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310533600.X
  • 20131031
  • CN104602270A
  • 20150506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韩金侠;李勇;严玉平;杜显丰
  • H04W24/02
  • H04W24/02 H04W72/12

  •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北二街6号普天大厦
  • 北京(11)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李相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设备,包括: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进而不需要重新为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申请SR资源,因此避免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

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的调度 申请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 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 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 括:

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 个下行有效数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 时器时长内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 则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禁止定时器 时长为所述预设包数与无线帧长度的乘积。

4.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当发送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接收终端根据申请 的调度申请SR资源进行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 端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 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了所述预设包 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并接收到所述第二RLC反馈,在终 端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又发送了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 个下行有效数据时,则不接收所述第二RLC反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禁止定时器 时长为所述预设包数与无线帧长度的乘积。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的下行有效数据,并将接 收到的下行有效数据数传输给第二反馈模块;

申请模块,用于申请调度申请SR资源,并将申请到的SR资源传 输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第一反馈模块或上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 中申请到的SR资源,利用第一反馈模块和上行数据传输模块向进 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 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所述下行数据接收 模块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第二反馈 模块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所 述下行数据接收模块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 数据时,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

9.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有效数据;

上行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发送了预设包 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 源进行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端利用最后一个第 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 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发送 模块在发送了所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上行数据 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RLC反馈时,在终端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 时长内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又发送了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 下行有效数据时,所述上行数据接收模块则不接收所述第二RLC反 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 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在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中,当有下行通信业务时,首先需要 寻呼终端,然后发送下行资源开启的命令,和终端之间的下行通 信链路建立,当下行业务传输完成后,继续传输N2个下行特殊帧 Ending Bsr(Buffer Status Report,缓冲状态报告),保证该终端延长几 帧数据传输状态,以避免该终端很快又有上下行业务传输;当终端需 要上报数据时,需要先向申请资源,得到上行资源开启命令后, 和终端之间的上行通信链路建立,终端继续传输N1个上行特殊帧 Ending Bsr,告知对方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可以关闭授权,回收资源。

对于发送下行有效数据完成后,终端一定要向进行无线 链路控制层RLC反馈,若RLC反馈结束后,上行数据到达后可能会 处于终端的驻留状态,从而当终端在驻留状态时申请SR资源时,业务 延迟较大,降低了系统的时效性。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业务延迟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的调度 申请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 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 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优选地,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 个下行有效数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 时器时长内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 则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

优选地,所述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为所述预设包数与无线帧长度 的乘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 括:

当发送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接收终端根据申请 的调度申请SR资源进行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 端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 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优选地,当发送了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 并接收到所述第二RLC反馈,在终端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又 发送了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则不接收所述 第二RLC反馈。

优选地,所述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为所述预设包数与无线帧长度 的乘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下行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的下行有效数据,并将接 收到的下行有效数据数传输给第二反馈模块;

申请模块,用于申请调度申请SR资源,并将申请到的SR资源传 输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第一反馈模块或上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 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 中申请到的SR资源,利用第一反馈模块和上行数据传输模块向进 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优选地,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所述下行数据接收 模块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第二反馈 模块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所 述下行数据接收模块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 数据时,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

下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有效数据;

上行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发送了预设包 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 源进行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端利用最后一个第 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 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优选地,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在发送了所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 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上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RLC反馈 时,在终端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又发 送了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所述上行数据接 收模块则不接收所述第二RLC反馈。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 法及设备,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 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 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反 馈和上行数据传输,进而不需要重新为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申请 SR资源,因此避免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 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实施例1:

为了解决业务延迟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 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

步骤102: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 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 的SR资源向进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 之积的差。

其中,第一RLC反馈为接收下行有效数据过程中进行的反馈,第 二RLC反馈为接收下行有效数据完成时进行的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 时,根据申请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 以使得所述上行数据到达时利用第一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 源向传输上行数据,进而不需要重新为该上行数据申请SR资源, 因此避免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通过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 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 止定时器时长内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 时,则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从而节约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 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当发送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

步骤202: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源进行的第二无线 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端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 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 期之积的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发送预设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 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RLC反馈,并接收终端 在所述上行数据到达时利用第一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传 输的上行数据,进而不需要重新为该上行数据申请SR资源,因此避免 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实施例2

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通过调整第二RLC反馈密度,来保证第一 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使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时申请的SR资源, 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无线通信系统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下行有效数据,当终端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 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的SR资源向进行第二RLC反馈, 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 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当向终端发送完下行有效数据之后,终端必然会向基 站发送第一RLC反馈,将接收到的下行有效数据的状态报告给。

其中,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 之差的比值;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 周期之积的差。

设置预设包X或预设字节Y,当终端接收到下行数据为X包或Y 字节时向发送第二RLC反馈;

对于上下行业务分开的系统,系统的下行字节数固定,设字节数 为Z,若信道状况较恶劣,上下行按照最低MCS等级传输,设下行 MCS等级对应的数据块长度为P,假设传输中间没有MCS等级调整, 且第二RLC反馈在一个无线帧内就可以传完。设置X使得距离下行有 效数据传输完成时间点向前偏移大约M或M/2个无线帧有一包第一 RLC反馈,再根据字节数Z和MCS等级设置X的值,其中,设置 X=Z/P-M或X=Z/P-M/2。

Y值的设置可以假设信道质量稍好,比如以中等偏下的MCS等级 传输,设置Y=Z-M*P或Y=Z–M*P/2。

为了防止当终端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 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又陆续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 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继续进行第二RLC反馈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 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终端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 下行有效数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 器时长内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不进 行所述第二RLC反馈。所以状态禁止定时器的设置也需要能够偏离下 行有效数据传输完毕的M个无线帧,或M/2个无线帧,设置定时器时 长为所述预设包数与无线帧长度的乘积,即定时器时长=X*25ms。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预设包和预设字节数,当终端接收到预设 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从而使得 所述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 请到的SR资源向传输上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业务时延, 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以及通过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终端接收 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并进行所述第二RLC反 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 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从而节约了系 统资源。

实施例3

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包括:

下行数据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发送的下行有效数据,并将 接收到的下行有效数据数传输给第二反馈模块;

申请模块302,用于申请调度申请SR资源,并将申请到的SR资 源传输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第一反馈模块或上行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第二反馈模块303,用于根据申请到的SR资源向进行第 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 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利用第一反馈模块304和上行数据传输模块 305向进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状态禁止定时器,使得当所述下行数据接收 模块接收到所述预设包或所述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第二反馈 模块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之后,在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所 述下行数据接收模块又接收到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 数据时,则所述第二反馈模块不进行所述第二RLC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下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预设包或预设字节 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根据申请模块申请的SR资源利用第二反馈模块向 进行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以使得第一RLC反馈和所 述上行数据利用最后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并利 用第一反馈模块核上行数据传输模块向传输,进而不需要重新为 该上行数据申请SR资源,因此避免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实施例4

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该结构示意图如图4 所示,包括:

下行数据发送模块401,用于向终端发送下行有效数据;

上行数据接收模块402,用于当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发送了预设 包或预设字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调度申请SR资 源进行的第二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反馈,并接收终端利用最后一个第 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的第一RLC反馈和上行数据 传输;

所述预设包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差 的比值;

所述预设字节为系统总字节数与下行有效数据长度和SR周期之 积的差。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在发送了所述预设包或预设字 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所述上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RLC反馈 时,在终端设置的状态禁止定时器时长内所述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又发 送了所述预设字节或所述预设包个下行有效数据时,所述上行数据接 收模块则不接收所述第二RLC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下行数据发送模块发送了预设包或预设字 节个下行有效数据时,上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终端根据申请的SR资源 进行第二RLC反馈,以使得第一RLC反馈和所述上行数据利用最后 一个第二RLC反馈过程中申请到的SR资源进行第一RLC反馈和上行 数据传输,进而不需要重新为第一RLC反馈和该上行数据申请SR资 源,因此避免了业务延迟,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 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 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9:4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60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