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
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微棱镜反光膜或者微棱镜反光片,其表面微棱镜条纹,受到光照后反射光经过微棱镜折射汇聚形成亮光,主要用于制作各种反光标志标牌、车辆号牌、安全设施等,在白天反光膜形成的亮光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其亮光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看清目标,引起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
3.微棱镜反光膜或反光片生产成膜方法为将基材加热,用表面具有微棱镜条纹的板状模具压迫基材或者将基材压在板状模具上进行塑形,基材塑形后冷却可在表面形成微棱镜条纹,目前现有的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采用一次热压成型的方式对反光膜进行压膜,通过热压辊直接对反光膜进行热压成型,虽然现有的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能对反光膜进行热压成型,但容易导致反光膜受热不均,进而造成反光膜局部阵列结构存在缺失或者填充不满,从而影响反光膜的质量。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初步预热反光膜的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热压反光膜生产设备通过热压辊直接对反光膜进行热压成型,但容易导致反光膜受热不均,进而造成反光膜局部阵列结构存在缺失或者填充不满,从而影响反光膜的质量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初步预热反光膜的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有固定架、第一
转轴、加热辊、第二转轴、
辊轴、齿轮、电机、方形轴、半圆导热架和加热管,固定架上部上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固定架上部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加热辊,加热辊位于固定架内,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辊轴,辊轴位于固定架内,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前端均连接有齿轮,固定架后上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连接,固定架左侧连接有方形轴,方形轴上连接有半圆导热架,半圆导热架位于固定架内,半圆导热架内拆卸式设置有加热管。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密封壳、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固定架上连接有密封壳,密封壳内右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风扇,固定架下部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二风扇。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冷却管、环形安装架和水管,固定架右侧转动式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滑槽上转动式设置有环形安装架,两个环形安装架外侧均连接有水管。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限位辊,固定架上部左侧与固定架下部左侧均转动式设置有限位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摩擦棒,固定架内下部左侧连接有摩擦棒。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刮板,固定架下部左侧连接有刮板。
12.采用了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优点是:1、通过工作人员启动加热管,使加热管对反光膜进行初步加热,进而将反光膜均匀软化,从而便于后续热压成型工序。
13.2、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使第一风扇将固定架内的热气抽入密封壳内,第二风扇将密封壳内的热气抽回固定架内,进而达到热循环目的,从而使加热过的反光膜保持在合适温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辊轴、齿轮和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和第二转轴的部分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轴、半圆导热架和加热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壳、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环形安装架和水管的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辊、摩擦棒和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为:1-固定架,2-第一转轴,3-加热辊,4-第二转轴,5-辊轴,6-齿轮,7-电机,8-方形轴,9-半圆导热架,10-加热管,11-密封壳,12-第一风扇,13-第二风扇,14-冷却管,15-滑槽,16-环形安装架,17-水管,18-限位辊,19-摩擦棒,20-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实施例1
25.参阅图1-图4,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有固定架1、第一转轴2、加热辊3、第二转轴4、辊轴5、齿轮6、电机7、方形轴8、半圆导热架9和加热管10,固定架1上部上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2,固定架1上部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加热辊3,加热辊3位于固定架1内,第二转轴4上设置有辊轴5,辊轴5位于固定架1内,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4前端均连接有齿轮6,固定架1后上侧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连接,固定架1左侧焊接有方形轴8,方形轴8上连接有半圆导热架9,半圆导热架9位于固定架1内,半圆导热架9内拆卸式设置有加热管10。
26.参阅图7,还包括有限位辊18,固定架1上部左侧与固定架1下部左侧均转动式设置有限位辊18,限位辊18能够使反光膜紧绷,进而便于加热管10对其加热。
27.参阅图7,还包括有摩擦棒19,固定架1内下部左侧连接有摩擦棒19,摩擦棒19能够增大摩擦力。
28.参阅7和图8,还包括有刮板20,固定架1下部左侧焊接有刮板20,刮板20将反光膜上的细小颗粒刮除,进而防止在后续加热时将细小颗粒加热至反光膜上。
29.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将反光膜输送至固定架1内,使反光膜尾端越过限位辊18并穿过加热辊3和辊轴5之间,随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7、加热管10和加热辊
3,电机7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转动,第一转轴2转动带动齿轮6转动,齿轮6带动第二转轴4转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4转动分别带动加热辊3和辊轴5转动,加热辊3和辊轴5带动反光膜向右移动,反光膜向右与刮板20接触,刮板20将反光膜上的细小颗粒刮除,进而防止在后续加热时将细小颗粒加热至反光膜上,反光膜继续向右移动,加热管10对反光膜进行初步加热,进而将反光膜均匀软化,从而便于后续热压成型工序,在反光膜移动的同时挤压限位辊18转动,限位辊18使反光膜紧绷,进而便于加热管10对其加热,当初步加热的反光膜移动至加热辊3处,加热辊3对反光膜进行热压,使反光膜成型,反光膜加热完毕后,工作人员关闭电机7、加热管10和加热辊3。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阅图5,还包括有密封壳11、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固定架1上焊接有密封壳11,密封壳11内右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风扇12,固定架1下部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二风扇13。
32.参阅图6,还包括有冷却管14、环形安装架16和水管17,固定架1右侧转动式设置有冷却管14,冷却管14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15,滑槽15上转动式设置有环形安装架16,两个环形安装架16外侧均连接有水管17。
33.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第一风扇12将固定架1内的热气抽入密封壳11内,随后第二风扇13将密封壳11内的热气抽回固定架1内,如此往复进而达到热循环目的,从而使加热过的反光膜保持在合适温度,反光膜热压成型后,工作人员使水管17与外接水管17连接,外接水管17将水输送至冷却管14内,同时加热辊3和辊轴5继续带动热压完毕的反光膜向右移动,反光膜向右与冷却管14接触,冷却管14对反光膜进行冷却,在反光膜移动的同时挤压冷却管14转动,冷却管14辅助反光膜向右移动,水管17和环形安装架16在滑槽15上转动,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关闭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
34.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有固定架(1)、第一转轴(2)、加热辊(3)、第二转轴(4)、辊轴(5)、齿轮(6)和电机(7),固定架(1)上部上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2),固定架(1)上部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4),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加热辊(3),加热辊(3)位于固定架(1)内,第二转轴(4)上设置有辊轴(5),辊轴(5)位于固定架(1)内,第一转轴(2)与第二转轴(4)前端均连接有齿轮(6),固定架(1)后上侧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2)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方形轴(8)、半圆导热架(9)和加热管(10),固定架(1)左侧连接有方形轴(8),方形轴(8)上连接有半圆导热架(9),半圆导热架(9)位于固定架(1)内,半圆导热架(9)内拆卸式设置有加热管(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密封壳(11)、第一风扇(12)和第二风扇(13),固定架(1)上连接有密封壳(11),密封壳(11)内右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一风扇(12),固定架(1)下部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第二风扇(13)。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冷却管(14)、环形安装架(16)和水管(17),固定架(1)右侧转动式设置有冷却管(14),冷却管(14)前后两侧均开有滑槽(15),滑槽(15)上转动式设置有环形安装架(16),两个环形安装架(16)外侧均连接有水管(17)。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限位辊(18),固定架(1)上部左侧与固定架(1)下部左侧均转动式设置有限位辊(18)。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摩擦棒(19),固定架(1)内下部左侧连接有摩擦棒(19)。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刮板(20),固定架(1)下部左侧连接有刮板(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初步预热反光膜的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微棱镜反光膜成膜装置,包括有固定架、第一转轴、加热辊、第二转轴、辊轴、齿轮和电机,固定架上部上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一转轴,固定架上部下侧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加热辊,加热辊位于固定架内,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辊轴,辊轴位于固定架内,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前端均连接有齿轮,固定架后上侧安装有电机。通过工作人员启动加热管,使加热管对反光膜进行初步加热,进而将反光膜均匀软化,从而便于后续热压成型工序。序。序。
技术研发人员:
杨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三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