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M11/42 F16M11/04 F16M11/18 G06F1/20 G06F1/18 G06F3/041
1.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机壳体(17),以及与底座(1)固定的外壳(2),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可调节移动机构,所述可调节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底座(1)内部的第一电机(4)、开设于底座(1)底部的容置腔(3),转动连接于容置腔(3)内壁之间的螺纹杆(5),以及相对固定于容置腔(3)内壁的第一滑轨(7),所述螺纹杆(5)上相对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第一滑轨(7)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所述第一滑块(6)、移动板(8)之间铰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端部安装有滚轮(10);
所述外壳(2)内部设有用于调节主机壳体(17)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主机壳体(17)背部固定有箱体(18),所述箱体(18)内部设有用于对主机壳体(17)内部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箱体(18)上的安装筒(19),设于安装筒(19)后方的散热风扇(23),设于散热风扇(23)后方的导流块(25),所述安装筒(19)内壁固定有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1),所述转动筒(21)上固定有导流片(22),所述导流块(25)内部设有导流通孔(27),所述导流块(25)与主机壳体(17)之间连接有防扰罩(28);
所述导流片(22)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导流片(22)的高度从远离散热风扇(23)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23)的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导流通孔(27)的半径从远离散热风扇(23)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23)的一侧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3)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螺纹杆(5)一端与轴承座安装连接,所述螺纹杆(5)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驱动轴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5)的螺向相反、螺距相同,且两个螺纹杆(5)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滑块(6)上设有与螺纹杆(5)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上开设有与第一滑轨(7)配合的第一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第二电机(11),相对转动连接于外壳(2)内部的竖杆(13),以及相对固定于外壳(2)内壁的第二滑轨(15),所述第二电机(11)驱动轴上固定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与竖杆(13)传动连接,所述竖杆(13)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滑轨(15)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14),所述第二滑块(14)与主机壳体(17)之间固定有连杆(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2)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竖杆(13)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3)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滑块(14)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滑块(14)上开设有与第二滑轨(15)配合的第二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7)背部与导流块(25)相对处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主机壳体(17)顶部、底部开设有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17)前端安装有触控显示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23)通过第一安装杆(24)与箱体(18)内壁固定,所述导流块(25)通过第二安装杆(26)与箱体(18)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机交互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
触摸查询一体机是一种最方便、简单、自然、实用的人机交互设备,它集成了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音响技术、网络技术、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流线型一体化设计,通常应用在政府办事大厅,为不同人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工作,而根据应用场所的不同,所需要定制的系统也是不同的。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是指通过触摸查询输入信息,后台管理系统反馈数据机制建立政府机关服务对象与服务者之间直观、便捷、高效的信息交互体系,目的是使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操作更加简单、透明,使广大民众看得到、摸得到。
各类型系统通过终端主机得到应用,而为了减小占用空间,目前也有将触控显示屏直接安装在终端主机前端的,但是会导致终端主机内部散热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现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不便于移动,给移动管理带来麻烦。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便于移动、终端主机内部散热性能较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包括底座、主机壳体,以及与底座固定的外壳,所述底座内部设有可调节移动机构,所述可调节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底座内部的第一电机、开设于底座底部的容置腔,转动连接于容置腔内壁之间的螺纹杆,以及相对固定于容置腔内壁的第一滑轨,所述螺纹杆上相对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第一滑块、移动板之间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安装有滚轮;
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用于调节主机壳体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主机壳体背部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用于对主机壳体内部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箱体上的安装筒,设于安装筒后方的散热风扇,设于散热风扇后方的导流块,所述安装筒内壁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上固定有导流片,所述导流块内部设有导流通孔,所述导流块与主机壳体之间连接有防扰罩;
所述导流片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导流片的高度从远离散热风扇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的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导流通孔的半径从远离散热风扇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螺纹杆一端与轴承座安装连接,所述螺纹杆另一端与第一电机驱动轴固定。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的螺向相反、螺距相同,且两个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与螺纹杆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槽。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第二电机,相对转动连接于外壳内部的竖杆,以及相对固定于外壳内壁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轴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竖杆传动连接,所述竖杆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主机壳体之间固定有连杆。
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竖杆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竖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槽。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背部与导流块相对处开设有进风口,所述主机壳体顶部、底部开设有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主机壳体前端安装有触控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通过第一安装杆与箱体内壁固定,所述导流块通过第二安装杆与箱体内壁固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借助可调节移动机构能够非常方便地将滚轮收入底座,或将滚轮从底座中展开,便于查询设备的移动;散热机构的设置能够对主机壳体内部进行有效散热,使得终端主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散出主机壳体,防止终端主机长时间处于较高的工作温度中,保证终端主机正常工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主机壳体背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转动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可触摸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底座1、主机壳体17,以及与底座1固定的外壳2,底座1内部设有可调节移动机构,可调节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底座1内部的第一电机4、开设于底座1底部的容置腔3,转动连接于容置腔3内壁之间的螺纹杆5,以及相对固定于容置腔3内壁的第一滑轨7,螺纹杆5上相对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轨7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8,第一滑块6、移动板8之间铰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端部安装有滚轮10。
容置腔3内壁固定安装有轴承座,螺纹杆5一端与轴承座安装连接,螺纹杆5另一端与第一电机4驱动轴固定。
螺纹杆5设有两个,两个螺纹杆5的螺向相反、螺距相同,且两个螺纹杆5的端部固定,第一滑块6上设有与螺纹杆5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需要移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时,借助第一电机4驱动螺纹杆5转动,由于两个螺纹杆5的螺向相反、螺距相同,因此两侧的第一滑块6会相互靠近。在第一滑块6相互靠近的过程中,移动板8会沿着第一滑轨7向下移动,以使得支撑杆9围绕第一滑块6展开,将滚轮10送出容置腔3底部,便于政策查询设备的移动。
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设备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第一电机4反转带动螺纹杆5转动,使得两侧的第一滑块6相互远离,支撑杆9围绕第一滑块6收拢,将滚轮10收入容置腔3内。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第一电机4可采用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向、转速。
移动板8上开设有与第一滑轨7配合的滑槽,便于移动板8沿着第一滑轨7上下移动,以实现支撑杆9围绕第一滑块6的展开、收拢动作,同时移动板8的设置使得可调节移动机构的展开、收拢过程更加稳定。
主机壳体17背部固定有箱体18,箱体18内部设有用于对主机壳体17内部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于箱体18上的安装筒19,设于安装筒19后方的散热风扇23,设于散热风扇23后方的导流块25,安装筒19内壁固定有安装架20,安装架2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1,转动筒21上固定有导流片22,导流块25内部设有导流通孔27,导流块25与主机壳体17之间连接有防扰罩28。
散热风扇23通过第一安装杆24与箱体18内壁固定,导流块25通过第二安装杆26与箱体18内壁固定。
主机壳体17背部与导流块25相对处开设有进风口,主机壳体17顶部、底部开设有出风口,主机壳体17前端安装有触控显示屏,便于进行操作。
散热风扇23引导外部风流通过安装筒19进入导流块25内部的导流通孔27中,并在防扰罩28的防扰作用下,通过主机壳体17背部的进风口进入主机壳体17,最终带着热量从出风口吹出,实现对主机壳体17内部的有效散热。
如图3所示,由于导流片22呈弧形设置,因此在散热风扇23工作时,风流与导流片22的作用力能够带动转动筒21转动。由于导流片22的高度从远离散热风扇23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23的一侧逐渐减小,因此风流通过安装筒19后横截面积减小,风压增强,能够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增压后的风流进入导流块25内部的导流通孔27中,由于导流通孔27的半径从远离散热风扇23的一侧至靠近散热风扇23的一侧逐渐增大,因此从导流通孔27吹出的风流以近于水平的角度吹入进风口,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的均匀性。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防扰罩28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外部扰动气流干扰从导流通孔27吹出的近于水平的风流,保证热量交换的均匀性。
外壳2内部设有用于调节主机壳体17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第二电机11,相对转动连接于外壳2内部的竖杆13,以及相对固定于外壳2内壁的第二滑轨15,第二电机11驱动轴上固定有转轴12,转轴12与竖杆13传动连接,竖杆13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滑轨15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14,第二滑块14与主机壳体17之间固定有连杆16。
转轴12上固定有主动齿轮,竖杆13上固定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竖杆13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滑块14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第二滑块14上开设有与第二滑轨15配合的第二滑槽。
由于操作人员的身高不同,当需要调节主机壳体17前端触控显示屏的高度时,借助第二电机11带动转轴12驱动竖杆13转动,在螺纹作用以及第二滑轨15的限位作用下,能够使得第二滑块14沿第二滑轨15上下移动,通过连杆16带动主机壳体17移动到合适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操作触控显示屏。
本申请技术方案中,第二电机11可采用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向、转速。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03:5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