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1R33/08
1、压触式日光灯管座,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壳体7具有引导日光灯插脚进入壳体7内的凹槽8和置于壳体7内的支板9上固定有弹性触片3和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触式日光灯管座,其特征为用弹性较好的导电率较高的金属片做成。
压触式日光灯管座,是对现时广泛使用的顶簧触式日光灯管座的改进。
众所周知,现时市场上广泛销售的日光灯管座都是顶簧触式的,每个日光灯管座的两个触点与日光灯管端插脚的电接触依赖于装置其中的弹簧张力,这样将会出现以下缺点:一是若使用时间销长弹簧将会发生疲劳,致使由于弹簧张力不足而使日光灯管插脚与管座接触不良;二是由于存在弹簧张力,两个管座之间的距离稍有偏差就会容易使灯管接触不良或顶歪日光灯管座,接触不良日光灯不亮这固然是用户恼火的事情,但将日光灯管座顶歪了也影响了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压触式日光灯管座,以克服现时顶簧式日光灯管座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和将管座顶歪影响美观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压触式日光灯管座,由壳体7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壳体7具有引导日光灯插脚进入壳体7内的凹槽8和置于壳体7内的支板9上固定有弹性触片3及3′,弹性触片3和3′可用弹性较好的导电率较高的金属片做成。
采取以上措施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时广泛使用的顶簧式日光灯管座相比明显地降低了造价,加工更为简捷容易,接触可靠,接插日光灯管方便,并且不会出现顶歪日光灯管座地现象。
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半剖图;
附图9是附图8中的A-A剖视图;
附图10是附图8中的B-B剖视图。
参考以上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形状和现时广泛使用的顶簧式大致相同,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为具有能引导日光灯管插脚进入壳体7内的凹槽8,凹槽8的宽度应能插入日光灯插脚并稍有宽余。侧盖板10是壳体1的一部份,沿着壳体7与侧盖板10吻合部分的置有的凹槽将侧盖板10从壳体7的底部推向顶部,这样当将本实用新型装上日光灯支架上后,侧盖板10不会掉下来。本实用新型的每对日光灯管座的凹槽8所处位置是相反对应的,以保持每对日光灯管座两个凹槽8都处于同一侧面,这样才能保证日光灯管的插入。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比顶簧式日光灯管座大为简单。在凹槽8下附近置有支板9,支板9与壳体7可用凹槽插入或连体注成。支板9上装有弹性触片3和3′,弹性触片3和3′的固定端用铆钉4和4′紧固在支板9上。壳体7的底部具有穿线孔6,日光灯管插脚接线即从此孔穿出引向日光灯支架内,弹性触片3和3′可用焊接和设置锣钉固定的方法引出导线。壳体7底端还开螺孔5和5′,以便固定在日光灯支架相应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可用电木或较硬的绝缘塑料制成,在注塑机上将壳体7注塑成形,装置上弹性触片3和3′,分别焊接好与弹性触片3和3′的导线并从穿线孔6引出,再插上侧盖板10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造任务。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06:29: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0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