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0D3/02 G10D3/00 G10D3/14
1、一种新型胡琴、包括一个琴担子,二个琴轴,二根琴弦,一个琴筒,一张音膜,一支琴弓和三个琴码,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用音向合金铜管制成的琴担子的上部孔内装入的琴轴,在其轴柄内有一个通过螺纹连接的一端有螺纹的移动杆,移动杆的前部径向还装有一个琴弦固定钮,移动杆在轴柄以外的部分套装在一个圆柱形的套管内,套管在尾部有台肩,中部有平行于轴线的开口槽,移动杆上的琴弦固定钮从槽中探出,套管的前端面还有一个过中心线并对准开口槽的条形凹槽;胡琴的高分子塑料音膜自内向外包于套在琴筒上的自锁可调卡环的中环上,自锁可调卡环的上环压在音膜之外,穿于上环圆孔中的三个固定螺钉与自锁可调卡环的下环连接,下环被琴筒上的挡块挡于靠近琴担子的一侧;胡琴的琴弓在尾端弓背处固连有一个马尾调整钮套,套中旋接着内有通孔的马尾调整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琴,其特征在于琴轴的轴柄内嵌装一个金属螺纹套母,套母与移动杆旋接;琴轴上的套管前端装有一个端面有条形凹槽的盖堵。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琴,其特征在于琴弓上的马尾调整钮套在外径上有纵向凹槽,凹槽与弓背接触,经捆扎固定,调整钮的顶部对放着一个内侧端面为平面,外侧端面为锥形凹面的托垫。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胡琴,其特征在于:琴担子底部呈锥形;在靠近底部有一个键形槽,靠近顶部有琴轴孔;在铜管的底、中、顶部各有一个音塞。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中国民族乐器,特别是一种在多部位可调整的新型胡琴。
胡琴是一种音膜式拉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二胡、高音胡、低音胡、南胡等等。数百年来这类胡琴已成为京剧、徽剧、汉剧、川剧等民族剧种及民族音乐的主要伴奏和演奏乐器,其音优美,各具特,极具中华戏剧之声类美的独特表现力,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传统的胡琴其琴担子用竹子或硬木制成,其琴轴为木制,与琴担子用锥形轴、孔配合,琴弦缠绕在琴轴的端部外径上,其音膜为蛇皮、蟒皮材料,用粘接方式蒙制在琴筒上,而它的琴弓马尾是栓系在弓的两端部。由于传统胡琴是用天然材料制做的,它便受到了材料的来源与质量的限制,特别是优质材料稀少更影响了优质琴的生产。此外,传统的胡琴调音困难这是因为胡琴的音膜是一次性粘接,琴弓上的马尾用手工栓系打结,调整琴弦的琴轴又不易进行微调,故而胡琴往往只能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下使用。然而由于音膜与马尾对气候温、湿度的适应性差以及对音质要求较高时,则不得不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要常常更换音膜调整琴弓马尾,其工作量甚大,而且效果未必能使人满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胡琴原有音及演奏方法,在琴轴、音膜和琴弓上安装有调整机构的新型胡琴,以克服现有 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胡琴相同,仍有一个琴担子1,二个琴轴2,二根琴弦3,一个琴筒8,一张音膜5,一支琴弓4和三个琴码6。新型胡琴的区别特征在于琴担子用音响合金铜管制成。装在琴担子上部孔内的琴轴,在其轴柄9内有一个通过螺纹连接的只在一端有螺纹的移动杆13,移动杆的前部径向外还装有一个琴弦固定钮15,移动杆在轴柄以外的部分套装在一个圆柱形的套管12内,套管在尾部有台肩11,中部有平行于轴线的开口槽14,移动杆上的琴弦固定钮从槽中探出,套管的前端面还有一个通过中心线并对准开口槽是条形凹槽17。新型胡琴的音膜用高分子塑料薄膜制做,音膜蒙于琴筒8上,其周边自内向外包于套在琴筒上的自锁可调卡环7的中环21上,自锁可调卡环的上环22压在音膜之外,穿于上环圆孔中的三固定螺钉19与自锁可调卡环的下环20连接,下环被琴筒上的挡块挡于靠近琴担子的一侧。新型胡琴的琴弓在尾端弓背处固连有一个马尾调整钮套24,套中旋接着内有通孔的马尾调整钮25。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新型胡琴的结构及原理予以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新型胡琴虽在结构上改进了传统胡琴,但仍完全继承了传统的操琴方式,保持了原有的音质音,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2、对于直接影响音质的诸方面做出改进,使音膜和琴弓马尾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调弦的琴轴增加螺杆机构,使调整的幅度大大缩小,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简便地调出最佳音质。
3、改变了传统的琴担子与音膜的材质,使之具有稳定的音响特性和工业生产的条件,同时其寿命长,成本低,无需经常更换音膜,且抗振动、抗冲击。提高了琴的环境温、湿度的适应性。此外,可以大大提高普及型胡琴的琴音质量,而不增加产品价格。
4、新型胡琴可调性能强,可以以两把琴为一组来适应常用的C、D、E、F、G、A六个调门,而不必用过去的四把琴。
图1、胡琴外观示意图;
图2、胡琴琴轴示意图;
图3、胡琴音膜自锁可调卡环正视图;
图4、胡琴音膜自锁可调卡环侧剖视图;
图5、胡琴琴弓马尾调整机构侧剖视图;
图6、胡琴琴弓马尾调整机构正视图;
图7、胡琴琴担子示意图。
新型胡琴的琴轴2,其轴柄9可以是木制,在里端内孔中嵌装一个金属螺纹套母10,套母与移动杆13旋接,移动杆在轴柄以外的部分套装在套管12内,琴弦固定钮15通过套管开口槽14旋紧在移动杆上。在套管的前端装有一个端面有条形凹槽17的盖堵16。琴轴装于琴担子上时,套管上的台肩11内侧抵靠在琴担子上,绷紧的琴弦又将整个琴轴机构牢固地固定在琴担子上。当旋转琴轴轴柄时,套母旋转,从而带动移动杆做轴向移动,轴柄旋转一周,移动杆移动一个螺距的距离。
新型胡琴的音膜自锁可调卡环,由于下环20的轴向移动有琴筒上的挡块限制,因而当放松或拉紧固定螺钉19时音膜便被放松或绷紧。其中环与上环之间压紧,实现音膜的自锁。
新型胡琴的琴弓马尾调整机构在调整钮套24的外径上有一个纵向凹槽27,凹槽与弓背接触,经捆扎固定。在调整钮25的顶部对放着一个内侧端面为平面,外侧端面为锥形凹面的托垫26。为减小调整摩擦阻力,调整钮的顶面可制成平面,托垫内侧面可制成凸起的球面或锥面;或者调整钮为凸起面,托垫制成平面。安装时,马尾从弓底孔的前面穿到弓背,再穿过旋在调整钮套24内的调整钮25的内孔,以及托垫26内孔,然后打结栓牢。调整时只需转动调整钮,便可带动马尾放松或拉紧。
新型胡琴的音响合金铜管琴担子1底部呈锥形。在靠近底部处有一个键形槽28,靠近顶部处有二个琴轴孔30。在铜管内的底、 中、顶部还各有一个音塞29。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5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03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