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锦纶
丝线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锦纶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锦纶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非常重要里程碑;
3.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聚酰胺纤维的强度比棉花高1-2倍、比羊毛高4-5倍,是粘胶纤维的3倍;
4.因此,锦纶纤维丝也广泛的应用于服装行业当中,锦纶纤维丝的加工工艺为通过加热将切片融化并以挤压的
纺丝使得熔融的纺丝溶体经过模具使其成形,但是传统的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操作繁琐,结构复杂,因此,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在对锦纶纤维丝加工过程中实现供料、丝线成形及成线收纳为一体的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
所述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包括圆形加工中心,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内设置有中心室,所述中心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中置离心转块,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设置有分导室,所述分导室上端连接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供给的原料进给组件,所述原料进给组件固定支撑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的左侧弧形面上连接有外置离心转块,所述外置离心转块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及所述外置离心转块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之间设置有离心纺丝组件;
6.所述圆形加工中心的左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左固定块,所述左固定块内设置有锦纶丝线收绕组件,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围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设置有n组(n大于等于一),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配合可对产生的丝线进行卷绕收纳;
7.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之间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进而增加其配合度。
8.可优选的:所述离心纺丝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分导室上侧
内壁内的导管,所述导管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内固定设置有电磁开关;
9.所述导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原料供给组件,所述导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分导室内转动的圆块,所述圆块的左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突出块,位于所述圆块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孔相连通的中间腔,位于所述突出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右端与所述中间腔相连通的导流管;
10.位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挤压室,所述挤压室处固定设置有丝线成形的模具,所述挤压室的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温度调节器;
11.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之间通过头尾彼此相连的连接管a及连接管b连接,且位于所述挤压室与所述分导室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连接管a与所述连接管b之间的所述通管进行连通;
12.所述通管及所述分导室内均设置有保温层;
13.在使用时,转动的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将挤压入所述分导室内的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通过离心力通过所述通管挤压入所述挤压室内,再通过挤压入所述挤压室内的锦纶原料受到的惯性及离心力,通过挤压将其挤压出所述模具外实现成形,而在锦纶原料经过所述通管及所述挤压室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挤压成高沾态纺丝溶体。
14.可优选的:所述圆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旋转过程中辅助将所述分导室内的低沾态纺丝溶体推入所述通管内并对粘附在所述分导室内壁上的低沾态纺丝溶体进行刮落。
15.可优选的:所述连接管a与所述连接管b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管b与所述连接管a的可拆卸设计可便于对所述外置离心转块进行拆卸清洗。
16.可优选的: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包括开口向上的设置于所述左固定块内的绕线加工室,所述绕线加工室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跳槽,所述跳槽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跳动电机,所述跳动电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可在所述跳槽内转动的丝杠,所述跳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跳块;
17.所述绕线加工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套轴,所述转动套轴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上,在进行锦纶卷绕时,绕线筒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上,所述绕线加工室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套轴滑动连接升降推板,所述升降推板与所述跳块之间固定连接;
18.所述中心室左侧内壁与所述绕线加工室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一通线使用的通线孔;
19.在使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动套轴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上的绕线筒转动,转动产生的气流对所述中心室内丝线产生吸引力,进而对其进行吸引,并缠绕于所述转动套轴上,所述升降推板均匀的上下移动则保障丝线均匀的缠绕于绕线筒上,为预防丝线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上发生缠绕,所述转动套轴上的绕线筒更换需要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转过三百六十度范围内完成。
20.可优选的:为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上的绕线筒且预防所述中心室内冗余的丝线发生缠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的右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右边缘带有刀锋的切断刀,在所述中心室内产生多圈丝线且无法及时进行收纳时,通过所述绕线筒将多圈丝线的一端收紧,而另一端在接触所述切断刀时即被切断以此防治所述中置离心转块被丝线缠绕阻碍运行。
21.可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室下侧内壁内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左右设置有带轮a及带轮b,所述带轮a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所述带轮b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槽上侧内壁内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带轮b与所述带轮a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
22.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及所述左固定块内的环形的环形驱动槽,所述环形驱动槽内可
转动的设置有环形的齿环,所述带轮b的下端同轴连接有与所述齿环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转动套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环形驱动槽内转动且与所述齿环另一侧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带轮a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23.可优选的:所述原料供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室上侧内壁内嵌设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内的原料供给中心,所述原料供给中心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下端与所述导孔的上端相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输送道,所述输送道连通于切片储存盒,所述输送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传输绞龙,通过所述传输绞龙的转动可将所述切片储存盒内的切片输送至所述加热腔内;
24.所述加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可阻碍未融化的切片进入所述分导室内堵塞所述模具,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通电加热的电阻加热片。
25.有益效果:在使用时,本装置可自动化的完成对于锦纶切片的进给、溶解、加压、离心成形及成线缠绕工作,较以往许人工进行牵引分股后再通过及其对其进行绕卷收纳方式相比,本装置可自动对其进行牵引缠绕,使用简便,且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了,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具有较强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26.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27.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外置离心转块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连接管a与连接管b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35.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下面将结合本发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36.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如附图1-附图7所示的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所述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包括圆形加工中心101,所述圆形加工中心101内设置有中心室102,所述中心室10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中置离心转块121,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内设置有分导室159,所述分导室159上端连接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供给的原料进给组件,所述原料进给组件固定支撑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101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的左侧弧形面上连接有外置离心转块111,所述外置离心转块111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内及所述外置离心转块111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之间设置有离心纺丝组件;所述圆形加工中心101的左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左固定块131,所述左固定块131内设置有锦纶丝线收绕组件,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围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设置有n组(n大于等于一),,
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配合可对产生的丝线进行卷绕收纳;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之间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进而增加其配合度。
37.有益的,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的所述离心纺丝组件,所述离心纺丝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分导室159上侧内壁内的导管128,所述导管128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导孔153,所述导孔153内固定设置有电磁开关152;所述导管128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原料供给组件,所述导管12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分导室159内转动的圆块155,所述圆块155的左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突出块157,位于所述圆块155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孔153相连通的中间腔156,位于所述突出块157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右端与所述中间腔156相连通的导流管158;位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111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挤压室162,所述挤压室162处固定设置有丝线成形的模具112,所述挤压室162的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温度调节器163;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111之间通过头尾彼此相连的连接管a108及连接管b107连接,且位于所述挤压室162与所述分导室159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连接管a108与所述连接管b107之间的所述通管109进行连通;所述通管109及所述分导室159内均设置有保温层;在使用时,转动的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将挤压入所述分导室159内的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通过离心力通过所述通管109挤压入所述挤压室162内,再通过挤压入所述挤压室162内的锦纶原料受到的惯性及离心力,通过挤压将其挤压出所述模具112外实现成形,而在锦纶原料经过所述通管109及所述挤压室162过程中受到的压力挤压成高沾态纺丝溶体。
38.有益的,所述圆块155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拨片154,所述拨片154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旋转过程中辅助将所述分导室159内的低沾态纺丝溶体推入所述通管109内并对粘附在所述分导室159内壁上的低沾态纺丝溶体进行刮落。
39.有益的,所述连接管a108与所述连接管b107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管b107与所述连接管a108的可拆卸设计可便于对所述外置离心转块111进行拆卸清洗。
40.有益的,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的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包括开口向上的设置于所述左固定块131内的绕线加工室139,所述绕线加工室139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跳槽132,所述跳槽132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跳动电机134,所述跳动电机134的下端动力连接有可在所述跳槽132内转动的丝杠133,所述跳槽13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杠133螺纹连接的跳块135;所述绕线加工室13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套轴137,所述转动套轴137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上,在进行锦纶卷绕时,绕线筒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137上,所述绕线加工室139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套轴137滑动连接升降推板136,所述升降推板136与所述跳块135之间固定连接;
41.所述中心室102左侧内壁与所述绕线加工室139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一通线使用的通线孔166;在使用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动套轴137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137上的绕线筒转动,转动产生的气流对所述中心室102内丝线产生吸引力,进而对其进行吸引,并缠绕于所述转动套轴137上,所述升降推板136均匀的上下移动则保障丝线均匀的缠绕于绕线筒上,为预防丝线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上发生缠绕,所述转动套轴137上的绕线筒更换需要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转过三百六十度范围内完成。
42.有益的,为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137上的绕线筒且预防所述中心室102内冗余的丝线发生缠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的右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右边缘带有刀锋的切断刀122,在所述中心室102内产生多圈丝线且无法及时进行收纳时,通过
所述绕线筒将多圈丝线的一端收紧,而另一端在接触所述切断刀122时即被切断以此防治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被丝线缠绕阻碍运行。
43.有益的,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的所述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室102下侧内壁内的传动槽103,所述传动槽103内左右设置有带轮a104及带轮b117,所述带轮a104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之间通过传动带105连接传动,所述带轮b117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槽103上侧内壁内的驱动电机118进行驱动,所述带轮b117与所述带轮a104之间通过传动带106进行传动;所述圆形加工中心101及所述左固定块131内的环形的环形驱动槽113,所述环形驱动槽11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环形的齿环115,所述带轮b117的下端同轴连接有与所述齿环115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114,所述转动套轴13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环形驱动槽113内转动且与所述齿环115另一侧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141,所述带轮a104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41的转动方向相反。
44.有益的,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的所述原料供给组件,所述原料供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室102上侧内壁内嵌设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101内的原料供给中心151,所述原料供给中心151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下端与所述导孔153的上端相连通的加热腔125,所述加热腔125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输送道123,所述输送道123连通于切片储存盒,所述输送道12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传输绞龙124,通过所述传输绞龙124的转动可将所述切片储存盒内的切片输送至所述加热腔125内;所述加热腔125内固定设置有筛板126,所述筛板126可阻碍未融化的切片进入所述分导室159内堵塞所述模具112,所述加热腔125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通电加热的电阻加热片127。
45.在使用时,所述传输绞龙124转动并带动切片落入到所述加热腔125内的所述筛板126上,此时,通过所述电阻加热片127的加热将其融化成为低沾态纺丝溶体,熔融的低沾态纺丝溶体通过筛板126及所述导孔153进入到所述中间腔156内并通过所述导流管158排到所述分导室159内,同时,所述驱动电机118通过驱动所述带轮b117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带10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发生转动,此时,所述分导室159内产生的离心力及所述拨片154推动低沾态纺丝溶体通过所述通管109进入到所述挤压室162内,此时,通过离心挤压将低沾态纺丝溶体转化为高沾态纺丝溶体,并通过所述温度调节器163对所述挤压室162内的高沾态纺丝溶体的温度进行调整,再借助于所述挤压室162内高沾态纺丝溶体受到的惯性及离心力,所述挤压室162内的高沾态纺丝溶体在挤压作用下被挤出所述模具112外,受到温差的变化,被挤压出所述模具112外的高沾态纺丝溶体凝固形成丝线;
46.同时,转动的所述带轮b117带动所述齿环115发生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41带动所述转动套轴137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套接在所述转动套轴137上的绕线筒发生转动,此时,由于所述绕线加工室139开口向外,通过所述转动套轴137及套筒产生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转动产生的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进而在所述通线孔166处产生自右向左的气流,进而带动产生的丝线的左端部分通过所述通线孔166进入到所述绕线加工室139内,并通过所述转动套轴137的转动对丝线进行卷绕,待所述中心室102内产生的丝线的右端收紧并接触到所述切断刀122时,丝线切断,进而预防丝线在所述中心室102内发生缠绕阻碍所述中置离心转块121的转动,而在所述转动套轴137转动缠绕的过程中,所述跳动电机134启动并带动所述升降推板136上下移动,以此使得缠绕更加均匀;
47.待完成绕卷后所述转动套轴137上套接的绕线筒达到预设绕线长度时,取出绕线
筒切断丝线并更换绕线筒即可。
4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使用时,本装置可自动化的完成对于锦纶切片的进给、溶解、加压、离心成形及成线缠绕工作,较以往许人工进行牵引分股后再通过及其对其进行绕卷收纳方式相比,本装置可自动对其进行牵引缠绕,使用简便,且本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了,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具有较强的使用便利性,而通过电阻加热片跟便于在加热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控制。
49.通过以上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根据工作模式做出各种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工艺所使用的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包括圆形加工中心,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内设置有中心室,所述中心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中置离心转块,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设置有分导室,所述分导室上端连接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供给的原料进给组件,所述原料进给组件固定支撑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的左侧弧形面上连接有外置离心转块,所述外置离心转块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及所述外置离心转块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之间设置有离心纺丝组件;所述圆形加工中心的左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左固定块,所述左固定块内设置有锦纶丝线收绕组件,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围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设置有n组(n大于等于一),,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配合可对产生的丝线进行卷绕收纳;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之间通过传动组件实现传动,进而增加其配合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纺丝组件包括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分导室上侧内壁内的导管,所述导管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导孔,所述导孔内固定设置有电磁开关;所述导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原料供给组件,所述导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分导室内转动的圆块,所述圆块的左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突出块,位于所述圆块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孔相连通的中间腔,位于所述突出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右端与所述中间腔相连通的导流管;位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挤压室,所述挤压室处固定设置有丝线成形的模具,所述挤压室的前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温度调节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与所述外置离心转块之间通过头尾彼此相连的连接管a及连接管b连接,且位于所述挤压室与所述分导室之间通过设置于所述连接管a与所述连接管b之间的所述通管进行连通;所述通管及所述分导室内均设置有保温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在所述中置离心转块旋转过程中辅助将所述分导室内的低沾态纺丝溶体推入所述通管内并对粘附在所述分导室内壁上的低沾态纺丝溶体进行刮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a与所述连接管b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连接管b与所述连接管a的可拆卸设计可便于对所述外置离心转块进行拆卸清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包括开口向上的设置于所述左固定块内的绕线加工室,所述绕线加工室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跳槽,所述跳槽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跳动电机,所述跳动电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可在所述跳槽内转动的丝杠,所述跳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跳块;所述绕线加工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套轴,所述转动套轴的下端动力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上,在进行锦纶卷绕时,绕线筒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上,所述绕线加工室内可滑动的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套轴滑动连接升降推板,所述升降推板与所述跳块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中心室左侧内壁与所述绕线加工室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一通线使用的通线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为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套设于所述转动套轴上的绕线筒且预防所述中心室内冗余的丝线发生缠绕,所述中置离心转块的右侧弧形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右边缘带有刀锋的切断刀。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室下侧内壁内的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左右设置有带轮a及带轮b,所述带轮a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所述带轮b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传动槽上侧内壁内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带轮b与所述带轮a之间通过传动带进行传动;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及所述左固定块内的环形的环形驱动槽,所述环形驱动槽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环形的齿环,所述带轮b的下端同轴连接有与所述齿环啮合连接的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转动套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环形驱动槽内转动且与所述齿环另一侧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带轮a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供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中心室上侧内壁内嵌设于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内的原料供给中心,所述原料供给中心内设置有开口向上且下端与所述导孔的上端相连通的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后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输送道,所述输送道连通于切片储存盒,所述输送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传输绞龙,通过所述传输绞龙的转动可将所述切片储存盒内的切片输送至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加热腔内固定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可阻碍未融化的切片进入所述分导室内堵塞所述模具,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通电加热的电阻加热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生态锦纶复合纤维丝加工工艺,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装置包括圆形加工中心,所述圆形加工中心内设置有中心室,所述中心室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中置离心转块,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设置有分导室,所述分导室上端连接熔融态低沾度锦纶原料供给的原料进给组件,所述中置离心转块的左侧弧形面上连接有外置离心转块,所述外置离心转块及所述中置离心转块内及所述外置离心转块与所述中置离心转块之间设置有离心纺丝组件,所述圆形加工中心的左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左固定块,所述左固定块内设置有锦纶丝线收绕组件,因此,本例旨在设计一种能在对锦纶纤维丝加工过程中实现供料、丝线成形及成线收纳为一体的复合锦纶纤维丝加工工艺及加工装置。工工艺及加工装置。工工艺及加工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
陈祥林 林天稳 谢东江 吴传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8
技术公布日:
20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