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竿自动提竿多功能支架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90225018.3
  • 19901218
  • CN2085599
  • 19911002
  • 王建民;康福华;盛厷安;康菊华
  • 王建民;康福华;盛厷安;康菊华
  • A01K97/11
  • A01K97/11

  • 湖南省长沙市第二机床厂
  • 中国,CN,湖南(43)
摘要
本实用新型海竿自动提竿多功能支架是一种新型的钓鱼用具,该装置的特点是在普通支架上装有转动套筒及扭簧和卡钩、卡销,组成一个弹性放杆机构和自动脱离机构。$当鱼咬钩时,借助鱼的拉力打开开关后,则能实现自动提竿,溜鱼,并能自动控制提竿的力量。在钓鱼者离开钓具的情况下既能使鱼上钩,又能防止鱼脱钩。使用这种支架可以大大的提高海竿钓鱼的上鱼率,是广大钓鱼爱好者一种理想的新型钓鱼用具。$这种支架结构简单,灵敏可靠,轻便易携带,通用性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海杆自动提杆多功能支架,在一对支杆[1]之间有一个以中心轴[3]为支点相对支杆[1]转动的转动套筒[4],其特征在于一对支杆[1]与转动套筒[4]之间有一个或多个扭簧[2],并在支杆[1]上有一个卡钩[6],在卡钩与转动套筒[4]之间有一个卡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卡销〔5〕可在自重力下脱离卡钩〔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扭簧〔2〕可以由压簧代替,还可以由拉簧代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卡钩〔6〕可固定在支杆〔1〕上,还可固定在转动套筒〔4〕上。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海杆自动提杆多功能支架是一种新型的钓鱼用具。

目前,海杆钓鱼使用的都是只能起固定海杆作用的简易型固定支架。当鱼咬钩后,钓鱼者必须及时提杆,否则鱼就会脱钩而逃,但往往因钓鱼者距杆较远或因其它原因不能从支架上及时提杆而造成跑鱼。特别是一些初学钓鱼者,由于掌握提杆的时间,提杆的力量不妥,最易造成提空杆,断线,断杆,掉钩等情况,造成人为的跑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一种装置,当鱼咬钩后,借助鱼咬钩的自身拉力,能使海杆自动提杆使鱼上钩,能有效地防止鱼脱钩的现象出现。同时它也能自动控制提杆力量的大小和自动溜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自动提竿有效地防止鱼脱钩,又能自动控制提竿力量的大小,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自动溜鱼,具有多方面的功能,还可解决一些初学钓鱼者因经验不足而跑鱼的技术问题,能大大提高海杆钓鱼的上鱼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附图2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由一对支杆〔1〕、扭簧〔2〕、中心轴〔3〕、转动套筒〔4〕、卡销〔5〕,卡钩〔6〕构成。支杆〔1〕,扭簧〔2〕、转动套筒〔4〕通过中心轴〔3〕连在一起。转动套筒〔4〕能以中心轴〔3〕为支点相对,支杆〔1〕转动。在支杆〔1〕和转动套筒〔4〕之间装有扭簧〔2〕,扭簧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使支杆〔1〕和转动套筒 〔4〕之间产生一定的扭矩。扭簧〔2〕也可用拉簧或压簧代替。卡销〔5〕卡在卡钩〔6〕和转动套筒〔4〕之间,当转动套筒〔4〕向松开卡销方向转动时,卡销〔5〕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卡钩〔6〕中脱落出来,也可用弹簧或橡皮一端固定在卡销〔5〕上,另一端固定在转动套筒〔4〕上或支杆〔1〕上,使得当转动套筒〔4〕转动时,卡销〔5〕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卡钩〔6〕中脱落出来。卡钩〔6〕既可固定在支杆〔1〕上,也可固定在转动套筒〔4〕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海杆插在转动套筒〔4〕中,当鱼咬钩后,通过插在转动套筒〔4〕内海杆上传来的力使转动套筒〔4〕向右转动,卡销〔5〕在自重力的作用下脱落出卡钩〔6〕,当鱼回头时,在扭簧〔2〕的作用下,转动套筒〔4〕带动海杆向左大幅度转动,即能实现自动提杆动作。其提杆与转动套筒〔4〕向右偏移位置的幅度成正比,即能自动控制提杆力。当鱼上钩后来回窜动,则转动套筒〔4〕在扭簧〔2〕的作用力下来回摆动,即能实现自动溜鱼的动作,其摆杆幅度可达180°,拉线或放线长度视海杆的长短而言,如1.65m的海杆,拉线或放线长度可达3.2m。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5:3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0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