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2.气雾阀一般通过气雾瓶盖安装于气雾瓶上,气雾瓶盖为气雾阀的一部件,在气雾阀的加工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将气雾瓶盖与气雾阀的阀杆组装在一起,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瓶盖输送上料、瓶盖排列、瓶盖与阀杆组合安装固定,具体为,瓶盖输送上料主要是通过输送上料设备将
物料从
料斗处往上提升至振动盘处,经过振动盘将瓶盖进行排列,再经过组装
装置将瓶盖与阀杆组合安装固定;
3.其中,输送上料设备是将物料从料斗处往上提升,目前主要是通过挡板输送带将物料往上输送,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料斗中往往会堆积大量的物料,甚至压在输送带上,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输送;并且,还可能会出现物料扎堆堵塞在出料口的情况,导致无法正常下料,需要人为手动去拨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结构新颖,可防止物料堵塞,也可防止物料直接压在输送部件上,维持正常且平稳的输送动作。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将物料往输送装置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包括料斗、
托架、振动电机,料斗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料斗靠近输送装置的壁面上开设有下料口;托架设于料斗内、且抵持料斗的两侧壁及下料口所处壁面滑动,托架与料斗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盛放区;托架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漏料口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延伸;振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料斗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两块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固定垂直设于第二板体上,第二板体的底部超出第一板体底面,第三板体为直角三角形状结构,两块第三板体相对设置、且第三板体的直角边外侧抵持固定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第二板体超出第一板体的部位抵持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端面、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板体抵持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下料口设于第一板体上。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托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顶面,第三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另一端朝上倾斜延伸,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朝上延伸、至顶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宽度与两第三板体之间的间距适配;托架置于料斗内时,第一支撑板抵持第一板体,托架的两侧抵持第三板体的内侧滑动;漏料口设于第一支撑板上,多个漏料口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振动电机安装在第三支
撑板上。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壁面上垂直固定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导向杆,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经第一导向孔活动贯穿第二板体;各第一导向杆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抵持于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板体的壁面上。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漏料口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远离第三支撑板的一端敞开。
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输送装置包括壳体、输送带;壳体呈长条盒体状结构、且倾斜设置,壳体倾斜较高端的端口敞开,输送带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输送带的顶端突出于壳体的顶端端口外侧;输送带的两侧抵持壳体的内壁滑动,输送带为挡板输送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结构新颖,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将物料往输送装置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包括料斗、托架、振动电机,料斗可用于堆积放置大量的物料,减少后续添加物料的次数;托架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可维持正常的下料、但也可对物料起到一定的阻挡,放置物料堆积压在输送装置的输送部件处,维持正常且平稳的输送动作;并且,振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从而确保物料可顺利的通过漏料口处,进一步防止堵塞,维持正常的下料及送料。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料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托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00、输送装置;110、壳体;120、输送带;
20.200、料斗装置;210、料斗;211、第一板体;212、第二板体;213、第三板体;214、下料口;220、托架;221、第一支撑板;222、第二支撑板;223、第三支撑板;224、漏料口;225、第一导向杆;226、卡簧;227、第二导向杆;228、卡槽;230、振动电机;24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2.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100,安装在输送装置100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200,料斗装置200将物料往输送装置100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200包括料斗210、托架220、振动电机230,料斗210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100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料斗210靠近输送装置100的壁面上开设有下料口214;托架220设于料斗210内、且抵持料斗210的两侧壁及下料口214所处壁面滑动,托架220与料斗210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盛放区,可放置较多的物料;托架220对应下料口
214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224,漏料口224沿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延伸;振动电机230安装在托架220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
23.上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结构新颖,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将物料往输送装置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包括料斗、托架、振动电机,料斗可用于堆积放置大量的物料,减少后续添加物料的次数;托架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可维持正常的下料、但也可对物料起到一定的阻挡,放置物料堆积压在输送装置的输送部件处,维持正常且平稳的输送动作;并且,振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从而确保物料可顺利的通过漏料口处,进一步防止堵塞,维持正常的下料及送料。
24.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料斗210包括第一板体211、第二板体212、两块第三板体213;第一板体211固定垂直设于第二板体212上,第二板体212的底部超出第一板体211底面,第三板体213为直角三角形状结构,两块第三板体213相对设置、且第三板体213的直角边外侧抵持固定在第一板体211与第二板体212上;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之间的抵持连接处焊接固定,有效加强料斗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二板体212超出第一板体211的部位抵持输送装置100的倾斜较低端的端面、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三板体的外侧底部固定焊接设有连接板,连接板朝下延伸、且抵持输送装置的外壁,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输送装置的外壁,进一步加强连接支撑;第一板体211抵持输送装置100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下料口214设于第一板体211上。
25.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托架220包括第一支撑板221、第二支撑板222、第三支撑板223;第二支撑板222垂直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221的一端顶面,第三支撑板22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221上、另一端朝上倾斜延伸,第二支撑板222的顶部朝上延伸、至顶端与第三支撑板223固定连接,有效加强托架自身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板221、第二支撑板222、第三支撑板223的宽度与两第三板体213之间的间距适配;托架220置于料斗210内时,第一支撑板221抵持第一板体211,托架220的两侧抵持第三板体213的内侧滑动,从而限定托架的移动,托架顺着漏料口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防止对盛放区内的物件造成挤压损坏;漏料口224设于第一支撑板221上,多个漏料口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可扩大下料的区域及范围,从而维持正常的下料;振动电机230安装在第三支撑板223上,可方便将振动传递至漏料口的区域,从而加速物料穿过,防止堵塞。
26.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板222远离第一支撑板221的壁面上垂直固定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导向杆225,第二板体212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经第一导向孔活动贯穿第二板体,此结构设计可进一步限定托架的移动,防止托架的跑偏;各第一导向杆225上均套设有弹簧240,弹簧240的两端抵持于第二支撑板222及第二板体212的壁面上,通过弹簧为托架提供一个弹性缓冲的效果,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加强振动效果,加速物料的下料;并且,弹簧套设于第一导向杆的外侧,可防止弹簧跑偏或脱离。
27.进一步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弯折、使顶端与第二支撑板平行,第三支撑板的顶端外壁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227,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杆经第二导向孔活动贯穿第二板体,可进一步加强限位导向的效果。
28.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杆的端部外壁开设有卡槽228,卡槽绕第一导向杆的轴线呈闭环结构,卡槽处安装有卡簧226、用以防止第一导向杆完全脱离第二板体。
29.进一步地,漏料口224沿第一支撑板2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远离第三支撑板223的一端敞开,可进一步扩大漏料口的范围及区域,加速物料的掉落,延伸方向顺应托架的移动防止,可进一步防止堵塞问题。
30.进一步地,输送装置100包括壳体110、输送带120;壳体110呈长条盒体状结构、且倾斜设置,壳体110倾斜较高端的端口敞开,输送带120安装在壳体110的内部,输送带120的顶端突出于壳体110的顶端端口外侧,确保往上输送的物料可顺利的掉落;输送带120的两侧抵持壳体110的内壁滑动,输送带为挡板输送带。
31.进一步地,输送带包括带体、驱动电机、多条支撑辊,支撑辊通过轴承转动架设于壳体的两相对侧壁之间,带体套设在多条支撑辊上,且其中一条支撑辊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带体的外壁设有多块挡板,挡板沿带体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输送带为常见的输送结构,可在市面上采购使用。
32.进一步地,壳体的底端内部固定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直径与两相对挡板端部之间的间距适配,挡板进入弧形槽内时、抵持弧形槽的内壁滑动,确保物料得以顺利的输送。
33.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将物料往输送装置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包括料斗、托架、振动电机,料斗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料斗靠近输送装置的壁面上开设有下料口;托架设于料斗内、且抵持料斗的两侧壁及下料口所处壁面滑动,托架与料斗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盛放区;托架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漏料口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延伸;振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料斗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两块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固定垂直设于第二板体上,第二板体的底部超出第一板体底面,第三板体为直角三角形状结构,两块第三板体相对设置、且第三板体的直角边外侧抵持固定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第二板体超出第一板体的部位抵持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端面、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一板体抵持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下料口设于第一板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托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垂直固定设于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顶面,第三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另一端朝上倾斜延伸,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朝上延伸、至顶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宽度与两第三板体之间的间距适配;托架置于料斗内时,第一支撑板抵持第一板体,托架的两侧抵持第三板体的内侧滑动;漏料口设于第一支撑板上,多个漏料口沿第一支撑板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振动电机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壁面上垂直固定设有至少两条第一导向杆,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杆经第一导向孔活动贯穿第二板体;各第一导向杆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抵持于第二支撑板及第二板体的壁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漏料口沿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远离第三支撑板的一端敞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壳体、输送带;壳体呈长条盒体状结构、且倾斜设置,壳体倾斜较高端的端口敞开,输送带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输送带的顶端突出于壳体的顶端端口外侧;输送带的两侧抵持壳体的内壁滑动,输送带为挡板输送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倾斜输送上料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倾斜较低端的料斗装置,料斗装置将物料往输送装置内振动投料;料斗装置包括料斗、托架、振动电机,料斗固定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倾斜较低端的顶部,料斗靠近输送装置的壁面上开设有下料口;托架设于料斗内、且抵持料斗的两侧壁及下料口所处壁面滑动,托架与料斗的两侧壁之间形成盛放区;托架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漏料口,漏料口沿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延伸;振动电机安装在托架上、为托架及放于盛放区的物料提供振动;其结构新颖,可防止物料堵塞,也可防止物料直接压在输送部件上,维持正常且平稳的输送动作。送动作。送动作。
技术研发人员:
叶贤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亿文(英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