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2.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因此,当脊柱出现问题时,会使得病患丧失正常的活动能力,尤其对于完成脊柱手术的患者而言,翻身都需要借助相关的设备。
3.在授权公开号为cn21667621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该设备通过绑带将患者绑缚在固定板上,利用固定板的翻折带动患者一起翻转,不仅使患者头、颈、躯干、四肢处于同一轴线水平,避免出现脊柱各椎骨之间的关节扭动,而且可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身体,但是该装置不便于后期医务人员对患者伤口进行观察,且该装置需要医护人员助力患者才可翻身,因此,不但十分不便,耗费时间,而且存在二次受伤的可能,为此,提出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外架、转轴、驱动组件、蜗轮、蜗杆、转盘、侧板、床板、观测部件、铰链、转板、靠枕、收纳槽、横杆、涡旋弹簧、帆布、卡头、卡块、固定机构、固定块、插杆、伸缩弹簧;所述外架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一个所述转轴的端部贯穿外架的内部,该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外架相互连接,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有床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连接有观测部件,所述床板的表面设置有靠枕,所述床板的表面预留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和收纳槽之间连接有涡旋弹簧,所述横杆是表面缝合有帆布,所述帆布的表面设置有卡头,所述床板的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观测部件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机构。
6.作为优选,上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蜗杆、转盘和侧板,所述转轴的端部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侧面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端部固定有转盘,所述蜗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与外架的外壁固定连接。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观测部件包括铰链和转板,所述床板的表面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表面固定有转板。
8.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涡旋弹簧的内端与横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涡旋弹簧的外端与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卡头与卡块可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头和卡块均设置有四个。
10.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块、插杆和伸缩弹簧,两个所述转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嵌套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架、转轴、驱动组件、蜗轮、蜗杆、转盘、侧板和床板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驱动组件运行的时候,即可带动床板进行翻转,从而令患者实现翻身,进而解决了现有设备需要医护人员助力患者才可翻身,不但十分不便,耗费时间,而且可能造成二次受伤的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观测部件、铰链、转板、靠枕、收纳槽、横杆、涡旋弹簧、帆布、卡头、卡块、固定机构、固定块、插杆和伸缩弹簧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医务人员对患者伤口进行检修的时候,可以操控固定机构,从而打开患者后背的转板,将伤口裸露出来,方便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观察,进而解决了现有设备不便于后期医务人员对患者伤口进行观察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靠枕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外架;2、转轴;3、驱动组件;301、蜗轮;302、蜗杆;303、转盘;304、侧板;4、床板;5、观测部件;501、铰链;502、转板;6、靠枕;7、收纳槽;8、横杆;9、涡旋弹簧;10、帆布;11、卡头;12、卡块;13、固定机构;1301、固定块;1302、插杆;1303、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外架1、转轴2、驱动组件3、蜗轮301、蜗杆302、转盘303、侧板304、床板4、观测部件5、铰链501、转板502、靠枕6、收纳槽7、横杆8、涡旋弹簧9、帆布10、卡头11、卡块12、固定机构13、固定块1301、插杆1302、伸缩弹簧1303;外架1底部可焊接支脚,以实现对设备的支撑,外架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2,一个转轴2的端部贯穿外架1的内部,为了减少患者自身运动量,避免其自身造成二次损伤,该转轴2的端部连接有蜗轮301,蜗轮301的侧面连接有蜗杆302,蜗杆302的端部固定有转盘303,蜗杆30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侧板304,侧板304与外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同时蜗轮301和蜗杆302的传动具有自锁特性,可以保证设备翻转后的稳定性,转轴2的端部固定有床板4,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铰链501,铰链501的表面固定有转板502,通过上述各零件的配合,使得患者背部可以裸露在外,进而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进行检查,为了增加患者平躺时候的舒适度,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靠枕6,床板4的表面预留有收纳槽7,收纳槽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8,横杆8和收纳槽7之间连接有涡旋弹簧9,利用涡旋弹簧9的特性,使得帆
布10在不使用的时候会收纳在收纳槽7的内部,进而方便人员的日常活动。
23.横杆8是表面缝合有帆布10,帆布10具有很强的弹性,帆布10的表面设置有卡头11,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卡块12,卡头11与卡块12卡合的时候的时候,可以对帆布10进行固定,从而确保患者不会掉落,为了对转板502进行限位固定,两个转板502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块1301,固定块130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插杆1302,插杆1302的表面嵌套有伸缩弹簧1303,伸缩弹簧1303的一端与插杆1302固定连接,伸缩弹簧1303的另一端与一个固定块1301固定连接。
24.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在使用该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时,日常使用时,患者可平躺在床板4的表面,平躺时,颈部可放置到靠枕6的表面,若是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作业,医护人员可先通过卡头11拖动帆布10,使其离开收纳槽7,因为帆布10具有弹性,所以可以保证其与患者身体紧密贴合,将卡头11插合到卡块12内部后,医护人员需转动转盘303,使其带动蜗杆302进行转动,因为蜗杆302与蜗轮301相互啮合,所以当蜗杆302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蜗轮301旋转,从而使得转轴2及其端部的床板4进行旋转,实现翻身作业,完成翻身后,若是需要更换药品或者检查伤口,医护人员可拉动插杆1302,使其与固定块1301脱离卡合状态,随后,即可打开转板502,令患者伤口裸露出来,接下来,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后,旋转转板502,在二者接触前,应先拉动插杆1302,因为插杆1302表面嵌套有伸缩弹簧1303,所以插杆1302在被拉动的时候会压缩伸缩弹簧1303,直至转板502复位后,松开插杆1302,在伸缩弹簧1303的作用下,插杆1302会发生复位,从而与固定块1301重新插合,到此,即完成整个观察换药流程。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架(1)、转轴(2)、驱动组件(3)、蜗轮(301)、蜗杆(302)、转盘(303)、侧板(304)、床板(4)、观测部件(5)、铰链(501)、转板(502)、靠枕(6)、收纳槽(7)、横杆(8)、涡旋弹簧(9)、帆布(10)、卡头(11)、卡块(12)、固定机构(13)、固定块(1301)、插杆(1302)、伸缩弹簧(1303);所述外架(1)的内部设置有转轴(2),一个所述转轴(2)的端部贯穿外架(1)的内部,该所述转轴(2)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与外架(1)相互连接,所述转轴(2)的端部固定有床板(4),所述床板(4)的表面连接有观测部件(5),所述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靠枕(6),所述床板(4)的表面预留有收纳槽(7),所述收纳槽(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和收纳槽(7)之间连接有涡旋弹簧(9),所述横杆(8)表面缝合有帆布(10),所述帆布(10)的表面设置有卡头(11),所述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卡块(12),所述观测部件(5)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机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蜗轮(301)、蜗杆(302)、转盘(303)和侧板(304),所述转轴(2)的端部连接有蜗轮(301),所述蜗轮(301)的侧面连接有蜗杆(302),所述蜗杆(302)的端部固定有转盘(303),所述蜗杆(30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侧板(304),所述侧板(304)与外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部件(5)包括铰链(501)和转板(502),所述床板(4)的表面设置有铰链(501),所述铰链(501)的表面固定有转板(5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旋弹簧(9)的内端与横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涡旋弹簧(9)的外端与收纳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11)与卡块(12)可构成卡合结构,所述卡头(11)和卡块(12)均设置有四个。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3)包括固定块(1301)、插杆(1302)和伸缩弹簧(1303),两个所述转板(502)的底部均固定有固定块(1301),所述固定块(1301)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插杆(1302),所述插杆(1302)的表面嵌套有伸缩弹簧(1303),所述伸缩弹簧(1303)的一端与插杆(130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1303)的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固定块(130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脊柱手术后翻身装置,包括外架、横杆、帆布、卡头、卡块、固定块、插杆、伸缩弹簧;外架的内部设置有转轴,一个转轴的端部贯穿外架的内部,该转轴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外架相互连接,转轴的端部固定有床板,床板的表面连接有观测部件,床板的表面设置有靠枕,床板的表面预留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杆,横杆和收纳槽之间连接有涡旋弹簧,通过外架、转轴、驱动组件、蜗轮、蜗杆、转盘、侧板和床板等零件的相互配合,使得驱动组件运行的时候,即可带动床板进行翻转,从而令患者实现翻身,进而解决了现有设备需要医护人员助力患者才可翻身,不但十分不便,耗费时间,而且可能造成二次受伤的问题。而且可能造成二次受伤的问题。而且可能造成二次受伤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王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7.1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17:5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5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床板   转轴   弹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