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
耐磨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
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传统针织面料穿戴舒适,保暖性能好,常被用作服饰衣品,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接触摩擦衣物表层会出现断裂或者破洞,导致由针织面料编织的衣物不雅观,不得不另外购买,影响使用体验。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针织面料。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包括基布层,
所述基布层的一侧设有亲肤层,所述基布层背向亲肤层的一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
而成,相邻所述纬纱之间设有与纬纱同向设置且与经纱交织的加强纱线,相邻所述经纱之间设有与经纱同向设置且与纬纱交织的耐磨纱线,所述亲肤层为经编组织,所述亲肤层和基布层之间通过弹性纱线缝合而成,所述耐磨层与基布层通过热熔胶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布层的一侧设有耐磨层,裸露在服饰外表面用于摩擦接触,在基布层的另一侧设有亲肤层,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穿着舒适,三层设置带来很好的保暖效果,通过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的方式织造耐磨层,使得耐磨层具有紧致的质感,被摩擦接触时不容易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情况,相邻所述纬纱之间设有加强纱线,相邻所述经纱之间设有耐磨纱线,进一步提升耐磨层的耐磨性能,提升使用寿命,亲肤层为经编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透气效果好,与皮肤接触不容易出现不适;
9.亲肤层和基布层之间通过弹性纱线缝合而成,通过弹性纱线编织使面料在具备良好弹性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基布层与耐磨层通过热熔胶连接,意味着基布层与耐磨层无缝粘合,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提高了面料的抗剥离能力,这样设置解决传统针织面料制成的服饰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摩擦接触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纱线由若干股缠绕纱线、第一副纱和第二副纱相互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一副纱与第二副纱相互缠绕,所述缠绕纱线沿着加强纱线的径向依次向第一副纱或第二副纱缠绕,所述第一副纱和第二副纱的粗度大于缠绕纱线的粗度,所述缠绕纱线为棉纱纤维,所述第一副纱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副纱由若干股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纱线由若干股缠绕纱线、第一副纱和第二副纱相互
螺旋缠绕而成,第一副纱与第二副纱相互缠绕,缠绕纱线沿着加强纱线的径向依次向第一副纱或第二副纱缠绕,这样组合大大通过加强纱线内部的连接强度侧面提升了加强纱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断裂,提升了耐磨层的耐磨能力,第一副纱和第二副纱的粗度大于缠绕纱线的粗度,能够让加强纱内部组成更稳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强纱的强度,通过棉纱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亲肤性能好,提升了耐磨层的透气性能;通过粘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吸湿性好,柔软光滑,提升了耐磨层的抗静电能力,通过涤纶材质具有强度好,易洗快干的特点,提升了耐磨层的强度,这样组合保证了耐磨层的使用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线相互平行且相间排列设置,所述弹性纱线与相邻所述弹性纱线之间交错设置呈网状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纱排列交错设置,使得基布层和亲肤层之间具有良好连接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的能力,且相邻两弹性纱线相互交错呈网状,能进一步提高针织面料的吸湿放湿的能力。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线由若干股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线为锦纶纤维,所述经纱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所述纬纱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股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股氯纶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聚氨酯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回弹能力,提升面料的抗皱效果,通过锦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提高了耐磨层的使用效果,通过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使得耐磨层具有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的物理特性;通过莱卡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弹性,不易变形,提高了耐磨层的拉伸效果,通过竹炭纤维材质具有柔滑软暖、吸湿透气以及抑菌抗菌的性能,能提高耐磨层的抑菌效果,通过氯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蚀性,提高了耐磨层的耐蚀效果。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亲肤层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所述亲肤层的组织结构为:
17.所述梳栉gb1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1-0/3-4/1-0||1穿1空;
18.所述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3-2/3-4/2-1||1穿1空;
19.所述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2/1-0/1-2/1-0||1穿1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采用经平组织、变化经平组织以及经平组织,使得基布层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为腈纶纤维,所述梳栉gb3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腈纶纤维材质具有蓬松性和保暖性,舒适柔软,提高了亲肤层的保暖效果,通过莫代尔纤维材质具有干湿强度高,湿伸长小,柔软光滑,提高了亲肤层的亲肤效果。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布层的一侧设有耐磨层,裸露在服饰外表面用于摩擦接触,在基布层的另一侧设有亲肤层,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穿着舒适,三层设置带来很好的保暖效果,通过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的方式织造耐磨层,使得耐磨层具有紧致的质感,被摩擦接触时不容易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情况,相邻所述纬纱之间设有加
强纱线,相邻所述经纱之间设有耐磨纱线,进一步提升耐磨层的耐磨性能,提升使用寿命,亲肤层为经编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透气效果好,与皮肤接触不容易出现不适;
24.亲肤层和基布层之间通过弹性纱线缝合而成,通过弹性纱线编织使面料在具备良好弹性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基布层与耐磨层通过热熔胶连接,意味着基布层与耐磨层无缝粘合,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提高了面料的抗剥离能力,这样设置解决传统针织面料制成的服饰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摩擦接触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问题。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耐磨层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1的垫纱运动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2的垫纱运动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梳栉gb3的垫纱运动图。
32.图中:1、基布层;2、亲肤层;3、耐磨层;4、经纱;5、纬纱;6、加强纱线;7、耐磨纱线;8、弹性纱线;9、缠绕纱线;10、第一副纱;11、第二副纱;12、第一纱线;13、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4.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一侧形成有亲肤层2,基布层1背向亲肤层2的一侧形成有耐磨层3,耐磨层3与基布层1通过热熔胶连接,耐磨层3由经纱4和纬纱5平纹编织而成,相邻纬纱5之间形成有与纬纱5同向设置且与经纱4交织的加强纱线6,相邻经纱4之间形成有与经纱4同向设置且与纬纱5交织的耐磨纱线7,亲肤层2为经编组织,亲肤层2和基布层1之间通过弹性纱线8缝合而成,弹性纱线8相互平行且相间排列设置,弹性纱线8与相邻弹性纱线8之间交错设置呈网状结构,弹性纱线8由若干股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耐磨纱线7为锦纶纤维,经纱4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纬纱5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第一纱线12由若干股竹炭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纱线13由若干股氯纶纤维加捻而成。
35.参见图3所示,加强纱线6由若干股缠绕纱线9、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相互螺旋缠绕而成,第一副纱10与第二副纱11相互缠绕,缠绕纱线9沿着加强纱线6的径向依次向第一副纱10或第二副纱11缠绕,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的粗度大于缠绕纱线9的粗度,缠绕纱线9为棉纱纤维,第一副纱10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第二副纱11由若干股羊毛纤维加捻而成。
36.参见图5、图6和图7,亲肤层2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亲肤层2的组织结构为:梳栉gb1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1-0/3-4/1-0||1穿1空;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3-2/3-4/2-1||1穿1空;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2/1-0/1-2/1-0||1穿1空,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为腈纶纤维,梳栉gb3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37.通过在针织面料上设置三层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基布层1的一侧形成有耐磨层3,裸露在服饰外表面用于摩擦接触,在基布层1的另一侧形成有亲肤层2,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穿着舒适;
38.通过经纱4和纬纱5平纹编织的方式织造耐磨层3,使得耐磨层3具有紧致的质感,被摩擦接触时不容易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情况,相邻所述纬纱5之间形成有加强纱线6,相邻所述经纱4之间形成有耐磨纱线7,进一步提升耐磨层3的耐磨性能,提升使用寿命,耐磨纱线7为锦纶纤维,经纱4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纬纱5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第一纱线12由若干股竹炭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纱线13由若干股氯纶纤维加捻而成,通过锦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提高了耐磨层3的使用效果,通过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使得耐磨层3具有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的物理特性;通过莱卡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弹性,不易变形,提高了耐磨层3的拉伸效果,通过竹炭纤维材质具有柔滑软暖、吸湿透气以及抑菌抗菌的特点,能提高耐磨层3的抑菌效果,通过氯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蚀性,提高了耐磨层3的耐蚀效果;
39.亲肤层2为经编组织,具有良好的弹性,透气效果好,与皮肤接触不容易出现不适,亲肤层2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采用经平组织、变化经平组织以及经平组织,使得基布层1具有良好的编织强度;
40.亲肤层2和基布层1之间通过弹性纱线8缝合而成,弹性纱线8相互交错排列设置,弹性纱排列交错设置,使得基布层1和亲肤层2之间具有良好连接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的能力,且相邻两弹性纱线8相互交错呈网状,能进一步提高针织面料的吸湿放湿的能力,弹性纱线8由若干股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通过聚氨酯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回弹能力,提升面料的抗皱效果;基布层1与耐磨层3通过热熔胶连接,意味着基布层1与耐磨层3无缝粘合,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提高了面料的抗剥离能力,这样设置解决传统针织面料制成的服饰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摩擦接触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问题。
41.加强纱线6由若干股缠绕纱线9、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相互螺旋缠绕而成,第一副纱10与第二副纱11相互缠绕,缠绕纱线9沿着加强纱线6的径向依次向第一副纱10或第二副纱11缠绕,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的粗度大于缠绕纱线9的粗度,这样组合大大通过加强纱线6内部的连接强度侧面提升了加强纱线6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断裂,提升了耐磨层3的耐磨能力;
42.缠绕纱线9为棉纱纤维,第一副纱10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第二副纱11由若干股羊毛纤维加捻而成,通过棉纱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亲肤性能好,提升了耐磨层3的透气性能;通过粘胶纤维材质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吸湿性好,柔软光滑,提升了耐磨层3的抗静电能力,通过涤纶材质具有强度好,易洗快干,提升了耐磨层3的强度,这样组合保证了耐磨层3的使用效果。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设有亲肤层(2),所述基布层(1)背向亲肤层(2)的一侧设有耐磨层(3),所述耐磨层(3)由经纱(4)和纬纱(5)平纹编织而成,相邻所述纬纱(5)之间设有与纬纱(5)同向设置且与经纱(4)交织的加强纱线(6),相邻所述经纱(4)之间设有与经纱(4)同向设置且与纬纱(5)交织的耐磨纱线(7),所述亲肤层(2)为经编组织,所述亲肤层(2)和基布层(1)之间通过弹性纱线(8)缝合而成,所述耐磨层(3)与基布层(1)通过热熔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纱线(6)由若干股缠绕纱线(9)、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相互螺旋缠绕而成,所述第一副纱(10)与第二副纱(11)相互缠绕,所述缠绕纱线(9)沿着加强纱线(6)的径向依次向第一副纱(10)或第二副纱(11)缠绕,所述第一副纱(10)和第二副纱(11)的粗度大于缠绕纱线(9)的粗度,所述缠绕纱线(9)为棉纱纤维,所述第一副纱(10)由若干股粘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副纱(11)由若干股羊毛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线(8)相互平行且相间排列设置,所述弹性纱线(8)与相邻所述弹性纱线(8)之间交错设置呈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线(8)由若干股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耐磨纱线(7)为锦纶纤维,所述经纱(4)包括相间排列的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所述纬纱(5)采用若干股莱卡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一纱线(12)由若干股竹炭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13)由若干股氯纶纤维加捻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2)由梳栉gb1、梳栉gb2以及梳栉gb3织造而成,所述亲肤层(2)的组织结构为:所述梳栉gb1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1-0/3-4/1-0||1穿1空;所述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3-4/3-2/3-4/2-1||1穿1空;所述梳栉gb3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2/1-0/1-2/1-0||1穿1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和梳栉gb2的纱线为腈纶纤维,所述梳栉gb3由若干股莫代尔纤维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针织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旨在解决传统针织面料制成的服饰用品在长时间使用中由于摩擦接触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一侧设有亲肤层,基布层背向亲肤层的一侧设有耐磨层,耐磨层由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而成,相邻纬纱之间设有与纬纱同向设置且与经纱交织的加强纱线,相邻经纱之间设有与经纱同向设置且与纬纱交织的耐磨纱线。本实用新型通过经纱和纬纱平纹编织的方式织造耐磨层,使得耐磨层具有紧致的质感,被摩擦接触时不容易出现断裂或者破洞的情况,加强纱线和耐磨纱线与平纹的交错配合,进一步提升耐磨层的耐磨性能,提升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提升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提升针织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
朱水金 朱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绍兴善萍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