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专用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端子定位压接
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内部需要使用高压线束,高压线束制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电线的出头长度、端子安装面的平整度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压接端子采用操作人员手工辅助压接端子,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并且不能保证端子安装面的平整度,端子容易出现变形的现象,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包括端子定位装置和端子压接模具,
所述端子定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安装于工作台底部,并侧固定于端子压接模具的下
钳口,所述装置底座表面固定端子定位支架,所述端子定位支架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所述端子凹槽滑道内输送压接端子;
5.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钳装置和下钳装置,所述上钳装置通过装置上座固定于顶部,所述下钳装置通过装置底座固定于工作台底部,所述上钳装置形成上钳口,所述下钳装置形成下钳口,所述端子压接模具通过上钳装置与下钳装置合模配合并经上钳口与下钳口的形成的成型约束压接线束端子。
6.进一步,所述上钳口自一端向上弧形过渡并经口顶端形成向下凸起后向下弧形过渡至另一端。
7.进一步,所述下钳口自一端内凹过渡至另一端。
8.有益技术效果:
9.1、本专利采用端子定位装置和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端子定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安装于工作台底部,并侧固定于端子压接模具的下钳口,所述装置底座表面固定端子定位支架,所述端子定位支架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所述端子凹槽滑道内输送压接端子;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钳装置和下钳装置,所述上钳装置通过装置上座固定于顶部,所述下钳装置通过装置底座固定于工作台底部,所述上钳装置形成上钳口,所述下钳装置形成下钳口,所述端子压接模具通过上钳装置与下钳装置合模配合并经上钳口与下钳口的形成的成型约束压接线束端子,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装置在端子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左边滑道对端子进行安装,保证了端子压接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本装置包括端子定位器和压接模具,端子定位器和压接模具相结合起到固定作用,其中包括上钳
口、下钳口、气压表、以及控制踏板,根据安装要求,设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压接模具,其中,固定端子定位器通过左边滑道对端子进行安装,底座安装于工作台上,通过螺丝与下钳口进行固定,使用六角扳手进行旋转开合,使得端子便于固定,同时,在设计中将端子放在端子定位器中,将端子摆放在下钳口合适的位置上,其中端子定位器和下钳口起到约束作用,在压接过程中踩下控制踏板,对端子进行压接,便于压接于确保端子压接状态,本装置端子便于固定、便于压接于确保端子压接状态、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发生危险。
10.2、本专利采用所述上钳口自一端向上弧形过渡并经口顶端形成向下凸起后向下弧形过渡至另一端,上钳口保证了压接后端子上方有效成型。
11.3、本专利采用所述下钳口自一端内凹过渡至另一端,下钳口保证了压接后端子下方有效成型。
12.4、本专利还包括还包括控制踏板和气压表,保证了控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5.图中:1-端子定位装置、2-端子压接模具、3-工作台、4-端子定位支架、5-端子凹槽滑道、6-上钳装置、7-下钳装置、8-装置上座、9-装置底座、10-上钳口、11-下钳口。
16.实施例:
17.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包括端子定位装置1和端子压接模具2,所述端子定位装置1包括装置底座9,所述装置底座9安装于工作台3底部,并侧固定于端子压接模具2的下钳口11,所述装置底座9表面固定端子定位支架4,所述端子定位支架4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5,所述端子凹槽滑道5内输送压接端子;
18.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包括上钳装置6和下钳装置7,所述上钳装置6通过装置上座8固定于顶部,所述下钳装置7通过装置底座9固定于工作台3底部,所述上钳装置6形成上钳口10,所述下钳装置7形成下钳口11,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通过上钳装置6与下钳装置7合模配合并经上钳口10与下钳口11的形成的成型约束压接线束端子。
19.所述上钳口10自一端向上弧形过渡并经口顶端形成向下凸起后向下弧形过渡至另一端。
20.所述下钳口11自一端内凹过渡至另一端。
21.工作原理:
22.本专利通过采用端子定位装置和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端子定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安装于工作台底部,并侧固定于端子压接模具的下钳口,所述装置底座表面固定端子定位支架,所述端子定位支架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所述端子凹槽滑道内输送压接端子;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钳装置和下钳装置,所述上钳装置通过装置上座固定于顶部,所述下钳装置通过装置底座固定于工作台底部,所述上钳装置形成上钳口,所述下钳装置形成下钳口,所述端子压接模具通过上钳装置与下钳装置合模配合并经上钳口与下钳口的形成的成型约束压接线束端子,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
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本装置在端子输送的过程中,通过左边滑道对端子进行安装,保证了端子压接的过程中的稳定性,本装置包括端子定位器和压接模具,端子定位器和压接模具相结合起到固定作用,其中包括上钳口、下钳口、气压表、以及控制踏板,根据安装要求,设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压接模具,其中,固定端子定位器通过左边滑道对端子进行安装,底座安装于工作台上,通过螺丝与下钳口进行固定,使用六角扳手进行旋转开合,使得端子便于固定,同时,在设计中将端子放在端子定位器中,将端子摆放在下钳口合适的位置上,其中端子定位器和下钳口起到约束作用,在压接过程中踩下控制踏板,对端子进行压接,便于压接于确保端子压接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端子便于固定、便于压接于确保端子压接状态、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发生危险的有益技术效果。
23.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定位装置和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端子定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所述装置底座安装于工作台底部,并侧固定于端子压接模具的下钳口,所述装置底座表面固定端子定位支架,所述端子定位支架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所述端子凹槽滑道内输送压接端子;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钳装置和下钳装置,所述上钳装置通过装置上座固定于顶部,所述下钳装置通过装置底座固定于工作台底部,所述上钳装置形成上钳口,所述下钳装置形成下钳口,所述端子压接模具通过上钳装置与下钳装置合模配合并经上钳口与下钳口的形成的成型约束压接线束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口自一端向上弧形过渡并经口顶端形成向下凸起后向下弧形过渡至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钳口自一端内凹过渡至另一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专用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定位压接装置,所述端子定位支架侧方形成端子凹槽滑道,所述端子凹槽滑道内输送压接端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由于常用的压接模具在压接过程中需要双手抚平端子进行压接,在压接的过程中操作困难,出错率高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端子便于固定、便于压接于确保端子压接状态、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发生危险的有益技术效果。操作人员不会发生危险的有益技术效果。操作人员不会发生危险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周兴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锦城汽车电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31
技术公布日:
20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