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610316558.X
  • 20160515
  • CN105963178A
  • 20160928
  • 佛山市芊茹化妆品有限公司
  • 胡喜芬;黄云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A61K8/97
  • A61K8/97 A61K8/64 A61K8/65 A61K8/92 A61K8/68 A61Q19/00 A61K36/8964 A61K38/39 A61P17/00 A61K38/06 A61K31/164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锦华路82号二层2AP68号之一
  • 广东(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所述的组合物含有知母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和假叶树提取物,可有效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炎症,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微循环,起到良好的去红血丝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知 母提取物0.1-5份、金缕梅提取物0.1-5份、假叶树提取物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质 量份的各组分:知母提取物2.5份、金缕梅提取物2.5份、假叶树提取物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述 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常春藤提取物0.1-3 份、连翘提取物0.1-3份、黄芪提取物0.1-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 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的组分: 0.1%三肽-1铜 溶液0.1-5份、胶原0.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本发明 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神经酰胺3 0.1- 1份、青刺果油0.1-2份。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所述化妆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3-39%的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 化妆品组合物。

8.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0.5%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0.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1-2%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5%

异壬酸异壬酯 0.5-2%

四异硬脂酸酯 0.5-2%

甘油 1-5%

丙二醇 1-5%

卡波姆 0.1-0.3%

戊二醇 3-5%

精氨酸 0.1-0.3%

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0.3-39%

水 余量。

说明书

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背景技术

近几年,面部红血丝、肤不均匀等相关皮肤问题逐渐成为化妆品行业和医学行 业研究的热点。面部红血丝,医学上又称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也就是毛细血管壁的弹性降 低,脆性增强,血管持续性不均匀的扩张甚至破裂,导致面部皮肤泛红,肉眼可见扩张的毛 细血管,常伴有红或紫红斑状、点状、线状或星状等现象,称为毛细血管扩张症。形成面 部红血丝的原因复杂多样,有些家族遗传病导致先天性毛细血管舒缩缺陷,形成遗传性出 血性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另外高原气候缺氧导致毛细血管代偿性 扩张也是一种原因。然而,目前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导致的激素依赖性毛细血管 扩张成为主要原因,具体的,长期使用激素产品导致局部皮肤的胶原变性,毛细血管弹性降 低而变脆,引起局部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和紫癜等。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引发的红血丝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很 大负担。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用于去除红血丝化妆品功效并不显著,并未达到其广告 所宣称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部分原料简介如下:

知母,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 渴除烦等功效。赵树进等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年02期发表的论文《知母皂苷及其苷 元对动物模型β肾上腺素受体的调整作用》中披露知母皂苷可明显减轻糖皮质激素引起的 副作用。

金缕梅,金缕梅科金缕梅属植物,含有多种单宁质,有舒缓、收敛、抗菌等效果。

假叶树,百合科假叶树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假叶树皂苷。近代药理研究证实, 假叶树皂苷具有增强血管舒缩作用和静脉张力作用。

常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全株均可入药,性平味甘,有祛风 湿、活血消肿的作用。

连翘,木樨科连翘属植物,性凉味苦,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黄芪,蝶形花科黄芪属植物,性甘微温,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 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所述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含有 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知母提取物0.1-5份、金缕梅提取物0.1-5份、假叶树提取物0.1-5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所述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含有如下质量份的各 组分:知母提取物2.5份、金缕梅提取物2.5份、假叶树提取物2.5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 的组分:常春藤提取物0.1-3份、连翘提取物0.1-3份、黄芪提取物0.1-3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 的组分:0.1%三肽-1铜溶液0.1-5份、胶原0.1-2份。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如下质量份 的组分:神经酰胺3 0.1-1份、青刺果油0.1-2份。

本发明的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具有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消除炎症,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微循环的作用,添加到护肤品 常用的基质或载体,可制成面膜、精华液、护肤膏霜乳液、护肤啫喱。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0.5%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0.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1-2%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5%

异壬酸异壬酯 0.5-2%

四异硬脂酸酯 0.5-2%

甘油 1-5%

丙二醇 1-5%

卡波姆 0.1-0.3%

戊二醇 3-5%

精氨酸 0.1-0.3%

上述具有去红血丝功效的化妆品组合物 0.3-39%

水 余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依据中医君臣佐使 的思想遣方用药,具体的,假叶树提取物为君药,具有增强血管舒缩作用和静脉张力作用; 金缕梅提取物为臣药,起舒缓,收敛作用;知母提取物为佐使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还可以 抑制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各种副作用。假叶树提取物、知母提取物和金缕梅提取物合用,可有 效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消除炎症,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恢复正 常的微循环,起到良好的去红血丝效果。2、常春藤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合用,可 起到清除自由基、散结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佐使药作用。3、三肽-1铜和胶原合用,可以 促进细胞增生和胶原蛋白生成,增强毛细血管弹性,对去红血丝效果有增强效果。4、青刺果 油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不饱和脂肪酸,与神经酰胺3合用,可增厚皮肤角质层,恢复肌肤的 天然屏障,保护皮肤下毛细血管免受外界刺激,为毛细血管的修复提供良好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1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0.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5%

异壬酸异壬酯 0.5%

四异硬脂酸酯 2%

甘油 1%

丙二醇 5%

卡波姆 0.1%

戊二醇 5%

精氨酸 0.1%

知母提取物 0.1%

金缕梅提取物 5%

假叶树提取物 0.1%

水 余量。

生产工艺:1、先将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甲氧基 PEG/PPG-25/4 聚 二甲基硅氧烷、辛酸/癸酸甘油三酯、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异壬酸异壬酯、四异 硬脂酸酯投入油相锅,混合,加热至80℃,搅拌溶解,制得油相;2、再将水、甘油、丙二醇、卡 波姆、戊二醇投入乳化锅,混合,加热至80℃,搅拌溶解,制得水相;3、将油相抽入乳化锅,均 质(均质速率为3000rpm)3分钟后保温搅拌(搅拌速率为 30rpm)45 分钟。4、预先用水溶解 好精氨酸,再加入乳化锅,搅拌均匀;5、降温到室温,加入知母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和假叶 树提取物,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5%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2%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2%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1%

异壬酸异壬酯 2%

四异硬脂酸酯 0.5%

甘油 5%

丙二醇 1%

卡波姆 0.3%

戊二醇 3%

精氨酸 0.3%

知母提取物 5%

金缕梅提取物 0.1%

假叶树提取物 5%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0.1%

连翘提取物 3%

黄芪提取物 0.1%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3%

连翘提取物 0.1%

黄芪提取物 3%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1%

连翘提取物 1%

黄芪提取物 1%

0.1%三肽-1铜溶液 0.1%

胶原 2%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7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1%

连翘提取物 1%

黄芪提取物 1%

0.1%三肽-1铜溶液 5%

胶原 0.1%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8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1%

连翘提取物 1%

黄芪提取物 1%

0.1%三肽-1铜溶液 2%

胶原 1%

神经酰胺3 0.1%

青刺果油 2%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9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2.5%

金缕梅提取物 2.5%

假叶树提取物 2.5%

常春藤提取物 1%

连翘提取物 1%

黄芪提取物 1%

0.1%三肽-1铜溶液 2%

胶原 1%

神经酰胺3 1%

青刺果油 0.1%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0

对实施例1-9所制备的去红血丝精华液进行功效评价,并设置对比例1-4,其中对比例4 为市售去红血丝精华液,具体测试如下:

对比例1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4%

金缕梅提取物 4%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2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金缕梅提取物 4%

假叶树提取物 4%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对比例3

一种去红血丝精华液,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双-PEG/PPG-20/5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甲氧基 PEG/PPG-25/4 聚二甲基硅氧烷 0.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3%

异壬酸异壬酯 1%

四异硬脂酸酯 1%

甘油 3%

丙二醇 3%

卡波姆 0.2%

戊二醇 4%

精氨酸 0.2%

知母提取物 4%

假叶树提取物 4%

水 余量。

制备工艺类似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去红血丝功效测试方法如下:各实验组均选取15名志愿者,年龄25-55岁,脸部有 红血丝,能够按规范使用产品,并配合工作人员按要求完成评价工作,具有一定表述能力, 能真实反应使用后的感受;使用方法:连续试用12周,早晚各一次,并拍照存档;对比第0天 和第12周照片,红血丝去除30%以上为显效,红血丝去除5%-30%的为有效;红血丝去除5%以 下或不明显的为无效。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

表1去红血丝功效测试记录表

显效 有效 无效

实施例1 3 5 7

实施例2 5 8 2

实施例3 4 6 5

实施例4 8 3 4

实施例5 7 5 3

实施例6 9 4 2

实施例7 10 2 3

实施例8 11 3 1

实施例9 12 3 0

对比例1 0 7 8

对比例2 0 6 9

对比例3 0 8 7

对比例4 1 4 10

从上表1可见:实施例1-9所制得的去红血丝精华液与对比例4市售产品对比可知,本发 明的去红血丝化妆品组合物功效明显;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对比可知,假叶树提取物、知 母提取物和金缕梅提取物合用具有协同性的去红血丝效果;实施例4-5与实施例1-3对比可 知,常春藤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黄芪提取物合用,对去红血丝效果有增强效果;实施例6-7 与实施例4-5对比可知,三肽-1铜和胶原合用,可进一步增强去红血丝效果;实施例8-9对比 可知,青刺果油与神经酰胺3合用,对组合物的去红血丝效果有促进作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1:4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30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