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10/10 G06F16/11 G06F16/16
1.一种行业资质管理及审批的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包括面向申请人用户的申请子系统、面向审批人用户的审批子系统、实现外网向内网数据传送的申请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内网向外网数据传送的审批信息传输通道,其特征在于:申请人用户在所述申请子系统中维护申请人信息和材料,申请人信息和材料经过所述申请信息传输通道传送到所述审批子系统,审批人用户在所述审批子系统中进行审批,审批结果信息经过所述审批信息传输通道传送到所述申请子系统,系统数据流构成单向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子系统和所述审批子系统均保存申请人信息和材料,所述申请子系统只保存最后更新的信息和材料,以免浪费存储空间;所述审批子系统保存历次从所述申请子系统中传送来的信息和材料,以便查询事项审批的历史记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申请人用户在提交事项申请时可以重复利用之前填报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新和补充,无须全部重新填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系统记录申请人信息和材料的更新时间,当从所述申请子系统向所述审批子系统传送数据时,只传送从上次传送时间到当前时间内更新过的信息和材料,未变动的信息和材料不传送,以此减少传递的数据量,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网络资源的占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审批人用户在对事项申请进行审查时,对于此前已通过审查而未发生变化的信息和材料可以免于重复审查,从而提高审批效率。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尤其涉及行业资质管理及审批的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
当前涉及在线办理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都是基于B/S或C/S的系统架构,申请人通过Web浏览器或App打开申请页面,填报信息和材料上传到服务端,审批人同样通过Web浏览器或App打开审批页面,从服务端获取申请信息和材料逐项进行审查和批示。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网络逐渐被隔离为“外网”和“内网”两部分,两部分之间不能自由交换信息,申请人在外网提交申请,审批人在内网进行审批,基于B/S或C/S的系统架构无法同时实现申请和审批两种操作。目前已知的解决方案是申请和审批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系统来完成,通过系统对接机制,将外网系统的申请信息和材料推送到内网,在内网系统完成审批后再将审批结果通过另外的渠道发送到外网系统。
对于行业资质管理及审批的信息系统,事项申请所需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数据量非常大,一项申请的相关数据可能多达几百MB甚至达到GB级,采用上述方式需要从外网向内网推送大量数据,不仅耗时久,还占用大量网络资源,而且数据不能重复利用,要耗费大量存储空间。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外网申请、内网审批”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技术方案,能够避免重复填报信息和上传材料,有效减少外网和内网之间传送的数据量,从而提高系统效率,节省网络资源和存储空间。
所述解决方案包括:申请子系统,面向申请人用户,实现事项申请相关功能;审批子系统,面向审批人用户,处理事项审批相关功能;申请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外网向内网的数据传送;审批信息传输通道,实现内网向外网的数据传送。
所述申请子系统包括:申请人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申请人的相关信息;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用于储存申请人的相关材料;申请人信息管理模块,对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管理维护;申请人信息验证模块,对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核验;申请功能模块,实现事项申请的相关功能。
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包括:一系列申请人信息表,分类记录申请人的相关信息;一张申请人材料表,记录申请人的相关材料信息;一张申请记录表,记录用户提交事项申请的相关信息。
所述申请人信息表,每个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每张表用一个字段标识每一条记录的更新时间。
所述申请人材料表,每一份材料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记录材料的名称、类型、存储位置等信息,另用一个字段标识材料的上传时间。
所述申请记录表,每一个事项申请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记录申请的名称、事项类型、提交时间、审批状态、审批时间、审批结果等信息。
所述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以文件形式储存用户上传的相关材料。可选的,将每个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储存在同一路径下,以便存取查。可选的,根据申请人的类型建立不同的存储路径,以便存取查,提高存取效率。
所述申请人信息管理模块,实现用户对相关信息和材料的填写、上传、查看、修改、删除等功能。
所述申请人信息验证模块,在用户提交信息和上传材料时,对信息和材料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进行核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信息和材料,不予提交。可选的,通过调用有关部门的共享数据接口,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验,对于虚假或错误的信息,不予提交。可选的,在用户填写信息时,通过调用有关部门的共享数据接口,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填入,简化用户操作。
所述申请人功能模块,实现用户提交事项申请、查看审批状态和审批结果、撤销申请等功能。
可选的,申请子系统可以按照行政管辖范围分别部署。
所述审批子系统包括: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信息;申请人历史材料存储系统,用于储存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材料;审批功能模块,实现事项审批的相关功能。
所述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包括:一系列申请人历史信息表,分类记录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信息;一张申请人历史材料表,记录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材料信息;一张办件记录表,记录历次办理事项的相关信息。
所述申请人历史信息表,每个事项申请提交的申请人相关信息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每张表用一个字段标识每一条记录的更新时间。同一申请人多次提交申请时,未更新的信息不重复提交,重复利用前次提交的信息。
所述申请人历史材料表,历次办理事项的每一份材料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记录材料的名称、类型、储存位置等信息,另用一个字段标识材料的上传时间。同一申请人多次提交申请时,未更新的材料不重复提交,重复利用前次提交的材料。
所述办件记录表,每一个事项申请对应表中的一条记录,记录申请的名称、事项类型、申请人、提交时间、审批状态、审批时间、审批结果等信息。
所述申请人历史材料存储系统,以文件形式储存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材料。可选的,将每个事项申请的相关材料储存在同一路径下,以便存取查。可选的,根据申请人的类型建立不同的存储路径,以便存取查,提高存取效率。
所述审批功能模块,实现事项申请的查看、审批等功能。
可选的,审批子系统可以按照行政主管部门分别部署。
所述申请信息传输通道包括:前置机,用于连接外网和内网;外网服务,实现在外网向前置机推送数据;内网服务,实现在内网从前置机取出数据。
所述前置机,同时连接外网和内网,临时储存从外网向内网传输的数据。可选的,只允许外网写入数据、内网读取数据。
所述外网服务,在用户提交事项申请后,在申请子系统中查询申请人相关信息和材料,根据各项信息和材料的更新时间和用户前一次提交事项申请的时间进行对比,将更新过的信息和材料推送至前置机。
所述内网服务,自动检测前置机的数据变化,将新增加的申请人相关信息和材料以及申请记录取出,保存到审批子系统。
所述审批信息传输通道包括:审批信息导出模块,从审批子系统导出信息;审批信息导入模块,将信息导入申请子系统。
所述审批信息导出模块,将事项的审批结果信息从审批子系统中导出,以文件形式保存到存储介质中。
所述审批信息导入模块,将存储介质中以文件形式保存的事项的审批结果信息导入到申请子系统。
下面利用附图和说明阐述一个实施例的细节。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申请子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申请人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审批子系统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数据流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参考作为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这些附图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公开的实例性具体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宗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采用其它实施例,做出逻辑结构上的、机械的、电学的以及化学的变化。为了避免本领域技术人员实现本公开所不必要的细节,可以省略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一些信息的描述。因此,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当被视为具有限制意义。
另外,在这些实施例的描述中说明本公开的构件时,本文中使用了诸如第一、第二、A、B、(a)、(b)之类的术语,但这些术语都不应该理解为对对应构件的本质、顺序或次序的限定,而仅是用于对对应构件和(一个或多个)其他构件进行区别。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在外网部署了一套申请子系统,在内网部署了一套审批子系统,两个子系统通过申请信息传输通道和审批信息传输通道交换数据。所述申请信息传输通道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单向数据传输通道,所述审批信息传输通道是基于离线传递的单向数据传输通道。申请人用户通过外网终端连接所述申请子系统,管理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事项申请相关操作。申请人提交的信息和材料通过所述申请信息传输通道传递到所述审批子系统。审批人用户通过内网终端连接所述审批子系统,进行事项审批相关操作。审批结果通过所述审批信息传输通道传递到所述申请子系统。
所述申请子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申请人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申请人的相关信息;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用于储存申请人的相关材料;申请人信息管理模块,对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管理维护;申请人信息验证模块,对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材料进行核验;申请功能模块,实现事项申请的相关功能。
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如图3所示,包括:申请人信息1表和申请人信息2表,用于储存申请人的相关信息,以申请人ID作为主键,每个申请人具有唯一ID,更新时间字段为对应记录的最后一次更新时间;申请人材料表,用于记录申请人材料的名称、类型、存储位置等信息,以材料ID作为主键,每一份材料具有唯一ID,申请人ID表示对应材料所属的申请人,上传时间字段为对应材料的上传时间;申请记录表,用于记录申请的名称、事项类型、提交时间、审批状态、审批时间、审批结果等信息,以申请ID作为主键,每一个申请具有唯一ID,申请人ID表示提交该申请的申请人。
所述申请人信息1表和申请人信息2表,两张表各自独立更新,其中一张表的信息更新不影响另一张表,例如ID为1的申请人的信息1-1发生了变化,只需要更新申请人信息1表中申请人ID为1的记录,申请人信息1表中申请人ID为1的记录不变。将申请人的信息分多张表来储存可以减少因信息变化而需要更新的数据量。
所述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以文件形式储存用户上传的相关材料。可选的,将每个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储存在同一路径下,以便存取查。可选的,根据申请人的类型建立不同的存储路径,以便存取查,提高存取效率。
所述申请人信息管理模块,实现用户对相关信息和材料的填写、上传、查看、修改、删除等功能。
所述申请人信息验证模块,在用户提交信息和上传材料时,对信息和材料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进行核验,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信息和材料,不予提交。可选的,通过调用有关部门的共享数据接口,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验,对于虚假或错误的信息,不予提交。可选的,在用户填写信息时,通过调用有关部门的共享数据接口,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填入,简化用户操作。
所述申请人功能模块,实现用户提交事项申请、查看审批状态和审批结果、撤销申请等功能。
可选的,申请子系统可以按照行政管辖范围分别部署。
所述审批子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信息;申请人历史材料存储系统,用于储存历次办理事项的申请人相关材料;审批功能模块,实现事项审批的相关功能。
所述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如图5所示,包括:申请人历史信息1表和申请人历史信息2表,用于储存申请人历次申请的相关信息,以申请人ID和更新时间作为主键,每个申请人具有唯一ID,更新时间字段为对应记录的提交时间;申请人历史材料表,用于记录申请人历次申请的材料的名称、类型、存储位置等信息,以材料ID和上传时间作为主键,每一份材料具有唯一ID,申请人ID表示对应材料所属的申请人,上传时间字段为对应材料的上传时间;办件记录表,用于记录历次办理的事项申请的名称、事项类型、提交时间、审批状态、审批时间、审批结果等信息,以申请ID作为主键,每一个申请具有唯一ID,申请人ID表示提交该申请的申请人。
所述申请人历史信息1表、申请人历史信息2表和申请人历史材料表,同一申请人多次更新信息和材料并提交时,每次提交的信息产生一条新记录,不更新原有记录。
所述申请人历史材料存储系统,以文件形式储存申请人提交的相关材料。可选的,将每个事项申请的相关材料储存在同一路径下,以便存取查。可选的,根据申请人的类型建立不同的存储路径,以便存取查,提高存取效率。
所述审批功能模块,实现事项申请的查看、审批等功能。
可选的,审批子系统可以按照行政主管部门分别部署。
所述申请信息传输通道包括:前置机,用于连接外网和内网;外网服务,实现在外网向前置机推送数据;内网服务,实现在内网从前置机取出数据。
所述前置机,同时连接外网和内网,临时储存从外网向内网传输的数据。可选的,只允许外网写入数据、内网读取数据。
所述外网服务,在用户提交事项申请后,在申请子系统中查询申请人相关信息和材料,根据各项信息和材料的更新时间和用户前一次提交事项申请的时间进行对比,将更新过的信息和材料推送至前置机。
所述内网服务,自动检测前置机的数据变化,将新增加的申请人相关信息和材料以及申请记录取出,保存到审批子系统。
所述审批信息传输通道包括:审批信息导出模块,从审批子系统导出信息;审批信息导入模块,将信息导入申请子系统。
所述审批信息导出模块,将事项的审批结果信息从审批子系统中导出,以文件形式保存到存储介质中。
所述审批信息导入模块,将存储介质中以文件形式保存的事项的审批结果信息导入到申请子系统。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申请人用户通过所述申请人信息管理模块填写表单、上传附件,将申请人信息和材料录入所述申请子系统,相关信息和材料经过所述申请人信息验证模块核验后,保存到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和所述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申请人用户可根据需要补充、修改相关信息和补充、更新材料,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和所述申请人材料存储系统中只保存最后一次更新的信息和材料,并记录相应的信息更新时间和材料上传时间。申请人用户确认相关信息和材料全部录入完毕后,通过所述申请功能模块提交事项申请,所述申请子系统生成事项申请相关信息记录到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
所述外网服务,在申请人用户提交申请后,从所述申请记录表中查询该申请人上次提交申请的时间,并根据此时间查询所述申请人信息数据库,将此时间之后更新的该申请人的相关信息和相关材料以及申请记录推送至前置机。
所述内网服务,自动检测前置机的数据变化,将新增加的申请人相关信息和申请记录取出,添加到所述申请人历史信息数据库中对应的表中,将新增加的申请人相关材料添加到所述申请人历史材料存储系统中。
审批人用户通过所述审批功能模块查看申请人相关信息和材料,将审批意见录入所述审批子系统。由系统管理人员通过所述审批信息导出模块,定期将所述审批子系统中的审批结果信息以文件形式导出,通过所述审批信息导入模块,将审批结果信息导入到所述申请子系统。
申请子系统根据导入的审批结果信息通知相关的申请人用户。
尽管参照本公开的实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应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出诸多其他的落入本公开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改型和其他实施例。更具体而言,在本公开的说明书、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对零部件和/或主题组合设置方案的布局进行各种变型和更改。除了零部件和/或设置方案的变型和更改之外,替代性地使用也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0:51: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