节点,通过身份证采集器,可以快速、准确的采集患者身份信息(系统也提供手动输入模式)并创建急救病历,通过点选的方式也方便急救人员快速登记相关时间信息。

系统预留了可与第三方平台对接的患者既往病历查询功能,方便医护人员实时查询患者的病史情况及居民健康档案病历情况。

系统内置了常用的主诉、查体、既往史等信息,急救人员可通过勾选方式快速登记,避免了手工输入的耗时耗力。该常用信息可由系统管理员通过后台自行补充维护,增加了系统的扩展性,更方便于日常使用。

针对一些特殊情况,系统提供了语音记录功能,方便急救人员进行口头描述记录。

系统可同时针对多种检测设备进行无线采集,自动记录患者的体征数据及相关采集时间,如:“血氧值”、“血压值”、“血液指标”、“心电图”,为了避免意外风险发生,系统也提供了手动输入功能。

系统提供了自动辅助分析功能,可以自动判断血液指标状态、心电诊断结果。并且系统将采集的相关数据,通过算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评估出患者的危险等级,并给出建议处理意见,为急救人员判断、提供了思路。

系统提供了急救处置记录功能,通过点选方式,记录急救人员对病患进行的、用药情况,仅需选择急救处置名称,系统将根据后台维护数据,自动填写使用时间、用法、用量等信息,但系统仍提供手工输入功能,便于处理意外情况。

系统提供了远程会诊功能,可将采集的数据通过3G等无线方式实时发送至会诊中心,并可使用即时通讯方式与接收会诊申请的专家进行即时通讯,沟通患者情况。

远程会诊功能中可显示专家端反馈的会诊意见,并且针对绕行急诊患者,系统通过明确标识予以注明,以便急救人员注意。

在交接时,本系统将综合本次急救情况,产生急救病历,便于交接。系统提供了拍照功能,以便对纸质记录单进行留存。系统与无线打印机连接后,可对本病历进行打印。

在确认交接后,系统会自动将本次记录进行加密存储,并发送至服务端存档备份。

在专家端:

如图3所示的专家端,系统会根据预定的排版情况,自动判断当前值班医生,并通过图标闪烁、响铃、震动等多种方式,提醒值班医生接收会诊申请。系统提供了超时管理功能,针对超时的会诊申请,系统将自动通知二线值班医生,确保会诊申请及时被处理。

系统提供列表方式对所有会诊申请进行显示,会诊申请以申请时间进行排序,方便值班专家选择。通过点选申请,专家可查阅本条申请信息的详细内容,包括:“患者信息”、“救治时间轴”、“主诉”、“既往史”、“查体”、“辅助检查”、“急救处置”等信息,并且专家可以查看采集的心电图形。

系统提供了医嘱回复功能和即时通信功能,通过医嘱回复功能,专家可以根据患者当前情况进行诊断和下达处置意见。同时,为了加快会诊速度,针对一些常见情况,系统提供了快速诊断、处置下达功能,专家以点选的方式,减少录入,快速完成回复。通过既时通信功能,专家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方式,与急救人员进行沟通,辅助诊断和下达处置意见。医嘱发送前,系统会要求专家录入签名密码,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急救人员接收到专家会诊意见后,根据确诊建议,急救人员采取基本急诊科室方式或者绕行急诊科转至介入导管室。

在服务端:

如图4所示,主要用作管理后台数据库,包含患者病历;患者身份信息;救护车数据信息;值班医生信息。

服务端用于救护车端和专家端的数据交互、存储及第三方系统对接。

用户登录分不同的账号权限,分别对应值班医生端,救护车端,专家端。

登记不同的设备,保证每个设备通讯正常。

系统提供当前处理患者记录显示功能,值班医生可以处理查看多个患者病历信息;

通过点选某患者病历,值班医生可以查阅该患者本次就诊的详情信息;

通过如图5所示的时间轴实现登记功能,值班医生可对关键时间点进行记录,并最终完成救治任务。

储存患者病历;患者身份信息;救护车数据信息;值班医生信息等。

科室列表界面 主要是对科室的的添加、修改、查看详情和删除的功能。可以对科室的名称进行快速查询。点击科室名称可以查看出该科室的人员列表。

急救车列表界面 主要是对急救车的的添加、修改、查看详情和删除的功能。可以对急救车的名称进行快速查询。

设备列表界面 主要是对设备的的添加、修改、查看详情和删除的功能。可以对设备的名称进行快速查询。

患者列表界面 主要是对在医院看过病的所有患者的列表,点击详情可以查看该患者病历的列表,再点击查看会显示患者病历的详细信息,还可以通过患者的姓名快速查询。

排班列表界面 主要的功能是对PC端的主治医生进行排班。点击排班后出现下面的界面,会有一个大大的日历,日历上得每一天点击后就可以对该天要值班的医生进行排班。

模板库 是对症状、药品、血液指标、时间提醒、签名的增、删、改、查、以及图片的上传。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0:05: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67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