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堆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经实践证明垃圾分类处理是解决“垃圾围城”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当前以焚烧和填埋处理为主的技术背景下,生活垃圾中占比达50%以上的易腐垃圾出路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分散式易腐垃圾堆肥处理模式中的阳光房堆肥处理模式因其投资成本低、减量效果明显且能生成有机肥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得到大规模推广。
3.阳光房堆肥处理模式是一种以太阳能作为辅助能量来实现易腐垃圾发酵腐熟生成肥料的处理方式,由于目前此技术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排水系统太过简易,现有技术普遍通过在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沟槽排水,而沟槽极易堵塞,使得易腐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无法及时排出,垃圾含水率升高,供氧效果下降,由此不仅堆肥产品的品质无法保证,而且厌氧发酵产生的恶臭也会影响周边环境,进而影响周边村民垃圾分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利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垃圾渗水率且不易堵塞的易腐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包括悬空设于阳光房底板上的支撑骨架、铺设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透水模块以及由所述阳光房底板开槽形成的排水槽;所述透水模块包括上部开口且下部设有透水口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部开口的格栅板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由土工布包裹的透水填充物。
7.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卡扣连接且嵌于所述壳体内。
8.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搬运凹槽,所述搬运凹槽上部设有遮盖扣板。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侧壁板和底部格板一体化形成,多个所述透水口在所述底部格板上交错排列。
10.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填充物平顺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填充满所述格栅板与所述壳体形成的空间。
11.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填充物为碎石或/和鹅卵石。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相互交错的横支撑与纵支撑,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纵支撑同方向地与所述纵支撑间隔错开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槽的纵坡不小于5%。
14.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模块整体为配合所述阳光房底板形状的扁长方体形。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16.(1)易腐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会快速渗入透水模块,后汇入底部排水槽,能够避免发酵物料含水率的快速提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7.(2)支撑骨架形成悬空,一方面避免了底部排水槽与易腐垃圾直接接触,不会发生堵塞,保证下部排水畅通,另一方面能够提高通风供氧效果。
18.(3)模块化设计,通过清洗与更换透水模块能够长期发挥效果,以此解决现有技术堆肥过程恶臭污染严重、产品品质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水模块的立体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水模块的俯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底部格板的俯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透水模块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6.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包括透水模块1、支撑骨架2和排水槽3。透水模块1包括壳体101、格栅板102、土工布103、透水填充物104。支撑骨架2由横支撑201和纵支撑202间隔地纵横交错连接形成,悬空设置于阳光房底板之上。多个排水槽3由阳光房底板开槽形成。
27.其中,透水模块1的壳体101由四个侧壁1011及底部格板1012一体化形成,整体呈扁状长方体形且上部开口用于嵌入格栅板102。格栅板102的表面相对两侧设有搬运凹槽1021供操作员的手通过。格栅板102与壳体侧壁1011通过卡扣1022连接,因此通过卡扣1022连接后可实现透水模块1的整体搬运,卡扣1022可采用按压式或滑动式,为避免易腐垃圾进入搬运凹槽1021,可在其上部设置扣板。透水填充物104可由碎或/和卵石等硬质填料组成,其表面规则并由土工布103包裹,平顺置于底部格板1012上部并且透水填充物104可将壳体101充满,从而能对顶部格栅板102起到支撑作用。底部格板1012上设有多个交错排列的透水口1000,方便垃圾渗透液及时排出。
28.透水模块1在支撑骨架2上部单层紧密排列,由于支撑骨架2悬空因此透水模块与阳光房底板之间存在空气流动空间,易腐垃圾发酵产生的渗滤液经透水模块1渗漏滴落至阳光房的底板后汇入排水槽3且垃圾不易掉落堵塞排水槽3。特别的,排水槽3与纵支撑202间隔错开设置,并且与纵支撑202平行,纵坡不小于0.5%防止垃圾渗透液积水产生异味。
29.实际使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时,在每一批次堆肥完成、上部肥料清除后,将透水模块1经由搬运凹槽1021搬出,用水冲洗表面杂物,更换破损土工布103,并对排水槽3进行清理,便可以保证下个批次排水畅通。本技术方案通过透水模块的模块化设计,以及支撑结构使得透水模块的悬空,配合底部排水槽能够实现易腐垃圾发酵过程中排水畅通且长期有
效,提高通风供氧效果。并且使用方便,模块化的设计也更易于维护和更替。
30.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空设于阳光房底板上的支撑骨架、铺设于所述支撑骨架上的透水模块以及由所述阳光房底板开槽形成的排水槽;所述透水模块包括上部开口且下部设有透水口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部开口的格栅板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由土工布包裹的透水填充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卡扣连接且嵌于所述壳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搬运凹槽,所述搬运凹槽上部设有遮盖扣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侧壁板和底部格板一体化形成,多个所述透水口在所述底部格板上交错排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填充物平顺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填充满所述格栅板与所述壳体形成的空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填充物为碎石或/和鹅卵石。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相互交错的横支撑与纵支撑,所述排水槽与所述纵支撑同方向地与所述纵支撑间隔错开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的纵坡不小于5%。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模块整体为配合所述阳光房底板形状的扁长方体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阳光房堆肥排水系统,包括悬空设于阳光房底板上的支撑骨架、铺设于支撑骨架上的透水模块以及由阳光房底板开槽形成的排水槽;透水模块包括上部开口且下部设有透水口的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上部开口的格栅板以及置于于壳体内部且由土工布包裹的透水填充物。本技术方案的排水系统通过透水模块的模块化设计,以及支撑结构使得透水模块的悬空,配合底部排水槽能够实现易腐垃圾发酵过程中排水畅通且长期有效,提高通风供氧效果,以此解决现有技术堆肥过程恶臭污染严重、产品品质差的问题。产品品质差的问题。产品品质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毕峰 谢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09:3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1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透水   堆肥   壳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