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马达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圈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启动器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指的马达,又称起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马达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
3.马达线圈生产绕组制造工艺包括线圈制造,绕组嵌装及其绝缘处理,其中线圈制造是采用绕线设备对
铜线进行绕圈,绕圈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裁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马达线圈生产用自动裁切装置,在铜线完成缠绕后可以将线圈与铜线主体进行自动分离,提高马达线圈生产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可以将铜线缠绕后的线圈与铜线主体进行自动分离,保证了马达线圈生产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包括底架台,
所述底架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左侧承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装置
本体,右侧承接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左端轴承连接有绕线柱,所述绕线装置本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贯穿至绕线柱的内部,所述绕线柱的左侧开设有与矩形块相适配的矩形槽,所述承接板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线装置本体,两个承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设置在绕线装置本体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
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刀头,所述放线装置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管,所述放线装置本体的内腔设置有铜线本体。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放线装置本体底部固定连接的承接块。
7.优选的,所述铜线本体贯穿出线管至固定板的底部,所述铜线本体的尾端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顶部的固定套,所述螺纹杆滑动连接于固定套的内腔。
9.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的内腔前后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前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套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
10.优选的,所述底架台的内腔放置有集料箱。
1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线装置本体的设置,对铜线本体进行出线,通过承接板的设置对铜线进行绕圈,随后通过电机、螺纹管、螺纹杆和刀头的配合使用,使得铜线线圈得以裁切与铜线本体进行分离,即可达到马达线圈绕线结束后自动裁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套的限位块和螺纹杆表面限位槽的作用,对螺纹杆在固定套的内腔滑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螺纹杆转动于固定套的内腔。
附图说明
13.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绕线装置本体、气缸、挡片和矩形槽的左视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绕线装置本体、气缸、挡片和矩形槽的右视立体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螺纹杆和固定套的右视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底架台,2、承接板,3、绕线装置本体,4、气缸,5、挡片,6、绕线柱,7、矩形块,8、矩形槽,9、放线装置本体,10、固定板,11、承接块,12、电机,13、螺纹管,14、螺纹杆,15、刀头,16、出线管,17、铜线本体,18、固定套,19、集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22.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的实施例。
23.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4.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25.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包括底架台1:底架台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2,左侧承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装置本体3,右侧承接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片5,挡片5的左端轴承连接有绕线柱6,绕线装置本体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矩形块7,矩形块7贯穿至绕线柱6的内部,绕线柱6的左侧开设有与矩形块7相适配的矩形槽8,承接板2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线装置本体9,两个承接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设置在绕线装置本体3顶部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放线装置本体9底部固定连接的承接块11,固定板10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3,螺纹管1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刀头15,放线装置本体9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管16,放线装置本体9的内腔设置有铜线本体17,铜线本体17贯穿出线管16至固定板10的底
部,铜线本体17的尾端缠绕在绕线柱6的表面,螺纹杆14的表面套设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顶部的固定套18,螺纹杆14滑动连接于固定套18的内腔,固定套18的内腔前后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螺纹杆14表面的前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套18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通过固定套18的限位块和螺纹杆14表面限位槽的作用,对螺纹杆14在固定套18的内腔滑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螺纹杆14转动于固定套18的内腔,底架台1的内腔放置有集料箱19。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放线装置本体9对铜线本体17进行放线,随后通过绕线装置本体3对铜线本体17进行绕线,同时运行电机12,待线圈绕制完成后,电机12在运行的同时会带动螺纹管13发生转动,螺纹管13发生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螺纹杆14在固定套18的内腔向左滑动,螺纹杆14在向左滑动的同时会带动刀头15向左移动,此时刀头15的左侧会与铜线本体17上部相贴合,刀头15继续向左移动,使得铜线本体17得以被截断,此时刀头15的左侧与承接块11的右侧相贴合,然后电机12会带动螺纹杆14向右滑动,使得刀头15脱离与承接块11的贴合,此时放线装置本体9继续放线使得绕线装置本体3得以绕制铜线本体17,以上绕线装置本体3和放线装置本体9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即可达到马达线圈绕线结束后自动裁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7.综上所述:该一种线圈切线装置,通过放线装置本体9的设置,对铜线本体17进行出线,通过承接板2的设置对铜线进行绕圈,随后通过电机12、螺纹管13、螺纹杆14和刀头15的配合使用,使得铜线线圈得以裁切与铜线本体进行分离,即可达到马达线圈绕线结束后自动裁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8.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台(1):所述底架台(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2),左侧承接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装置本体(3),右侧承接板(2)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片(5),所述挡片(5)的左端轴承连接有绕线柱(6),所述绕线装置本体(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矩形块(7),所述矩形块(7)贯穿至绕线柱(6)的内部,所述绕线柱(6)的左侧开设有与矩形块(7)相适配的矩形槽(8),所述承接板(2)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线装置本体(9),两个承接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设置在绕线装置本体(3)顶部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3),所述螺纹管(13)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刀头(15),所述放线装置本体(9)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出线管(16),所述放线装置本体(9)的内腔设置有铜线本体(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放线装置本体(9)底部固定连接的承接块(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本体(17)贯穿出线管(16)至固定板(10)的底部,所述铜线本体(17)的尾端缠绕在绕线柱(6)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套设有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顶部的固定套(18),所述螺纹杆(14)滑动连接于固定套(18)的内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18)的内腔前后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14)表面的前后侧均开设有与固定套(18)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台(1)的内腔放置有集料箱(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切线装置,其包括底架台,所述底架台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左侧承接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装置本体,右侧承接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左端轴承连接有绕线柱,所述绕线装置本体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贯穿至绕线柱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放线装置本体的设置,对铜线本体进行出线,通过承接板的设置对铜线进行绕圈,随后通过电机、螺纹管、螺纹杆和刀头的配合使用,使得铜线线圈得以裁切与铜线本体进行分离,即可达到马达线圈绕线结束后自动裁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刘杨 杨永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蚌埠汇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