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
纺织品吸尘
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主要产地是浙江濮院、河北清河等地。
3.悬挂式纺织品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吸尘装置来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但是现有的吸尘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抓住悬挂式纺织品的一边来进行固定,随后吸尘装置再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这种除尘方式费时费力;现有的吸尘装置无法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这使吸尘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具备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和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不具备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和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吸尘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吸尘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壳,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依次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后侧并与定位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底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从动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所述第一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辊。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吸尘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壳,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固定壳的内腔安装有第一通风装置,所述第二固定壳的顶部连通有出尘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吸尘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壳,所述第一固定壳的
表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固定壳的内腔安装有第二通风装置,所述第一固定壳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的外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吸尘机构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装置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二固定壳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壳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装置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壳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壳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杆、固定杆、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移动机构、第一固定板、电机、定位壳、收卷辊、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第二固定板、第一旋转杆、第一压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旋转杆和第二压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不具备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和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壳、第一过滤网、第一通风装置和出尘管的配合使用,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一通风装置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上表面的灰尘从第一过滤网进入第二固定壳的内腔中,随后灰尘从出尘管中排出第二固定壳的内腔,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壳、第二过滤网、第二通风装置和收集盒的配合使用,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二通风装置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下表面的灰尘从第二过滤网进入第一固定壳的内腔中,随后灰尘落在收集盒的内腔中,当收集盒收集灰尘到一定的数量时,工作人员握住把手带动收集盒从第一固定壳的内腔中抽出,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环,对电机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电机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17.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对第二吸尘机构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二吸尘机构和底板的连接处之间有更强的固定性。
18.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对第一通风装置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一通风装置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19.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固定块,对第二通风装置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二通风装置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右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前视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前视剖视图。
24.图中:1、底板;2、支撑杆;3、固定杆;4、第一吸尘机构;401、第二固定壳;402、第一过滤网;403、第一通风装置;404、出尘管;405、第二固定块;5、第二吸尘机构;501、第一固定壳;502、第二过滤网;503、第二通风装置;504、收集盒;505、第三固定块;6、移动机构;601、第一固定板;602、电机;603、定位壳;604、收卷辊;605、主动轮;606、皮带;607、从动轮;608、第二固定板;609、第一旋转杆;610、第一压辊;611、第一齿轮;612、第二齿轮;613、第二旋转杆;614、第二压辊;615、固定环;7、第一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吸尘机构4,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吸尘机构5,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机构6,移动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板601,第一固定板601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6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02,另一个第一固定板60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壳603,电机602的输出端依次延伸至第一固定板601的后侧并与定位壳603的内壁活动连接,电机60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604,电机60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605,主动轮605的表面套设有皮带606,皮带606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轮607,底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08,从动轮6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09,第一旋转杆609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608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608活动连接,第一旋转杆6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610,第一旋转杆6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11,第一齿轮611的顶部啮合第二齿轮612,第二齿轮6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613,第二旋转杆613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608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608活动连接,第二旋转杆6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辊614。
28.参考图1和图3,第一吸尘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壳401,第二固定壳40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杆3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壳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402,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安装有第一通风装置403,第二固定壳401的顶部连通有出尘管404。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壳401、第一过滤网402、第一通风装置403和出尘管404的配合使用,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一通风装置403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上表面的灰尘从第一过滤网402进入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中,随后灰尘从出尘管404中排出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
30.参考图1和图4,第二吸尘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壳501,第一固定壳501的表面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壳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502,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安装有第二通风装置503,第一固定壳50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504,收集盒504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501的外侧。
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壳501、第二过滤网502、第二通风装置503和收集盒504的配合使用,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二通风装置503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下表面的灰尘从第二过滤网502进入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中,随后灰尘落在收集盒504的内腔中,当收集盒504收集灰尘到一定的数量时,工作人员握住把手带动收集盒504从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中抽出,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
32.参考图1和图2,电机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15,固定环615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601固定连接。
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环615,对电机602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电机602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34.参考图1,第二吸尘机构5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第一固定块7的顶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
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块7,对第二吸尘机构5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二吸尘机构5和底板1的连接处之间有更强的固定性。
36.参考图3,第一通风装置403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05,第二固定块405靠近第二固定壳401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壳401固定连接。
3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固定块405,对第一通风装置403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一通风装置403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38.参考图4,第二通风装置503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505,第三固定块505靠近第一固定壳501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壳501固定连接。
3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三固定块505,对第二通风装置503起到了固定的作用,使第二通风装置503不会因为意外情况而导致脱落。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在使用时,当吸尘装置需要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时,电机602的输出端带动收卷辊604和主动轮605进行旋转,主动轮605通过皮带606带动从动轮607进行旋转,从动轮607带动第一旋转杆609和第一齿轮611进行旋转,第一旋转杆609带动第一压辊610进行旋转,第一齿轮611的顶部啮合第二齿轮612进行旋转,第二齿轮612带动第二旋转杆613进行旋转,第二旋转杆613带动第二压辊614进行旋转,第一压辊610和第二压辊614旋转的同时带动悬挂式纺织品进行移动,随后工作人员将悬挂式纺织品套在收卷辊604的表面上,收卷辊604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收卷的过程中在第一吸尘机构4和第二吸尘机构5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从而完成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的目的,且吸尘完成后直接进行纺织品收卷,方便快捷;同时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一通风装置403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上表面的灰尘从第一过滤网402进入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中,随后灰尘从出尘管404中排出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当吸尘装置需要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时,第二通风装置503带动悬挂式纺织品下表面的灰尘从第二过滤网502进入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中,随后灰尘落在收集盒504的内腔中,当收集盒504收集灰尘到一定的数量时,工作人员握住把手带动收集盒504从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中抽出,从而完成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下表面进行吸尘的目的。
42.综上所述:该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通过设置底板1、支撑杆2、固定杆3、第一吸尘机构4、第二吸尘机构5、移动机构6、第一固定板601、电机602、定位壳603、收卷辊604、主动轮605、皮带606、从动轮607、第二固定板608、第一旋转杆609、第一压辊610、第一齿轮611、第二齿轮612、第二旋转杆613和第二压辊614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不具备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和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底板(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两个固定杆(3)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吸尘机构(4),所述底板(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吸尘机构(5),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移动机构(6),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板(601),所述第一固定板(601)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602),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板(601)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壳(603),所述电机(602)的输出端延伸至两个第一固定板(601)的后侧并与定位壳(603)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电机(60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收卷辊(604),所述电机(602)输出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605),所述主动轮(605)的表面套设有皮带(606),所述皮带(606)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从动轮(607),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608),所述从动轮(60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609),所述第一旋转杆(609)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608)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608)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杆(6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压辊(610),所述第一旋转杆(6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611),所述第一齿轮(611)的顶部啮合第二齿轮(612),所述第二齿轮(6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杆(613),所述第二旋转杆(613)的前侧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板(608)的前侧并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板(60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6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辊(6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尘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壳(401),所述第二固定壳(401)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固定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壳(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402),所述第二固定壳(401)的内腔安装有第一通风装置(403),所述第二固定壳(401)的顶部连通有出尘管(40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尘机构(5)包括第一固定壳(501),所述第一固定壳(501)的表面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壳(5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502),所述第一固定壳(501)的内腔安装有第二通风装置(503),所述第一固定壳(501)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盒(504),所述收集盒(504)的右侧贯穿至第一固定壳(501)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15),所述固定环(615)的后侧与第一固定板(601)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尘机构(5)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7)的顶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装置(403)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05),所述第二固定块(405)靠近第二固定壳(401)的一侧与第二固定壳(401)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装置(503)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505),所述第三固定块(505)靠近第一固定壳(501)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壳(5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吸尘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吸尘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支撑杆、固定杆、第一吸尘机构、第二吸尘机构、移动机构、第一固定板、电机、定位壳、收卷辊、主动轮、皮带、从动轮、第二固定板、第一旋转杆、第一压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旋转杆和第二压辊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纺织加工用悬挂式纺织品吸尘装置不具备自动对悬挂式纺织品进行吸尘和同时对悬挂式纺织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和下表面进行吸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唐孝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4.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