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模拟
装置,具体是指萃取操作
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2.大、中院校理工科实验室或化工行业中新员工入职培训时常需要使用萃取实验装置,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萃取实验装置,通常是由萃取塔、萃余分相罐、萃余相储槽、轻相液储罐、萃取相储槽、重相液储槽、轻相泵、重相泵等组成,使用该装置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使学员了解或熟悉萃取实验的工作原理、流程及该工艺的作用,但还不能使学员在实验的过程中对相关设备使用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客观的、感性的认知,因此不能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因此,当新员工接触实际工作时,只能在短时间内由技术人员指导来了解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和生产过程,但不具备对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故障的判断能力和排除故障的操作技能。利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萃取实验装置,所培训出的操作人员缺乏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发生故障,必将影响生产安全及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实训、考核、实验、研究功能,可满足化工工艺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大纲的教学要求,可体现工厂情景化,尽量贴近工厂实际,突出重点;同时可满足高级工、技师培训和鉴定要求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包括轻相液储罐、重相液储罐、重相泵、
脉冲萃取塔、轻相泵、空压机、空气缓冲罐、萃余分相罐、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
所述空气缓冲罐与空压机相连,所述空压机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轻相液储罐与轻相泵相连,所述轻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重相液储罐与重相泵相连,所述重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脉冲萃取塔与萃余分相罐相连,所述萃余分相罐分别与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相连。
5.作为优选地,所述脉冲萃取塔的塔节由高硼硅玻璃材质制成,视觉效果好。
6.作为优选地,所述脉冲萃取塔的塔内构件及管道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7.作为优选地,所述萃余分相罐为高硼硅玻璃可视萃余分相罐,采用双效分离,萃余液分相现象清晰可见。
8.作为优选地,所述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外侧套接设有二层框架。
9.作为优选地,所述二层框架上设有步梯。
10.作为优选地,所述二层框架的二层和步梯全护栏设计,护栏坚固美观,高度符合国家标准。
11.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
12.1.整体装置具有实训、考核、实验、研究功能。
13.2.装置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坚固耐用。
14.3.装置可满足化工工艺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大纲的教学要求。
15.4.装置可体现工厂情景化,尽量贴近工厂实际,突出重点;同时可满足高级工、技师培训和鉴定要求。
16.5.装置可进行装置开车准备、开车、正常操作、停车、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操作训练、工艺指标控制操作技能训练。
17.6.体现转盘萃取塔的构造和操作方法,了解转盘萃取塔传质效率的强化方法。
18.7.测定不同的转速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19.8.掌握每米萃取高度的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和萃取率的实验测定方法。
20.9.能够使学员了解热电阻温度计、转子流量计、液位计、压力计的结构、测量原理和操作方法。
21.10.能够使学员了解萃取塔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能够正确使用、维护保养萃取塔。
22.11.能够使学员了解萃取过程中其他所需的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23.12.使学员掌握萃取方面的理论知识(萃取基本概念和萃取的基本计算等)完成萃取过程的性能测定。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的主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26.其中,1、轻相液储罐,2、重相液储罐,3、脉冲萃取塔,4、轻相泵,5、空压机,6、空气缓冲罐,7、萃余分相罐,8、萃余相储槽,9、萃取相储槽,10、二层框架,11、步梯,12、重相泵。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包括轻相液储罐1、重相液储罐2、重相泵12、脉冲萃取塔3、轻相泵4、空压机5、空气缓冲罐6、萃余分相罐7、萃余相储槽8和萃取相储槽9,空气缓冲罐6与空压机5相连,空压机5与脉冲萃取塔3相连,轻相液储罐1与轻相泵4相连,轻相泵4与脉冲萃取塔3相连,重相液储罐2与重相泵12相连,重相泵12与脉冲萃取塔3相连,脉冲萃取塔3与萃余分相罐7相连,萃余分相罐7分别与萃余相储槽8和萃取相储槽9相连,脉冲萃取塔3的塔节由高硼硅玻璃材质制成,脉冲萃取塔3的塔内构件及管道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萃余分相罐7为高硼硅玻璃可视萃余分相罐7,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外侧套
接设有二层框架10,二层框架10上设有步梯11,二层框架10的二层和步梯11全护栏设计。
30.如图2所示,具体使用时,加入约1%苯甲酸-煤油溶液至轻相液储罐1至1/2~2/3液位,加入清水至重相液储罐2至1/2~2/3液位,启动重相泵12将清水由上部加入脉冲萃取塔3内,形成并维持萃取剂循环状态,再启动轻相泵4将苯甲酸-煤油溶液由下部加入脉冲萃取塔3,通过控制合适的塔底重相(萃取相)采出流量(24~40l/h),维持塔顶轻相液位在视盅低端1/3处左右,启动电机,设置一定转速下运行,增大轻-重两相接触面积,加快轻-重相传质速度,系统稳定后,在轻相出口和重相出口处,取样分析苯甲酸含量,经过萃余分相罐7分离后,轻相采出至萃余相储槽8,重相采出至萃取相储槽9。改变脉冲鼓泡的频率和轻、重相的进出口物料流量,取样分析,比较不同操作条件下萃取效果。
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轻相液储罐、重相液储罐、重相泵、脉冲萃取塔、轻相泵、空压机、空气缓冲罐、萃余分相罐、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所述空气缓冲罐与空压机相连,所述空压机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轻相液储罐与轻相泵相连,所述轻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重相液储罐与重相泵相连,所述重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脉冲萃取塔与萃余分相罐相连,所述萃余分相罐分别与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萃取塔的塔节由高硼硅玻璃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萃取塔的塔内构件及管道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余分相罐为高硼硅玻璃可视萃余分相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外侧套接设有二层框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框架上设有步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框架的二层和步梯全护栏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包括轻相液储罐、重相液储罐、重相泵、脉冲萃取塔、轻相泵、空压机、空气缓冲罐、萃余分相罐、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所述空气缓冲罐与空压机相连,所述空压机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轻相液储罐与轻相泵相连,所述轻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重相液储罐与重相泵相连,所述重相泵与脉冲萃取塔相连,所述脉冲萃取塔与萃余分相罐相连,所述萃余分相罐分别与萃余相储槽和萃取相储槽相连。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模拟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具有实训、考核、实验、研究功能,可满足化工工艺专业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大纲的教学要求,满足高级工、技师培训和鉴定要求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和鉴定要求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和鉴定要求的萃取操作实训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
冯剑 宁鹏飞 肖鹏飞 成梦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昌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