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03266650.0
  • 20030701
  • CN2650197
  • 20041020
  • 宏正自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陈尚仲
  • G06F1/00
  • G06F1/00

  • 台湾省台北县
  • 中国,CN,台湾(71)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刘领弟
摘要
一种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平卧及稳定站立的计算机附属装置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由左、右壳体结合并设有数个插接孔及讯号连接线引出孔的本体及固接于本体引出孔上并套设于讯号连接线外的支脚;支脚为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形成支撑能力的硬质杆状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它包括由左、右壳体结合并设有数 个插接孔及讯号连接线引出孔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引出孔上固接设 有套设于讯号连接线外的支脚;支脚为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形成 支撑能力的硬质杆状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支脚系一体成型于讯号连接线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本体引出孔系为由左、右壳体锁合时形成的非圆形孔;支脚前端设有一圈与 本体上引出孔相对应并嵌固定位的非圆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本体底部四周形成纵向沟槽及横向沟槽,本体底部嵌固设有与本体成直交/ 重合状嵌合的底座;支脚及底座两端的底缘为与本体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与 本体成直交状嵌合的底座两端底缘与支脚的底缘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借以 构成支撑平面的三个支撑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本体底面设有左、右凸扣;底座顶面设有与本体底面上左、右凸扣相对应的 前、后、左、右嵌槽;底座以其前、后嵌槽与本体底面左、右凸扣嵌卡以构成 与本体成直交状嵌固于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本体底面设有左、右凸扣;底座顶面设有与本体底面上左、右凸扣相对应的 前、后、左、右嵌槽;底座以其左、右嵌槽与本体底面左、右凸扣嵌卡以构成 与本体成重合状嵌固于本体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附属装置部件,特别是一种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 壳体。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资讯工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可在电脑网路上取得所需的各种 资讯或执行商品交易。为了使用者能在同一场所使用电脑进行工作、游戏、学 习或网路聊天等事项,则必须借由自动切换器来切换两台以上的电脑主机,以 便于操控、整理各方面的资讯,使用工作更为顺利。

因自动切换器上具有数个插接孔,故其外形多为扁长形设计。因此自动切 换器在使用上皆为平卧状态。若因使用场所的空间限制而必须将自动切换器以 站立形态使用时,就必须将自动切换器固定在一种可站立的架体上。如此,不 同造型的自动切换器往往必须配置不同形状、结构的架体,造成提高制作上成 本,且增加自动切换器与架体的组立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可平卧 及稳定站立的站卧两用式自动切换器壳体。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左、右壳体结合并设有数个插接孔及讯号连接线引出孔 的本体及固接于本体引出孔上并套设于讯号连接线外的支脚;支脚为能对组设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形成支撑能力的硬质杆状体。

其中:

支脚系一体成型于讯号连接线外。

本体引出孔系为由左、右壳体锁合时形成的非圆形孔;支脚前端设有一圈 与本体上引出孔相对应并嵌固定位的非圆形凹槽。

本体底部四周形成纵向沟槽及横向沟槽,本体底部嵌固设有与本体成直交 /重合状嵌合的底座;支脚及底座两端的底缘为与本体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与本体成直交状嵌合的底座两端底缘与支脚的底缘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借 以构成支撑平面的三个支撑点。

本体底面设有左、右凸扣;底座顶面设有与本体底面上左、右凸扣相对应 的前、后、左、右嵌槽;底座以其前、后嵌槽与本体底面左、右凸扣嵌卡以构 成与本体成直交状嵌固于本体上。

本体底面设有左、右凸扣;底座顶面设有与本体底面上左、右凸扣相对应 的前、后、左、右嵌槽;底座以其左、右嵌槽与本体底面左、右凸扣嵌卡以构 成与本体成重合状嵌固于本体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左、右壳体结合并设有数个插接孔及讯号连接线引 出孔的本体及固接于本体引出孔上并套设于讯号连接线外的支脚;支脚为能对 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形成支撑能力的硬质杆状体。本实用新型系于讯 号连接线外部形成站立的支脚,借以构成支撑点,从而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 自动切换器提供站立时地稳定架支作用;并在空间上允许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 动切换器作平卧使用;故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可站卧两用而无须另设 立架,可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使用方 便、可平卧及稳定站立,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支脚与自动切换器固接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底座隐入自动切换器底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平卧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左、右壳体结合的本体10、嵌固于 本体10底部的底座20及固接于本体10上的支脚40。

如图4所示,本体10上设有数个插接孔及讯号连接线30引出孔11,其 底面设有左、右凸扣12、13,并于底部四周形成纵向沟槽14及横向沟槽15。 引出孔11为由左、右壳体锁合时形成的非圆形孔。

支脚40系为硬质曲形杆状体,以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形成 支撑能力,其底缘为与承托面,如桌面接触的支撑部,底缘较佳为与本体10 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3所示,支脚40前端设有一图与本体10上引出孔 11相对应并嵌固定位的非圆形凹槽42。

支脚40以其上与本体10上引出孔11嵌固定位的凹槽42固接于本体10 上,并套设于讯号连接线30外;亦可使支脚40一体成型于讯号连接线30外。 如此,可减少一个连接器。

底座20顶面设有与本体10底面上左、右凸扣12、13相对应的前、后、 左、右嵌槽22、23、24、25。为制作上方便,前、后、左、右嵌槽22、23、24、 25可连接成一个十字形槽孔26;底座20底面较佳为与本体10底面位于同一 平面上,如此可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提供更稳定的架支作用。

如图5所示,底座20置入本体10底部横向沟槽15且以其上前、后嵌槽 24、25与本体10底面左、右凸扣12、13嵌卡,以与本体10成直交状嵌合, 以使底座20两端21由横向沟槽15伸出。便可如图1所示,支脚40系由本体 10前端面向前延伸,底座20系由本体10两侧面向两侧延伸,以使支脚40的 底缘与底座20两端21形成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借以构成支撑 平面的三个支撑点,从而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提供站立时的稳定 架支作用,并当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可增加本体10底部的支撑底 面积,使以本实用新型组成的自动切换器的重心不易超出支撑底面积,以获得 稳定的站立效果。

如图6所示,底座20置入本体10底部纵向沟槽且以其上左、右嵌槽22、 23与本体10底面左、右凸扣12、13嵌卡,以与本体10成重合状嵌合,便可 如图7所示,支脚40系由本体10前端面向前延伸,底座20系由本体10前、 后延伸,以使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能以平卧状态使用。

本实用新型主要系将讯号连接线30以直接导出的方式设立,并在讯号连 接线30外部形成站立的支脚40,底座20系由本体10两侧面向两侧延伸,以 使支脚40的底缘与底座20两端21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借以构成支 撑平面的三个支撑点,从而能对组设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切换器提供站立时的稳 定架支作用;利用隐藏在本体10底部的底座20,在空间上允许组设本实用新 型的自动切换器作平卧使用时,可将底座隐入本体10底部。故组设本实用新 型的自动切换器可站卧两用而无须另设立架,可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4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0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