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应急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照明灯,在外部有电时才可照明,在外部电源突然切断或出现临时停电的情况,则照明灯无法正常使用照明,或需要通过外部设备供电才可进行照明,不方便用户的使用,使得用户在临时停电时,不可通过电源的内部装置进行供电照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急灯,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应急灯,包括灯罩、照明灯、正
电极及负电极,在
所述灯罩内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在所述腔体内设有
控制板及储电装置,所述正电极及所述负电极分别安装在所述灯罩上,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所述储电装置及所述照明灯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灯罩顶部处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正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负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灯罩的顶部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所述第二安装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包括安装腔及容腔,在所述安装腔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容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安装腔顶部收窄处形成内延伸边缘,在所述内延伸边缘上还设有散热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在所述第二安装腔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安装腔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腔体内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灯罩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控制板和/或所述储电装置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及第二连接柱,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用于将所述储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连接柱用于将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由所述第一连接柱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由所述第二连接柱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形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灯,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储电装置,当有电时,可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及控制板将一部分电能存储到储电装置中,并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及控制板对照明灯进行照明供电;在没电的时候,可通过储电装置对所述照明灯进行供电,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灯的剖视图;
19.图4为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灯的内部结构图;
20.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应急灯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2.如图1-5,一种应急灯,包括灯罩1、照明灯、正电极21及负电极22,在所述灯罩1内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3,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在所述腔体3内设有控制板及储电装置,所述正电极21及所述负电极22分别安装在所述灯罩1上,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正电极21、所述负电极22、所述储电装置及所述照明灯连接。
2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灯,通过在腔体3内设置储电装置,当有电时,可通过正电极21、负电极22及控制板将一部分电能存储到储电装置中,并通过正电极21、负电极22及控制板对照明灯进行照明供电;在没电的时候,可通过储电装置对所述照明灯进行供电,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
24.在所述灯罩1顶部处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所述正电极21 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处,所述负电极22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12处。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灯罩1的顶部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设置第一安装孔11,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第二安装孔12。以当正电极2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11处时,通过第一安装槽对正电极21进行卡位;当负电极22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处时,通过第二安装槽对负电极22 进行卡位,方便准确安装。
26.所述腔体3远离所述开口一端处的横截面小于所述腔体3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的横截面。即在所述开口处形成较大的横截面,以使得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可形成较大的安装位,使可以安装较大的照明灯。
27.所述腔体3沿长度方向延伸形成。即所述腔体3由腔体3顶部向所述开口方向延伸形成。
28.所述腔体3包括安装腔及顶部的容腔31,在所述安装腔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容腔31。
29.在所述安装腔顶部收窄处形成内延伸边缘5,在所述内延伸边缘上还设有散热孔51。在所述容腔31由其顶部向下,其横截面大小不变或横截面由上往下逐渐增大。
30.通过所述容腔31的设置,有利于散热。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12均设置在所述容腔31的顶部。
31.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安装腔32及第二安装腔33,所述第一安装腔32在所述第二安装腔33上方,且所述第一安装腔32与所述第二安装腔33连通。在所述第二安装腔33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32。且在所述第二安装腔33与所述第一安装腔32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内延伸边缘。
32.所述第一安装腔32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安装腔33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
33.在所述腔体3内设有连接结构4,所述连接结构4与所述灯罩1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4用于与所述控制板和/或所述储电装置连接。
34.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4用于将所述储电装置及所述控制板稳定的安装在所述腔体3中。避免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储电装置在所述腔体3内晃动的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35.所述连接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柱41及第二连接柱42,且所述第一连接柱 41用于将所述储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3内,所述第二连接柱42用于将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3内。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柱41及所述第二连接柱42均沿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连接柱41和第二连接柱4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柱41安装在左端部处,所述第二连接柱42安装在右端部处。
37.在所述第一连接柱41上设有第一连接片411,所述第一连接片411由所述第一连接柱41向所述腔体3方向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柱42上设有第二连接片421,所述第二连接片421由所述第二连接柱42向所述腔体3方向延伸形成。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片411和第二连接片421的设置,可增大连接结构4 的接触面,方便对控制器及储电装置的安装连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储电装置通过黏贴结构黏贴在所述第一连接片411或第二连接片421上。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储电装置通过卡扣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片411或第二连接片421上。
40.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照明灯、正电极及负电极,在所述灯罩内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在所述腔体内设有控制板及储电装置,所述正电极及所述负电极分别安装在所述灯罩上,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所述储电装置及所述照明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罩顶部处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正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处,所述负电极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罩的顶部处形成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处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处设所述第二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安装腔及容腔,在所述安装腔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容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腔顶部收窄处形成内延伸边缘,在所述内延伸边缘上还设有散热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第一安装腔及第二安装腔,在所述第二安装腔顶部处收窄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安装腔由上往下横截面逐渐增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内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灯罩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控制板和/或所述储电装置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及第二连接柱,且所述第一连接柱用于将所述储电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二连接柱用于将所述控制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腔体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急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由所述第一连接柱向所述腔体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由所述第二连接柱向所述腔体方向延伸形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急灯,包括灯罩、照明灯、正电极及负电极,在所述灯罩内形成具有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所述开口处,在所述腔体内设有控制板及储电装置,所述正电极及所述负电极分别安装在所述灯罩上,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正电极、所述负电极、所述储电装置及所述照明灯连接。通过在腔体内设置储电装置,当有电时,可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及控制板将一部分电能存储到储电装置中,并通过正电极、负电极及控制板对照明灯进行照明供电;在没电的时候,可通过储电装置对所述照明灯进行供电,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以实现无电照明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
陈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山市基地灯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