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货架可升降
履带双向
运输车。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履带运输车的货架的尺寸是固定的,当需要放置非散装货物时,如果非散装货物的长度或者宽度大于货架的长度或者宽度,不便于将非散装货物摆放在货架内,实用性较低。
3.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运输车,包括履带行走机构、货架、连接柱和液压驱动机构,货架和液压驱动机构均位于履带行走机构顶部;液压驱动机构提供动力,连接柱用于连接履带行走机构和货架货架包括底板和多个侧壁,底板和侧壁滑动连接,底板和侧壁同构成了用于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侧板的滑动设置用于扩大货箱的容积,可以沿货箱的长度或者宽度方向调节货箱的尺寸,以匹配不同货物的尺寸,从而提高了运输车的实用性。
4.但上述技术由于连接柱高度固定,使得货架无法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于不同高度货物卸货,导致卸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解决了现有运输车货架无法调节高度,导致卸货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包括履带运输车和货架,
所述货架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顶部,
7.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座、液压杆、升降架和缓冲柱,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顶部,所述液压杆与所述安装座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座一侧,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液压杆一侧,所述货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一侧,所述缓冲柱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和所述货架之间。
8.其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液压杆一侧。
9.其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架和所述履带运输车之间。
10.其中,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滑块和人字杆,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运输车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杆一侧,所述人字杆与两个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货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货架之间,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液压杆一侧。
11.其中,所述缓冲柱包括滑筒、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滑筒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安装座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滑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内,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货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和所述货架之间。
12.其中,所述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还包括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外侧。
13.其中,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板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外侧,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橡胶柱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一侧。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所述履带运输车用于往返卸货台和运输地点双向运输货物,所述货架用于堆放货物,所述安装座的设置,便于维修员拆卸所述液压杆进行维修作业,所述履带运输车移动到卸货台时,所述液压杆通电伸缩驱动所述升降架,从而使所述升降架将所述货架顶起或下降,使得所述货架和卸货台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工人将货物卸在所述货架上,所述缓冲柱跟随所述货架的升降一同伸缩,使得所述货架升降更加的平稳,同时也对升降中所述货架进行缓冲,防止升降所述货架时对站立在其上的工人造成不适感,解决了现有运输车货架无法调节高度,导致卸货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第一实施例沿缓冲柱的纵向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第二实施例的沿缓冲柱的纵向剖视图。
19.101-履带运输车、102-货架、103-升降组件、104-安装座、105-液压杆、106-升降架、107-缓冲柱、108-限位板、109-第一弹簧、110-滑块、111-人字杆、112-滑筒、113-滑杆、114-第二弹簧、201-防撞组件、202-防撞板、203-橡胶柱。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
22.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缓冲柱的纵向剖视图,包括履带运输车101、货架102和升降组件103,所述升降组件103包括安装座104、液压杆105、升降架106、缓冲柱107、限位板108和第一弹簧109,所述升降架106包括两个滑块110和人字杆111,所述缓冲柱107包括滑筒112、滑杆113和第二弹簧114。
23.针对本实施方案,所述货架102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顶部,所述履带运输车101用于往返卸货台和运输地点双向运输货物,所述货架102用于堆放货物。
24.其中,所述安装座104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顶部,所述液压杆105与所述安装座104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座104一侧,所述升降架106设置于所述液压杆105一侧,所述货架102设置于所述升降架106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
101一侧,所述缓冲柱107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和所述货架102之间,所述安装座104的设置,便于维修员拆卸所述液压杆105进行维修作业,所述履带运输车101移动到卸货台时,所述液压杆105通电伸缩驱动所述升降架106,从而使所述升降架106将所述货架102顶起或下降,使得所述货架102和卸货台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工人将货物卸在所述货架102上,所述缓冲柱107跟随所述货架102的升降一同伸缩,使得所述货架102升降更加的平稳,同时也对升降中所述货架102进行缓冲,防止升降所述货架102时对站立在其上的工人造成不适感。
25.其次,所述限位板108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液压杆105一侧,所述限位板108的设置,防止所述货架102下降过低压坏所述液压杆105,从而影响运输车的使用寿命。
26.再次,所述第一弹簧109设置于所述升降架106和所述履带运输车10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簧109的形变,对所述液压杆105的作用力进行缓冲,防止所述货架102升降过快对站立在其上的人造成不适。
27.另外,所述升降架106包括两个滑块110和人字杆111,两个所述滑块110与所述液压杆105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杆105一侧,所述人字杆111与两个所述滑块110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货架102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110和所述货架102之间,所述液压杆105运作使得所述滑块110在所述履带运输车101上滑动,使得所述人字杆111转动升降所述货架102,所述人字杆111和所述滑块110之间的夹角增大,所述货架102上升,所述人字杆111和所述滑块110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货架102下降。
28.最后,所述缓冲柱107包括滑筒112、滑杆113和第二弹簧114,所述滑筒112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安装座104一侧,所述第二弹簧114与所述滑筒11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112内,所述滑杆113与所述第二弹簧114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货架10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112和所述货架102之间,所述货架102升降时,所述滑杆113在所述滑筒112内滑动拉伸或压缩所述第二弹簧114,对升降的所述货架102进行缓冲。
29.使用时,所述履带运输车101移动到卸货台时,所述液压杆105通电伸缩驱动所述滑块110在所述履带运输车101上滑动,使所述人字杆111转动升降所述货架102,使得所述货架102和卸货台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工人将货物卸在所述货架102上,同一时刻,所述滑杆113在所述滑筒112内滑动拉伸或压缩所述第二弹簧114,对升降的所述货架102进行缓冲,防止升降所述货架102时对站立在其上的工人造成不适感。
30.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为:
31.请参阅图3,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缓冲柱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例的所述货架102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还包括防撞组件201,所述防撞组件201包括防撞板202和橡胶柱203。
32.针对本实施方案,所述防撞组件201用于保护所述履带运输车101,防止所述履带运输车101运输货物时碰撞到障碍物发生损坏。
33.其中,所述橡胶柱203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101外侧,所述防撞板202与所述橡胶柱203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101一侧,所述防震板的设置,防止所述履带运输车101碰撞损坏,所述橡胶柱203对碰撞产生的震动进行减震,防止所述货架102上的货物晃动掉落。
34.使用时,所述履带运输车101运动运输货物,所述防撞板202和所述橡胶柱203保护所述履带运输车101不受碰撞发生损坏。
3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包括履带运输车和货架,所述货架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座、液压杆、升降架和缓冲柱,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顶部,所述液压杆与所述安装座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座一侧,所述升降架设置于所述液压杆一侧,所述货架设置于所述升降架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一侧,所述缓冲柱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和所述货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液压杆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升降架和所述履带运输车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两个滑块和人字杆,两个所述滑块与所述液压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运输车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杆一侧,所述人字杆与两个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货架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货架之间,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液压杆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包括滑筒、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滑筒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所述安装座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滑筒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内,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货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滑筒和所述货架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还包括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设置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外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板和橡胶柱,所述橡胶柱与所述履带运输车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履带运输车外侧,所述防撞板与所述橡胶柱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履带运输车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货架可升降履带双向运输车,包括履带运输车和货架,升降组件包括安装座、液压杆、升降架和缓冲柱,履带运输车移动到卸货台时,液压杆通电伸缩驱动升降架,从而使升降架将货架顶起或下降,使的货架和卸货台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工人将货物卸在货架上,缓冲柱跟随货架的升降一同伸缩,使得货架升降更加的平稳,同时也对升降中货架进行缓冲,防止升降货架时对站立在其上的工人造成不适感,解决了现有运输车货架无法调节高度,导致卸货不便的问题。导致卸货不便的问题。导致卸货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唐长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成都市云集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4
技术公布日:
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