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需要对吸气肌进行锻炼。是面试大多数呼吸训练器是采用阻抗训练基础原理;
3.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1885224u)公开了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训练腔,在训练腔内设有弹性气球,训练腔的上端开口,从训练腔的上端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调节筒,调节筒的下端开口,在调节筒下端的边缘处设有环形止档,在调节筒内设有升降板,升降板放置于环形止档上,在调节筒的上端设有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上设有阀门,在导气管上连接有第二导气管,第一导气管与第二导气管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升降板上设有传动杆,传动杆穿出调节筒的上端,传动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阀门的把手铰接,用于带动阀门开合。本发明提供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肺功能训练的强度,并且采用弹性气球,不会因为经常使用导致漏气。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4.现有的现在市面上的这些训练器,里面结构基本为各种的阀,调节阀的大小深度吹气时可以感觉到阻力的增加,但是视觉上看不到,有时候患者看不到效果,依从性就会差一点,且往往没有弹性元件安装式的阻力训练机构;
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咬嘴,
所述咬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环,所述卡合环的一端卡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侧设有预留圈,所述预留圈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转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
弹簧,所述弹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
圆形弧板,所述转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壳体的外壁表面设有刻度表。
8.优选的,所述圆形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圆形弧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扣。
9.优选的,所述圆形弧板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圆形弧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底部一侧设有滑轨。
10.优选的,所述滑轨的底部内壁设有多组通气孔,所述滑轨与壳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预留圈与通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预留圈通过螺纹槽活动连接螺旋
柱,且螺旋柱转动控制下方的弹簧整体能够进行转动调节。
12.优选的,所述咬嘴通过卡合环与通气管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气管与壳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设计。
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螺旋柱、弹簧、圆形弧板、指针以及壳体之间的关系,在后期使用时,该装置相比于传统的肺部训练器,里面结构基本为各种的阀,调节阀的大小深度吹气时可以感觉到阻力的增加,但是视觉上看不到,有时候患者看不到效果,依从性就会差一点,该装置采用的弹簧连接一端的圆形弧板在通道内部进行上下滑动,同时通过设置的圆形弧板带动一侧的指针控制该圆形弧片整体能够进行伸缩调节,从而配合壳体外侧的刻度表整体能够进行直观的显示,非常便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的咬嘴、卡合环、通气管以及壳体之间的关系,在后期使用时,可以对咬嘴整体能够进行后期的更换处理,非常便捷,且该通气管直接入通道的内部,用于后期传输气体,且通过设计的螺纹槽与预留圈之间的配合,该肺部训练装置能够通过使用者转动旋转,从而控制转筒带动下方的螺旋柱整体能够进行转动,然后通过螺旋柱带动下方的弹簧整体能够进行转动升降调节,从而方便患者调节适配的档位。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螺旋柱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0.图5为本发明预留圈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圆形弧板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为:1、咬嘴;2、卡合环;3、旋钮;4、壳体;5、通气管;6、转筒;7、螺旋柱;8、弹簧;9、通道;10、滑轨;11、通气孔;12、圆形弧板;13、螺纹槽;14、指针;15、刻度表;16、连接扣;17、预留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
25.如附图1-图6所示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咬嘴1,咬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环2,卡合环2的一端卡接有通气管5,通气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4,壳体4的顶部安装有转筒6,转筒6的一侧设有预留圈17,预留圈17内部设有螺纹槽13,转筒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柱7,螺旋柱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形弧板12,转筒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钮3,壳体4的外壁表面设有刻度表15。
26.本实施例,圆形弧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14,圆形弧板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
连接扣16,工作时,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圆形弧板12与指针14以及连接扣16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连接扣16带动下方的圆形弧板12整体能够升降,非常便捷。
27.本实施例,圆形弧板12通过连接扣16固定连接弹簧8,圆形弧板12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通道9,通道9的底部一侧设有滑轨10,工作时,该装置通过滑轨10的设计,该圆形弧板12的指针14能够在滑轨10中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在后期测试时对应壳体4的刻度,方便后期观察,且该壳体4设计为透明状。
28.本实施例,滑轨10的底部内壁设有多组通气孔11,滑轨10与壳体4之间为固定连接,工作时,该装置通过设计通气孔11,该壳体4在后期使用时,能够通过通气孔11方便后期的透气处理。
29.本实施例,预留圈17与通道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预留圈17通过螺纹槽13活动连接螺旋柱7,且螺旋柱7转动控制下方的弹簧8整体能够进行转动调节,工作时,该装置采用预留圈17与螺纹槽13进行配合,采用螺旋柱7转动升降,从而控制下方的弹簧8整体可以进行升降处理。
30.本实施例,咬嘴1通过卡合环2与通气管5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气管5与壳体4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设计,工作时,咬嘴1采用卡合环2与通气管5进行配合,且在后期使用时,能够实现拉动咬嘴1,从而实现咬嘴1的拆卸更换处理,非常便捷。
3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32.首先,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圆形弧板12与连接扣16以及通道9和弹簧8之间的关系,在后期使用时,能够通过弹簧8与上方的螺旋柱7进行配合,且通过螺旋柱7转动,从而控制弹簧8整体能够进行升降,且患者在后期使用时,首先先对咬嘴1吹气,然后向通道9内吹气,然后气体推动圆形弧板12在通道9内部进行滑动,此时该圆形弧板12的一端设有指针14,且圆形弧板12伸缩时,能够控制指针14整体在壳体4内壁进行滑动,同时对应刻度表15进行升降处理,且该指针14在透明壳体4的内部进行伸缩,且对应外部的刻度表15能够方便后期观看,这就是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
33.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4.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5.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包括咬嘴(1),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嘴(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环(2),所述卡合环(2)的一端卡接有通气管(5),所述通气管(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顶部安装有转筒(6),所述转筒(6)的一侧设有预留圈(17),所述预留圈(17)内部设有螺纹槽(13),所述转筒(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旋柱(7),所述螺旋柱(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圆形弧板(12),所述转筒(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旋钮(3),所述壳体(4)的外壁表面设有刻度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弧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14),所述圆形弧板(1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扣(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弧板(12)通过连接扣(16)固定连接弹簧(8),所述圆形弧板(12)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通道(9),所述通道(9)的底部一侧设有滑轨(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0)的底部内壁设有多组通气孔(11),所述滑轨(10)与壳体(4)之间为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圈(17)与通道(9)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预留圈(17)通过螺纹槽(13)活动连接螺旋柱(7),且螺旋柱(7)转动控制下方的弹簧(8)整体能够进行转动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嘴(1)通过卡合环(2)与通气管(5)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通气管(5)与壳体(4)之间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肺功能训练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咬嘴,所述咬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合环,所述卡合环的一端卡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侧设有预留圈。本发明通过设置螺旋柱、弹簧、圆形弧板、指针以及壳体之间的关系,该装置相比于传统的肺部训练器,里面结构基本为各种的阀,调节阀的大小深度吹气时可以感觉到阻力的增加,但是视觉上看不到,有时候患者看不到效果,依从性就会差一点,该装置采用的弹簧连接一端的圆形弧板在通道内部进行上下滑动,同时通过设置的圆形弧板带动一侧的指针控制该圆形弧片整体能够进行伸缩调节。够进行伸缩调节。够进行伸缩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
牛淑君 梅昕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肥东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2.1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