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竹段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2.原竹为未加工的竹原料,原竹加工成竹制品需要先经过定长锯断,得到竹段,再将竹段的表面去竹青,去内节,再等分破成多片竹片,然后再对竹片进行烘干,碳化等加工。
3.公开号为cn10983478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竹段高效利用竹板生产体系。它包括依序排列将圆竹截断的竹子分段系统、对竹段按直径进行分选的竹段直径分选装置、对竹段进行开片的圆竹多片仿形切分系统、对弹簧后的竹片进行四面刨切的竹条四面精铣系统以及对刨切后的竹片竹条排板拼接装置。
4.参照上述专利的图3-图6,传输机构包括设于切分机架的三对引导轮以及与切分机架连接并设于传输圆竹下方的支撑辊轮,三对引导轮依序由前至后依序排列且引导轮带动圆竹由前向后传送。
5.参照上述专利的图7至图12,竹段外节刮平装置,它包括转动连接在切分机架上的环形刀盘、驱动环形刀盘高速旋转的动力组件以及至少一组设于环形刀盘内周壁上的外节刮平组件;竹段沿着环形刀盘的中心轴送入,动力组件驱动环形刀盘高速旋转,竹段前端先接触外节导向滚轮的外节锥形轮,竹段继续输送,外节伸缩座克服外节弹性件压力向外侧滑动,直至外节导向滚轮的外节环形轮紧贴在竹段的外周壁。
6.上述专利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7.弯曲度较大的竹段在输送时,由于在重力作用下,竹段的弯曲部位为向下弯曲,依靠上述专利方案的引导轮进行限位难以实现竹段的矫直,虽然传输竹段的下方设有支撑滚轮,但是矫直效果依然很差;上述专利方案利用高速旋转的环形刀盘对竹段的外周壁刮除竹青,这种结构则对竹段的直度要求很高,对于弯曲的竹段,则容易使竹段的外圆周去竹青的均匀性难以保证,比如弯曲凸出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深,弯曲凹陷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浅导致竹青无法完全去除。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针对弯曲度较大的竹段进行矫直输送,使竹段在输送过程中,实现其竹青的均匀切除。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0.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包括:
11.竹段矫直导向机构,所述竹段矫直导向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布的二组以上的矫直轮组;所述矫直轮组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
12.去竹青机构,所述去竹青机构位于其中二组矫直轮组之间,所述去竹青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连接于转动机构的竹青刮除刀片,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引导轮本体的圆周阵列的圆心重合。
13.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每组所述矫直轮组中,包括引导轮调节机构,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用于同步调节每个引导轮本体相对于其圆周阵列的径向位移。
14.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座,所述引导轮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齿条,相邻两个第一移动座之间连接有两个直径相同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另一个第一移动座一侧的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等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任一第一移动座移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二传动齿轮转动。
15.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引导轮本体的圆周面为中部凹陷的圆弧面。
16.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矫直轮组的数量为4组,所述去竹青机构设置在沿输送方向分布的第2组和第3组之间。
17.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去竹青机构包括2个以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转动机构的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为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所述竹青刮除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机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方向第二移动座移动方向相同。
18.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还包括竹段外壁导向滚轮,所述竹段外壁导向滚轮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
19.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第二移动座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
20.还包括离心驱动块,所述离心驱动块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所述离心驱动块上设有扇形齿,所述扇形齿的轴心和离心驱动块的转动轴心重合,所述离心驱动块背离扇形齿的一侧设有重心偏离块。
21.进一步,上述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中,所述第二移动座的数量为4个。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结构中,由于矫直轮组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使竹段轴向沿输送方向从多组矫直轮组的三个引导轮本体之间穿过时,通过三个以上的引导轮本体的共同夹紧作用使竹段在输送过程中,弯曲的部分能够得到对中矫直,去竹青机构则设置在其中二组矫直轮组之间,在曲竹青机构中,通过转动机构转动带动竹青刮除刀片转动,对输送中的竹段外壁进行环切,去除竹段外壁的竹青,由于输送过程中,弯曲的竹段能够充分矫直,使得竹段通过去竹青机构时,竹青刮除刀片能够完全、均匀地切除竹段表面的竹青,不会出现弯曲凸出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深,弯曲凹陷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浅导致竹青无法完全去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的侧向截面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的竹段矫直导向机构的局部轴向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的竹段矫直导向机构的局部轴向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的去竹青机构的轴向视图;
27.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28.标号说明:
29.1、竹段矫直导向机构;11、矫直轮组;111、引导轮本体;112、引导轮调节机构;1121、第一移动座;1122、第一齿条;1123、第一传动齿轮;1124、第二传动齿轮;
30.2、去竹青机构;21、转动机构;22、竹青刮除刀片;23、第二移动座;24、竹段外壁导向滚轮;25、第二齿条;26、离心驱动块;261、扇形齿;262、重心偏离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32.请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包括:
33.竹段矫直导向机构1,所述竹段矫直导向机构1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布的二组以上的矫直轮组11;所述矫直轮组11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111;
34.去竹青机构2,所述去竹青机构2位于其中二组矫直轮组11之间,所述去竹青机构2包括转动机构21,和连接于转动机构21的竹青刮除刀片22,所述转动机构2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引导轮本体111的圆周阵列的圆心重合。
35.以上结构中,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机构21可以是一个圆环形的连接座,竹段本体3从圆环形的连接座的内圈内通过,其驱动方式可以是在圆环形连接座的外圈设置皮带轮或链轮,通过在机架上部设置电机,电机连接皮带轮,通过电机、皮带,以带动圆环形的连接座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竹青刮除刀片22一起转动,接触竹段本体3外壁,达到刮除竹青的目的;以上转动机构21的具体传动方式图中未示出,但是通过以上原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轻松实现。
36.以上结构中,由于矫直轮组11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111,使竹段本体3轴向沿输送方向从多组矫直轮组11的三个引导轮本体111之间穿过时,通过三个以上的引导轮本体111的共同夹紧作用使竹段本体3在输送过程中,弯曲的部分能够得到对中矫直,去竹青机构2则设置在其中二组矫直轮组11之间,在曲竹青机构中,通过转动机构21转动带动竹青刮除刀片22转动,对输送中的竹段本体3外壁进行环切,去除竹段本体3外壁的竹青,由于输送过程中,弯曲的竹段本体3能够充分矫直,使得竹段本体3通过去竹青机构2时,竹青刮除刀片22能够完全地均匀地切除竹段本体3表面的竹青,不会出现弯曲凸
出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深,弯曲凹陷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浅导致竹青无法完全去除的问题。
3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所述矫直轮组11中,包括引导轮调节机构112,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112用于同步调节每个引导轮本体111相对于其圆周阵列的径向位移。
38.以上结构中,通过调节每个引导轮本体111同步径向移动,进一步提高矫直效率。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112包括沿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座1121,所述引导轮本体11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121,所述第一移动座1121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齿条1122,相邻两个第一移动座1121之间连接有两个直径相同的第一传动齿轮1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124,所述第一齿条112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123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24与另一个第一移动座1121一侧的第一齿条1122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124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123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等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124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112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任一第一移动座1121移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一传动齿轮1123转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二传动齿轮1124转动。
40.优选的,上述第一传动齿轮1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124均为扇形齿轮,由图2可知,由于第一传动齿轮1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124的转动幅度小,设计为扇形齿轮的形状,能够节省传动部件的容纳空间。
41.以上结构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图2中未示出,实际第一驱动件可以是多种实现方式,例如驱动第一传动齿轮1123或第二传动齿轮1124转动,通过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一传动齿轮1123或第二传动齿轮1124传动连接,通过控制第一传动齿轮1123或第二传动齿轮1124正反转即可同时带动多个第一移动座1121同步移动。又例如驱动其中一个第一移动座1121移动,通过第一传动齿轮1123和第二传动齿轮1124的传动,就能同时带动多个第一移动座1121同步移动,达到多个引导轮本体111的同步位移调节的目的。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导轮本体111的圆周面为中部凹陷的圆弧面。
43.以上结构中,参照图2以及图3,引导轮本体111的圆周面为中部凹陷的圆弧面,这种设计能够增大引导轮本体111与竹段本体3外圆周面的接触面积,保证引导轮本体111对竹段本体3的对中夹紧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对中矫直的目的。
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矫直轮组11的数量为4组,所述去竹青机构2设置在沿输送方向分布的第2组和第3组之间。
45.以上结构中,参照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2组和第3组矫直轮组11之间的间距小于其他组之间的间距,而去竹青机构2设置在沿输送方向分布的第2组和第3组之间,即去竹青机构2的输送方向前后均在很近的距离设置矫直轮组11,这种结构使得弯曲的竹段本体3在通过去竹青机构2时,保证矫直通过,进一步保证了竹段本体3的竹青刮除的均匀性。
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去竹青机构2包括2个以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转动机构21的第二移动座23,所述第二移动座23的移动方向为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所述竹青刮除刀片22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23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机构2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23,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方向第二移动座23移动方向相同。在实际机械结构中,可在转动结构上设置2个以上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导轨,第二移动座23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以限制第二移动座23的移动自由度。
47.以上结构中,参照图4,作为优选实施例,竹青机构包括4个呈圆周阵列分布于转动机构21的第二移动座23,以上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在转动机构21停止转动时,利用其弹性使第二移动座23上的竹青刮除刀片22脱离竹段本体3外圆周面。
48.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竹段外壁导向滚轮24,所述竹段外壁导向滚轮24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23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
49.以上结构中,参照图5,竹段外壁导向滚轮24用于当转动机构21带动第二移动座23同步转动时,竹段外壁导向滚轮24能够与竹段本体3外壁滚动连接,从而为竹青刮除刀片22提供定位,进一步保证竹青刮除的均匀性。
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座23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25;
51.还包括离心驱动块26,所述离心驱动块26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21,所述离心驱动块26上设有扇形齿261,所述扇形齿261的轴心和离心驱动块26的转动轴心重合,所述离心驱动块26背离扇形齿261的一侧设有重心偏离块262。
52.以上结构作为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点,由于通过矫直轮组11使竹段本体3在输送过程中充分矫直,使竹段本体3保证平直地通过去竹青机构2,本发明巧妙地在第二移动座23上设计了第二齿条25,以及设计了具有重心偏离块262和扇形齿的离心驱动块26结构,请参照图4,通过在离心驱动块26的转轴背离扇形齿261的另一侧设置重心偏离块262,当转动机构21停止转动的状态下,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移动座23向竹段本体3的径向向外移动,使竹青刮除刀片22不接触竹段本体3外圆周面,当控制转动机构21高速旋转时,重心偏离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侧甩出,此时离心驱动块26发生转动,利用其扇形齿261带动第二齿条25向心移动,使离心驱动块26上连接的竹段本体3外壁导向滚轮和竹青刮除刀片22接触竹段本体3外圆周面,达到对竹段本体3外圆周的竹青均匀刮除的目的。
53.需要说明的是,在转动机构高速旋转过程中,离心驱动块的重心偏离块的离心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因此,能够带动第二移动座克服弹性件的弹力5作用,而同步向心移动,为了保证每个第二移动座向心移动的距离一致性,需要保证每个弹性件的弹性一致,每个离心驱动件的形状一致,每个第二移动座以及离心驱动块保证是呈圆周阵列分布;
54.以上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竹段输送过程中,只有在驱动转动机构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第二移动座才会向心移动,使第二移动座上连接的竹青刮除刀0片接触竹段的外圆周面,对竹段表面进行竹青刮除作业,若不需要对竹段进行去竹青作业时,只需要控制转动机构停止转动,即可使重心偏离块停止离心作用,使第二移动座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使竹青刮除刀片不接触竹段外圆周面,使得竹段在加工时可选择去竹青或不去竹青两种加工模式。
5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
56.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竹段矫直导向机构,所述竹段矫直导向机构包括沿输送方向分布的二组以上的矫直轮组;所述矫直轮组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去竹青机构,所述去竹青机构位于其中二组矫直轮组之间,所述去竹青机构包括转动机构,和连接于转动机构的竹青刮除刀片,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引导轮本体的圆周阵列的圆心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矫直轮组中,包括引导轮调节机构,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用于同步调节每个引导轮本体相对于其圆周阵列的径向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座,所述引导轮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两侧设有相互对称的第一齿条,相邻两个第一移动座之间连接有两个直径相同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另一个第一移动座一侧的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等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轴心至所述圆周阵列的轴心间距,所述引导轮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任一第一移动座移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一传动齿轮转动或用于驱动任一第二传动齿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本体的圆周面为中部凹陷的圆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轮组的数量为4组,所述去竹青机构设置在沿输送方向分布的第2组和第3组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竹青机构包括2个以上呈圆周阵列分布于转动机构的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为所述圆周阵列的径向,所述竹青刮除刀片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转动机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方向与第二移动座移动方向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竹段外壁导向滚轮,所述竹段外壁导向滚轮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朝向圆周阵列的轴心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一侧设有第二齿条;还包括离心驱动块,所述离心驱动块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所述离心驱动块上设有扇形齿,所述扇形齿的轴心和离心驱动块的转动轴心重合,所述离心驱动块背离扇形齿的一侧设有重心偏离块。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座的数量为4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的竹段矫直及去竹青送料机构结构中,由于矫直轮组包括三个以上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引导轮本体,使竹段轴向沿输送方向从多组矫直轮组的三个引导轮本体之间穿过时,通过三个以上的引导轮本体的共同夹紧作用使竹段在输送过程中,弯曲的部分能够得到对中矫直,去竹青机构则设置在其中二组矫直轮组之间,在曲竹青机构中,通过转动机构转动带动竹青刮除刀片转动,对输送中的竹段外壁进行环切,去除竹段外壁的竹青,由于输送过程中,弯曲的竹段能够充分矫直,使得竹段通过去竹青机构时,竹青刮除刀片能够完全、均匀地切除竹段表面的竹青,不会出现弯曲凸出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深,弯曲凹陷的一面竹青切削过浅导致竹青无法完全去除的问题。完全去除的问题。完全去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钱小平 杜锦祥 周琦 罗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杜氏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23

技术公布日:

2023/3/27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5:0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3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矫直   机构   圆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