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属于矿山井下防治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矿井水害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一直备受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矿井防治水工作作为矿山水害防治的重要措施,有效的排水能力对矿山防治水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较多大水且矿岩性质具有遇水泥化的物理性质的矿山,矿岩遇到空气中的水汽和地面积水很快便软化泥化,泥水随设备运行和水流进入水沟,水沟淤泥积存严重。同时由于地下矿山空间较为狭窄,大量的水沟清理工作很难投入大型设备进行清理,纯人工清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清除水沟中的淤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包含横撑扶手、牵引绳、
铲斗固定架、把手、编织袋、导向
挡板、铲斗、车轮、挂钩、旋转轴和移动
支架,移动支架的下方设有车轮,移动支架的上方设有把手和若干个挂钩,编织袋上部呈开口状悬挂在挂钩上;铲斗固定架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移动支架上,铲斗固定架的底部固定有铲斗,铲斗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所述导向导板靠近移动支架一侧的高度与编织袋的开口相配合,铲斗固定架的上部设有横撑扶手,横撑扶手与移动支架之间设有牵引拉绳。
6.所述导向挡板为钝角三角形,导向挡板的一边固定在铲斗的侧板上,导向挡板的另一边固定在铲斗固定架上。
7.所述移动支架的底部设有能够托住编织袋的支撑板。
8.所述移动支架上的挂钩为四个。
9.所述移动支架下方的车轮为两个,两个车轮之间的距离与水沟宽度相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快捷的清除水沟中的淤泥,轻便简单,便以携带,可单人操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14.图中:1-横撑扶手、2-牵引绳、3-铲斗固定架、4-把手、5-编织袋、6-导向挡板、7-铲斗、8-车轮、9-支撑板、10-挂钩、11-轮轴、12-旋转轴、13-移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参照附图1-3,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包含横撑扶手1、牵引绳2、铲斗固定架3、把手4、编织袋5、导向挡板6、铲斗7、车轮8、挂钩10、旋转轴12和移动支架13,移动支架13的下方设有车轮8,移动支架13的上方设有把手4和若干个挂钩10,编织袋5上部呈开口状悬挂在挂钩10上;铲斗固定架3的中部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在移动支架13上,铲斗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有铲斗7,铲斗7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6,所述导向导板6靠近移动支架13一侧的高度与编织袋5的开口相配合,铲斗固定架3的上部设有横撑扶手1,横撑扶手1与移动支架13之间设有牵引拉绳2。
17.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3,水沟有效宽度50cm,有效深度50cm,将轮轴11和车轮8通过轴承安装在移动支架13上,两轮距大于水沟宽度10-20cm,确保设备可在水沟两侧正常行走。
18.移动支架13为四方形的钢结构架框架,四方形的钢结构架框架的上部焊接四个铁丝挂钩10和两个圆环把手4,选取适宜的编织袋5可顺利悬挂即可。四方形的钢结构架框架的下部焊接能够托住编织袋5的支撑板9。
19.铲斗固定架3为长方形钢结构框架,长方形钢结构框架的中部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在移动支架13上,铲斗固定架3能够围绕转轴12转动,从而抬起铲斗7,长方形钢结构框架的上部为横撑扶手1。
20.铲斗7为普通的铲斗,其面宽40cm,距离水沟两侧各5cm间距,确保铲斗7能够在水沟中通过,铲斗7固定在长方形钢结构框架的底部。
21.导向挡板6为钝角三角形,导向挡板6的一边固定在铲斗7的侧板上,导向挡板6的另一边固定在长方形钢结构框架上,水沟底部的泥浆由铲斗7铲起,导向挡板6能够避免泥浆在倒入编织袋5时撒出去。
22.作业时,将铲斗7放置水沟内,移动支架13下方的两个车轮8放置在水沟的两侧,推动圆环把手4,该装置向前行走,将水沟淤泥铲装至铲斗7内,然后向下拉牵引绳2,使铲斗7转动一定角度,直至将铲斗7内的淤泥倒入编织袋5内,继续下放铲斗7前行,进行铲装作业,待编织袋装满后更换编织袋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横撑扶手(1)、牵引绳(2)、铲斗固定架(3)、把手(4)、编织袋(5)、导向挡板(6)、铲斗(7)、车轮(8)、挂钩(10)、旋转轴(12)和移动支架(13),移动支架(13)的下方设有车轮(8),移动支架(13)的上方设有把手(4)和若干个挂钩(10),编织袋(5)上部呈开口状悬挂在挂钩(10)上;铲斗固定架(3)的中部通过旋转轴(12)转动连接在移动支架(13)上,铲斗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有铲斗(7),铲斗(7)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6),所述导向挡板(6)靠近移动支架(13)一侧的高度与编织袋(5)的开口相配合,铲斗固定架(3)的上部设有横撑扶手(1),横撑扶手(1)与移动支架(13)之间设有牵引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挡板(6)为钝角三角形,导向挡板(6)的一边固定在铲斗(7)的侧板上,导向挡板(6)的另一边固定在铲斗固定架(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3)的底部设有能够托住编织袋(5)的支撑板(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3)上的挂钩(10)为四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13)下方的车轮(8)为两个,两个车轮(8)之间的距离与水沟宽度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沟淤泥清理装置,属于矿山井下防治水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移动支架(13)的下方设有车轮(8),移动支架(13)的上方设有把手(4)和若干个挂钩(10),编织袋(5)上部呈开口状悬挂在挂钩(10)上;铲斗固定架(3)的中部通过转轴(12)转动连接在移动支架(13)上,铲斗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有铲斗(7),铲斗(7)的两侧设有导向挡板(6),所述导向导板(6)靠近移动支架(13)一侧的高度与编织袋(5)的开口相配合,铲斗固定架(3)的上部设有横撑扶手(1),横撑扶手(1)与移动支架(13)之间设有牵引拉绳(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快捷的清除水沟中的淤泥。便快捷的清除水沟中的淤泥。便快捷的清除水沟中的淤泥。
技术研发人员:
杨金光 路燕泽 王社光 王立杰 王福全 王庆刚 尹爱民 耿帅 杨志强 何伟 杨航 张素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4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