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1400407.X
  • 20211119
  • CN114091915A
  • 20220225
  • 浙江远望土地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朱咸火;朱波;夏小刚;叶飞;洪炯;金齐;姚明明
  • G06Q10/06
  • G06Q10/06 G06Q10/10 G06Q50/16 G06Q50/02 G06F16/907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飞翔路2号3幢
  • 浙江(33)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刘美莲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及系统,其涉及土地全域整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待整治土地信息的整治规划建议;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将验证通过的标记为正常项目单位,并将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标记为正常项目申请;分析正常项目申请,得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和整治项目计划;调取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作为目标整治规划建议;根据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收集所有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得到专家建议;结合专家建议和评分结果对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权利要求

1.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所述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并分别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标记不同的编号,将所有编号及所有编号对应的待整治土地信息和整治规划建议上传至预设的土地数据库中;

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验证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将验证通过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标记为正常项目单位,并将所述正常项目单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标记为正常项目申请;

分析所述正常项目申请,得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和整治项目计划,并将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公示;

以所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为对象,从所述土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作为目标整治规划建议;

根据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

收集所有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

结合所述专家建议和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属于受管控单位;

若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属于受管控单位,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若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不属于受管控单位,则基于对应的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用等级;

判断所述用户信用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

若所述用户信用等级未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若所述用户信用等级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则根据所述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账号状况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是否为新注册账号;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不为新注册账号,则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为新注册账号,则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则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不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关键字对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关键字识别,得到关键字重合度;

将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数据匹配,得到数据匹配度;

结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将预设的第一权重值赋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关键字重合度计算第一关键字得分;

判断所述数据匹配度是否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

若所述数据匹配度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将预设的第二权重值赋予所述数据匹配度,所述第二权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权重值;

基于所述第二权重值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一数据得分;

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得分和所述第一数据得分的总得分作为评分结果;

若所述数据匹配度未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将预设的第三权重值赋予所述数据匹配度,所述第三权重值小于所述第二权重值;

基于所述第三权重值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二数据得分;

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得分和所述第二数据得分的总得分作为评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意见包括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所述收集所有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统计所述支持意见和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

判断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是否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则得到第一专家建议,所述第一专家建议为审批通过;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未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则得到第二专家建议,所述第二专家建议为审批不通过;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与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相同,则得到第三专家建议,所述第三专家建议为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专家建议和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一专家建议、所述第二专家建议或所述第三专家建议;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一专家建议,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二专家建议,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三专家建议,则判断所述评分结果是否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

若所述评分结果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若所述评分结果未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8.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所述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

项目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并对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户进行验证;

项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以得到整治项目计划;

评分模块,用于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以得到评分结果;

专家管理模块,用于收集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以得到专家建议;

项目审批模块,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和所述专家建议对所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地全域整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及系统。

土地全域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在进行土地整治之前,相关企业单位可以针对未整治土地的整治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申请,相关技术中企业单位可以采用线上申请的方式进行申请,企业单位注册项目申请账号,完善账号资料和资质证明,再将电子版的项目申请文件提交至系统中,系统接收项目申请文件后,需要先对提交申请文件的账号信息进行人工核查,核查通过后再通过系统后台的评议组进行人工审批。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线上审批过程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人力的缺陷。

为了改善线上审批过程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人力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所述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并分别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标记不同的编号,将所有编号及所有编号对应的待整治土地信息和整治规划建议上传至预设的土地数据库中;

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验证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将验证通过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标记为正常项目单位,并将所述正常项目单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标记为正常项目申请;

分析所述正常项目申请,得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和整治项目计划,并将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公示;

以所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为对象,从所述土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作为目标整治规划建议;

根据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

收集所有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

结合所述专家建议和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信息的同时收集存储相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当接收到项目单位所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后,将会根据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的项目单位所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会根据整治规划建议进行评分,并且会公开收集专家对项目申请的专家意见,最终结合评分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项目审批,相较于所有验证审批流程通过人工进行,将会更加节省时间和工作人员的人力。

可选的,所述验证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属于受管控单位;

若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属于受管控单位,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若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不属于受管控单位,则基于对应的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用等级;

判断所述用户信用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

若所述用户信用等级未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若所述用户信用等级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则根据所述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用户信息筛选掉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中的受管控单位,根据用户信用等级在筛选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中进行进一步筛选,用户信用等级体现了对应项目单位的信用情况,将用户信用等级低于申请等级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再进行筛除,最后剩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可以根据账号状况继续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账号状况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是否为新注册账号;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不为新注册账号,则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为新注册账号,则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则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若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不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则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号状况主要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为新注册账号和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验证,其中,将所有为新注册账号且资质条件不满足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进行筛除,剩余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所发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则验证通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预设的关键字对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关键字识别,得到关键字重合度;

将所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所述整治项目计划进行数据匹配,得到数据匹配度;

结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匹配度的计算通过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进行综合计算,关键字重合度可以体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整体关联性,而数据匹配度可以体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预算、项目时间和整治面积的匹配程度。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将预设的第一权重值赋予所述关键字重合度,根据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关键字重合度计算第一关键字得分;

判断所述数据匹配度是否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

若所述数据匹配度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将预设的第二权重值赋予所述数据匹配度,所述第二权重值小于所述第一权重值;

基于所述第二权重值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一数据得分;

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得分和所述第一数据得分的总得分作为评分结果;

若所述数据匹配度未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则将预设的第三权重值赋予所述数据匹配度,所述第三权重值小于所述第二权重值;

基于所述第三权重值和所述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二数据得分;

计算所述第一关键字得分和所述第二数据得分的总得分作为评分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时,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整体关联性将更加重要,因此为关键字重合度赋予数值高的第一权重值,而在对数据匹配度赋予权重值之前,由于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即便整体关联性较强,但在预算等数据上可能差距会比较大,因此先根据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对数据匹配度进行一轮判断,若高于匹配度阈值,则为数据匹配度赋予数值较高的第二权重值;若低于匹配度阈值,则为数据匹配度赋予数值较低的第三权重值。

可选的,所述专家意见包括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所述收集所有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统计所述支持意见和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

判断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是否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则得到第一专家建议,所述第一专家建议为审批通过;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未超过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则得到第二专家建议,所述第二专家建议为审批不通过;

若所述支持意见的个数与所述反对意见的个数相同,则得到第三专家建议,所述第三专家建议为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专家意见可以对整治项目计划的审批起决定性作用,当超过半数的专家意见表示支持,则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将直接通过审批;而超过半数的专家意见表示反对时,则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将不能通过审批;只有专家意见在支持与反对上持平时,才需要根据评分结果审批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专家建议和所述评分结果对所述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一专家建议、所述第二专家建议或所述第三专家建议;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一专家建议,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二专家建议,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若所述专家建议为所述第三专家建议,则判断所述评分结果是否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

若所述评分结果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若所述评分结果未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则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专家意见中的支持个数和反对个数持平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评分阈值对评分结果进行评判,使评分结果超过评分阈值的项目申请通过审批,并使评分结果未超过评分阈值的项目申请不通过审批。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系统,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所述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

项目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并对所述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户进行验证;

项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以得到整治项目计划;

评分模块,用于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以得到评分结果;

专家管理模块,用于收集针对所述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以得到专家建议;

项目审批模块,根据所述评分结果和所述专家建议对所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信息收集模块收集待整治土地信息和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收集之后进行存储,通过项目管理模块接收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并对提交土地整治项目申请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户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通过项目分析模块对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分析,得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中的整治项目计划,将整治项目计划导入评分模块和专家管理模块中,评分模块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并得到评分结果,专家管理模块收集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生成专家建议,最终通过项目审批模块结合评分结果和专家建议对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审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信息的同时收集存储相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当接收到项目单位所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后,将会根据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的项目单位所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会根据整治规划建议进行评分,并且会公开收集专家对项目申请的专家意见,最终结合评分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项目审批,相较于所有验证审批流程通过人工进行,将会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

2.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号状况主要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为新注册账号和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验证,其中,将所有为新注册账号且资质条件不满足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进行筛除,剩余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所发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则验证通过。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验证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结合账号状况继续进行验证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根据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结合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计算评分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结合专家建议和评分结果进行项目审批的流程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

参照图1,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1,收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并分别将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标记不同的编号,将所有编号及所有编号对应的待整治土地信息和整治规划建议上传至预设的土地数据库中。

其中,与国土资源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国土资源系统下载到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其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

102,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103,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将验证通过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标记为正常项目单位,并将正常项目单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标记为正常项目申请。

104,分析正常项目申请,得到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和整治项目计划,并将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公示。

105,以目标待整治土地信息的编号为对象,从土地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作为目标整治规划建议。

106,根据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

107,收集所有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

108,结合专家建议和评分结果对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信息的同时收集存储相应的整治规划建议,当接收到项目单位所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后,将会根据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进行验证,验证通过的项目单位所提交的项目申请将会根据整治规划建议进行评分,并且会公开收集专家对项目申请的专家意见,最终结合评分结果和专家意见进行项目审批,相较于所有验证审批流程通过人工进行,将会更加节省时间和工作人员的人力。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3中,可以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判断其是否属于受管控单位,还可以根据用户信息对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用等级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验证结果。具体通过图2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账号状况包括如下步骤:

201,根据用户信息判断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属于受管控单位,若是,则执行步骤202;若否,则执行步骤203。

其中,当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一年内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重大违章,则该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将会被标记为受管控单位。

202,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203,基于对应的用户信息获取用户信用等级。

其中,用户信用等级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信用行为进行评定,其中信用行为包括历史项目完成度、项目交付周期和工资发放情况。

204,判断用户信用等级是否超过预设的申请等级,若未超过,则执行步骤205;若超过,则执行步骤206。

205,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206,根据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先通过用户信息筛选掉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中的受管控单位,根据用户信用等级在筛选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中进行进一步筛选,用户信用等级体现了对应项目单位的信用情况,将用户信用等级低于申请等级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再进行筛除,最后剩下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可以根据账号状况继续进行验证。

在图2所示步骤206中,对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后,还需要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号状况进行进一步验证,以得到综合的验证结果。具体通过图3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结合账号状况继续验证并得到验证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301,根据账号状况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账号是否为新注册账号,若否,则执行步骤302;若是,则执行步骤303。

302,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303,根据用户信息判断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满足预设的资质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304;若否,则执行步骤305。

其中,资质条件包括相关资质证书和土地整治项目单位内高级职称人员的总数量。

304,验证结果为验证通过。

305,验证结果为验证失败,并驳回对应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验证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号状况主要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是否为新注册账号和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资质条件进行验证,其中,将所有为新注册账号且资质条件不满足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进行筛除,剩余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所发出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则验证通过。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6中,匹配度可以通过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两个维度进行计算。具体通过图4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根据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评分,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401,基于预设的关键字对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关键字识别,得到关键字重合度。

其中,针对不同类别的整治项目计划预设有不同的关键字,关键字主要涉及项目整体流程。

402,将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进行数据匹配,得到数据匹配度。

403,结合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匹配度的计算通过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进行综合计算,关键字重合度可以体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整体关联性,而数据匹配度可以体现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预算、项目时间和整治面积的匹配程度。

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403中,根据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的重要性赋予不同数值的权重值,其中数据匹配度还需要根据其数值大小进行一轮判断,再赋予不同数值的权重值。具体通过图5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5,结合关键字重合度和数据匹配度计算得到评分结果包括如下步骤:

501,将预设的第一权重值赋予关键字重合度,根据第一权重值和关键字重合度计算第一关键字得分。

其中,举例来说,假设预设的第一权重值为0.7,关键字重合度为80%,则第一关键字得分为80%*100*0.7=56。

502,判断数据匹配度是否超过预设的匹配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503;若否,则执行步骤505。

503,将预设的第二权重值赋予数据匹配度。

其中,第二权重值小于第一权重值。

504,基于第二权重值和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一数据得分。

505,将预设的第三权重值赋予数据匹配度。

其中,第三权重值小于第二权重值。

506,基于第三权重值和数据匹配度计算第二数据得分。

507,计算第一关键字得分和第二数据得分的总得分作为评分结果。

其中,结合步骤501至步骤507举例来说,假设预设的第一权重值为0.7,关键字重合度为80%,预设的匹配度阈值为50%,数据匹配度为65%,预设的第二权重值为0.5,预设的第三权重值为0.3,则第一关键字得分为80%*100*0.7=56,由于数据匹配度大于匹配度阈值,因此基于第二权重值计算出第一数据得分为65%*100*0.5=32.5,因此第一关键字得分和第二数据得分的总得分65+32.5=97.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在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时,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的整体关联性将更加重要,因此为关键字重合度赋予数值高的第一权重值,而在对数据匹配度赋予权重值之前,由于目标整治规划建议和整治项目计划之间即便整体关联性较强,但在预算等数据上可能差距会比较大,因此先根据预设的匹配度阈值对数据匹配度进行一轮判断,若高于匹配度阈值,则为数据匹配度赋予数值较高的第二权重值;若低于匹配度阈值,则为数据匹配度赋予数值较低的第三权重值。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7中,专家意见包括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根据比对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的数量,得到相应的专家建议。具体通过图6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6,收集所有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分析所有专家意见得到专家建议包括如下步骤:

601,分别统计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的个数。

其中,专家意见包括陈述部分与结论部分,对结论部分进行文字识别即可判别专家意见属于支持意见或反对意见。

602,判断支持意见的个数是否超过反对意见的个数,若超过,则执行步骤603;若未超过,则执行步骤604;若个数相同,则执行步骤605。

603,得到第一专家建议,第一专家建议为审批通过。

604,得到第二专家建议,第二专家建议为审批不通过。

605,得到第三专家建议,第三专家建议为根据评分结果对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专家意见可以对整治项目计划的审批起决定性作用,当超过半数的专家意见表示支持,则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将直接通过审批;而超过半数的专家意见表示反对时,则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将不能通过审批;只有专家意见在支持与反对上持平时,才需要根据评分结果审批对应的整治项目计划。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步骤108中,当专家意见中的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个数相同时,可以根据评分结果的高低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审批。具体通过图7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7,结合专家建议和评分结果对正常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包括如下步骤:

701,判断专家建议为第一专家建议、第二专家建议或第三专家建议,若为第一专家建议,则执行步骤702;若为第二专家建议,则执行步骤703;若为第三专家建议,则执行步骤704。

702,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703,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704,判断评分结果是否超过预设的评分阈值,若超过,则执行步骤705;若未超过,则执行步骤706。

705,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通过。

706,对应的正常项目申请审批不通过。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专家意见中的支持个数和反对个数持平时,可以根据预设的评分阈值对评分结果进行评判,使评分结果超过评分阈值的项目申请通过审批,并使评分结果未超过评分阈值的项目申请不通过审批。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土地全域整治在线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所有待整治土地信息及待整治土地信息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

项目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土地整治项目单位提交的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并对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户进行验证;

项目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以得到整治项目计划;

评分模块,用于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以得到评分结果;

专家管理模块,用于收集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以得到专家建议;

项目审批模块,根据评分结果和专家建议对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项目审批。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信息收集模块收集待整治土地信息和对应的整治规划建议,收集之后进行存储,通过项目管理模块接收土地整治项目申请,并对提交土地整治项目申请的土地整治项目单位的账户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通过项目分析模块对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分析,得到土地整治项目申请中的整治项目计划,将整治项目计划导入评分模块和专家管理模块中,评分模块对整治项目计划进行评分并得到评分结果,专家管理模块收集针对整治项目计划的专家意见并生成专家建议,最终通过项目审批模块结合评分结果和专家建议对土地整治项目申请进行审批。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2:4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8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