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
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属于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经常将血液/组织样本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以分离不同成分获得各自样本,然后采用针管抽取的方式将针头插入离心容器内进行抽取目标物质,并作为医疗上的辅助,将能大幅提升目前医疗成效。
3.目前市面上的离心容器,如富血小板血浆分离装置基本上采用的是两头粗中间细的外形结构,即容器中部采取缩颈设计,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富血小板血浆富集物集中在此缩颈部分,因为在富血小板血浆分离后的分层液中,富集物的占比很小,如此使富集物集中在缩颈段,能更好的方便工作人员提取富集物。
4.实用新型专利cn215997120u公开了一种分离提取装置,包括管体、
上盖、下盖、活塞和密封组件;管体设置有容腔,容腔包括上腔、下腔,以及连通在上腔与下腔之间的缩颈;上盖活动密封在管体的上端,其上设置有通孔;下盖套置在管体的下端并与管体螺纹连接;活塞活动密封配合在下腔内并与下盖接触,活塞随着下盖的转动改变其在下腔内的位置;密封组件设置在通孔内。
5.但这种分离提取装置顶部仅有单独的密封组件,在多次抽取样本时需要以注射器反复穿刺以注入和抽取样本,针头刺穿胶塞产生微粒,有数据表明,穿透胶塞污染率56%-73%,容易造成污染,如果注样时取下硅胶盖,从一个通孔实现注样和抽样,又不符合防污染要求;另外上盖、下盖与管体没有设卡锁结构,仅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在离心时也存在滑脱的概率,一旦滑脱,则会造成样本浪费、离心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易造成污染、连接不稳固的技术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防止样本污染并可快速进行分离后物质的提取。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包括管体、上盖、下盖、活塞和密封组件;
9.
所述管体中部中空形成容腔,所述容腔中段向内收缩形成缩颈,所述上盖套设在所述管体的上端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上具有向远离所述管体一侧延伸的注样
通道、抽样通道、通气通道,所述注样通道、所述抽样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组件,所述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管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包括大活塞和小活塞,所述大活塞设置在所述容腔的下段,并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小活塞与所述大活塞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小活塞的位置、大小与所述缩颈适应。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管体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具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内侧壁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适应的上盖内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上盖通过所述上盖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内侧壁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适应的下盖内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下盖通过所述下盖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管体外侧壁上还具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靠近所述缩颈的一侧。
13.进一步,所述上盖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凸缘位置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上盖内螺纹的下方,所述下盖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凸缘位置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下盖内螺纹的上方。
14.进一步,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侧壁开口处均具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接斜面。
15.进一步,还包括大活塞座,所述大活塞座设置在所述下盖上,并延伸与所述大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大活塞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柱,另一端具有定位卡齿,所述大活塞设置在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大活塞座的一端,所述下盖上具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配合在所述定位卡齿中。
16.进一步,所述大活塞座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具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纹,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下盖远离所述大活塞座的一侧且所述螺杆的端部具有旋钮。
17.进一步,所述缩颈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稳定条,所述稳定条沿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
18.进一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硅胶塞或密封螺塞,所述硅胶塞或密封螺塞活动配合在所述注样通道、所述抽样通道或所述通气通道的开口。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下盖与管体的下端螺纹连接,由下盖带动大活塞在管体的下腔内移动,大活塞可以随着下盖的转动而改变其在下腔内的高度,从而在管体内盛有液体时改变液面的位置,即可在进行离心抽取时将特定的物质层调整至缩颈的位置,使得该物质层的厚度增大,方便抽取,转动小活塞的螺杆外旋纽,小活塞上升,小活塞顶端与缩颈底端实现密封;其次,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管体与下盖的位置调节更加容易,并且螺纹连接的结构本身具备定位功能,从而保持活塞在管体内部的位置;再者,下盖也可以实现竖向放置的支撑固定功能,使得操作者单人操作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结构剖面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活塞座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管体,11、缩颈,12、外螺纹,13、限位凸缘,14、稳定条,2、上盖,21、抽样通道,22、注样通道,23、通气通道,3、下盖,31、下盖内螺纹,32、限位凸起,33、定位卡槽,34、安装柱,4、大活塞,41、大活塞座,42、定位卡齿,5、小活塞,51、螺杆,52、旋钮,6、密封组件,7、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7.如图1-3所示,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包括管体1、上盖2、下盖3、活塞和密封组件6;
28.上述管体1中部中空形成容腔,上述容腔中段向内收缩形成缩颈11,上述上盖2套设在上述管体1的上端并与上述管体1固定连接,上述上盖2上具有向远离上述管体1一侧延伸的抽样通道21、通气通道23、注样通道22,上述抽样通道21、上述通气通道23、上述注样通道2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组件6,上述下盖3通过螺纹与上述管体1的下端活动连接,上述活塞包括大活塞4和小活塞5,上述大活塞4设置在上述容腔的下段,并与上述下盖3固定连接,上述小活塞5与上述大活塞通过螺杆51连接,上述小活塞5的位置、大小与上述缩颈11适应。
2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管体1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具有外螺纹12,上述上盖2内侧壁具有与上述外螺纹12适应的上盖2内螺纹,上述管体1和上述上盖2通过上述上盖2内螺纹和上述外螺纹12固定连接,上述下盖3内侧壁具有与上述外螺纹12适应的下盖内螺纹31,上述管体1和上述下盖3通过上述下盖内螺纹31和上述外螺纹12固定连接。
3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管体1外侧壁上还具有限位凸缘13,上述限位凸缘13设置在上述外螺纹12靠近上述缩颈11的一侧。
31.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上盖2内侧壁上具有与上述限位凸缘13位置对应的台阶7,上述台阶7设置在上述上盖2内螺纹的下方,上述下盖3内侧壁上具有与上述限位凸缘13位置对应的台阶7,上述台阶7设置在上述下盖内螺纹31的上方。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上盖2和上述下盖3的侧壁开口处均具有多个限位凸起32,上述限位凸起32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接斜面。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大活塞座41,上述大活塞座41设置在上述下盖3上,并延伸与上述大活塞4固定连接,上述大活塞座4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柱34,另一端具有定位卡齿42,上述大活塞4设置在上述安装柱34远离上述大活塞座41的一端,上述下盖3上具有定位卡槽33,上述定位卡槽33配合在上述定位卡齿42中。
3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大活塞座41中部具有通孔,上述通孔上具有与上述螺杆51适配的螺纹,上述螺杆51穿过上述通孔,穿过大活塞上部,上述螺杆上端套置小活塞5,且上述螺杆51的下端部具有旋钮52。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缩颈11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稳定条14,上述稳定条14沿上述管体1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
3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密封组件6包括硅胶塞或密封螺塞,上述硅胶塞或密封螺塞活动配合在上述注样通道22、上述抽样通道22或上述通气通道23的开口。
3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在离心前,配样完毕后,打开上盖2的注样通道22和排气通道密封组件6,从顶盖注样通道22注入至管体1底部,注样完成后,重新盖紧注样通道22和排气通道密封组件6,进行离心,离心后,旋转下盖3带动大活塞4在管体1下腔内移动,大活塞4可以随着下盖3的转动而改变其在下腔内的高度,从而在管体1内盛有液体时改变液
面的位置,可以在进行离心抽取时将特定的物质层调整至缩颈11的位置,使得该物质层的厚度增大,方便抽取,当转动大活塞4将特定的物质层调整至缩颈11的位置后,再转动小活塞5螺杆51上升,小活塞5顶端与缩颈11底端实现密封,进一步保证特定物质层的纯度,从而实现上下腔液体隔离,打开上盖2的抽样通道21和排气通道密封组件6,即可很方便抽取。
38.此双活塞结构由于可以实现上下腔液体隔离,既方便特定的物质层的抽取,又能保证特定物质层的纯度,还可以方便二次离心,采用上盖2三通道设计,注样、抽样走不同通道,通气孔可避免抽样、注样时管体1空气形成正负压,既符合防污染要求,又避免了穿刺胶塞产生污染的现象;采用上盖2、下盖3设置凸起,管体1相应位置设置凸缘,实现了上盖2、下盖3单向卡锁,避免出现离心时盖体滑落现象。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上盖、下盖、活塞和密封组件;所述管体中部中空形成容腔,所述容腔中段向内收缩形成缩颈,所述上盖套设在所述管体的上端并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上具有向远离所述管体一侧延伸的注样通道、抽样通道、通气通道,所述注样通道、所述抽样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组件,所述下盖通过螺纹与所述管体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塞包括大活塞和小活塞,所述大活塞设置在所述容腔的下段,并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小活塞与所述大活塞通过螺杆连接,所述小活塞的位置、大小与所述缩颈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两端的外侧壁上均具有外螺纹,所述上盖内侧壁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适应的上盖内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上盖通过所述上盖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下盖内侧壁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适应的下盖内螺纹,所述管体和所述下盖通过所述下盖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侧壁上还具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设置在所述外螺纹靠近所述缩颈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凸缘位置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上盖内螺纹的下方,所述下盖内侧壁上具有与所述限位凸缘位置对应的台阶,所述台阶设置在所述下盖内螺纹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侧壁开口处均具有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接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大活塞座,所述大活塞座设置在所述下盖上,并延伸与所述大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大活塞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柱,另一端具有定位卡齿,所述大活塞套设在所述安装柱远离所述定位卡齿的一端,所述下盖上具有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配合在所述定位卡齿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活塞座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具有与所述螺杆适配的螺纹,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下盖远离所述大活塞座的一侧且所述螺杆的端部具有旋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的外侧壁上具有多个稳定条,所述稳定条沿所述管体的轴线方向均匀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硅胶塞或密封螺塞,所述硅胶塞或密封螺塞活动配合在所述注样通道、所述抽样通道或所述通气通道的开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活塞生物样本分离提取装置,属于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管体、上盖、下盖、活塞和密封组件,管体中段向内收缩形成缩颈,上盖套设在管体的上端,具有注样通道、抽样通道、通气通道,下盖与管体活动连接,活塞包括大活塞和小活塞,大活塞设置在容腔的下段,小活塞与大活塞通过螺杆连接,通过下盖带动大活塞在管体的下腔内移动,从而在管体内盛有液体时改变液面的位置,转动小活塞的螺杆外旋纽,小活塞上升,小活塞顶端与缩颈底端实现密封,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管体与下盖的位置调节更加容易,由于可以实现上下腔液体隔离,既方便特定的物质层的抽取,又能保证特定物质层的纯度,还可以方便二次离心。还可以方便二次离心。还可以方便二次离心。
技术研发人员:
台立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荣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