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马蹄类颗粒需要单颗颗粒表面均匀裹粉,但是裹粉过程中会造成大量颗粒裹粉后发生粘连成多胞胎,造成颗粒直径不可控,现有的方式是人工手工将多胞胎搓散,人工成本高,生产不能整合成连续的自动流水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解决了该领域内的现在的痛点。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包括机架、外传动机构、外筒体、支撑滚轮、内筒体和内传动机构、入口导引接口、出口导引接口,所述支撑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外筒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外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中,所述内筒体外壁具有一定锥度,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逐渐缩小的间隙,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内传动机构连接。
6.优选地,所述入口导引接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入口处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出口导引接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出口下方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7.优选地,所述外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频电机,所述第一变频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下部,所述第一变频电机上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外筒体连接并带动其转动。
8.优选地,所述内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变频电机,所述第二变频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变频电机上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与所述内筒体连接。
9.优选地,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在所述内传动机构和所述外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反向转动。
10.优选地,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可调地脚,通过调节所述可调地脚使所述机架倾斜一定角度。
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内外筒体之间间隙大于单颗颗粒,小于两颗颗粒叠加,内外筒体分接两套变频电机和传动机构,可以分别正反向运转并可以变速,能够模拟人工手搓动作,正反向运转,将粘结的颗粒搓散,通过调整机架地脚的高低,将机架沿物料运行的方向向下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物料一边在筒体往出口方向运行时,一边自动搓散多胞胎,达到改变生产线由人工手动搓散结胎颗粒,具备联线自动生产线的能力。
附图说明
12.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13.图1为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一种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包括机架100、外传动机构、外筒体300、支撑滚轮400、内筒体500和内传动机构、入口导引接口700、出口导引接口800,所述机架100底部设置有可调地脚110,通过调节所述可调地脚110使所述机架100倾斜一定角度,所述支撑滚轮400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外筒体300架设于所述支撑滚轮400上,所述外筒体300与所述外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外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频电机200,所述第一变频电机200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下部,所述第一变频电机200上安装有皮带轮210,所述皮带轮210通过皮带220与所述外筒体300连接并带动其转动。
16.所述内筒体500设置于所述外筒体300中,所述内筒体500外壁具有一定锥度,所述内筒体500与所述外筒体300之间设置有逐渐缩小的间隙,所述外筒体300中的颗粒能够进入所述内筒体500和之间,所述内筒体500与所述内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内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变频电机600,所述第二变频电机600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第二变频电机600上安装有驱动轴610,所述驱动轴610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盘620,所述连接法兰盘620与所述内筒体500连接。
17.所述内筒体500与所述外筒体300在所述内传动机构和所述外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反向转动。
18.所述入口导引接口700设置于所述外筒体300入口处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出口导引接口800设置于所述外筒体300出口下方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
19.工作时,所述入口导引接口700承接输送带输送来的马蹄类颗粒和淀粉,自动滑行进入旋转的所述外筒体300,带动马蹄类颗粒和粉体一起翻滚和旋转,因所述机架100有一定倾斜,在重力的作用下,马蹄丁类和粉体的混合物一边旋转翻滚,一边向出口方向移动,移动到外筒体约三分之一的位置时,混合物会在此位置碰到反向旋转的所述内筒体500,因所述内筒体500与所述外筒体300之间的间隙大于单颗颗粒,所有单颗颗粒和粉体能顺利的通过内外旋转筒体的间隙,而粘黏的颗粒,因所述内筒体500有一定的锥度,开始能进入内外筒体之间的缝隙,因缝隙小于两颗颗粒的叠加,后面就会碰到内外旋转的内外筒壁的表面,因内外筒体是反向运行,施加到粘黏颗粒相反的力,将结胎的颗粒搓散,从而达到将颗粒打散的效果。打散后的颗粒,继续沿内外筒体之间的缝隙旋转,翻滚向出口运行,直至通过所述出口导引口800,进入下一道工序。
2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外传动机构、外筒体、支撑滚轮、内筒体和内传动机构、入口导引接口、出口导引接口,所述支撑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外筒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外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中,所述内筒体外壁具有一定锥度,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逐渐缩小的间隙,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内传动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导引接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入口处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出口导引接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出口下方且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频电机,所述第一变频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下部,所述第一变频电机上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外筒体连接并带动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变频电机,所述第二变频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变频电机上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盘,所述连接法兰盘与所述内筒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在所述内传动机构和所述外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反向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可调地脚,通过调节所述可调地脚使所述机架倾斜一定角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马蹄类颗粒裹粉后粘结打散装置,包括机架、外传动机构、外筒体、支撑滚轮、内筒体和内传动机构、入口导引接口、出口导引接口,所述支撑滚轮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外筒体架设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外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内筒体设置于所述外筒体中,所述内筒体外壁具有一定锥度,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逐渐缩小的间隙,内外筒体之间间隙大于单颗颗粒,小于两颗颗粒叠加,内外筒体分接两套变频电机和传动机构,可以分别正反向运转并可以变速,能够模拟人工手搓动作,正反向运转,将粘结的颗粒搓散。搓散。搓散。


技术研发人员:

陈幼安 马德平 饶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九润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11:3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1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机架   颗粒   机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