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无人机机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
背景技术:
2.目前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是通过配套的遥控器,对无人机进行通讯,对于采集到飞行数据,需要飞行完毕后统一取出分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方便快捷的实现飞行路线调整,视频和拍照也只能存储到无人机或遥控器,除飞手外其他人不能直接查看,不能对飞行时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际使用起来步骤繁琐。同时目前的无人机挂载设备单一,没有可自由扩展的数据
接口,只能挂载摄像头等官方的设备,不能灵活挂载用于定制化需求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目前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该多功能盒内设置有cpu
模块、4g/5g通信模块以及扩展接口等多种电子器件,可将数据直接发送到云服务器,直接与底面进行数据传输并可以进行实时分析数据,同时可以通过扩展接口添加其他硬件采集模块。同时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持续产生震动,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具有减震效果的结构。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包括内盒、外盒和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设置在内盒内部,内部电路包括底板、cpu模块、4g/5g通信模块、扩展接口和通讯接口,所述cpu模块、4g/5g通信模块、扩展接口和通讯接口均匹配安装在底板对应位置上,4g/5g通信模块、扩展接口和通讯接口均与cpu模块连接,内盒的外表面上沿四周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燕尾形状的插块,外盒的内侧壁与插块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插座,插座通过弹性带固定在外盒的内侧壁上,内盒通过插块与插座连接悬空固定在外盒内部,外盒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外盒的
插孔,插孔内匹配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与插座大小匹配的凹槽,插杆插入插孔内时插座匹配插入凹槽内。
5.优选地,所述cpu模块上安装有散热风扇。
6.优选地,所述扩展接口选用typc接口。
7.优选地,外盒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相互避让,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水平高度高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
8.优选地,cpu模块连接有用于显示其运行状态的指示灯。
9.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多功能盒的4g/5g通信模块与cpu模块可实现底面操作人员与无人机的数据传输, cpu模块可以通过4g/5g通信模块把无人机实行飞行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操作人员通过服务器给cpu模块下发飞行航线、飞行高度、速度等配置数据,cpu 模块3收到飞行数据后通过4g/5g通信模块4传输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按照飞行设置的数据飞行。同时无人机采集的数据直接发送到云服务器,进行实时分析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二次处理。
11.2.本多功能盒内设置有用于外接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的扩展接口,该拓展接口可灵活连接各种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飞行中环境等数据的需要。方便添加其他硬件采集模块,直接装载到飞机上。
12.3.本多功能盒设计双层结构,将含有精密电路的内盒通过弹性带与外盒连接,可以有效减少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内部电路各部分器件的影响。同时设置有插杆可保证在不使用时对弹性带的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是内部电路各模块安装示意图
14.图2是外盒一种角度的示意图
15.图3是外盒与内盒连接示意图
16.图4是内盒的俯视图
17.图5是插杆与插座连接示意图
18.图6是插杆插入外盒的示意图
19.1.内盒 2.外盒 3.cpu模块4.4g/5g通信模块 5.散热风扇 6.通讯接口 7.底板 8.插块 9.插座 10.弹性带 11.插杆12.插孔13.扩展接口14.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21.实施例1:
22.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包括内盒1、外盒2和内部电路。内部电路设置在内盒1内部,内部电路包括底板7、cpu模块3、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如图1所示,cpu模块3、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均匹配安装在底板7对应位置上,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均与cpu模块3连接。无人机通过4g/5g通信模块4与cpu模块3通讯,做好飞行前的准备,cpu模块3通过4g/5g通信模块4把无人机实行飞行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上。操作人员通过服务器给cpu模块3下发飞行航线、飞行高度、速度等配置数据,cpu 模块3收到飞行数据后通过4g/5g通信模块4传输给无人机,无人机可以按照飞行设置的数据飞行,解决了在飞行过程中不能随时调整飞行参数、实时传输采集信息等问题,使得操作更加灵活方便。cpu模块3上安装有散热风扇5,防止在使用过程中cpu模块3发热影响数据传输。底板7上设置有用于外接采集数据的传感器的扩展接口13,该拓展接口13选用typc接口,支持盲插,可灵活连接各种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飞行中环境等数据的需要。cpu模块3连接有用于显示其运行状态的指示灯14。
23.如图2-图6所示,内盒1的外表面上沿四周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燕尾形状的插块8,外盒2的内侧壁与插块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插座9,插座9通过弹性带10固定在外盒2的内侧壁上,内盒1通过插块8与插座9悬空固定在外盒2内部。由于在飞行过程中,无人机机身会产生震动,容易导致内盒1内部的元器件连接松动出现接触不良等故障,因此在飞行过程中,将内盒1通过插块8与插座9连接悬空固定在外盒2内部。此时内盒1与外盒2之间通过
弹性带10连接,外盒2与无人机机身固定连接,弹性带10可降低震动对内盒1的影响。外盒2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外盒2的插孔12,插孔12内匹配设置有插杆11。外盒2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相互避让,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水平高度高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插杆11上设置有与插座9大小匹配的凹槽,插杆11插入插孔12内时插座9匹配插入凹槽内。在不使用时,可将插杆11插入插孔12内,此时插杆11通过插座9将内盒1固定。此时在使用内盒1的接口连接时,不用打开外盒即可插拔数据线。同时弹性带10此时不需对内盒1产生拉力,防止在不使用时弹性带10弹性疲劳,延长弹性带10的使用寿命,而且便于内盒的安装拆卸。
24.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盒(1),外盒(2)和内部电路,所述内部电路设置在内盒(1)内部,内部电路包括底板(7)、cpu模块(3)、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所述cpu模块(3)、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均匹配安装在底板(7)对应位置上,4g/5g通信模块(4)、扩展接口(13)和通讯接口(6)均与cpu模块(3)连接,内盒(1)的外表面上沿四周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燕尾形状的插块(8),外盒(2)的内侧壁与插块(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相应的插座(9),插座(9)通过弹性带(10)固定在外盒(2)的内侧壁上,内盒(1)通过插块(8)与插座(9)连接悬空固定在外盒(2)内部,外盒(2)每个侧面均设置有多个贯穿外盒(2)的插孔(12),插孔(12)内匹配设置有插杆(11),所述插杆(11)上设置有与插座(9)大小匹配的凹槽,插杆(11)插入插孔(12)内时插座(9)匹配插入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模块(3)上安装有散热风扇(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接口(13)选用typc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其特征在于,外盒(2)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相互避让,前后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水平高度高于左右两侧面上设置的插孔(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其特征在于,cpu模块(3)连接有用于显示其运行状态的指示灯(14)。
技术总结
为解决目前无人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进行方便快捷的实现飞行路线调整,不能对飞行时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实际使用起来步骤繁琐,同时目前的无人机挂载设备单一,没有可自由扩展的数据接口,只能挂载摄像头等官方的设备,不能灵活挂载用于定制化需求的设备等问题,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机载多功能盒,该多功能盒内设置有CPU模块、4G/5G通信模块以及扩展接口等多种电子器件,可将数据直接发送到云服务器,直接与底面进行数据传输并可以进行实时分析数据,同时可以通过扩展接口添加其他硬件采集模块。同时由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会持续产生震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具有减震效果的结构。震效果的结构。震效果的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
刘迪 刘敏 王煜伟 付艳波 王元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科大数据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2.02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