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F11/36
1.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所述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任务,生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任务为以下任一项:
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3.一种测试场景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获得各个所述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所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所述场景申请信息包括:所述配置参数和所述依赖关系;
将所述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和依赖关系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场景申请信息添加预设标识;
保存添加所述预设标识后的所述场景申请信息。
5.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所述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所述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根据所述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展示界面展示所述结果。
7.一种测试场景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任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所述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场景创建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任务,生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任务为以下任一项:
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对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9.一种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3-4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申请方法、装置、客户端及服务器。
在应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对应用的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测试过程中,通常需要创建多个测试场景来测试应用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状态。例如,上述应用为某一视频网站时,上述测试场景可以是:账户是钻石会员、黄金会员、普通会员、余额为0金币、余额为50金币、欠费等。
现有技术中,对应用的性能进行测试使用的测试场景往往是测试人员向管理该测试场景所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的,工作人员创建了该测试场景后,提供给测试人员使用。例如,当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账户是黄金会员这一场景时,测试人员需向管理账户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为某一账户开通黄金会员,工作人员为该账户开通黄金会员后,实现场景的创建,测试人员使用工作人员开通黄金会员的账号进行测试。
然而,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测试过程中需要测试应用在大量不同测试场景下的性能,测试人员需向管理各测试场景所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各个测试场景,导致测试人员申请测试场景更依赖其他业务的工作人员、自主性和灵活性较低,从而导致测试的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申请方法、装置、客户端及服务器,以提高测试人员申请场景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所述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任务,生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任一所述任务为以下任一项:
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对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申请方法,应用于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所述场景申请信息包括:所述配置参数和所述依赖关系;
将所述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和依赖关系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场景申请信息添加预设标识;
保存添加所述预设标识后的所述场景申请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所述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根据所述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展示界面展示所述结果。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任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所述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场景创建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任务,生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任一所述任务为以下任一项:
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对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申请装置,应用于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任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请求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所述场景申请信息包括:所述配置参数和所述依赖关系;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和依赖关系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添加单元,用于为所述场景申请信息添加预设标识;
信息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添加所述预设标识后的所述场景申请信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所述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第三任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任务执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将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展示界面展示所述结果。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申请方法、装置、客户端及服务器创建某一场景时,可以先确定该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再按照该依赖关系,采用上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任务,生成待创建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户可以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申请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申请方法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界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界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界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界面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提高测试人员申请场景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测试效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申请方法、装置、客户端及服务器,通过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间的依赖关系,按照该依赖关系,采用上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任务,生成待创建场景,使用户可以自主申请场景,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方法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场景申请方法可以应用于软件测试行业。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场景申请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场景创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待创建场景可以通过执行一个任务完成创建,也可以通过执行多个任务完成创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先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将各操作步骤分别对应的任务,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确定的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用户确定了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后,可以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选择或添加其确定的各个任务,客户端获取用户选择或添加的各任务后,将获取的各任务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例如,待创建场景为:账户余额为50金币。
用户确定出创建账户余额为50金币这一场景的操作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1~S13:
步骤S11:删除该账户的历史交易记录;
步骤S12:删除该账户的历史订单数据;
步骤S13:调用充值接口对账户充50金币。
其中,步骤S11、步骤S12、步骤S13所对应的任务分别为第一任务、第一任务、第二任务,其中,步骤S11和步骤S12对应的是相同的任务,用户可以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添加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客户端获取用户添加的各任务后,将获取的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上述各任务的配置参数是根据待创建场景得到的参数,不同的待创建场景包括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也不同,上述各任务可以为各任务模板。
上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包括创建待创建场景时各个任务的承接关系或各任务的执行顺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待创建场景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并按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对各个任务排序,得到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再在客户端输入其确定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任务的依赖关系,从而使客户端可以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S120:按照上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上述任务,生成待创建场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申请方法,当用户想申请某一场景时,可以先确定该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再按照该依赖关系,采用上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任务,生成待创建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户可以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上述任务可以为: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通过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可以使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从而可以更灵活地操作或获取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在创建场景时,当任务为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时,可以增加用户操作的灵活性,更便于用户创建场景。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上述任务可以为: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例如,可以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增加、更新或查询等操作,也可以是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的其他操作,本发明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当用户获取到操作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的权限时,通过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可以更快速、便捷地操作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从而提高了用户申请场景的效率。
例如,当待创建场景为账户余额为50金币这一场景时,可以先将该账户的其他数据删除掉,具体例如,删除该账户购买过黄金会员的订单以及交易记录,从而得到该账户的初始状态,使后续在创建账户余额为50金币这一场景时,得到的是账户余额为50金币、且账号不具有其他状态的账户。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可以使服务器创建的场景不受与待创建场景无关的数据的影响,与待创建场景更匹配。
又例如,当待创建场景对应的信息为服务器中不存在的信息时,可以增加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具体例如,当待创建场景为账户“ab”余额为50金币这一场景时,服务器中不存在“ab”这一账户的信息,那么可以在服务器中增加“ab”这一账户。在服务器中增加数据,可以使服务器按照用户需求灵活地创建待创建场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任一上述任务还可以为:通过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用户创建的场景常常需要获取一些外部数据。例如,从银行系统获取个人的征信记录、从户籍系统获取个人的真实年龄、获取账户进行金币充值的交易凭证等。由于服务器中不存在这些外部数据的实际信息,为了创建场景,可以通过修改服务器的接口以从第三方处获取数据,即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当所创建的待创建场景需要获取外部数据时,通过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可以创建更多类型的场景,从而使上述场景创建方法的适用范围更广。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他任务作为上述任务,本发明实施例不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申请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客户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待创建场景可以通过执行一个任务完成创建,也可以通过执行多个任务完成创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先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将各操作步骤分别对应的任务,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确定的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用户确定了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后,可以在客户端的显示界面上选择或添加其确定的各个任务,客户端获取用户选择或添加的各任务后,将获取的各任务作为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S220: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上述各任务的配置参数是根据待创建场景得到的参数,不同的待创建场景包括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也不同,上述各任务可以为各任务模板。
上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包括创建待创建场景时各任务的承接关系或各任务的执行顺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待创建场景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并按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对各个任务排序,得到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再在客户端输入其确定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任务的依赖关系,从而使客户端可以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S230: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场景申请信息包括: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S240:将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根据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创建待创建场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将场景申请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后,服务器可以根据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待创建场景的创建。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申请方法,当用户想申请某一场景时,可以先确定创建该场景需执行的任务,再在客户端中输入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客户端将包含用户输入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的依赖关系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后,服务器即可根据该请求完成场景的创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为提升用户申请场景时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步骤S240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50~S260:
S250:为上述场景申请信息添加预设标识;
S260:保存添加预设标识后的场景申请信息。
具体的,上述预设标识可以是客户端接收的用户输入的标识,该标识可以是用于标记该场景申请信息对应的场景类型的标识。例如,当用户申请的是账户余额为50金币这一场景时,上述预设标识可以是“金币场景”;当用户申请的是账户为黄金会员这一场景时,上述预设标识可以是“会员身份场景”等。
用户所申请的场景中,很多是类型相似的场景。例如,账户余额为50金币、账户余额为0金币、账户余额为欠费等场景,均是关于账户中金币的场景,对于创建相同类型的场景,需执行的任务、各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均有较多的相同点。当保存添加预设标识后的场景申请信息后,用户在申请场景时,仅需选择与其申请的场景类型对应的申请信息进行部分修改,即可完成场景申请,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申请场景时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待创建场景为:账户“abc”存有1200奇豆。
如图9所示,所确定的创建账户存有1200奇豆这一场景的操作步骤分别为:S21~S25:
S21:互联网接入服务商(Internet Access Provider,简称IAP)验证账户“abc”的交易凭证;
S22:删除账户“abc”交易记录;
S23:为账户“abc”充值1200奇豆。
其中,步骤S22可以包括以下三个子步骤S221~S222:
S221:删除账户“abc”苹果交易记录mongo(当客户端系统为IOS系统时);
S222:删除账户“abc”中心订单;
S223:删除账户“abc”苹果交易记录(当客户端系统为IOS系统时)。
其中,也可以将步骤S21~S23看作创建账户存有1200奇豆这一场景需执行的各个子任务。
其中,子任务S21所属的任务为:通过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子任务S22所属的任务为: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子任务S3所属的任务为: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则可以将子任务S21~S23分别所属的通过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作为创建账户“abc”存有1200奇豆这一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也可以将上面三个子任务S21~S23作为创建账户存有1200奇豆这一场景需执行的三个任务。
用户可以在操作界面中为每个任务配置参数,从而使客户端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
上述三个子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可以为:依次执行IAP验证账户“abc”的交易凭证、删除账户“abc”交易记录、为账户“abc”充值1200奇豆。其中,用户可以在操作界面输入各个子任务的执行顺序,从而使客户端获得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完成各个任务的参数配置和确定了各个任务的依赖关系后,如图10所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执行”按钮向客户端发送创建命令,使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的创建命令来生成包含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申请请求,并将该申请请求发送给服务器,使服务器创建账户存有1200奇豆这一场景。
为便于用户更便捷地创建待创建场景,用户也可以直接在操作界面的任务变量栏中输入一个数值,当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在任务的变量栏中输入的数值时,客户端可以自动生成包含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场景申请请求,将该申请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器。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同时还可以提高服务器内部数据的安全性。例如,如图10所示,用户可以直接在操作界面的奇豆数量的变量栏中输入“1200”,当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在奇豆数量的变量栏中输入的“1200”这一数值时,客户端可以自动生成包含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场景申请请求,将该申请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例如,待创建场景为:解绑固定手机号注册的账号。
如图12所示,所确定的创建解绑固定手机号注册的账号这一场景的操作步骤分别为S31~S33:
S31:根据固定手机号获取用户身份证明uid;
S32:根据企业账户获取权限数据authcookie;
S33:根据uid注销固定手机号注册的账号。
则可以将上面三个步骤S31~S33作为创建解绑固定手机号注册的账号这一场景需执行的三个任务。
用户可设定需执行的任务所需添加的场景,以及该任务的执行顺序,来生成该任务,在生成该任务的同时会生成该任务对应的ID,如图12所示,任务“根据固定手机号获取用户身份证明UID”对应的ID为739。
其中,需执行的任务所需添加的场景如图12所示,任务“根据固定手机号获取用户身份证明UID”所需添加的场景为类型2“添加接口请求”场景。除图12所列举的场景类型2,还包括场景类型1“添加接口打桩”场景,以及场景类型3“添加数据存储”场景。
另外,需执行的任务的执行顺序,也就是这三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如图12中本实施例中任务的执行顺序可以为:先执行S31,再执行S32,然后执行S33。
用户可以在图12中的依赖参数中为每个任务配置参数,从而使客户端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如图12展示了为ID为814的子场景配置了其依赖参数为ID为739的子场景所返回的“根据指定手机号获取的UID(User Identification,用户标识)”。
完成各个任务的参数配置和确定了各个任务的依赖关系后,切换到服务管理模块,此时,图12中所配置的任务(或称为子场景)均已展示出如图11所示,待确认无误后,可以点击“一键执行”按钮向客户端发送创建命令,使客户端接收到用户的创建命令来生成包含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申请请求,并将该申请请求发送给服务器,使服务器创建解绑固定手机号注册的账号这一场景。当然,在确认无误后,也可以通过点击“一键展示”按钮,显示可执行上述场景的代码。本申请不限定最终的展示形式,无论是向客户端发送命令的形式,还是直接在服务器直接展示的形式均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该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待创建场景可以通过执行一个任务完成创建,也可以通过执行多个任务完成创建。
S320:根据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上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具体的,当服务器接收到场景申请请求后,可以根据场景申请请求中的各个任务,选择服务器中对应的任务,作为待执行任务。例如,当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对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删除这一需执行的任务时,服务器可以选择删除数据库中数据这一任务,作为待执行任务;当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增加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这一需执行的任务时,服务器可以选择增加服务器数据库中数据这一任务,作为待执行任务。
S330:按照场景申请请求中各个任务的依赖关系,采用场景申请请求中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待创建场景。
具体的,上述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为与待创建场景相对应的参数,上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为创建待创建场景时各任务的配置顺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待创建场景确定各任务的配置参数,并按创建待创建场景的操作步骤,对各任务排序,得到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再在客户端输入其确定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任务的依赖关系,从而使客户端可以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例如,场景申请请求中各个任务的依赖关系为:先执行第一任务,再执行第二任务。那么,服务器可以采用场景申请请求中第一任务的配置参数先执行与第一任务对应的第一待执行任务,再采用场景申请请求中第二任务的配置参数执行与第二任务对应的第二待执行任务。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创建方法,当用户想得到某一场景时,可以先确定该场景包括的任务,再在客户端中输入各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的依赖关系,客户端将包含用户输入的各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任务的依赖关系的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后,服务器即可根据该请求完成场景的创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40:
S340:将创建完成的待创建场景以服务形式反馈给客户端。
上述服务是一种计算机中可运行、可执行的应用程序。服务器将创建完成的待创建场景以服务形式反馈给客户端后,使客户端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服务器创建完成的场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创建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350:
S350:将各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发送给客户端,以使客户端在展示界面展示该结果。
在客户端展示界面展示各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可以使用户根据该结果确认场景是否被执行成功,用户体验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场景创建装置,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任务确定单元410,用于确定待创建场景所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所述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所述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场景创建单元420,用于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任务,生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场景创建装置创建某一场景时,可以先确定该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以及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再按照该依赖关系,采用上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任务,生成待创建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使用户可以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任一所述任务为以下任一项:
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的调用操作;
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操作;
通过对所述服务器的服务接口进行打桩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场景申请装置,应用于客户端,该装置包括:
第二任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请求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所述场景申请信息包括:所述配置参数和所述依赖关系;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和依赖关系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申请装置,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标识添加单元,用于为所述场景申请信息添加预设标识;
信息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添加所述预设标识后的所述场景申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场景创建装置,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所述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第三任务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任务执行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创建装置,用户可以在客户端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结果发送单元,用于将各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执行结果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使所述客户端在展示界面展示所述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如图7所示,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
获得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以及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生成包含场景申请信息的场景申请请求,其中,所述场景申请信息包括:所述配置参数和所述依赖关系;
将所述场景申请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和依赖关系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
用户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自主申请场景,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场景申请请求;所述场景申请请求中包含创建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各个任务的配置参数和各个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根据所述场景申请请求,确定创建所述待创建场景需执行的待执行任务;
按照所述依赖关系,采用所述配置参数依次执行各个所述待执行任务,进而创建完成所述待创建场景。
当用户在客户端上申请场景后,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以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创建用户所需的场景,用户无需向场景对应业务的工作人员申请,从而使用户可以更灵活地得到其想要申请的场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进行应用测试的测试效率。
上述客户端/服务器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客户端/服务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场景申请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场景创建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场景申请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场景创建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客户端/服务器/介质/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8:39: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6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