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0732350.7
  • 20210629
  • CN113590560A
  • 20211102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苏志恒
  • G06F16/172
  • G06F16/172 G06F16/176

  •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浪潮路1036号浪潮科技园S05楼S311室
  • 山东(37)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黄晓燕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客户端;申请文件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解锁;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基于该方法还提出了缓存优化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把缓存中全局互斥锁细粒度化到对象锁,增加了对象间的并发性,提高了集的吞吐率和读写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所述客户端数据;

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的过程为:

当客户端读写文件时,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

如果未申请成功,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包括:

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

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的过程为: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和数据长度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的过程为:

对所述文件对象申请加锁,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所述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所述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在所述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所述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所述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所述所述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包括: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缓存总量的一半或者存留在缓存中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包括: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所述文件对象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全局互斥锁。

8.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备模块、第一操作模块和第二操作模块;

所述预备模块用于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所述客户端数据;

所述第一操作模块用于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所述第二操作模块用于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9.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系统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分布式系统中,基于内存的客户端缓存实现缓存读写功能,现有技术的做法为:客户端在启动后从内存中分配固定大小的容量作为客户端读写缓存,客户端在读写文件前需要向元数据服务器申请相应的读写权限及读写缓存权限,即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申请到读写缓存的权限后,可以把读写数据放入到客户端缓存;客户端在读写文件时按照文件对象切分成数个等份的大小,以增加文件的读写并发性;每次读写文件时按照读写的范围计算出是哪个文件对象,在客户端缓存中读写该对象,客户端缓存为确保在多线程并发的情况下数据的有效性,增加了一个全局互斥锁,缓存中的任何对象的读写都需要先获得这把锁,即先加锁。

在使用写回模式时,缓存刷新线程在写回脏数据到存储介质之前,也会先申请加锁,加锁成功后,即持有互斥锁,这时其他文件对缓存中对象的读写都会因为获取锁失败而阻塞,使读写延迟增加,限制了吞吐率;把文件切分成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初衷是为增加读写并发性,提升读写性能,但缓存中的锁机制的串行执行影响了读写性能,违背了切分文件对象的初衷,即使是单个文件读写也会受到缓存互斥锁的影响,缓存中互斥锁的锁粒度过粗严重影响了读写性能和缓存吞吐率和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把客户端缓存中的全局互斥锁细粒度化到以文件对象为粒度的对象锁,极大提高了集的吞吐率和读写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所述客户端数据;

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进一步的,所述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的过程为:

当客户端读写文件时,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

如果未申请成功,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包括:

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

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的过程为: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和数据长度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的过程为:

对所述文件对象申请加锁,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所述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所述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在所述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所述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所述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所述所述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包括: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缓存总量的一半或者存留在缓存中的时间超过时间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包括: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所述文件对象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全局互斥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系统,包括预备模块、第一操作模块和第二操作模块;

所述预备模块用于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所述客户端数据;

所述第一操作模块用于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所述第二操作模块用于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方法步骤。

如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流程图;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系统示意图。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把客户端缓存中的全局互斥锁细粒度化到以文件对象为粒度的对象锁,每个对象有一个对象锁,在缓存中进行对象的读写操作时,只需要获取相应对象的对象锁,而无需获取缓存全局互斥锁。只有在访问全局数据结构时,才需获取缓存全局互斥锁,大大增加了对象间的并发性,并且对象锁采用读写锁,增加了同一对象上读的并行。

如图1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流程图。

在步骤S101中,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客户端数据。

在客户端程序启动时从内存中申请设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放客户端缓存数据并启动相应的定时线程flusher_timer管理缓存数量。

在步骤S102中,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

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若没有申请到缓存权限,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3中,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本发明中,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offset)和数据长度(Len),即读写的范围,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在步骤S104中,在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对文件对象申请加锁(object_lock),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cap_ref[cb]++),表示有线程正在对文件对象进行缓存读写操作。在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实现了同一个文件不同对象的并发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5中,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缓存管理线程flusher_timer定时进行检查,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一定阈值(缓存总大小的1/2)或存留超过一定时间(5s)后,需要下刷到存储介质时,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加锁成功后,逐个对缓存中的文件对象 (file_object)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在步骤S106中,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该文件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cap_ref[bc]--)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unlock)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

通过对缓存全局互斥锁细粒度化到具体对象锁后,增加了不同文件或相同文件间对象的并发读写性能和缓存利用率,提升客户端响应能力和提升分布式系统性能。

通过把客户端缓存中的全局互斥锁细粒度化到以文件对象为粒度的对象锁,在缓存中进行对象的读写操作时,只需要获取相应对象的对象锁,而无需获取缓存全局互斥锁,大大增加了对象间的并发性,并且对象锁采用读写锁,增加了同一对象上读的并行,在高并发下客户端读写性能相比优化前提升了20%,极大提高了集的吞吐率和读写性能。

实施例2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系统,如图2给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 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包括预备模块、第一操作模块和第二操作模块;

预备模块用于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客户端数据;

第一操作模块用于在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在所述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第二操作模块用于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其中预备模块实现的过程为:在客户端程序启动时从内存中申请设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放客户端缓存数据并启动相应的定时线程flusher_timer管理缓存数量。

第一操作模块实现的过程为: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若没有申请到缓存权限,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本发明中,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offset)和数据长度(Len),即读写的范围,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在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对文件对象申请加锁(object_lock),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cap_ref[cb]++),表示有线程正在对文件对象进行缓存读写操作。在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实现了同一个文件不同对象的并发读写操作。

第二操作模块实现的过程为:缓存管理线程flusher_timer定时进行检查,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一定阈值(缓存总大小的1/2)或存留超过一定时间(5s) 后,需要下刷到存储介质时,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加锁成功后,逐个对缓存中的文件对象(file_object)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在步骤S106中,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该文件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cap_ref[bc]--)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unlock)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方法步骤如下:

在步骤S101中,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客户端数据。

在客户端程序启动时从内存中申请设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放客户端缓存数据并启动相应的定时线程flusher_timer管理缓存数量。

在步骤S102中,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

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若没有申请到缓存权限,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3中,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本发明中,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offset)和数据长度(Len),即读写的范围,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在步骤S104中,在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对文件对象申请加锁(object_lock),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cap_ref[cb]++),表示有线程正在对文件对象进行缓存读写操作。在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实现了同一个文件不同对象的并发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5中,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缓存管理线程flusher_timer定时进行检查,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一定阈值(缓存总大小的1/2)或存留超过一定时间(5s)后,需要下刷到存储介质时,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加锁成功后,逐个对缓存中的文件对象 (file_object)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在步骤S106中,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该文件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cap_ref[bc]--)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unlock)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

需要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能够与其它设备比如网络设备等进行信息交互;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连接,以实现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可以理解,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即指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芯片),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方法步骤如下:

在步骤S101中,运行分布式系统和客户端,从内存中申请内存空间缓存客户端数据,并启动缓存管理线程管理客户端数据。

在客户端程序启动时从内存中申请设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来存放客户端缓存数据并启动相应的定时线程flusher_timer管理缓存数量。

在步骤S102中,客户端申请文件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申请成功后通过读写缓存的方式进行文件读写。

发送消息到元数据服务器端申请读写权限和读写缓存权限,在读文件时,申请读权限和读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读取过的数据放入缓存中增加读性能;在写文件时,申请写权限和写缓存权限,如果申请成功,则将待写入的数据写入缓存。

若没有申请到缓存权限,则通过直读存储介质或直写存储介质的方式进行数据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3中,计算读写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本发明中,按照读写的起始位置(offset)和数据长度(Len),即读写的范围,通过算法计算出该范围对应的文件对象。

在步骤S104中,在文件对象加锁成功后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进行解锁。

对文件对象申请加锁(object_lock),如果其他线程持有文件对象的锁,则等待;

在加锁成功后,增加文件对象的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cap_ref[cb]++),表示有线程正在对文件对象进行缓存读写操作。在引用计数增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读写操作,操作完成后,对文件对象进行解锁;

其他持有文件对象锁的线程申请到锁之后进行读写操作,实现了同一个文件不同对象的并发读写操作。

在步骤S105中,当缓存中待下刷数据达到阈值,缓存管理线程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互斥锁添加成功后,对文件对象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缓存管理线程flusher_timer定时进行检查,当缓存中的待下刷数据达到一定阈值(缓存总大小的1/2)或存留超过一定时间(5s)后,需要下刷到存储介质时,申请缓存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加锁成功后,逐个对缓存中的文件对象 (file_object)加对象锁并进行对象范围内的数据合并

在步骤S106中,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直到下刷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合并成功后下刷数据到存储介质,数据下刷成功后释放对象锁并对该文件读写缓存权限的引用计数进行减一(cap_ref[bc]--)操作,直至缓存中所有要下刷的文件对象数据下刷到存储介质完成后释放(unlock)全局互斥锁cacher_lock。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 EPROM、EEPROM、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的设备和存储介质中相关部分的说明可以参见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缓存优化方法中对应部分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修改或变形。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7:27: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9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