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腿部拉伸健身器材,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三维拉伸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分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的很多工作都是文职工作,对着电脑,导致人们的运动越来越少,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健身器材对于得人们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人们的腿部得不到训练,腿部是关乎人们能否行动的重要部位,因此急需一种腿部拉绳装置来对人们腿部进行训练。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2122887681.6的腿部拉伸训练架,该该腿部拉伸训练架包括:底板;坐卧板,经支撑架支撑固定于底板上方,在坐卧板的一端固定腿部支撑轴;配重机构,转动设于腿部支撑轴下方,在配重机构的底部设置脚踝抬升杆;滑轮组件,包括设于底板顶面的滑轮组,在滑轮组上绕设弹性拉绳组;弹性拉绳组包括腿部训练拉绳和手臂训练拉绳;腿部训练拉绳的一端与坐卧板底端固定,腿部训练拉绳的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与配重机构的底端固定;手臂训练拉绳的一端与坐卧板底端固定,手臂训练拉绳的另一端绕出滑轮组设置。该腿部拉伸训练架虽然能够实现手臂和腿部同时训练,但是该腿部拉伸训练架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4.由于腿部和手臂均能被拉伸,但是该结构复杂,为了达到训练效果需要配重,不能利用人体的自身重量进行训练,导致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智能三维拉伸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配重才能达到腿部训练效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三维拉伸器,包括:安装架、
座椅、钩脚柱、手握部以及限转机构,安装架上安装有钩脚柱,在钩脚柱上方安装有手握部,在钩脚柱旁安装有能旋转的座椅,座椅与安装架铰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座椅的旋转角度。
8.优选的是,安装架包括:贴地架、第一
立柱以及第二立柱,贴地架安装在地面上,贴地架一端安装第一立柱,第一立柱安装钩脚柱以及手握部,第二立柱铰接座椅和限转机构。
9.优选的是,手握部为方框结构,手握部延伸至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上方。
10.优选的是,钩脚柱包括:
外套、
柱体以及螺帽,柱体穿过第一立柱,柱体两端分别穿过两外套,外套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柱体两端部均螺纹连接螺帽,螺帽与第一立柱配合定位外套。
11.优选的是,外套外壁凸出形成有按摩凸起。
12.优选的是,柱体穿过有第一定位头和第二定位头,第一定位头位于外套与第一立柱之间,第二定位头位于外套与螺帽之间。
13.优选的是,第一定位头和第二定位头均延伸有延伸筒,延伸筒伸入至外套内。
14.优选的是,限转机构包括:限转销以及旋转盘,限转销安装在第二立柱上,旋转盘安装在座椅底部,旋转盘开设有至少两弧形槽,弧形槽内供限转销插入,弧形槽对应的角度小于120
°
。
15.优选的是,座椅包括:坐垫、支撑板、旋转架以及支撑杆,旋转架与第二立柱铰接,底架中部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坐垫,底架向第一立柱所在方向延伸有支撑杆,支撑杆为t型结构。
16.优选的是,在安装架、座椅、钩脚柱、手握部以及限转机构上方安装天棚,天棚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连接至电源供应电路,电源供应电路连接至控制器以及显示器,控制器连接至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的摆动次数,显示器安装在天棚下方。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置座椅能够相对安装架旋转,同时设置钩脚柱以及手握部,实现了训练的时候,首先,人坐在座椅上;然后,人可以手握住手握部;再后,脚勾住或者踩在钩脚柱上;再后,脚蹬钩脚柱,使得座椅旋转,从而达到拉伸腿部和臂部的效果。本技术中,整个拉伸器不需要配重,通过驱动人体和座椅旋转,从而达到训练效果,结构简单可靠,减少了生产成本。
19.2)通过设置限转机构,实现了控制座椅的旋转角度,避免了因为座椅旋转角度过大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1.图1为智能三维拉伸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智能三维拉伸器的爆炸图;
23.图3为智能三维拉伸器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安装架1、贴地架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座椅2、坐垫21、支撑板22、旋转架23、支撑杆24、钩脚柱3、外套31、柱体32、螺帽33、按摩凸起34、第一定位头35、第二定位头36、手握部4、限转销51、旋转盘52、弧形槽520、天棚6、太阳能板7、显示器8。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6.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三维拉伸器,包括:安装架1、座椅2、钩脚柱3、手握部4以及限转机构,安装架1上安装有钩脚柱3,在钩脚柱3上方安装有手握部4,在钩脚柱3旁安装有能旋转的座椅2,座椅2与安装架1铰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座椅2的旋转角度。
27.安装架1包括:贴地架11、第一立柱12以及第二立柱13,贴地架11安装在地面上,贴地架11一端安装第一立柱12,第一立柱12安装钩脚柱3以及手握部4,第二立柱13铰接座椅2和限转机构。贴地架11为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提供了安装基础,使得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能够牢靠地安装在地面上。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间隔地设置,从而使得座椅2
与钩脚柱3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8.手握部4为方框结构,手握部4延伸至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之间的上方。由于人体结构是腿部比臂部长,因此设置手握部4延伸至第一立柱12与第二立柱13之间,使得人体坐在座椅2上脚蹬钩脚柱3旋转的时候,始终能够手握着手握部4,保证手臂拉伸,同时保证人体稳定,提高安全性。
29.钩脚柱3包括:外套31、柱体32以及螺帽33,柱体32穿过第一立柱12,柱体32两端分别穿过两外套31,外套31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柱体32两端部均螺纹连接螺帽33,螺帽33与第一立柱12配合定位外套31。由于在训练的时候,钩脚柱3受到的极大的拉力,因此设置柱体32穿过第一立柱12,使得柱体32与第一立柱12连接处牢靠,避免因为焊接而导致牢靠性较低,延长了使用寿命。
30.外套31外壁凸出形成有按摩凸起34。由于可能是脚腕勾住钩脚柱3,因此通告外套31的凸起设置,可以起到按摩脚腕的效果,同时外套31具有弹性,使得脚腕不会太疼。
31.柱体32穿过有第一定位头35和第二定位头36,第一定位头35位于外套31与第一立柱12之间,第二定位头36位于外套31与螺帽33之间。实现了配合夹紧外套31,且使得外套31与螺帽33之间没有间隙,外头与第一立柱12之间也没有间隙。
32.第一定位头35和第二定位头36均延伸有延伸筒(图中未示),延伸筒伸入至外套31内。充分定位外套31,使得第一定位头35和第二定位头36均很好地与外套31融合在一起。
33.限转机构包括:限转销51以及旋转盘52,限转销51安装在第二立柱13上,旋转盘52安装在座椅2底部,旋转盘52开设有至少两弧形槽520,弧形槽520内供限转销51插入,弧形槽520对应的角度小于120
°
。弧形槽520内壁提供限转销51的旋转空间,同时弧形槽520对应的角度设置,避免座椅2旋转角度过大而导致危险性较大,从而控制了安全性。
34.座椅2包括:坐垫21、支撑板22、旋转架23以及支撑杆24,旋转架23与第二立柱13铰接,底架中部固定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上安装坐垫21,底架向第一立柱12所在方向延伸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为t型结构。通过设置支撑杆24实现了支撑人体的腿部中间。通过设置旋转架23,使得座椅2能够硬性地与第二立柱13铰接,也为旋转盘52的安装提供了安装基础。同时旋转架23与支撑架整体式设计,无焊接等连接处,保证了稳定性。
35.旋转盘52包括:外筒521、中心筒522以及隔挡块523,外筒521与座椅2固定,外筒521中心有中心筒522,中心筒522与外筒521之间固定有隔挡块523,相邻两隔挡块523之间形成弧形槽520,铰接轴心线中心处安装有旋转轴。
36.限转销51至少有三根,所有限转销51布置在一圆周上,该圆周的轴心线为铰接轴心线,铰接轴心线与旋转盘52同轴心,因此当旋转盘52与座椅2一起旋转的时候,座椅2能够相对所有的限转销51旋转,多根限转销51和旋转轴53共同支撑座椅2,减轻旋转轴53的负担,稳定性好。然后,由于限转销51在与座椅2相对固定的弧形槽520旋转,弧形槽520内壁限制的限转销51可以旋转的角度,从而限制了座椅2相对第二立柱13的旋转角度。
37.如图3所示,在安装架1、座椅2、钩脚柱4、手握部5以及限转机构上方安装天棚6,天棚6上安装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连接至电源供应电路,电源供应电路(图中未示)连接至控制器(图中未示)以及显示器8,控制器连接至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的摆动次数,显示器安装在天棚6下方。实现了利用太阳能为控制器以及显示器8供电,从而充分利用能量,有利于环保。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等,通过检测座椅2到贴地架11之间的距离,从而检测
座椅2的摆动次数,通过显示器8显示出来,为锻炼者计数,提供方便。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座椅(2)、钩脚柱(3)、手握部(4)以及限转机构,安装架(1)上安装有钩脚柱(3),在钩脚柱(3)上方安装有手握部(4),在钩脚柱(3)旁安装有能旋转的座椅(2),座椅(2)与安装架(1)铰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座椅(2)的旋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架(1)包括:贴地架(11)、第一立柱(12)以及第二立柱(13),贴地架(11)安装在地面上,贴地架(11)一端安装第一立柱(12),第一立柱(12)安装钩脚柱(3)以及手握部(4),第二立柱(13)铰接座椅(2)和限转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手握部(4)为方框结构,手握部(4)延伸至第一立柱(12)和第二立柱(13)之间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钩脚柱(3)包括:外套(31)、柱体(32)以及螺帽(33),柱体(32)穿过第一立柱(12),柱体(32)两端分别穿过两外套(31),外套(31)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柱体(32)两端部均螺纹连接螺帽(33),螺帽(33)与第一立柱(12)配合定位外套(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外套(31)外壁凸出形成有按摩凸起(34)。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柱体(32)穿过有第一定位头(35)和第二定位头(36),第一定位头(35)位于外套(31)与第一立柱(12)之间,第二定位头(36)位于外套(31)与螺帽(33)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头(35)和第二定位头(36)均延伸有延伸筒,延伸筒伸入至外套(31)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限转机构包括:限转销(51)以及旋转盘(52),限转销(51)安装在第二立柱(13)上,旋转盘(52)安装在座椅(2)底部,旋转盘(52)开设有至少两弧形槽(520),弧形槽(520)内供限转销(51)插入,弧形槽(520)对应的角度小于12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座椅(2)包括:坐垫(21)、支撑板(22)、旋转架(23)以及支撑杆(24),旋转架(23)与第二立柱(13)铰接,底架中部固定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上安装坐垫(21),底架向第一立柱(12)所在方向延伸有支撑杆(24),支撑杆(24)为t型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三维拉伸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架(1)、座椅(2)、钩脚柱(3)、手握部(4)以及限转机构上方安装天棚,天棚上安装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连接至电源供应电路,电源供应电路连接至控制器以及显示器,控制器连接至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检测座椅的摆动次数,显示器安装在天棚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三维拉伸器,包括:安装架、座椅、钩脚柱、手握部以及限转机构,安装架上安装有钩脚柱,在钩脚柱上方安装有手握部,在钩脚柱旁安装有能旋转的座椅,座椅与安装架铰接处安装有限转机构,限转机构用于限制座椅的旋转角度。该智能三维拉伸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配重才能达到腿部训练效果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
孙良来 孙浩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大体育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