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被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
背景技术:
2.为应对夏日空调房内打低空调温度带来的不适感和能耗,具有凉感功能的夏被为人喜爱。起初的做法是将被芯面料经过凉感功能助剂整理,使其具有瞬间接触凉感,但总体来说效果欠佳,而且夏凉被需要经常水洗,功能也会逐渐丧失。后来,“冰丝席”诞生,即通过采用具有凉感功能的混纺纱线,或者尼龙长丝直接制成三明治结构被子,虽然被子的凉感特性显著提升,但化纤感带来的不舒适感一直存在。被子一直以来为了实现更高的保暖特性,人们对被子内层纤维絮片的结构、材料类别、含量做了很多精细化的研究,也制成的很多经典产品,但对于夏凉品,目前还没有对絮片结构与成分方面的精细化研究。
3.为了提高凉感同时满足被子舒适的特点,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者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包括面料层以及设置在面料层内由外到内的控温层-填充层-控温层三层;
7.
所述控温层包括
无纺布层,以及涂覆在无纺布层上并靠近面料层一侧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为矩阵分布的图案;
8.所述填充层为控温纤维并通过梳理成为絮片进行填充形成。
9.可选地,所述面料层采用尼龙凉感面料。
10.可选地,所述图案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图形,且图案面积占总体的60-80%。
11.可选地,所述图案还可以为反向图案,即相变微胶囊材料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仅显示无纺布层21。
12.可选地,在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并在无纺布层上进行挖孔,且挖孔总体面积占面料的30-40%。
13.可选地,所述无纺布包括但不限于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
14.可选地,所述填充层还可以为空调
聚酯纤维,空调聚酯纤维是一种双组分纤维,在聚酯纤维内部设置相变微胶囊材料制成。
15.可选地,填充层还可以为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可采用粗细规格为0.7d~15d、长度为32mm~64mm的聚酯纤维材料,通过梳理而成。
16.可选地,所述控温纤维直接开松成散纤维进行填充形成,填充层的克重控制在100-300gsm之间。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以此组成被子,从面料层、控温层和填充层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温控效果,提高透气、凉爽的感觉,同时还具备被子的柔软性和舒适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反向图案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面料层1、控温层2、无纺布层21、相变微胶囊材料22、填充层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参照附图1,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包括面料层1以及设置在面料层1内由外到内的控温层2-填充层3-控温层2三层,面料层1采用尼龙凉感面料,尼龙凉感针织面料具有接触瞬间凉感的效果,即通过接触肌肤而使体表温度降低而产生瞬间凉感。扩散的体热达到控温层内,由相变微胶囊材料发挥出吸收储存潜热作用,表现出持续凉感的效果。
24.控温层2包括无纺布层21,以及涂覆在无纺布层21上并靠近面料层1一侧的相变微胶囊材料22,相变微胶囊材料22为矩阵分布的图案,图案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图形,图案面积占总体的60-80%。
25.无纺布包括但不限于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具有透气透湿功能,因此在具备相变微胶囊材料特点的同时,还提高了透气效果,提高舒适度,质地柔软。
26.填充层3为控温纤维并通过梳理成为絮片进行填充形成;
27.同时控温纤维直接开松成散纤维进行填充形成,填充层的克重控制在100-300gsm之间。
28.填充层3还可以为空调聚酯纤维,空调聚酯纤维是一种双组分纤维,在聚酯纤维内部设置相变微胶囊材料制成。
29.填充层3还可以为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可采用粗细规格为0.7d~15d、长度为32mm~64mm的聚酯纤维材料,通过梳理而成。
30.以此组成被子,从面料层1、控温层2和填充层3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温控效果,提高透气、凉爽的感觉,同时还具备被子的柔软性和舒适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1.实施例2
3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在于,无纺布层21上的图案还可以为反向图案,即相变微胶囊材料22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仅显示无纺布层21。
33.实施例3
34.与实施例2不同的在于,在相变微胶囊材料22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并在无纺布层21上进行挖孔,挖孔总体面积占面料的30-40%,目的是增加整体的透气性,提高舒适度。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层以及设置在面料层内由外到内的控温层-填充层-控温层三层;所述控温层包括无纺布层,以及涂覆在无纺布层上并靠近面料层一侧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为矩阵分布的图案;所述填充层为控温纤维并通过梳理成为絮片进行填充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采用尼龙凉感面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包括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图形,且图案面积占总体的60-8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为反向图案,即相变微胶囊材料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仅显示无纺布层。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中镂空出相应的图案并在无纺布层上进行挖孔,且挖孔总体面积占面料的30-40%。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括水刺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聚酯纤维层,聚酯纤维可采用粗细规格为0.7d~15d、长度为32mm~64mm的聚酯纤维材料,通过梳理而成。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纤维直接开松成散纤维进行填充形成,填充层的克重控制在100-300gsm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持续凉感的被子,包括面料层以及设置在面料层内由外到内的控温层-填充层-控温层三层,控温层包括无纺布层,以及涂覆在无纺布层上并靠近面料层一侧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相变微胶囊材料为矩阵分布的图案,填充层为控温纤维并通过梳理成为絮片进行填充形成。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以此组成被子,从面料层、控温层和填充层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温控效果,提高透气、凉爽的感觉,同时还具备被子的柔软性和舒适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
万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无锡万斯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1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