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通常为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装置,灭火剂瓶组是通过瓶架固定在柜体的内腔中,瓶架具体是一块与灭火剂瓶外壁匹配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两端具有定位安装耳,定位安装耳上具有定位安装孔,螺钉的头部穿过定位安装孔后固定在柜体的内壁或者固定在柜体的内壁上的定位安装件上。
3.因此,当需要对灭火罐
本体进行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取下瓶架后更换灭火剂瓶,更换完毕后再通过瓶架对灭火剂瓶固定,工人劳动强度大,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当需要对灭火罐本体进行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取下瓶架后更换灭火剂瓶,更换完毕后再通过瓶架对灭火剂瓶固定,工人劳动强度大,更换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包括移动架,
所述移动架为u形结构,移动架的底端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万向轮,移动架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
滑轨,滑轨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对称螺纹安装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的中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之间安装有灭火罐本体,两个移动板的底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托板,托板的顶端开设有与灭火罐本体相对应的开槽。
6.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丝杆的中部安装有第一
锥形齿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齿轮轴贯穿滑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正反电机。
8.优选的,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本体。
9.优选的,所述丝杆本体的顶端安装有转杆,转杆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本体链接,其中一个皮带轮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正反电机。
10.优选的,所述丝杆本体上螺纹安装有滑板,滑板的两端对称铰接有活动杆。
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万向轮,安装座与活动杆通过螺栓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滑轨、双向丝杆、移动板和托板等各组件,能够实现对灭火罐本体的快速卡紧固定,即能够实现对灭火罐本体的快速更换,且更换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灭火罐本体的使用;
14.(2)、在工作中,通过设置有滑槽、丝杆本体和滑板,能够实现第二万向轮的下移,即当对灭火罐本体进行移动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第二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即增加灭火罐本体移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丝杆本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向丝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移动架;2、第一万向轮;3、电动伸缩杆;4、滑轨;5、双向丝杆;6、移动板;7、连接板;8、卡槽;9、灭火罐本体;10、托板;11、开槽;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第一正反电机;15、滑槽;16、丝杆本体;17、转杆;18、皮带轮;19、皮带本体;20、第二正反电机;21、滑板;22、活动杆;23、第二万向轮;2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架1,移动架1为u形结构,移动架1的底端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万向轮2,移动架1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底端安装有滑轨4,滑轨4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5,双向丝杆5的两端对称螺纹安装有移动板6,两个移动板6的中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两个卡槽8之间安装有灭火罐本体9,两个移动板6的底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的顶端开设有与灭火罐本体9相对应的开槽11,双向丝杆5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丝杆5的中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2,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一侧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3的齿轮轴贯穿滑轨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正反电机14。
25.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移动架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本体16,丝杆本体16的顶端安装有转杆17,转杆17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18,两个皮带轮18之间通过皮带本体19链接,其中一个皮带轮1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正反电机20,丝杆本体16上螺纹安装有滑板21,滑板21的两端对称铰接有活动杆22,活动杆22的底端安装有安装座24,安装座2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万向轮23,安装座24与活动杆22通过螺栓连接;
26.对灭火罐本体9进行移动使用时,为增加灭火罐本体9移动时的稳定性,只需启动第二正反电机20,第二正反电机20的转动带动两个皮带轮18的转动,皮带轮18的转动带动
丝杆本体16的转动,由于滑槽15的设置,丝杆本体16的转动带动滑板21的下移,滑板21的下移带动活动杆22的下移,直至第二万向轮23与地面接触即可。
27.工作原理:工作时,当对灭火罐本体9进行更换时,只需将移动架1移动至灭火罐本体9的一侧,然后启动第一正反电机14,第一正反电机14的转动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的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3的转动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的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2的转动带动双向丝杆5的转动,由于滑轨4的设置,双向丝杆5的转动使得两个移动板6相向移动,两个移动板6的相向移动带动连接板7和托板10的相向移动,即使得托板10位于灭火罐本体9的底端,而连接板7卡在灭火罐本体9的两侧,即实现对灭火罐本体9的卡接,然后启动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实现滑轨4的上移,即实现灭火罐本体9的上移,然后根据需要将灭火罐本体9移动至所需位置即可。
技术特征:
1.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包括移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为u形结构,移动架(1)的底端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万向轮(2),移动架(1)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电动伸缩杆(3)的底端安装有滑轨(4),滑轨(4)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5),双向丝杆(5)的两端对称螺纹安装有移动板(6),两个移动板(6)的中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板(7),两个连接板(7)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卡槽(8),两个卡槽(8)之间安装有灭火罐本体(9),两个移动板(6)的底部相对一侧均安装有托板(10),托板(10)的顶端开设有与灭火罐本体(9)相对应的开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5)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双向丝杆(5)的中部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2)的一侧安装有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3)的齿轮轴贯穿滑轨(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正反电机(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转动安装有丝杆本体(1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本体(16)的顶端安装有转杆(17),转杆(17)的顶端安装有皮带轮(18),两个皮带轮(18)之间通过皮带本体(19)链接,其中一个皮带轮(18)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正反电机(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本体(16)上螺纹安装有滑板(21),滑板(21)的两端对称铰接有活动杆(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2)的底端安装有安装座(24),安装座(24)的底端安装有第二万向轮(23),安装座(24)与活动杆(22)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解决了当需要对灭火罐本体进行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逐个取下瓶架后更换灭火剂瓶,更换完毕后再通过瓶架对灭火剂瓶固定,工人劳动强度大,更换效率低的问题,其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为U形结构,移动架的底端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第一万向轮,移动架的顶部内壁上对称安装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滑轨,滑轨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对称螺纹安装有移动板;通过设置有滑轨、双向丝杆、移动板和托板等各组件,能够实现对灭火罐本体的快速卡紧固定,即能够实现对灭火罐本体的快速更换,且更换方式简单、方便,有利于灭火罐本体的使用。有利于灭火罐本体的使用。有利于灭火罐本体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姚勇平 杨毅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西兴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