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光免丝印
压花辊。
背景技术:
2.压花辊一般包括辊筒以及固定连接在辊筒两端的旋
转轴,工作时,在辊筒两端利用轴承座等支撑物将两个压花辊相对架设起来,然后利用驱动力驱动旋转轴来带动辊筒进行压花作业。为了使高光免丝印压辊具有冷却的功能,上述压辊一般采用水循环冷却机构,即在辊筒和两个轴头的中间设有轴向的流道,流道在辊筒一端的轴头形成进水口而在辊筒另一端的轴头形成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流道,经流道后再从出水口流出,这样,冷却水在辊筒内流动,从而将辊筒上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辊筒的目的。
3.由于冷却水是以直流的形式流动,冷却水在流道内的流动过程中不能与辊筒充分接触,所以,现有压辊的水循环冷却机构其冷却速度慢,从而影响压辊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到压辊上产品的成型质量。
4.因此,设计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光免丝印压花辊,通过冷却装置,以解决目前由于冷却水是以直流的形式流动,冷却水在流道内的流动过程中不能与辊筒充分接触,所以,现有压辊的水循环冷却机构其冷却速度慢,从而影响压辊的冷却效果,进而影响到压辊上产品的成型质量等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包括转轴,
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的进水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方便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孔,所述转轴的
侧壁设置有冷却装置;
7.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板,所述转轴的两端侧壁均匀贯穿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一端均设置在进水孔和出水孔的侧壁上,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转轴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转轴的侧壁上。
8.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内筒,所述内筒贯穿滑动连接在转轴的侧壁上,所述内筒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防护与压花作用的压花辊。
9.优选的,所述压花辊与内筒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起到冷却效果的冷却管,所述内筒的两端与压花辊之间固定连接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管。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连接孔的一端,所述内筒和压花辊之间且靠近冷却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导热作用的导热板。
11.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为螺纹柱和第一限位板,所述螺纹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螺纹柱均匀贯穿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的侧壁四周。
12.优选的,四个所述螺纹柱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起到限位与安装作用的螺母,所述
螺母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壁四周均匀贯穿螺纹连接有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第一螺柱。
13.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为限位柱和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柱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孔的中部,四个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可以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二限位板。
14.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侧壁设置有可以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侧壁四周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可以起到安装作用的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的数量为四个。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花辊的中部安装有螺旋盘绕的冷却管,在其中部冷却水会缓慢的进行流动,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并且在冷却管的四周固定有导热板,可以将压花辊的热量传递在冷却管的四周,使冷却管的散热达到最大化,并且整个压花辊方便进行拆卸与安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的正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的实施例一中部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的实施例二中部剖视图;
21.图中:1、转轴;2、固定板;3、螺纹柱;4、螺母;5、第一限位板;6、压花辊;7、冷却管;8、连接管;9、内筒;10、进水孔;11、导热板;12、出水孔;13、连接孔;14、限位孔;15、第二螺柱;16、安装筒;17、限位柱;18、第一螺柱;19、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包括转轴1,转轴1可以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并且转轴1转动时,方便带动压花辊6进行转动,方便压花工作,是由金属制成,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的进水孔10,转轴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方便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孔12,转轴1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和安装组件,转轴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板2,固定板2方便在压花辊6滑动在转轴1上时,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压花辊6滑动过度,是由金属制成,转轴1的两端侧壁均匀贯穿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孔13,连接孔13的一端均设置在进水孔10和出水孔12的侧壁上,冷却组件设置在转轴1的侧壁上,安装组件安装在转轴1的侧壁上,冷却组件包括内筒9,内筒9可以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与压花辊6固定在一起,方便进行支撑,是由金属制成,内筒9贯穿滑动连接在转轴1的侧壁上,内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防护与压花作用的压花辊6,压花辊6经过转轴1带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压花工作,压花辊6与内筒9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起到冷却效果的冷却管7,冷却管7缠绕在内筒9与压花辊6之间,可以使冷却水缓慢的进行流动,使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内筒9的两端与压花辊6之间固定连
接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管8,每个连接管8都分别与连接孔13接触在一起,当冷却水通过连接孔13时都会进入到连接管8中,并且连接管8中的冷却水都会顺着连接孔13排出,连接管8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连接孔13的一端,内筒9和压花辊6之间且靠近冷却管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导热作用的导热板11,导热板11可以将压花辊6的热量传递到冷却管7的四周,使冷却管7的四周都可以将热量带走,从而使散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24.安装组件为螺纹柱3和第一限位板5,螺纹柱3方便第一限位板5的滑入,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螺纹柱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螺纹柱3均匀贯穿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四周,四个螺纹柱3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起到限位与安装作用的螺母4,通过螺母4连接在螺纹柱3的一端,可以使第一限位板5与压花辊6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是由金属制成,螺母4的数量为四个,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四周均匀贯穿螺纹连接有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第一螺柱18,第一螺柱18安装在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四周,并且将其安装在转轴1的侧壁上,转轴1的侧壁有四个螺纹孔方便第一螺柱18的拧紧固定;
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压花辊6滑动插入转轴1的上,并且使第一限位板5也滑动在转轴1上,并且将第一限位板5滑入四个螺纹柱3的侧壁上,而后通过螺母4拧紧在螺纹柱3的侧壁上,使第一限位板5与压花辊6紧紧地固定在一起,而后使用四个第一螺柱18将第一限位板5安装在转轴1的侧壁上,进行固定,此时的每个连接管8都分别与连接孔13对应在一起,通过进水孔10向其中加入冷却水,冷却水首先通过连接孔13进入到连接管8中,从而进入到冷却管7中,在冷却管7中进行缓慢流动,并且导热板11也会将热量传递到冷却管7的四周,从而使冷却管7中的冷却水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冷却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之后冷却水会重新经过连接管8进入到连接孔13中,最后由出水孔12排出,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26.实施例2: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包括转轴1,转轴1可以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并且转轴1转动时,方便带动压花辊6进行转动,方便压花工作,是由金属制成,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的进水孔10,转轴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方便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孔12,转轴1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和安装组件,转轴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板2,固定板2方便在压花辊6滑动在转轴1上时,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压花辊6滑动过度,是由金属制成,转轴1的两端侧壁均匀贯穿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孔13,连接孔13的一端均设置在进水孔10和出水孔12的侧壁上,冷却组件设置在转轴1的侧壁上,安装组件安装在转轴1的侧壁上,冷却组件包括内筒9,内筒9可以起到支撑与固定的作用,与压花辊6固定在一起,方便进行支撑,是由金属制成,内筒9贯穿滑动连接在转轴1的侧壁上,内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防护与压花作用的压花辊6,压花辊6经过转轴1带动进行转动,从而完成压花工作,压花辊6与内筒9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起到冷却效果的冷却管7,冷却管7缠绕在内筒9与压花辊6之间,可以使冷却水缓慢的进行流动,使冷却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内筒9的两端与压花辊6之间固定连接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管8,每个连接管8都分别与连接孔13接触在一起,当冷却水通过连接孔13时都会进入到连接管8中,并且连接管8中的冷却水都会顺着连接孔13排出,连接管8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连接孔13的一端,内筒9和压花辊6之间且靠近冷却管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导热作用的导热板11,导热板11可以将压花辊6的热量传递到冷却管7的四周,使冷却管7的四周都可以将热量带走,从而使散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27.安装组件为限位柱17和限位孔14,限位柱17可以方便压花辊6与第二限位板19的滑动,从而起到导向的作用,限位柱17和限位孔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柱17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孔14的中部,四个限位柱17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可以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二限位板19,第二限位板19滑动在压花辊6的一端,从而进行夹紧固定,是由金属制成,第二限位板19的侧壁设置有可以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安装筒16,将安装筒16滑动在转轴1的侧壁上,并且抵在第二限位板19的一侧,进行固定,安装筒16的侧壁四周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可以起到安装作用的第二螺柱15,通过第二螺柱15可以将安装筒16安装固定在转轴1的侧壁上进行固定,第二螺柱15的数量为四个;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首先将压花辊6滑入转轴1的侧壁上,并且中部的限位孔14滑入限位柱17的侧壁上,而后再将第二限位板19也利用同理滑入压花辊6的一侧,此时每个连接管8的一端都分别对应连接孔13的一端,而后滑入安装筒16,并且通过第二螺柱15进行安装与固定,通过进水孔10向其中加入冷却水,冷却水首先通过连接孔13进入到连接管8中,从而进入到冷却管7中,在冷却管7中进行缓慢流动,并且导热板11也会将热量传递到冷却管7的四周,从而使冷却管7中的冷却水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冷却的效果达到最大化,之后冷却水会重新经过连接管8进入到连接孔13中,最后由出水孔12排出,从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2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包括转轴(1),所述转轴(1)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的进水孔(10),所述转轴(1)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方便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转轴(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起到限位作用的固定板(2),所述转轴(1)的两端侧壁均匀贯穿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孔(13),所述连接孔(13)的一端均设置在进水孔(10)和出水孔(12)的侧壁上,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转轴(1)的侧壁上,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转轴(1)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内筒(9),所述内筒(9)贯穿滑动连接在转轴(1)的侧壁上,所述内筒(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防护与压花作用的压花辊(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辊(6)与内筒(9)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起到冷却效果的冷却管(7),所述内筒(9)的两端与压花辊(6)之间固定连接有方便冷却水进入与排出的连接管(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连接孔(13)的一端,所述内筒(9)和压花辊(6)之间且靠近冷却管(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起到导热作用的导热板(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为螺纹柱(3)和第一限位板(5),所述螺纹柱(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螺纹柱(3)均匀贯穿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四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螺纹柱(3)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起到限位与安装作用的螺母(4),所述螺母(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四周均匀贯穿螺纹连接有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第一螺柱(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为限位柱(17)和限位孔(14),所述限位柱(17)和限位孔(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柱(17)滑动连接在四个限位孔(14)的中部,四个所述限位柱(17)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可以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二限位板(19)。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19)的侧壁设置有可以起到安装与固定作用的安装筒(16),所述安装筒(16)的侧壁四周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可以起到安装作用的第二螺柱(15),所述第二螺柱(15)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光免丝印压花辊,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冷却水进入的进水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则设置有方便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孔,所述转轴的侧壁设置有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压花辊的中部安装有螺旋盘绕的冷却管,在其中部冷却水会缓慢的进行流动,从而尽最大可能地将热量带走,从而起到散热的效果,并且在冷却管的四周固定有导热板,可以将压花辊的热量传递在冷却管的四周,使冷却管的散热达到最大化,并且整个压花辊方便进行拆卸与安装,结构稳定,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
余克 卞凤来 余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常州市武进广宇花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1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