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711063499.0
  • 20171102
  • CN108053887A
  • 20180518
  • 杭州英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不公告发明人
  • G16H70/40
  • G16H70/40 G06T7/00 G06T7/62

  • 上海市长宁区中山西路999号华闻国际1603室
  • 上海(31)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胡拥军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通过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影像信息,获得基线影线数据和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根据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根据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随访点病灶,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和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执行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本发明实现实体瘤疗效评估过程电子化,相比现有的通过纸质阅片评估实体瘤效果,评估效率高,评估流程规范、严谨,数据共享方便,数据易保存,数据查方便,数据记录追踪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线病灶判定,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获得基线数据,并根据所述基线数据 判定基线病灶,获得基线直径总和;

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当前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若干组当前随访 点病灶测量数据,并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所述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当前 随访点病灶,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当前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若干当前随访点实体 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取下一随访点影像信息;

实体瘤疗效评估,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和当 前随访点之前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 灶信息,所述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 步骤基线病灶判定具体为计算所述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 获得所述基线直径总和;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括当前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 径和当前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还包括计算所述当前 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当前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当前随访点 直径总和,并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计算第一变化率和第二变化率,所述第一变化 率为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所述基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为所述 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最小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 量数据还包括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当前随访点新病灶数据,所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 点疗效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当前随访点新病灶数据判定当前随访点 非靶病灶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获得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判定信息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判 定信息;所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具体为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直 径总和、所述第一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获得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根据 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 结果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获得所述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实体瘤疗效 评估之后还包括步骤仲裁疗效评估结果,当若干所述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不一致时, 获取所述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对应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所述随访点实 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仲裁,获得仲裁疗效评估结果。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 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 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影像读取模块和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 所述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包括基线病灶判定模块和若干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所述影像读 取模块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和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基线数据和随访点病灶测 量数据;所述基线病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获得基线病灶判定信息; 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包括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所述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随 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所述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随访点病灶,获得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 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若干随 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所述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 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 灶信息,所述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 基线病灶判定模块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 和所述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基线直径总和;所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括随访 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第 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随访点结内靶 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随访点直径总和,并根据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计算第一变化率和 第二变化率,所述第一变化率为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所述基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所述第二变化率为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最小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 据还包括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随访点新病灶数据,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非靶 病灶判定模块和新病灶判定模块,所述非靶病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判 定随访点非靶病灶,获得随访点非靶病灶判定信息,所述新病灶判定模块根据随访点新病 灶数据判定随访点新病灶,获得随访点新病灶判定信息;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 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模块,所述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 述随访点直径总和、所述第一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获得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 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随访 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和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获得所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 结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瘤疗效评估 模块还包括仲裁模块,所述仲裁模块获取所述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对应的随访点实体 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所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仲裁,获得仲裁疗效评估结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 质、系统。

新型肿瘤的药品上市前,需要经过多期临床效果试验,对于新药临床效果试 验效果的评估是基于RECIST标准进行评估的,国内目前没有成熟的基于RECIST1.1标准的 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现有的评估系统只能记录肿瘤影像的部分测量数据,并没有疗效评 估的功能,现有的基于RECIST1.1标准进行肿瘤疗效评估的过程多是采用人工纸质来记录 影像读片数据,这会造成数据共享不便、数据不易保存、数据易丢失、数据查困难,数据记 录追踪困难等。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 法,通过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影像信息获得影像数据,根据影像数据进行病灶判定,并基于 RECIST1.1标准评估病灶判定信息,获得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实现实体瘤疗效评估过程电 子化,评估效率高,评估流程规范。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线病灶判定,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获得基线数据,并根据所述基线 数据判定基线病灶,获得基线直径总和;

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当前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若干组当前 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并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所述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 当前随访点病灶,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当前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若干当前随访点 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取下一随访点影像信息;

实体瘤疗效评估,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和当前随访点之前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灶信息,所述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外靶 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步骤基线病灶判定具体为计算所述结外靶病灶 的长直径和所述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所述基线直径总和;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 测量数据包括当前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当前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步 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还包括计算所述当前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当前随访 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并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 计算第一变化率和第二变化率,所述第一变化率为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所述基 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为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最小直径总和的 变化率。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还包括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当前 随访点新病灶数据,所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 据、当前随访点新病灶数据判定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获得当前随访 点非靶病灶判定信息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判定信息;所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具体为 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所述第一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获 得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 评估结果、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获得所 述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实体瘤疗效评估之后还包括步骤仲裁疗效评估结果,当若 干所述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不一致时,获取所述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对应的随访 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所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仲裁,获得仲裁疗效评 估结果。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 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 行上述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

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包括影像读取模块和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所述实体 瘤疗效评估模块包括基线病灶判定模块和若干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所述影像读取模块读 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和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基线数据和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 所述基线病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获得基线病灶判定信息;所述随 访点疗效评估模块包括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所述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随访点病 灶测量数据和所述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随访点病灶,获得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所述随 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若干随访点实 体瘤疗效评估结果;所述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实体瘤 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灶信息,所述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外靶 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所述基线病灶判定模块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所述第 一计算模块计算所述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基线直径 总和;所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括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 直径,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计算所述随访点 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所述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随访点直径总和,并根 据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计算第一变化率和第二变化率,所述第一变化率为所述随访点直径 总和相对于所述基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所述第二变化率为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最 小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进一步地,所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还包括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随访点新病灶 数据,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非靶病灶判定模块和新病灶判定模块,所述非靶病 灶判定模块根据所述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判定随访点非靶病灶,获得随访点非靶病灶判定 信息,所述新病灶判定模块根据随访点新病灶数据判定随访点新病灶,获得随访点新病灶 判定信息;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模块,所述随访点靶病 灶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所述随访点直径总和、所述第一变化率、所述第二 变化率,获得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所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 估所述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随访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和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 估结果,获得所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仲裁模块,所述仲裁模块获取所述最 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对应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所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 估结果进行仲裁,获得仲裁疗效评估结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通过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影像信息,获得基 线影线数据和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根据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根据随访点病灶测量数 据和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随访点病灶,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和 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与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执行一种实体瘤疗效评 估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本发明通过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影像信息 获得影像数据,根据影像数据进行病灶判定,并基于RECIST1.1标准评估病灶判定信息,获 得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实现实体瘤疗效评估过程电子化,相比现有的通过纸质阅片评估 实体瘤效果,评估效率高,评估流程规范、严谨,数据共享方便,数据易保存,数据查 方便,数据记录追踪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 例。

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在对实体瘤患者试用新药之前,采用MDCT、MR、PET/CT等医学检查 方式对病人进行检查,获得基线影像信息,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从基线影像信 息全自动获取基线数据,或人工读取基线数据,并将基线数据输入至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阅片人读取基线影像信息,从基线影像信息中获取基线数据,并将基线 数据输入至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根据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获得 基线病灶判定信息;优选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灶信息,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外靶 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步骤基线病灶判定还包括计算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 和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基线直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在采集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之后,在间隔固定时间点再对 该实体瘤患者进行医学检查,作为随访点检查,在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中可以添加各随访 点的影像信息,直到该实体瘤患者退组,不再有新的检查影像信息,本实施例中设置各随访 点由2名阅片人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当前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2组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 据,并根据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基线病灶判定信息判定当前随访点病灶,根据 RECIST1.1标准评估当前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2组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获取下一随访点影像信息,重复上述步骤,获得2组下一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括当前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 长直径和当前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若某实体瘤患者的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 括多组靶病灶测量数据时,用001、002、……依次对各组靶病灶测量数据进行编号,步骤循 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还包括计算当前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当前随访点结内靶病灶 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并根据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计算第一变化率和 第二变化率,第一变化率为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基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第二变化 率为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当前随访点之前的所有随访点的最小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当前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还包括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 据、当前随访点新病灶数据,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还包括根据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数 据、当前随访点新病灶数据判定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获得当前随访 点非靶病灶判定信息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判定信息,因非靶病灶数据不需要测量,阅片人 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每个病灶的疗效结果,阅片人输入新病灶数据至系统后,系统自动给 出当前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步骤循环评估随访点疗效具体为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 当前随访点直径总和、第一变化率、第二变化率,获得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根 据RECIST1.1标准评估当前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当前随访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 果和当前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获得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当前随访点 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包括CR、PR、SD、PD、UE。

实体瘤疗效评估,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当前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和当 前随访点之前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如获得 由2名阅片人评估的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步骤实体瘤疗效评估之后还包括步骤仲裁疗效评估结 果,如当由2名阅片人评估的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不一致时,获取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 结果对应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仲裁,获得 仲裁疗效评估结果,2名阅片者得出的每个随访点疗效评估结果和仲裁疗效评估结果,为此 次试验新药的疗效评估结果。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 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方法;一种计算机 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上述一种实体瘤疗效评 估方法。

一种实体瘤疗效评估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影像读取模块和实体瘤疗效评估模 块;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包括基线病灶判定模块和若干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影像读取模 块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基线影像信息和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基线数据和随访点病灶测量数 据;基线病灶判定模块根据基线数据判定基线病灶,获得基线病灶判定信息;随访点疗效评 估模块包括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随访点病灶判定模块根据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和基线病 灶判定信息判定随访点病灶,获得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 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点病灶判定信息,获得若干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实体瘤疗 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获得若干最终实体瘤疗 效评估结果,如由2名阅片人通过影像读取模块读取实体瘤患者的随访点影像信息,获得2 组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系统根据RECIST1.1标准分别对2组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进行评 估,得到2组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第1次出现CR或PR的日期、PD日期、PR确认日期、CR确 认日期。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基线数据包括靶病灶信息,靶病灶信息包括病灶部位、结 外靶病灶的长直径、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基线病灶判定模块还包括第一计算模块,第一计 算模块计算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基线直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包括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 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第二计算模块,第二计算模块计 算随访点结外靶病灶的长直径和随访点结内靶病灶的短直径之和,获得随访点直径总和, 并根据随访点直径总和计算第一变化率和第二变化率,第一变化率为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 于基线直径总和的变化率,第二变化率为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最小直径总和的变化率。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随访点病灶测量数据还包括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随访点 新病灶数据,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非靶病灶判定模块和新病灶判定模块,非靶病灶 判定模块根据随访点非靶病灶数据判定随访点非靶病灶,获得随访点非靶病灶判定信息, 新病灶判定模块根据随访点新病灶数据判定随访点新病灶,获得随访点新病灶判定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模块, 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点直径总和、第一变化率、第二变 化率,获得随访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随访点疗效评估模块根据RECIST1.1标准评估随访 点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随访点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和随访点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获 得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2名阅片人在系统中分别对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 行电子签名确认,系统保存阅片人的阅片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实体瘤疗效评估模块还包括仲裁模块,当系统对2组随访 点病灶测量数据进行评估的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不一致时,仲裁模块获取最终实体瘤 疗效评估结果对应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对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仲 裁,包括对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进行全自动仲裁,或由仲裁者对随访点实体瘤疗效 评估结果进行人工仲裁,并将仲裁结果输入至系统,获得仲裁疗效评估结果,如仲裁者选择 认为正确的随访点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为该随访点的仲裁疗效评估结果,系统根据随访点 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并结合随访点的仲裁疗效评估结果,给出最终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 仲裁者在系统中对随访点的仲裁疗效评估结果进行电子签名确认,系统保存仲裁者的仲裁 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后台管理模块和报表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用于系统用户管 理、菜单编辑、用户角管理、病人管理、操作日志管理、查看仲裁率、数据库解锁设定、给药 日期批量上传、入组批量更新管理、阅片统计管理;报表模块用于生成明细报表、总结报表、 最终报表、中心影像随访评估表,如报表模块生成各随访点直径总和相对于基线直径总和 的变化率曲线图,报表模块生成各随访点的非靶病灶疗效评估结果和新病灶疗效评估结果 点状图。

本发明通过读取实体瘤患者的影像信息获得影像数据,根据影像数据进行病灶判 定,并基于RECIST1.1标准评估病灶判定信息,获得实体瘤疗效评估结果,实现实体瘤疗效 评估过程电子化,相比现有的通过纸质阅片评估实体瘤效果,评估效率高,评估流程规 范、严谨,数据共享方便,数据易保存,数据查方便,数据记录追踪方便。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 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 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 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 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01 16:35: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5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