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后烟箱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
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
3.目前大部分的锅炉箱门均是通过法兰盘固定,这种方式在开关箱门的时候非常的繁琐,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且箱门打开的时候会有热量向外喷射,可能会造成人员烫伤,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包括:
8.锅炉主体,
所述锅炉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锅炉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且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插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圆形块,且移动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圆形块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块的一侧,且移动杆远离圆形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
9.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箱
门主体、出气槽、两个
螺纹杆、两个螺纹块、两个移动块和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箱门主体的上表面连接在连接块的外表面,且两个螺纹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箱门主体的两侧,所述两个螺纹块和两个移动块分别安装在两个螺纹块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安装在移动块和螺纹块之间。
10.优选的,箱门主体的一侧插接在锅炉主体的内部,且箱门主体的一侧与锅炉主体的一侧相贴合。
11.优选的,出气槽在箱门主体的几何中心处,且出气槽的内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连接有旋转块,且旋转块的外表面与出气槽的内壁相贴合。
12.优选的,箱门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固定块,且第三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纹杆安装在转动块的一侧,且螺纹杆活动卡接在第二固定块的内部。
13.优选的,螺纹块连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安装在螺纹块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活动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且移动块安装在第二弹性件远离螺纹杆的一端。
14.优选的,移动块活动套接在螺纹杆的外表面,且移动块的外表面与空槽的内壁相贴合。
15.优选的,移动块的一侧安装有滑杆,且滑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的外表面,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的内壁相贴合。
16.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该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通过转动旋转块,从而可以将出气槽打开,因此可以将内部的热量排出,防止工作人员烫伤,然后转动螺纹块,使第二弹性件反弹,然后再移动滑杆,带动移动块,使移动块脱离空槽,再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与第二固定块分离,因此可以打开箱门主体,可以快速将箱门主体打开,操作简单。
18.2、该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通过转动螺纹块,使螺纹块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反弹,然后移动滑杆,滑杆移动带动移动块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从而使移动块与空槽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螺纹杆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并使螺纹杆与第二固定块分离,从而可以拉动箱门主体,因此便于将箱门主体打开。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门主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锅炉主体;101、第一固定块;102、第二固定块;103、空槽;104、移动杆;105、圆形块;106、第一弹性件;107、连接块;2、箱门主体;201、出气槽;202、挡板;203、旋转块;204、第三固定块;205、转动块;206、螺纹杆;207、螺纹块;208、移动块;209、第二弹性件;210、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
25.如图1和图2所示,锅炉主体1,锅炉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1,且锅炉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02,两个第二固定块10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103,且第一固定块10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移动杆104,移动杆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块105,且移动杆10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性件106,第一弹性件1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圆形块105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块101的一侧,且移动杆104远离圆形块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7;
26.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箱门主体2、出气槽201、两个螺纹杆206、两个螺纹块207、两个移动块208和两个第二弹性件209,箱门主体2的上表面连接在连接块107的外表面,且两个螺纹杆206分别转动连接在箱门主体2的两侧,两个螺纹块207和两个移动块208分别安装在两个螺纹块207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209安装在移动块208和螺纹块207之间;
27.箱门主体2的一侧活动插接在锅炉主体1的内部,且箱门主体2的一侧与锅炉主体1的一侧相贴合;
28.通过转动旋转块203,从而可以将出气槽201打开,因此可以将内部的热量排出,防
止工作人员烫伤,然后转动螺纹块207,使第二弹性件209反弹,然后再移动滑杆210,带动移动块208,使移动块208脱离空槽103,再转动螺纹杆206,使螺纹杆206与第二固定块102分离,因此可以打开箱门主体2,可以快速将箱门主体2打开,操作简单。
29.如图3和图4所示,出气槽201在箱门主体2的几何中心处,且出气槽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202,挡板20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块203,且旋转块203的外表面与出气槽201的内壁相贴合;
30.箱门主体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04,且第三固定块2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5,螺纹杆206固定连接在转动块205的一侧,且螺纹杆206活动卡接在第二固定块102的内部;
31.螺纹块207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209固定连接在螺纹块207的一端,第二弹性件209活动套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移动块208固定连接在第二弹性件209远离螺纹杆206的一端;
32.移动块208活动套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移动块208的外表面与空槽103的内壁相贴合,移动块2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210,且滑杆210远离移动块208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102的外表面,滑杆210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102的内壁相贴合;
33.通过转动螺纹块207,使螺纹块207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209反弹,然后移动滑杆210,滑杆210移动带动移动块208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09,从而使移动块208与空槽103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206,螺纹杆206转动带动转动块205转动,并使螺纹杆206与第二固定块102分离,从而可以拉动箱门主体2,因此便于将箱门主体2打开。
34.工作原理:当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在使用的时候,首先转动旋转块203,使旋转块203的一侧与挡板202的一侧相贴合,从而将出气槽201打开,让里面的热量排出,防止打开箱门主体2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热量喷出,导致人员烫伤;
35.然后转动螺纹块207,使螺纹块207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209反弹,然后移动滑杆210,滑杆210移动带动移动块208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09,从而使移动块208与空槽103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206,螺纹杆206转动带动转动块205转动,并使螺纹杆206与第二固定块102分离,从而可以拉动箱门主体2;
36.然后向外拉动箱门主体2,箱门主体2移动带动连接块107移动,连接块107移动带动移动杆104移动,移动杆104移动的带动圆形块105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106,从而使箱门主体2与锅炉主体1分离,然后转动箱门主体2,第一弹性件106反弹,带动移动杆104移动,并使箱门主体2的内壁与锅炉主体1的上表面相贴合,从而箱门主体2打开;
37.通过转动旋转块203,从而可以将出气槽201打开,因此可以将内部的热量排出,防止工作人员烫伤,然后转动螺纹块207,使第二弹性件209反弹,然后再移动滑杆210,带动移动块208,使移动块208脱离空槽103,再转动螺纹杆206,使螺纹杆206与第二固定块102分离,因此可以打开箱门主体2,可以快速将箱门主体2打开,操作简单;
38.通过转动螺纹块207,使螺纹块207移动,并使第二弹性件209反弹,然后移动滑杆210,滑杆210移动带动移动块208移动,并压缩第二弹性件209,从而使移动块208与空槽103分离,然后转动螺纹杆206,螺纹杆206转动带动转动块205转动,并使螺纹杆206与第二固定块102分离,从而可以拉动箱门主体2,因此便于将箱门主体2打开。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主体(1),所述锅炉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01),且锅炉主体(1)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10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0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103),且第一固定块(101)的内部插接有移动杆(104),所述移动杆(104)的一端安装有圆形块(105),且移动杆(104)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弹性件(106),所述第一弹性件(10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圆形块(105)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块(101)的一侧,且移动杆(104)远离圆形块(105)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块(107);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箱门主体(2)、出气槽(201)、两个螺纹杆(206)、两个螺纹块(207)、两个移动块(208)和两个第二弹性件(209),所述箱门主体(2)的上表面连接在连接块(107)的外表面,且两个螺纹杆(206)分别转动连接在箱门主体(2)的两侧,所述两个螺纹块(207)和两个移动块(208)分别安装在两个螺纹块(207)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209)安装在移动块(208)和螺纹块(20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主体(2)的一侧插接在锅炉主体(1)的内部,且箱门主体(2)的一侧与锅炉主体(1)的一侧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槽(201)在箱门主体(2)的几何中心处,且出气槽(201)的内部安装有挡板(202),所述挡板(202)的一侧连接有旋转块(203),且旋转块(203)的外表面与出气槽(201)的内壁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主体(2)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固定块(204),且第三固定块(204)的内部连接有转动块(205),所述螺纹杆(206)安装在转动块(205)的一侧,且螺纹杆(206)活动卡接在第二固定块(102)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207)连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第二弹性件(209)安装在螺纹块(207)的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209)活动套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移动块(208)安装在第二弹性件(209)远离螺纹杆(206)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8)活动套接在螺纹杆(206)的外表面,且移动块(208)的外表面与空槽(103)的内壁相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8)的一侧安装有滑杆(210),且滑杆(210)远离移动块(208)的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块(102)的外表面,所述滑杆(210)的外表面与第二固定块(102)的内壁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涉及箱门结构领域。该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所述锅炉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锅炉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安装有圆形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圆形块的一侧和第一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箱门主体的上表面连接在连接块的外表面,且门主体的一侧插接在锅炉主体的内部,所述门主体的一侧与锅炉主体的一侧相贴合。该一种锅炉后烟箱门结构改进,减少开门的步骤,使箱门的开合简单快捷,且可以防止人员意外烫伤。意外烫伤。意外烫伤。
技术研发人员:
沈建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新业锅炉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27
技术公布日:
202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