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10/10 G06Q50/16 G06F21/64 G06F21/60 G06F16/27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平台(1)、服务部门(2)、用户终端(3),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部门(2)和用户终端(3)分别通过区块链节点连入公共服务平台(1);
所述公共服务平台(1)包括:存储器(12);处理器(11),与存储器(12)电性连接;职能划分模块(15),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对应不同服务性质和不同服务部门(2)进行匹配;业务识别模块(16),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对市民提出的业务申请进行性质识别和级别识别,并匹配对应服务点;数字地图模块(17),用于导入区域地图,统计区域内不同服务点的位置信息和不同位置的人口分布信息;
所述服务部门(2)包括:一级服务点(21),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二级服务点(22),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三级服务点(23),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
所述用户终端(3)包括:服务申请模块(32),用于提交业务申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服务反馈模块(33),用于对服务完成情况进行确定和评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信息推送模块(34),用于接收公共服务平台(1)推送的服务信息,对用户进行服务指引或服务通知。
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部门分类分级,根据服务性质区分不同服务部门(2),在部门内部根据服务权限进一步细化分类为不同级别的服务点;
步骤S2,服务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判断不同性质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公共服务能力,并对不能满足公共服务能力的服务点进行调整;
步骤S3,业务处理,对市民提出的业务进行分析,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2)以及服务点;
步骤S4,业务执行,由对应的服务点对该申请业务执行措施;
步骤S5,服务完成状况确定,由用户确认服务点对用户提出的业务申请完成状况进行确定和评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确定方法为:
,
其中,S表示为某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
t表示为该服务点对应处理业务的级别即服务点级别,对应一级服务点(21)的业务t=1,对应二级服务点(22)的业务t=2,对应三级服务点(23)的业务t=3;
ρi表示为与距同级别服务单位中距该服务单位最近的单位面积区域的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区域的划分方法为:将地图上区域划分为50m*50m的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为该区域内的人口总数量与该区域土地面积即2500m2的比值;di表示为该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该服务点之间的距离;
p表示为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人数;k表示为该服务点级别对应级别的业务的处理系数,具体为该级别业务处理所需人数和处理时间的乘积的倒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服务点处理能力评估,对所有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步骤S22,同级别服务点统计,分别将同级别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统计;步骤S23,能力判定,若所有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均达到设定阈值,则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无需调整;若存在某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则该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欠缺,需要调整服务点;步骤S24,服务点调整,根据现存业务处理能力不足的服务点的位置及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增设新的服务点;步骤S25,重复判定,重复步骤S21-S24,直至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步骤S26,整体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性质服务的服务点重复步骤S21-S25,从而评估和调整该区域内整体不同服务部门(2)及服务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4中,待增加的服务点的位置确定方法为:
,,
以区域内某一点作为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X′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X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横坐标;Y′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Y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纵坐标;
S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n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业务申请,市民通过用户终端(3)向公共服务平台(1)提出业务申请,并选择和上传具体业务细节;步骤S32,业务识别,对提出申请的业务细节识别,判断该业务的服务性质,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2);步骤S33,部门内分配,收到业务的服务部门(2)判断业务所需级别,选择相对应级别的服务点,并根据所在位置,分配最近的相应级别服务点;
所述步骤S33中,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为一级业务,对应一级服务点(21),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对应二级服务点(22),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对应三级服务点(23)。
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31),设置在用户终端(3)内,用于注册申请区域信息,并提交公钥和数字签名;用户审核模块(14),设置在公共服务平台(1)内,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审核用户注册信息,并授予权限,同时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存储器(12)内;时间戳记录模块(13),用于连接存储器(12),将服务部门(2)和用户终端(3)的执行记录加盖时间戳后存储在存储器(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服务部门(2)还包括部门调整模块(24),用于统计部门内一级服务点(21)、二级服务点(22)和三级服务点(23)分别的服务能力以及整体服务能力,并根据服务能力水平对服务点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5包括:步骤S51,完成度确认,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33)对业务完成情况作出确定,是否解决自身问题,以及是否需要后续服务补充,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步骤S52,服务评价,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33)对服务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
市民通过用户终端(3)进行用户注册,提交一对非对称公钥和数字签名,并由公共服务平台(1)根据用户信息进行区域性审核,审核通过的则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公共服务平台(1);
在所述步骤S1-S5运行过程中,由公共服务平台(1)存储各步骤完成记录,加盖时间戳,并在公共服务平台(1)上公开,并由市民和各级服务点共同监督记录。
本申请涉及公共服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及方法。
CN202011616301.9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管理系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公共服务设备端、社区管理云平台、手机移动终端及若干摄像头,所述公共服务设备端与社区管理云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手机移动终端与社区管理云平台无线通信连接,所述公共服务设备端用于采集信息并发至社区管理云平台,所述社区管理云平台通过预设的管理模型进行采集信息的处理、必要信息保存并将所需推送信息发送至手机移动终端,所述手机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社区管理云平台推送消息或发起服务请求;所述手机移动终端包括一用户APP,所述用户APP上包括住户注册模块、户籍管理模块、社区服务模块和特殊人员服务模块,所述住户注册模块可用于填报申请人员的入住信息、提交注册申请并提交模块生成一公钥和数字签名;所述户籍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社区所有人员的户籍情况,所述社区服务模块用于向社区人员推送社区情况信息及申请人员向社区申请服务;所述特殊人员服务模块用于填报社区内特殊人员信息、查看特殊人员活动通知、特殊费用缴纳和开展特殊人员学习活动。
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物联网给住户和社区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住户申请入住信息及申请社区社区服务,社区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知悉并处理住户需要处理的事件,从而及时为住户提供服务,加快事件的处理效率;通过构建基于社区管理云平台、公共服务设备端、手机用户终端三位一体的运营管理系统,使得系统的集成度更高,通过将公共服务设备端与社区管理云平台连接,使系统的功能更丰富,提高了社区管理效率,实现了管理智能化。
但是,该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管理系统也具有以下缺点:社区管理人员的职能权限不明确,可能造成市民的业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不明确,可能造成市民的业务需求申请目标不确定;社区管理人员对管理辖区的业务处理能力不明确,可能造成社区管理超负荷。
因此,需要一种明确服务职能权限、明确服务管理范围、明确业务处理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服务职能权限不明确、服务管理范围不明确、业务处理能力不明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平台、服务部门、用户终端:
所述服务部门和用户终端分别通过区块链节点连入公共服务平台;
所述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电性连接;职能划分模块,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用于对应不同服务性质和不同服务部门进行匹配;业务识别模块,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用于对市民提出的业务申请进行性质识别和级别识别,并匹配对应服务点;数字地图模块,用于导入区域地图,统计区域内不同服务点的位置信息和不同位置的人口分布信息;
所述服务部门包括:一级服务点,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二级服务点,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三级服务点,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
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服务申请模块,用于提交业务申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反馈模块,用于对服务完成情况进行确定和评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推送模块,用于接收公共服务平台推送的服务信息,对用户进行服务指引或服务通知。
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设置在用户终端内,用于注册申请区域信息,并提交公钥和数字签名;用户审核模块,设置在公共服务平台内,运行在所述处理器上,用于审核用户注册信息,并授予权限,同时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存储器内;时间戳记录模块,用于连接存储器,将服务部门和用户终端的执行记录加盖时间戳后存储在存储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服务业务从提出申请到被执行以及执行后的反馈进行全程记录和公开,透明化了业务流程,有效防止了公共服务部门中部分工作人员的腐败或懒惰行为,解决了信任危机问题,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信任程度。
所述服务部门还包括部门调整模块,用于统计部门内一级服务点、二级服务点和三级服务点分别的服务能力以及整体服务能力,并根据服务能力水平对服务点进行调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区域,通过增设服务点的方式,提高了该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防止了部分服务点因业务量超负荷导致业务积压,业务完成速度慢的情况,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部门分类分级,根据服务性质区分不同服务部门,在部门内部根据服务权限进一步细化分类为不同级别的服务点;
步骤S2,服务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判断不同性质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公共服务能力,并对不能满足公共服务能力的服务点进行调整;
步骤S3,业务处理,对市民提出的业务进行分析,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以及服务点;
步骤S4,业务执行,由对应的服务点对该申请业务执行措施;
步骤S5,服务完成状况确定,由用户确认服务点对用户提出的业务申请完成状况进行确定和评价。
所述步骤S2中,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确定方法为:
,
其中,S表示为某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
t表示为该服务点对应处理业务的级别即服务点级别,对应一级服务点的业务t=1,对应二级服务点的业务t=2,对应三级服务点的业务t=3;
ρi表示为与距同级别服务单位中距该服务单位最近的单位面积区域的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区域的划分方法为:将地图上区域划分为50m*50m的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为该区域内的人口总数量与该区域土地面积即2500m2的比值;di表示为该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该服务点之间的距离;
p表示为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人数;k表示为该服务点级别对应级别的业务的处理系数,具体为该级别业务处理所需人数和处理时间的乘积的倒数。
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服务点处理能力评估,对所有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步骤S22,同级别服务点统计,分别将同级别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统计;步骤S23,能力判定,若所有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均达到设定阈值,则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无需调整;若存在某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则该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欠缺,需要调整服务点;步骤S24,服务点调整,根据现存业务处理能力不足的服务点的位置及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增设新的服务点;步骤S25,重复判定,重复步骤S21-S24,直至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步骤S26, 整体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性质服务的服务点重复步骤S21-S25,从而评估和调整该区域内整体不同服务部门及服务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区域,通过增设服务点的方式,提高了该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防止了部分服务点因业务量超负荷导致业务积压,业务完成速度慢的情况,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所述步骤S24中,待增加的服务点的位置确定方法为:
,,
以区域内某一点作为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X′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X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横坐标;Y′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Y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纵坐标;
S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n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数量。
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业务申请,市民通过用户终端向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业务申请,并选择和上传具体业务细节;步骤S32,业务识别,对提出申请的业务细节识别,判断该业务的服务性质,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步骤S33,部门内分配,收到业务的服务部门判断业务所需级别,选择相对应级别的服务点,并根据所在位置,分配最近的相应级别服务点;
所述步骤S33中,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为一级业务,对应一级服务点,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对应二级服务点,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对应三级服务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市民业务请求进行分级分类,识别后对应相应服务性质和级别的服务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所述步骤S5包括:步骤S51,完成度确认,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对业务完成情况作出确定,是否解决自身问题,以及是否需要后续服务补充,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步骤S52,服务评价,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对服务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
市民通过用户终端进行用户注册,提交一对非对称公钥和数字签名,并由公共服务平台根据用户信息进行区域性审核,审核通过的则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公共服务平台;
在所述步骤S1-S5运行过程中,由公共服务平台存储各步骤完成记录,加盖时间戳,并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并由市民和各级服务点共同监督记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服务业务从提出申请到被执行以及执行后的反馈进行全程记录和公开,透明化了业务流程,有效防止了公共服务部门中部分工作人员的腐败或懒惰行为,解决了信任危机问题,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信任程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对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区域,通过增设服务点的方式,提高了该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防止部分服务点超负荷,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2.将市民业务请求进行分级分类,识别后对应相应服务性质和级别的服务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
3.全程记录时间戳并在公共服务平台公开,透明化了业务流程,解决了信任危机问题,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信任程度。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的步骤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公共服务平台1、处理器11、存储器12、时间戳记录模块13、用户审核模块14、职能划分模块15、业务识别模块16、数字地图模块17、
服务部门2、一级服务点21、二级服务点22、三级服务点23、部门调整模块24、
用户终端3、用户注册模块31、服务申请模块32、服务反馈模块33、信息推送模块34。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为方便说明,本申请提及方向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平台1、服务部门2、用户终端3:
所述服务部门2和用户终端3分别通过区块链节点连入公共服务平台1;
所述公共服务平台1包括:存储器12;处理器11,与存储器12电性连接;职能划分模块15,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对应不同服务性质和不同服务部门2进行匹配;业务识别模块16,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对市民提出的业务申请进行性质识别和级别识别,并匹配对应服务点;数字地图模块17,用于导入区域地图,统计区域内不同服务点的位置信息和不同位置的人口分布信息;
所述服务部门2包括:一级服务点21,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二级服务点22,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三级服务点23,用于对应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
所述用户终端3包括:服务申请模块32,用于提交业务申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服务反馈模块33,用于对服务完成情况进行确定和评价,并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信息推送模块34,用于接收公共服务平台1推送的服务信息,对用户进行服务指引或服务通知。
还包括:用户注册模块31,设置在用户终端3内,用于注册申请区域信息,并提交公钥和数字签名;用户审核模块14,设置在公共服务平台1内,运行在所述处理器11上,用于审核用户注册信息,并授予权限,同时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存储器12内;时间戳记录模块13,用于连接存储器12,将服务部门2和用户终端3的执行记录加盖时间戳后存储在存储器12内。
所述服务部门2还包括部门调整模块24,用于统计部门内一级服务点21、二级服务点22和三级服务点23分别的服务能力以及整体服务能力,并根据服务能力水平对服务点进行调整。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部门分类分级,根据服务性质区分不同服务部门2,在部门内部根据服务权限进一步细化分类为不同级别的服务点;
步骤S2,服务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判断不同性质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公共服务能力,并对不能满足公共服务能力的服务点进行调整;
步骤S3,业务处理,对市民提出的业务进行分析,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2以及服务点;
步骤S4,业务执行,由对应的服务点对该申请业务执行措施;
步骤S5,服务完成状况确定,由用户确认服务点对用户提出的业务申请完成状况进行确定和评价。
所述步骤S2中,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确定方法为:
,
其中,S表示为某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
t表示为该服务点对应处理业务的级别即服务点级别,对应一级服务点21的业务t=1,对应二级服务点22的业务t=2,对应三级服务点23的业务t=3;
ρi表示为与距同级别服务单位中距该服务单位最近的单位面积区域的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区域的划分方法为:将地图上区域划分为50m*50m的矩形区域,每个矩形区域内的人口密度为该区域内的人口总数量与该区域土地面积即2500m2的比值;di表示为该矩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与该服务点之间的距离;
p表示为该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人数;k表示为该服务点级别对应级别的业务的处理系数,具体为该级别业务处理所需人数和处理时间的乘积的倒数。
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服务点处理能力评估,对所有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步骤S22,同级别服务点统计,分别将同级别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进行统计;步骤S23,能力判定,若所有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均达到设定阈值,则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无需调整;若存在某级别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则该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欠缺,需要调整服务点;步骤S24,服务点调整,根据现存业务处理能力不足的服务点的位置及业务处理能力指数,增设新的服务点;步骤S25,重复判定,重复步骤S21-S24,直至区域内该服务性质的公共服务能力合格;步骤S26, 整体评估及调整,对不同性质服务的服务点重复步骤S21-S25,从而评估和调整该区域内整体不同服务部门2及服务点。
所述步骤S24中,待增加的服务点的位置确定方法为:
,,
以区域内某一点作为原点,东西方向为X轴,南北方向为Y轴;
X′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X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横坐标;Y′表示为待增加服务点的横坐标;Y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纵坐标;
Si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业务处理能力指数;n表示为同级别服务点中业务处理能力指数未达到设定阈值的服务点的数量。
所述步骤S3包括:步骤S31,业务申请,市民通过用户终端3向公共服务平台1提出业务申请,并选择和上传具体业务细节;步骤S32,业务识别,对提出申请的业务细节识别,判断该业务的服务性质,并推送至相对应的服务部门2;步骤S33,部门内分配,收到业务的服务部门2判断业务所需级别,选择相对应级别的服务点,并根据所在位置,分配最近的相应级别服务点;
所述步骤S33中,所需级别权限最高的业务申请为一级业务,对应一级服务点21,所需级别权限中等的业务申请对应二级服务点22,所需级别权限最低的业务申请对应三级服务点23。
所述步骤S5包括:步骤S51,完成度确认,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33对业务完成情况作出确定,是否解决自身问题,以及是否需要后续服务补充,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步骤S52,服务评价,市民通过服务反馈模块33对服务点服务质量作出评价,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公共服务平台1。
市民通过用户终端3进行用户注册,提交一对非对称公钥和数字签名,并由公共服务平台1根据用户信息进行区域性审核,审核通过的则将用户加密后的注册信息、公钥和数字签名存储在公共服务平台1;
在所述步骤S1-S5运行过程中,由公共服务平台1存储各步骤完成记录,加盖时间戳,并在公共服务平台1上公开,并由市民和各级服务点共同监督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网格式公共服务系统及方法的工作原理为:对区域内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区域,通过增设服务点的方式,进行公共服务能力补充,防止部分服务点超负荷,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将市民业务请求进行分级分类,识别后对应相应服务性质和级别的服务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并全程记录时间戳并在公共服务平台公开,透明化了业务流程,解决了信任危机问题。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3:03: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8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